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葯窕淑女

作者:琴律
葯窕淑女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463章 壽

第463章 壽

婦人之仁、婦人之心,誰都未能想到秦穆戎只是單純地陪著葉雲水,各個都想得不知歪到了哪裡去……
葉雲水在一旁餘光篤見這二字,心中不免猜忌,這庄親王爺是在說秦穆戎把秦慕方打了無罪?還是說秦慕方拎劍闖「水清苑」無罪?這二字的含義她實在無法猜曉……
葉雲水這話一出,韋氏立馬起了身,帶著點兒憨笑,言道:「那世子爺與世子妃可要費心了……」
皇后在一旁端莊入座,雖然她被禁錮在「鳳儀宮」內,但今日明啟帝大壽,她身為皇后自不能缺席,不為旁的,單單隻為這一張臉,為這大月國的臉面。皇后在「鳳儀宮」中一連上書三次,才得明啟帝暫時地放她出來,皇後行出「鳳儀宮」,第一件事就去太后那裡一頓請罪,未說出是對庄親王爺痛下毒手,卻只說了違了明啟帝的旨意,這才被禁錮「鳳儀宮」中。
皇后話音一落,永安殿外一聲駿馬嘶鳴,隨即便見一身蟒袍之人從外下馬進殿,明啟帝本是皺緊的眉頭逐漸舒展開來,皇后也瞠目地朝外看去,此人不是旁人,正是庄親王爺!
人駕車輦雖不多,但隊伍卻是冗長,為明啟帝賀壽所備壽禮便有整整八十一輛馬車,珍奇古玩、珠寶字畫、黃金白銀數不勝數……庄親王爺本是斥了葉雲水幾句籌備太盛,物件所贈太多,可瞧著他那副挺直腰板、趾高氣揚的模樣便知這老爺子又是口不對心。
管事們瞧見秦穆戎居然也來到議事廳,各個都嚇得不知所措。
真如若弄個一箱簡單賀禮,這老爺子不急了才怪!
韋氏見秦穆戎半句話都未有,只得看向葉雲水,葉雲水也不願這時候出什麼大差錯,本來秦穆戎陪她來議事廳就已是夠招人猜忌……
二人剛剛回到「水清苑」,葉雲水就看到了小卓子正等候在此……心裏略有猶豫,不知是否庄親王爺聽秦忠的回稟才派小卓子和圖書過來。
秦穆戎把錦盒接過,直接拽開,裏面卻不是什麼物件,反而是一紙條!
今日皇宮門口雖聚集無數官員,卻依舊如以往那般莊嚴肅穆,皇家侍衛在門口嚴守,官員們按官職一一遞名帖請見,叩拜送禮,那些個官職等級低下的,今兒這一日恐怕是見不著明啟帝的影兒,可卻依舊得在宮門口等著……
把封口令與各管事的說完,秦穆戎則帶著葉雲水離開了議事廳。
葉雲水無奈地搖了搖頭,這小丫鬟顯然是得了秦慕方的消息過來通稟韋氏,沒想到看到秦穆戎也在此才嚇成了那副模樣……這府中之人、之事她已然厭倦,實在不願再動什麼心思。
當初明啟帝因樂裳誕下十四郡王欲賞兜兜,倒是說下了誇口之言,孰料詔書一下卻是個「小世子」,這卻是扯大旗、拉虎皮,根本就是個花架子,按葉雲水所言便是倆字:廢話。
葉雲水偷撩起小簾看到這一幕不免捂嘴偷笑,自她嫁入庄親王府之後,便知庄親王爺最愛聽人好話,看似如今真換了個性子……
秦穆戎也未答韋氏的話,也未瞧她一眼,只沉了半晌,問那小丫鬟,「你來這裡有何事?」
這一句話好似迴音一般,被傳出窘遠,那已進皇宮的朝堂官員各個都瞪著眼,只往這方向瞧來,本是有欲上前搭言兩句,卻看到庄親王爺駕馬奔進皇宮,各個退後幾步躲在遠處,拍著胸口驚詫感嘆,都以為庄親王爺病重快似閉眼歸西,可瞧這架勢哪裡有半點兒衰老?比他們這些而立之年之人都毫不遜色!
看著小卓子,葉雲水則是追問一句,「王爺可還說了什麼?」
庄親王府馬車到此,那些宮門之外等候的官員瞧見庄親王爺,各個都露出驚詫好奇之色!
翕了翕嘴,也說不出旁的話來,韋氏給楊氏使了個眼色,楊氏給秦穆戎與葉雲水都福身行了禮,便往議和-圖-書事廳外而去。
待那官員說完,庄親王爺才點了點頭,道上一句,「許久不見,你這拍馬屁的功夫倒是漸長了!」
「大夫人如若忙就先去吧,封口之事你已知曉,沒什麼旁的大事,沒必要在這裏頭盯著,明兒就是皇上大壽,一早都要進宮,還是先回去準備準備。」
行至那跪地小丫鬟跟前,韋氏則斥道:「還跪這裏作甚?還不走?」
那封口之事葉雲水不提她二人自也會過來往下吩咐一聲,可秦穆戎今兒突然到了議事廳,卻實在讓韋氏和楊氏拿捏不透這到底是為何?
那官員立馬面紅耳赤,似欲再補上幾句挽回面子,可庄親王爺卻絲毫未給此人那機會,駕馬而行,直接奔進皇宮!
那小丫鬟似是嚇了半晌,有些反應不過來,楊氏上前輕輕踢她一腳,這丫鬟立馬從地上蹦起來,低著頭便跟了韋氏身後,似是又怕被罰,縮頭縮腦地連忙出了門。
皇宮內,層級內侍一聲一聲通傳,「庄親王爺為皇上大壽朝賀,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笑了?葉雲水抽抽著嘴角,倒吸一口冷氣,這老爺子到底賣的什麼葯?秦穆戎讓秦忠過去說他沒弄死秦慕方,他居然笑了?
韋氏和楊氏二人也都納悶地一句不吭,偶爾時不時地瞟秦穆戎幾眼。
秦穆戎凝眉瞧她幾眼,韋氏咬了咬下唇,不由得擠了笑,言道:「這是我院子里的丫鬟,不懂規矩,還望世子爺莫怪……」
秦穆戎乃是庄親王世子,而葉雲水更是世子妃,他們所誕下的第一個兒子,更是唯一的兒子將來不是世子還能是何?
心裏思忖著在安和宮丟的那份臉面,皇后的臉上卻是湧起一股笑……
庄親王爺倒是停馬在此,目光居高所視,在一直聽著這吏部文官的讚美之詞……
小丫鬟聽這問話,嚇得渾身哆嗦,連忙繼續磕頭回道:「是、是大爺讓奴婢來尋大夫人回https://www.hetubook•com.com去一趟,說、說是三爺有、有事!」
庄親王爺駕馬賓士在皇宮之中,那馬蹄聲「嗒嗒」作響,在這皇宮之中格外引人矚目!
宮中太監正宣讀官員孝敬賀禮,明啟帝忽然抬手,耳聽那馬蹄之聲不免狠皺眉頭,皇后瞧了明啟帝一眼,不免斥道:「是何人在外如此喧鬧?今日不同往日,這等無規無距之人定不能饒,都出去看看!」
耳聽秦穆戎如此話語,葉雲水便未追問庄親王爺那「無罪」之意。
看著秦穆戎,他卻是面色清冷一嘆,把那紙條捏了捏便燃燭燒了,讓小卓子退下,秦穆戎看葉雲水那一副驚詫模樣,不免咧咧嘴角,言道:「一切都待明日皇上壽誕之後再說……」
不大一會兒,韋氏跟前的一個小丫鬟從外跑進來,似是欲通稟何事,一進門直奔韋氏而來,餘光一睹,正瞧見秦穆戎,嚇得「嗷」了一嗓子,隨即連忙跪地顫抖著聲音磕頭,「世子爺饒命,世子爺饒命!」
是對內宅之事不滿?還是欲有什麼動作?
小卓子似是沒尋思葉雲水會突然問話,面色怔了半晌,半晌才回了一句,「秦忠大人回話時,庄親王爺卻是笑了!」
那接二連三的叩頭朝拜,那接二連三的報壽禮早已讓他耳朵生繭,可這官員朝賀叩拜仍是讓他心中有那麼一份自豪之感。
待所有人都收拾妥當,秦穆戎則吩咐秦忠引領侍衛前行,綿長隊伍向前,直奔皇宮而去。
心中似是一塊石頭砸了地,皇后咬破了嘴唇,秦中嶽猛吸一口涼氣,明啟帝看著庄親王爺從龍椅上起身,帶著笑道:「皇弟,你終於來了!」
天色剛剛大亮,庄親王府中的門口卻已車馬聚齊,庄親王爺跨騎頭馬,秦穆戎居后,秦慕瑾其三,最後二人乃是秦慕雲和秦公木。
磕磕巴巴的一句話,半天才說完,秦穆戎嘴角不屑一笑,便轉過頭去,葉雲水嘆了口氣,看似秦慕方和-圖-書之事這府裡頭的也都知道了。
哆哆嗦嗦,低頭悶聲,葉雲水瞧著小卓子那模樣便知這錦盒裡興許不是什麼好物件……讓跟前的丫鬟婆子們全都退下,免得老爺子沒給什麼好物件傷了秦穆戎的臉面……
永安殿,明啟帝早已坐在此處,享受朝堂官員拜壽。
明啟帝六十整壽,官員八方朝賀,除了太後母族的那幾位統兵挂帥之人未親自歸來,其餘之人則都早幾月便從異地奔向涅梁而來,那其中悶苦自不用提,莫說這路程久遠,就是家中都興許會潛移默化地有所改變,不過涉及明啟帝大壽,縱使心中再苦再悶,遇旁人都要拱手會心而笑,贊上幾句明啟帝福壽綿長之類言語,那內心謾罵之言連做夢都不敢道出半個字。
把紙條甩開,那紙條上面赫然兩個大字:無罪!
葉雲水這話一出,那管事的各個都縮了縮脖子,掃過眾人,顯然有幾個是嘴刺癢的,興許之前議論過馮側妃的事,這會兒那心跳加速,嘴都閉得快擠成了一條縫兒!
其中以一吏部文官最為誇張,直接到庄親王爺跟前一句接一句地好話讚揚,句句不重疊,聲音還極其響亮,葉雲水坐在頭輛車輦之中也聽得清清楚楚,倒是感嘆這文官的嗓子就是好,說了這已是快一刻鐘了,居然嗓子半絲都未啞……
葉雲水一早便讓吳嬤嬤與邵嬤嬤為兜兜和姝蕙打點好,上了馬車,而兜兜更是穿上了明啟帝所賞四爪金蟒袍和金冠,之前被冊封為「世子」爵位,故而現在奴僕所稱都不再是「小主子」,而是「小世子」。
皇后當即跪地,太后直接讓人攆了她出去,再不允她入安和宮,更是未出席明啟帝的六十整壽。
小卓子給二人行了禮,則是遞上一個錦盒,「這是庄親王爺讓奴才送過來給世子爺的,世子爺請收。」
而且這駕馬進皇宮,除了庄親王爺之外,其他人哪有這膽子?
並非是她不想知曉,而是秦穆戎那和-圖-書咧嘴輕笑之中帶著股子酸澀,而這股酸澀乃是庄親王爺與他之間的隱秘,她雖是世子妃的身份,卻不願踩踏進去橫插一腳,那興許會讓這一直不能貼心的父子的隔閡成為難以逾越的鴻溝……
庄親王爺拱手賠罪,聲音卻如岩石般堅定不已,言道:「皇弟實在心裏著緊為皇兄拜壽,那些個繁雜規矩忍受不得,便騎馬進宮,還望皇兄恕罪!」
秦穆戎只在一旁椅子上正襟而坐,葉雲水坐在次位上與管事的們說起封口的話,「……府中之事半句不許亂提,否則後果比你們所想的要嚴重,別拿這個事想當玩樂話說,都是管事的,每個人負責自個兒那攤的人,但凡有一個自討苦吃的,那你們這一攤的人恐怕都要跟著受罰,這罰不用本妃多說你們也應知道,無非就是幾個字:全家都趕出王府!」
那些個早知庄親王爺身體康健之人,那見過庄親王爺挺直腰板從涅梁城門外歸來之人如今再見到庄親王爺,不免立馬上前行禮叩拜,巴結之詞張口皆來……
抱怨之言葉雲水未提,秦穆戎更是未當回事,只雕了一金牌上刻「小世子」仨字掛在兜兜的脖子上,葉雲水後知此事倒是無奈秦穆戎的陰損,這名號掛出,不是故意給明啟帝難堪還能是何?
什麼都可丟,這面子卻不肯掉落,葉雲水看著庄親王爺那副模樣便是無奈嘆氣……
因庄親王爺未允馮側妃與王側妃二人從院子和佛堂出來,葉雲水的親王世子妃車輦便居於首位,其後才是韋氏、楊氏等人,丁氏因腰肢不利留于府中休憩,夏氏待產,隨時都有可能會生,更是不能出門。
太后看了她半晌,只說了一句,「這謊話說得是越來越真的,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你來哀家這裡有何意?是怕哀家知了真相,打你入冷宮?」
陰曆七月二十五,天氣晴朗、天藍如畫,那一朵朵白雲漂浮空中,忽而漂浮,忽而停駐,似是觀望這世間的過客。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