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符神

作者:昏水墨魚
符神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044章 拳打丞相

第044章 拳打丞相

信王在宗室中地位尊崇,再加上他實力強悍,同時又是當今皇帝的叔叔,自然不用對宋皇太過恭謹,他四下打量了一下滿滿當當站在大廳里的文武大臣,對方才大廳里發生的事情故作不知,說道:「今日老太君大壽,諸位大人倒是來得早,誠意也是很足,倒是本王來得遲了,還請老太君恕罪。」說著他向韓老太君拱拱手表示歉意,接著道:「方才聽到大廳里似乎在說什麼事情,不知本王可有這個榮幸,聽上一聽呢?」
老太君聽到皇帝這樣說,臉色登時一變,暗道:想不到這潘弼竟然說動了皇帝來求取這門親事,可他又怎知潘家早就欲至我楊家于死地,求娶桂英過門不過是想奪取她手中的軍權罷了,等那軍權一到潘家手上,大宋朝的基業又還有誰能保全。
「勿需多言,老身絕不會將自家的女子許給一個外戚,何況你家潘仁美不過是酒囊飯袋罷了,便是陛下開口,老身也不會遵旨的!」老太君手中龍頭拐杖重重一頓,發出一聲巨大的響聲,顯然老太君的實力其實也不弱。
「老太君,你我兩家正是門當戶對,尋遍大宋,又哪裡有這等般配的親事,更何況此事由皇上主持,於你我兩家也是大為榮耀,何不再多考慮考慮?」潘弼無視了楊家唯一男丁的發言,抬出皇帝的大駕來繼續遊說老太君答應這樁婚事,倒是他身後潘仁美,彷彿事不關己一般,只是眼觀鼻鼻觀心,靜靜的站在他老爹的身後。
那潘弼連連拱手,連連致謝,信王乃是楊桂英的外祖父,若是得了他的首肯,即便楊家再不肯,那也不得不答應這樁婚事了,他當即便想說多謝信王抬舉之類的話,趙正卻是哈哈一笑道:「說起來,本王也有一件喜事要說與皇上知道呢。」
趙正看了看文子符的位置,露出一絲笑容說道:「皇上,此事說來也巧了,這位少年俊傑奉了恩師的命令,來到我大宋探訪護國法師大人,今日更隨著他一起來給老太君賀壽。想必皇上與諸位大人也都已經見過他了吧。」
趙正點頭,看了看想要說話的老太君,給她一個安心的眼神,不緊不慢的說道:「桂英是本王的外孫女,想必大家也是知道的,本王見她如今已是雙十年華,卻始終沒個意中人,心裏很是擔憂,正好最近尋得了一位年輕俊傑,當即便跟老太君商和_圖_書量了一下,欲要撮合桂英與這位俊傑,老太君當時也是頗為高興,當時便答應了下來,不過這位俊傑卻不是我大宋之人,而桂英又貴為我大宋兵馬大元帥,這撮合他們二人之事便與我大宋國事息息相關了。」他話音未落,老太君便連連點頭說道正是如此,我楊家早已為桂英尋了一位良配,陛下的好意只能心領了。
老太君見符法真人不肯幫忙,不由大為失望,她再次重重一頓手中龍頭拐杖,正想拒絕皇帝的旨意,便聽到大廳外傳來一聲朗笑,一位身穿紫袍,容貌清正的五十多歲的男人踏進了大廳,在他身後,一群同樣穿紫袍,或年輕或蒼老的男子魚貫而入,最後跟著進來的兩人竟是先帝指定的輔政大臣。
宋皇雖然昏庸,卻是知道楊家是絕不可能謀反的,潘貴妃說這話也確實有些過分了。可他實在捨不得責備潘貴妃的不是,當即便點頭道:「老太君勿需多慮,朕對楊家還是很信得過的。」他話還沒說完,便感受到身邊潘貴妃在悄悄拉扯自己的龍袍,轉過頭去時,便看到潘貴妃那秋水雙瞳里映射出來的祈求之色,想起二人臨出宮前,潘貴妃好好服侍了自己一番,懇請自己一定要玉成她弟弟的婚事,他當時心中爽快,毫不猶豫的答應了下來,此刻潘貴妃悄悄拉他龍袍,卻是提醒他莫要忘了出宮前答應自己的事情。
趙正好整以暇的道:「皇上不知大哲最近出了一位了不得的奇才,他十七歲便達到了藍級七階的境界,與那大哲陳、秦兩家最傑出的弟子比試,竟戰勝了秦家那位紫級一階的天才子弟,本王要說的年輕俊傑便是這位大哲的少年了。」
潘貴妃輕輕依偎在宋皇懷裡,見自己父親求親被拒,也有些惱了,當即大聲道:「楊家倒是好大的膽子,便連皇上的意思也不屑一顧了,是不是想要造飯吶?正好皇上就坐在你楊家的大廳里,倒不如將皇上與哀家都拿下了吧!」她這話說得極為惡毒,歷來謀反都是不可饒恕的大罪,凡是只要牽扯到謀反上,必定會血流成河。
老太君心知信王說的這位他國俊傑正是文子符,自然會附和趙正說話了。而被弟弟護在身後的楊桂英雖然被當眾說到她的婚事,已經是羞不可抑,但卻也不能就此躲開,畢竟此事已經事關大宋朝內各派的和圖書爭鬥,已經不單單隻是她自身的問題了。
這當先進來之人正是如今大宋宗室最有影響力,實力也最為高深的信王趙正,也就是楊桂英的外公,他朗笑著帶著十來個有些地位的宗室以及兩位輔政大臣來給老太君賀壽,遠遠的便聽到了宋皇說的希望潘楊兩家結成親家的事情。他幾天前才從女兒那得到消息,說是老太君看上了大哲的那位奇才駙馬,當時他便將宗室給召集在一起,說了那文子符在大哲的種種奇特之處,又特別說明此人天賦非比尋常,未來成就不可限量。
他帶著宗室們和兩位輔政大臣才踏進天波府,便聽到了皇帝說希望潘楊兩家結親的話,心知要糟,以楊家的忠義,只怕最終不得不委曲求全,將那楊桂英拱手送上。到時候與那文子符聯姻不成,又憑什麼讓別人大哲的駙馬來為你大宋出力,他當即便緊趕幾步,發出一陣笑聲,打斷了老太君接下來要說的話。
眾人這才知道信王說的便是方才囂張無禮至極的文子符,潘弼當即大聲反對道:「此事不可,這小子明明已經是大哲一肩挑的三駙馬,楊元帥貴為我大宋砥柱之臣,又豈能許給他國駙馬作小,此事臣萬萬不敢苟同。」他這反對得義正詞嚴,說得也是極為在理,宋皇當即便皺起了眉頭,暗道我大宋泱泱大國,難道柱國大將軍卻要嫁給大哲的駙馬當個小妾?
楊鎮疆一張粉雕玉琢的小臉上寫滿了緊張,他將姐姐護在了身後,警惕的看著那潘弼,大聲道:「你這奸賊,竟厚顏無恥的想向我姐姐求親,你想也不要再想了,我姐姐已經有了意中人了!」他的童音清脆悅耳,遠遠的傳了出去,但他畢竟年紀還小,周圍人也不以為意,更何況大宋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兒女的親事,如果沒有長輩的許可,那便是苟合,是作不得數的。
她與符法真人商議過撮合文子符與楊桂英的事情,符法真人對此事也是大為贊成,如今要反駁皇帝的旨意,便只有指望這位大宋的守護神了。可符法真人就站在文子符身邊,早就發現他對如今場面上的局勢頗有不滿,只怕這位文公子要藉機發一次飆了。他也知道當今宋皇對自己不滿,如果自己出面說項,只怕反而激得宋皇堅持己見,倒不如讓這位文公子發發飈,鬧上他一鬧,此事自然會和_圖_書不了了之,順便還可以讓大宋上下見識見識這位大哲駙馬的無雙天賦,免得以後將這位奇才給得罪狠了。符法真人顧慮重重,對老太君的目光假作不知,只是微微向文子符那裡靠了靠,低聲道:「子符,一會還請手下留情,莫要傷了我大宋皇帝,否則貧道也不好說話。」見文子符不言不動,只是對場上局勢冷眼旁觀,他不由嘆了口氣,希望這位駙馬爺能聽進自己的話去。
信王正待說話反駁,原本一直穩穩站在符法真人身邊的文子符卻猛的竄了出來,迅速衝到潘弼身前,一拳搗出,重重打在潘弼的鼻子上,登時將他打得摔倒在地,文子符出手毫不容情,不待眾人反應過來,又是一腳踏在潘弼的胸膛上,居高臨下的看著捂著鼻子哀哀痛呼的大宋丞相,冷聲道:「本少爺早就看你這奸臣賊子不順眼了,天波府的婚事,又哪能容得你來做主?自然是由大元帥自己決定才是,若她不喜歡,本少爺是絕對不會答應的。」
宋皇腦子裡可沒這麼多彎彎繞繞,當即便興趣盎然的問道:「皇叔為我大宋元帥尋了哪國的俊傑,何不說出來讓朕也參詳參詳,若二人情投意合,朕倒不吝惜做這個媒人。」他性格軟弱,又沒什麼主意,平日里軍國大事從不自己處理,可這位皇叔卻是個極有主意的人,他自然對信王的眼光極為信服,竟將原本答應潘貴妃要為潘家說項的事情給忘在了腦後。
「皇叔來得正是時候,朕正要為潘丞相家的麟子說上一門親事。」宋皇見信王到來,臉上神色不變,笑著說了一句。在他旁邊的潘貴妃嫵媚的笑著,輕輕給宋皇揉捏著肩膀。信王對這二人的親密舉動早已見怪不怪,微笑點頭,轉身對潘弼道:「如此說來,倒要恭喜潘丞相了。」
坐在上首的宋皇見老太君當著自己的面開口閉口全然瞧不起外戚,心中也有些不自在,他是極為寵愛潘貴妃的,自然對潘家也頗為優待,因此即便潘弼在朝堂上事事都想插上一手,他也不曾阻止。可老太君乃是大宋的砥柱之臣宋皇卻是知道的,也不好太過得罪楊家,先帝真宗臨死前可是千叮嚀萬囑咐,萬萬不要傷了楊家的心,因此他也對楊家優待非常。他本想著憑著自己的面子,楊家無論如何也不會反對這門親事,到時候潘楊兩家結為秦晉之好,他也更https://www•hetubook.com.com加安心才是,可哪知道老太君聽了潘弼求親,根本毫不考慮就拒絕了,絲毫不給他這皇帝面子。
如今宋皇口諭都已經下達了,能讓他收回成命的,便只有宗室中人了,而這位信王作為宗室中人的帶頭者,自然最有發言權。他進了大廳向宋皇拱了拱手,道聲見過皇帝,便自己尋了個位置坐下,跟在他身後的宗室有樣學樣,也跟著他坐了下去。
「老太君還請聽朕一言……」宋皇實在抵敵不過潘貴妃這等美人兒的祈求神色,當即便接著說道:「楊家是我大宋中流砥柱,護衛我大宋已經兩千多年,即便是尋遍地上界,也再無這等忠心不二的世家。但潘丞相也是我大宋重臣,亦是我大宋的柱石之臣,潘楊兩家皆為我大宋肱骨,若兩家聯姻,我大宋必定更加繁榮安定,朕也很願意看到潘楊兩家結為秦家,共同為我大宋萬世基業出力。」
「皇上……老身……」老太君低下頭,一時間找不到什麼話來反對皇帝的旨意,她臉上的神情有些茫然,一雙老眼中滲出點點淚花,似乎在為自己的無力感到沮喪,又似乎是為大宋的未來擔憂。她將龍頭拐杖狠狠的在地上頓了幾下,卻依舊想不出什麼辦法來,不由求救似地看向符法真人這邊。
大宋朝宗室雖然高手不少,但卻沒有希望會出現一位銀級的符籙師,因此宗室中人都對符法真人如今日漸老去懷有憂慮,擔憂符法真人萬一仙逝,大宋便再沒有了護國的強悍人物,如今聽說那文子符成就只怕會比符法真人更高,又哪裡會反對這聯姻之舉,何況楊家對大宋的忠心早就經歷了兩千年的戰火考驗,完全不必擔心,那文子符既然對楊家的女子有好感,一旦聯姻成功,只怕那楊家女子在文子符的身邊地位會非同一般,到時候護衛大宋周全自然不是問題,因此宗室當即全體同意,一力促成此次聯姻。
潘弼見他打斷自己話頭,只得將要說的話吞回了肚子里,這趙正在宗室中地位尊崇,乃是宗室里的領頭人物,即便他如今在大宋朝權勢熏天,卻也不敢得罪這位王爺,便道:「王爺有什麼喜事,我等也想聽聽。」
可皇帝畢竟是皇帝,如果這親事皇帝不曾親口說希望潘楊兩家結親,那楊家自可假作不知皇帝的心意,可宋皇當著眾多文臣武將的面將這話說了出來,楊家自然不能毫https://m.hetubook.com.com不理會,否則那便是大不敬了。即便再不願意,楊家也還是盡忠於大宋的家族,而宋皇便是大宋朝如今的代表人物。
老太君聽潘貴妃如此污衊楊家,卻也不得不服軟,楊家世代忠心保衛大宋,自然不願背上造反的名頭,因此老太君也不得不跪下向皇帝說明,我楊家忠心耿耿護衛大宋,是絕對不會有反心的,只是我家桂英如今是大宋的兵馬大元帥,其婚事自然非同小可,貿然聯姻只怕會引起大宋局勢動蕩等等。
潘弼一聽信王說為楊桂英尋了一位俊傑,便知信王這是要阻止潘楊兩家聯姻了,不由心裏恨得牙痒痒。他派人刺殺楊桂英不成,今日又大庭廣眾之下借宋皇之勢逼婚,原本舉得此事已經十拿九穩,可想不到半路里殺出個程咬金,這信王竟硬生生的插手進來,說要為楊桂英另尋佳偶。他貴為大宋宗室領頭人物,在朝堂上聲威極高,即便是當今宋皇也不得不賣他面子,更何況他是楊桂英的外祖父,插手楊桂英的婚事卻也說得過去。
信王其實並不想這樣急匆匆的跟文子符見面,可他聽說潘弼竟帶著厚禮親自到天波府道賀,當即便猜到事情有異,因此便急急召集了幾位有地位的宗室,又叫來兩位輔政大臣,急匆匆趕到了天波府。
宋皇整日里只知在後宮與嬪妃廝混,又哪裡知道趙正說的就是方才對他無禮之極的文子符,當即大感興趣,十七歲修鍊到藍級七階,雖說地上界不是沒有過這等天才人物,但卻也是極少的。宋皇雖然昏庸,對這一點卻還是有所了解的,當即便問道:「不知這位少年俊傑姓甚名誰,可願與我大宋聯姻?」他其實也知道大宋離不開銀級符籙師的支持,否則以他的性子,只怕早將符法真人給趕出了大宋,又哪裡只會排擠他一番了事。
文子符臉上的神情似笑非笑,曖昧的看了楊桂英一眼,又轉過頭去看趙正說話。他本來就對楊桂英極有好感,但楊桂英貴為大宋兵馬大元帥、柱國大將軍,若她與一個他國少年聯姻,只怕會引起大宋朝堂上下的反對,可如今有了大宋宗室的支持,再加上跟在宗室背後的兩位輔政大臣顯然也是支持宗室決定的,那楊桂英與他國之人聯姻便不會再成為阻撓。文子符有著兩世記憶,自信憑著自己的優勢,再加上自身實力的支持,想要獲得楊桂英這位英姿颯爽的美人兒芳心不是問題。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