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借天改明

作者:叫天
借天改明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61章 布告

第61章 布告

那兩個兵丁走近了一看,才發現是熟人。昨天由東廠的人交代送走的人,自然有印象的。
那兩個人正是昨天鍾進衛所收為家僕的一家人中的老漢和他兒子。老漢叫于海寧,兒子叫于長儉。
「看著像是窮了一輩子忽然得了錢財,趕緊買盡量多的東西回家堆著,生怕再餓著似的,不像是去捐的。」另外一個有不同的意見。
一伙人會意的一起淫笑起來。
難民甲道:「昨晚那位大人說的難道是真的?」
等走到難民營門口的時候,于海寧父子也搞清楚了情況。心裏明白,中興伯急人之所急,這麼快就有了動靜,使得難民營的鄉親有了生機。不由得湧起了一陣的感動和自豪,覺得做公子的家僕並沒有把自己的身份降低。
那兩輛平板車,的確是朝王恭廠而去的,不過不是看了布告去的,而是為了兌現昨天的諾言而去的。
還沒排完隊伍的時候,戶部的吏員就到了。也不多加客套,分成兩組。門口的凳子那一排坐了四個人,營地裏面的凳子上坐上八個人。
冬天的時候,百姓沒有多少事情可做。更重要的是,外面很冷,所以一般都睡到很晚才起來。
老人沒有立刻回答,繼續駕著駑馬前行,過了一會,還是回答了他兒子的問題:「hetubook•com•com看著像是二十齣頭的。現在的年輕人裏面,還有像公子一樣好心腸的人,真是少啊,特別是在京師這種環境裏面。」
「爹,您說兒子能不能也像公子一樣,混個官噹噹?」
很快,兵丁們又安排能打工的人去排隊,純力氣的,會手藝的,各自成列。
「……」
畢竟,如果不是走投無路的情況下,百姓們還是非常尊重死者的。
營地里的難民也不時的把目光瞧向大門處,盼望著好心人能夠出現。但長時間的等待,一直讓他們失望著,擔憂的神情出現在了越來越多的難民臉上。
等看到車子去的方向確實是王恭廠方向後,回頭對他的同伴說道:「速來看傻子,還真有人捐物去了。」
老人聽了,忽然轉過頭來,臉上一臉的嚴肅:「爹是怎麼教你的,要戒浮戒躁,認真做事,有些事情自然就會水到渠成!再說公子也不是混出來的,公子見識博聞,又有救駕之功,你要好好學著點。」
兵丁們擺置的差不多的時候,難民們紛紛議論起來。
果然,一共兩輛平板車,一輛堆著一些破舊的麻布衣服,還有一些火炭,上面坐著一個粗布舊衣的老頭。還有一輛平板車上面堆著一些粗糧,由一個同樣粗布和_圖_書舊衣的小伙押著。
等了約莫小半個時辰之後,兩個御史騎著馬趕過來了。見到還沒有百姓來登記,互相看了一眼,暗道這個時間點果然沒有來晚。然後進了兵丁所屬的房子里去喝茶等待。
其中就有一伙人在臨街的一處酒樓喝酒吃肉。喝的痛快時,渾身被酒激得火熱,就把窗戶給打開來涼快涼快。
一些不幸沒有挨過寒夜的難民屍體抬了出來,明顯看得出來,死去的人數比之前少了好多了,而且這次,他們身上的衣服並沒有被搶掉。
漸漸地,營地門口負責登記的四個吏員被凍得坐不住了,紛紛站起來轉轉,看著大街的盡頭,心裏嘀咕著:怎麼一個都沒有得來。要說也是,賑災從來都是官府的事,這回卻讓京師的百姓來做這個事情。來多少不知道,有沒有來都是一個問題呢。
難民營門口,其中一個吏員不小心抬頭瞧見遠處過來的兩輛堆著物資的平板車,一下激動了,像是看見了外星人一樣,驚呼起來:「來,來人了,快看,終於來人了。」
「看著也不像是那個府上的家丁,瞧那破落樣,自己都沒得吃吧,還想當好人。」其中一個鄙夷地下著結論。
難民丁解釋道:「當今皇上乃聖明天子,當然和以前的不一樣了!和*圖*書
難民乙鄙視他:「皇上吩咐的,那有可能假!」
這次,老人沒轉過來,直接說道:「就你那三腳貓功夫,讓公子瞧見了笑話。」
寒風時不時的刮過來一下,冬日雖然已經露出了頭,但卻感覺不到一絲暖意。
到接近響午的時候,百姓們才陸續起床,張貼的布告也吸引了一些出門的人。
忽然,有個人往窗外瞄了一眼,發現有幾輛車子經過,上面堆滿了衣食。不由的「咦」的一聲,然後趴到窗戶邊去看個究竟。
聽到兒子認錯,老人才滿意的轉了回去。
帶著敬意,問明來意后,引導他們走向那邊登記捐物的吏員那裡。
「爹,我錯了!」
事情果如他們所料,快到響午了,還是沒一個人過來捐錢捐物的,甚至連登記用工的人都沒有一個。
馬上,難民營裏面的登記就開始了,那裡的吏員忙碌的記著人名,籍貫,力氣活還是手藝活等細節。
布告處慢慢地也越來越熱鬧,看得出來布告牆下的人主要分為兩批人。
現在的時間還早,不說京師的百姓,連督察院的御史都還沒有到。戶部的官員只是因為有戶部尚書的交代,所以不得不早點趕過來,把難民營里的工作先做了起來。
「你們都別爭了,我們趕緊吃完,吃完了去迎春樓耍m.hetubook.com.com耍,那些姐兒說不得還在床上呢,正好不用起了。」
時間悄悄地在流逝,屋裡的御史派兵丁出來看了兩回了,沒見有一個百姓過來。
難民丙老於世故,有點難以置信的道:「這麼快就開始布置了,不像以前的官府啊。」
難民們昨晚加餐,添了火炭,又得到了承諾,心裏有了期盼,精神顯得好多了,紛紛在關注著兵丁們的行動。
還真有人嫌自己錢多,去幫朝廷做好事了?這些人有點不信,紛紛擁到窗口看熱鬧。
兵丁們在抬走屍體之後,在難民營裏面清理出了一塊空地,擺上一排桌子和凳子,然後又在難民營門口也排了一排桌子和凳子。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五城兵馬指揮司的兵丁就按照昨晚戶部來的大人的吩咐,開始整理難民營。
「說不得前面就拐彎了呢,那邊都是窮鬼住的地方,我看還是我猜得對。」
「爹,您說公子有多大年紀?」于長儉終歸是按不住性子,朝著前面車上的老人說起了話。
于長儉有點不服氣的撇撇嘴,但不敢出聲,讓老人聽見。
那邊的于海寧兩父子拐到難民營門口的大街上后,就驚詫于難民營的動靜,和他們印象中的完全不一樣。這個,究竟出啥事情了?
「你看他們不是向王恭廠方向去的么?」hetubook.com.com
「爹,那您說咱會功夫這事能不能讓他知道?」
而營地外面的四個人,兩個是負責登記來捐錢捐物的百姓流水,兩個是負責登記做工的需求。
難民營中有力氣說話的,都開始發表自己的看法,見解,整個營地顯出了一股生氣。
這個時代,沒有照片,也沒有錄像,所以沒有經歷過苦難,沒有類似難民的經歷,光憑文字,很難讓這些人能感同身受,能體會到那些人的處境有多悲涼。
另外一批人,穿的體面,帶著跟班,一看就是家裡不缺錢的,也識得字,他們也討論的熱鬧。不過更多的卻是在討論朝廷的布告怎麼用了大白話,是不是朝廷沒人了,寫大白話,嘲笑地,諷刺地,都有。最後呼朋喚友的去吃肉喝酒了。
一路說著話,不知不覺地就很快走上了王恭廠前面的大街。
此時他們兩個也不知道背後有一群人在議論他們,正埋頭趕路。
一批是普通老百姓,雖然不認識字,但在別人宣讀布告的時候,聽得明明白白,但卻無能為力。這幾個月京師的物價一天一個價,自己都難以過活,那還談救濟別人呢!
其他三個吏員和邊上的兵丁紛紛看了過去,果然是來人了啊。坐回位置的坐回位置,奔進房子里叫御史的叫御史,甚至還有兩個兵丁朝平板車迎了過去。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