退出閱讀

巨浪

作者:閃爍
巨浪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驅逐艦 通用先驅——風級驅逐艦

驅逐艦

通用先驅——風級驅逐艦

後來,大部分護航型風級驅逐艦都拆掉了這座增添的炮塔,並且在這裏設置了一個額外的人員艙。
只是,這個考驗並沒有難住工程師。
「東風」號,「陸風」號,「海風」號,「雷風」號,「潮風」號,「炎風」號,「和風」號,「寒風」號,「西風」號,「信風」號,「洋風」號,「電風」號,「汐風」號,「霧風」號,「雨風」號,「雪風」號,「南風」號,「狂風」號,「旋風」號,「江風」號,「湖風」號,「颶風」號,「暴風」號,「島風」號,「北風」號,「龍捲風」號,「颱風」號,「河風」號,「山風」號,「西北風」號,「北極風」號,「西南風」號,「春風」號,「夏風」號,「東北風」號,「東南風」號,「冰風」號,「秋風」號,「冬風」號,「沙風」號,「刀風」號,「火風」號,「涼風」號,「追風」號,「疾風」號,「馳風」號,「迅風」號,「閃風」號。
其主要性能(護航型):
比如,火炮只有5門,而不是8門,而且還倒退回去,採用了單裝炮塔。可是,風級採用的是七十一年型速射炮,www.hetubook.com•com其彈藥投送能力不但不比波級差,而且還比波級高出了大概百分之二十五。
只是,這次武漢造船廠走過頭了。
如此一來,控製成本成為了設計的重點。
當然,帝國海軍對這種設計是比較滿意的,只是當時誰也不知道,在一種艦體上搭配不同的武備,從而具備不同的戰術使用價值的驅逐艦的設計思想是否能夠滿足未來海戰的需要。因此,帝國海軍首先訂購了十二艘艦隊型,並且將其命名為「風」級驅逐艦。
其基本設計仍然沿用了江浙級的思路,即通過增加排水量來提高驅逐艦的各項作戰性能,並且使其擁有適應各種戰術需要的能力。
毫無疑問,這是對南京造船廠工程師的一大考驗。
這次,仍然是武漢造船廠最為積極。
只是,其很多小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當然,作為帝國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設計的最後一種驅逐艦,風級在戰爭中的表現可圈可點。其活躍的身影出現在了幾乎每一個戰場上,而且都有極為出色的表現。
其提交的設計方案中,排水量超過了3000噸,詳細核和-圖-書算之後,建造價格不比之前被海軍拋棄的潮級驅逐艦低多少。也就是說,太貴了,海軍根本消受不起。
主炮:5門七十一年型130毫米L50型艦炮,魚雷:2座五聯裝550毫米魚雷發射器(備雷20條)。
因為也參加了江浙級與波級的建造工作,南京造船廠吸取了大量的經驗,並且吃透了這兩種驅逐艦的設計思路。
另外,艦隊型在關鍵部位安裝了適當的裝甲,使其在面對敵人的驅逐艦時,有更強的防護能力。比如,其主機艙與鍋爐艙的裝甲足以抵擋130毫米口徑,或者五英寸口徑的穿甲彈,其艦橋也有相當的裝甲保護。
其主要的改進之處就是拆除了前部魚雷發射器,安裝了一門主炮,並且將用魚雷艙改成了彈藥艙,並且拆掉了多餘的裝甲,增加了燃料艙的容積。另外,還安裝了用於遠距離通信的長波電台。
這時,南京造船廠的工程師想到了崇明造船廠建造漢江級輕巡洋艦的方法。
當然,為了減輕後勤保障壓力(這是控製成本的必要因素,一艘戰艦在全壽期內,其後勤保障費用幾乎相當於最初的造價和_圖_書,因此帝國海軍所說的成本,不僅僅是造價,還有全壽期的保養成本),不同型號的驅逐艦的基本設備必須統一,且所採用的武備也要統一,只是各種武器的數量不一定相同。
說白了,護航型要求更大的續航力,以及更好的適航能力。而艦隊型的適航性能已經非常不錯了,需要提高的就是續航力。相關的改進也就簡單得多了。
顯然,海軍對這種驅逐艦的性能極為滿意。隨後又訂購了12艘艦隊型。
航速:37節,續航力:3500海里14節。
※※※※
更重要的是,南京造船廠摸准了海軍的心思。
作為世界上第一種通用型驅逐艦,風級的設計理念相當先進。
航速:36.5節,續航力:5500海里12節。
要控製成本,就得降低排水量,同時去掉一些不必要的設備。比如,驅逐艦根本不需要指揮能力,就沒有必要安裝過多的電台。問題是,減少設備之後,驅逐艦的戰鬥力將明顯降低,很難適應不同的戰術需要。
表面上看起來,艦隊型風級驅逐艦的性能不如波級。
標準排水量:2100噸,滿載排水量:2700噸;總和-圖-書長:115米,型寬:11米,吃水:3.05米;定員:320人。
主炮:6門七十一年型130毫米L50型艦炮,魚類:1座五聯裝550毫米魚雷發射器(備雷10條)。
這一改進基本上是成功的,可是其設置在艦橋與煙囪之間的炮塔多多少少都有點礙事。
即,在同樣的艦體上,安裝不同的武備,以強化不同的戰術性能,從而適應不同的戰術需要。
比如,為船隊護航的驅逐艦需要更強大的火力對付敵人的襲擊艦,需要更遠的續航力才能伴隨船隊跨海越洋,需要更好的適航能力才能在每一片海洋上航行,需要更好的長波電台才能與後方基地隨時保持聯繫。因此,護航驅逐艦就強化這幾項性能,將其他不必要的性能儘可能的減弱,以降低成本。
經過了兩次嘗試之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帝國海軍確定了驅逐艦大型化的發展方針,基本上肯定了江浙級與波級驅逐艦的作戰能力,並且提出了建造一級更便宜,更適用,更能適合各種戰術環境的大型驅逐艦。
其主要性能(艦隊型):
標準排水量:2050噸,滿載排水量:2600噸;和圖書總長:115米,型寬:11米,吃水:3.0米;定員:315人。
按照這一思路,南京造船廠設計出了一種超時代的驅逐艦。
相反,南京造船廠提交的設計方案很快就得到了海軍的重視。
另外,伴隨主力艦隊作戰的驅逐艦需要更強大的魚雷攻擊能力以攻擊敵人的主力艦,需要更快的速度以躲避敵人的炮火,需要適當的活力以對付敵人的驅逐艦,而通信,續航力以及適航力都不是首要考慮的性能指標。
如此一來,艦隊型風級驅逐艦的戰鬥力明顯超過了當時所有潛在敵人的驅逐艦。
當然,風級驅逐艦的設計思想也被保留了下來,為今後的通用驅逐艦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隨著戰爭的步伐越來越近,帝國海軍面臨的護航壓力越來越大,因此海軍第三批訂購的24艘全是護航型。只是,海軍要求所有護航型都能在十日之內改成艦隊型,或者在不經改裝的情況下,參与艦隊作戰。
如果海軍需要一種昂貴的驅逐艦,就完全沒有必要再次招標,直接大批量生產潮級就行了。而海軍重開招標,除了各項性能要求再次提高之外,就是想降低採購價格,並且準備大批量建造。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