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巨浪

作者:閃爍
巨浪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十二卷 勝利之途 第三十五章 信心崩潰

第十二卷 勝利之途

第三十五章 信心崩潰

作為最重要地戰場。太平洋戰爭地勝負將決定整個大戰地勝負。美國參戰已經三年了。結果二個戰區地統帥還在為一些雞毛蒜皮地事情扯皮。並且為了各自地利益而不顧整體戰略。可以說。美軍在這三年中地失敗。多少都與尼米茲同麥克阿瑟之間地矛盾有一些關係。如果不能解決二人地矛盾。美國就不可能扭轉戰局。
首先是將四艘剛剛修復的「衣阿華」級戰列艦編入第五艦隊。其次是讓斯普魯恩斯知道,他為什麼不能完勝第11艦隊。
只要明帝國海軍不打算加強第三艦隊,而是準備在西太平洋上發動進攻,那麼剛剛修復的四艘「衣阿華」級戰列艦就得編入第五艦隊,而不是派往第三艦隊。
只不過,這不是來自太平洋對岸的消息,而是來自大西洋那邊的消息。
同樣地,對手會在西太平洋上集中一支絕對算不上弱小的作戰力量。即便美軍已經佔領了中途島,只要稍有鬆懈,明帝國海軍就會反攻中途島,繼續逼近夏威夷群島。在此情況下,第五艦隊連喘口氣的機會都沒有。
換句話說。如果尼米茲與麥克阿瑟再不齊心協力,美國總統就會「揮淚斬馬謖」。
當然。從實際情況來看,在總統施加壓力之後。尼米茲與麥克阿瑟肯定會妥協,最終不管金上將與馬歇爾上將的調解結果如何。都只會是海軍與陸軍的妥協結果。
顯然,大西洋上的局勢再次緊張了起來。
搞清楚了問題,不等於找到了解決問題地辦法。
按照美國海軍情報局提供的消www.hetubook.com.com息,在常規交戰距離之內,使用重型穿甲彈的十六英寸艦炮對明帝國海軍地任何一種戰列艦都有足夠的威脅。
當然,為了讓斯普魯恩斯儘快恢復。尼米茲還得做一些實際性的工作。
顯然,這個調查結果引起了美國高層的震動。
在金上將離開珍珠港地時候,斯普魯恩斯收到了另外二條很不好的消息。明帝國海軍地四艘「省」級戰列艦即將修復,而且極有可能被編入第一艦隊。另外,明帝國海軍第三艦隊裏面的二艘「皇帝」級乙型戰列艦已經返回了高雄港,將在那裡更換更先進地主炮,從而具備使用複合穿甲彈的能力。
與二人以往的交戰相比,「第三次中途島海戰」中,白佑彬與斯普魯恩斯都沒有過分採用極端戰術,都選擇了穩打穩紮的打法,結果第51艦隊在擁有優勢的情況下反而遭到了重創,損失與第11艦隊不相上下。
如果敵人大型巡洋艦的主炮都能打穿快速戰列艦的裝甲,那麼美國海軍還有何優勢可言?
當時,斯普魯恩斯拿到地文件中已經提到,明帝國海軍所使用的四百毫米新式穿甲彈地彈體,至少是彈體的一部分由高強度地鎢合金鑄造而成,因此其穿甲威力比以往使用的穿甲彈有大幅度的提高。
最終,讓斯普魯恩斯重拾信心的還是尼米茲。
這就是統帥與戰將的區別。斯普魯恩斯無疑是美國海軍的頭號戰將,卻算不上統帥。而尼米茲無疑是美國海軍,至少是美國海軍太平洋m•hetubook•com.com艦隊的統帥。戰將更加重視每場戰鬥的結果,也更加重視戰術指揮能力。統帥則更加重視每場戰鬥與戰役對戰略造成的影響,同時更加需要戰略判斷與把握能力。
這事最終鬧到了白宮。結果美國總統派遣金上將親自趕往珍珠港。同時讓陸軍總參謀長(美國陸軍沒有司令官。總參謀長就是最高指揮官)馬歇爾去了惠靈頓。有海陸兩軍地統帥負責協調太平洋戰區與西南太平洋戰區地作戰行動。
「第三次中途島海戰」的結果不但讓白佑彬很氣餒,也嚴重打擊了斯普魯恩斯。
當然,對第五艦隊來說,這不見得是壞消息。
其次,研製同類型的穿甲彈。只不過,這個辦法並不可靠,主要是美國缺乏鎢礦。最終,美國不得不改變方法,在合金鋼上做文章。當然,主要原因是,美國是明帝國之外。世界上稀土儲備量最大的國家,因此在研製與生產高強度合金鋼的時候不存在太大的問題。
首先是加強現有戰列艦的防護能力,提高裝甲厚度。因此,所有正在接受維修的戰列艦都要進行全面改進,已經修復的戰列艦也要在下次維修的時候接受全面改進。問題是,「衣阿華」級戰列艦加厚裝甲的問題還不大,本來其速度就高達三十三節,即便增加幾千噸的排水量,也能使速度保持在三十節左右。可是「北卡羅來納」級與「南達科他」級的速度本來就偏低,加上排水量偏小,如果增加幾千噸的裝甲,其速度將跌到二十七節以下,根本算不和-圖-書上快速戰列艦。另外,立即修改正在建造的「蒙大拿」級戰列艦,通過犧牲速度的方法來增加其裝甲厚度。
這一結果,對斯普魯恩斯來說,既讓他感到無法接受,也讓他無法承受。
也就在尼米茲即將說服金上將,讓海軍部長支持第五艦隊的時候,由有二條極為重要的消息送了過來。
顯然,明帝國海軍不打算在近期向第三艦隊增兵。
另外,美國海軍情報部門也對此進行了分析,認為明帝國海軍會迅速在作戰艦隊中推廣這種威力極為強大的穿甲彈,並且很有可能在半年之內為破交艦隊里的大型巡洋艦提供類似的三百毫米穿甲彈。如此一來,明帝國海軍的大型巡洋艦將具備對付美國海軍快速戰列艦的實力。
設想,如果當時白佑彬指揮的不是四艘「皇帝」級與「皇帝」級乙型戰列艦,而是四艘「省」級戰列艦,戰鬥的結果會怎麼樣?
雖然斯普魯恩斯也以太平洋艦隊參謀長的身份參加了金上將主持的會議,但是他在海軍中的地位還不夠高,資歷也不夠深,所以絕大部分時候都是尼米茲與金上將在「討價還價」,而斯普魯恩斯更加關心的是金上將地副官帶來地那幾份調查文件。
顯然。美國總統也有點忍無可忍了。
不管哈爾西地態度如何。麥克阿瑟肯定不想讓尼米茲一手遮天。隨意調派太平洋艦隊地主力艦。在第三艦隊僅有三艘老式戰列艦還能調動。而新喀里多尼亞地戰鬥已經到了最關鍵地時刻。努美阿隨時有可能淪陷地情況下。麥克阿瑟會不擇手www.hetubook.com.com段地為第三艦隊爭取到更多地主力艦。從而確保守住努美阿。
經過初步調查,美軍的技術部門已經斷定,明帝國海軍使用了新式穿甲彈。
只是。要做到這兩點並不是很容易。
最後就是研製口徑更大的戰列艦主炮。其實。這個問題早就提上了日程安排。美國海軍原本計劃在「蒙大拿」級戰列艦上安裝九門十八英寸(大概相當於四百五十七毫米)艦炮,以全面提高戰列艦的火力,可是其十八英寸艦炮地研製工作一直沒有完成,所以最終只能改變設計,通過增加一座三聯裝十六英寸艦炮炮塔的方式來提高其火力。毫無疑問,十六英寸艦炮已經很難應付今後地戰爭需要了。問題是。新式大口徑艦炮的研製難度遠遠超過了設計一種新式戰列艦,別說美國,就連明帝國也很難在幾年之內就開發出一種新式大口徑艦炮。不說別的。帝國海軍的四百五十毫米艦炮的研製工作在戰爭爆發之後就開始了,直到現在也沒有能夠製造出第一門樣炮!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明帝國海軍地新式戰列艦在短期內無法服役。
當時。不但第五艦隊需要補充主力艦。第三艦隊也需要補充主力艦。
應對新的威脅,美國海軍必須採取措施。
只是,英國海軍並沒有因此而獲得兵力上的優勢,因為德國海軍也在一月初的時候獲得了二艘快速戰列艦,同時土耳其海軍的二艘快速戰列艦也在月初服役,並且很有可能在月底的時候到達馬爾他,被編入明帝國海軍第四艦隊的作戰序列。
從戰略角度和*圖*書來看,尼米茲的觀點並沒有錯。第51艦隊與第11艦隊決戰之後,明帝國海軍放棄了增援中途島的行動,從而使美軍能夠攻佔中途島。佔領中途島之後,美軍將防線向西推進了一千五百公里,從而鞏固了中太平洋防線。這一切,都是建立在第51艦隊與第11艦隊決戰的基礎之上,如果沒有第51艦隊的付出,美軍就不可能佔領中途島。
換句話說,如果雙方勢均力敵,斯普魯恩斯肯定會被白佑彬擊敗。
在尼米茲看來,斯普魯恩斯沒有輸,只是與白佑彬打了個平手。
英國海軍第二批四艘「獅」級戰列艦如期服役,其第一批四艘「獅」級戰列艦的建造工作也非常順利,完全有可能在年中服役。
只不過,斯普魯恩斯卻覺得這樣的觀點一點都不可靠。
主要就是:什麼是「常規交戰距離」?
戰爭爆發時,戰列艦的常規交戰距離在一萬米之內,隨後提高到了一萬五千米,到此時,已經提高到了二萬米。甚至二萬五千米。隨著火控技術。特別是雷達性能的迅速提高,加上艦炮生產工藝的提高。交戰距離還會繼續提高,恐怕要不了多久。常規交戰距離就將提高到三萬米。在此情況下,十六英寸重型穿甲彈別說對付明帝國海軍的「省」級戰列艦。就連其「皇帝」級與「皇帝」級乙型戰列艦都很難對付。相反,在配備了複合穿甲彈之後,明帝國海軍的任何一種快速戰列艦都能對二萬五千米外的「衣阿華」級戰列艦構成嚴重的威脅。到時候,對方還會在「常規交戰距離」內與美軍艦隊交戰嗎?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