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借天改明

作者:叫天
借天改明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517章 宋氏鏡片

第517章 宋氏鏡片

說自己事小,畢竟自己沒有做出來。可要是連累了恩主,使得中興侯也被波及就太對不起中興侯了。
可是玻璃珠的另外一面因為太大所以比較粗,還是沒有多大用處。但無論如何,證明這種方法是可行的。
中興侯也並沒有騙人,這點從目前已經做出來的顯微鏡中就能得到驗證,很多東西放大了一看,真得是打破了以往的認識。
他讓玻璃作坊的工匠先燒制一根細細的玻璃棒,就是後世中學化學實驗中,學生用來攪拌燒杯的那種東西。
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被宋應星指揮的工匠找到了一種做法,得到了完美的玻璃珠。
他開始回過神來,眼前的景物便慢慢地印入他的腦海。
可那顯微鏡,按照中興侯的說法,是打開另外一個世界大門的鑰匙。一個嶄新的世界,涉及方方面面的領域,卻因為自己遲遲沒有成績而耽擱著。
忽然,宋應星整個人都呆住了。眼前所看到的現象宛如再來了一次雷電霹靂,一陣陣的打在他的腦海中。
可也有人並沒有和_圖_書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腦子裡還是一團漿糊,他就是宋應星。
宋應星看到那水滴慢慢地變大、變大,最終因為太大而滴了下來。在這個過程中,水滴有變成一個球形。對他來說,他看到的是一個完美的弧形。
中興侯所敘述的那種高倍顯微鏡之所以一直做不出來,關鍵在於那鏡片。
他本身就在想著所遇到的鏡片磨製問題,現在一看到這個情況,馬上又聯想了起來。
在一天一夜的試驗之後,世界上第一架高倍顯微鏡終於在大明玻璃研究所誕生了。
這點也是剛走的中興侯所建議的,如果一門心思做一件事情而不得其門的時候,不妨停下來休息一下,再換個思路,說不定就會有解。
實在想不出來,宋應星便躺在一張躺椅上,就在玻璃研究所的一個屋檐下透著氣,看著外面的雨後情景換換腦子,也算是休息一下。
他舒了口氣,這種轉變注意力的方法還真是有效。
這種雷雨來得快去得也快,沒有多久時間就已到尾聲,變成了https://www.hetubook.com•com一絲絲細雨正在收尾。
可這倍數實在太低,並不足以滿足需求來打開那扇大門。
京師久違的雨終於在雷電交加中下了下來,讓不少人為之欣喜。
當然,這些都是后話了。
雖是如此,天氣卻不再悶熱,清涼的氣息讓很多人的腦子為之一清。
無論多麼高明的工匠,都打磨不出來完美的鏡片;
這個場景在他的人生經歷中,也有看過多回了。但他為了讓自己不再去想那些事情,便把注意力集中到了眼前,看著雨滴一滴滴地往下滴,速度由快慢慢地減緩。
試驗的結果讓宋應星很是欣喜,這種透明玻璃珠的一面確實非常圓滑,非常完美。
良久,天已放晴,就只有屋頂剩下的雨水還在往下滴。宋應星不由得又嘆了口氣,用兩手捶了捶腦子,想把腦中的這些事情都驅趕出去,好好休息一下。
此時,原本中間的部份就變成細長的樣子。然後,再把這細細的一端斜著拿到火上仔細燒烤,此時融化玻璃汁就會順著hetubook.com•com這半截玻璃棒流下來,直到尖端的時候,就會凝成一滴淚滴似的玻璃珠。
但宋應星還是無形中感到壓力好大,中興侯是他的恩主,自己要是長久沒有成績,勢必會有人在背後議論。
宋應星在心裏其實真得非常焦急,因為中興侯所交代下來的兩件大事,鏡子和顯微鏡,都沒有試驗出來。
宋應星躺在那裡,視線剛好能看到屋檐。他的眼睛就注視著從屋檐下往下滴的雨水,腦中卻還想著事情,對眼前景物視而不見。
過了好一會後,宋應星終於不再去想那些事情了,腦子也不再隱隱作痛。
他一會想想自己的事情,一會又想想那鏡片,還想想中興侯說得實例,實在想不出辦法來。
然後直接就在火焰上燒玻璃棒的一端,讓它融化成為一滴玻璃水滴。
宋應星在誤打誤撞之下,終於發明了虎克鏡片。當然,現在肯定是不叫虎克鏡片了。因為原本世界上第一個用這種方法做出高倍透鏡的虎克,還有兩年才會來到這個世界。
這種完全由重力形成的完美hetubook.com•com凸透鏡,不經由任何打磨,表面非常平滑完美。
根據同樣的原理,還可用燒細拉伸但並未燒斷的玻璃棒,以夾具夾住兩端燒烤其中間部份,經由巧妙的角度與時機調整來燒烤其中央使之半液化,以製造各種形狀的透鏡。
就是先要手持玻璃棒的兩端,把玻璃棒的中間部分在火焰上烤軟,再拉成兩半。
雖然中興侯並沒有罵人,也沒有催他,只是和他共同探討些方案,並給他舉例別人成功的實例,讓他看看是否能獲取靈感。
在躺回椅子后,宋應星又回想起剛來玻璃研究所視察的中興侯。
宋應星此時什麼都不再想,就看著屋檐上的雨水往下滴。
鏡子是賺錢的事物,眼下沒有試驗出來也不是非常急,只要不斷地匹配原料不停地試驗,終有一天能試驗出來的。
按照宋應星的想法,工匠們馬上動了起來,開始試驗宋應星的這個貌似天方夜譚一般的想法。
自然,想要隨心所欲造出各種凸透鏡,需要相當的經驗。但是這種虎克鏡片不需費時打磨,故而工匠可以在短時間hetubook.com.com內不斷嘗試,經驗積累的速度非常快。
此時天色雖已黑下來,但整個玻璃作坊內的工匠都沒有一絲想休息的樣子,全都興奮地聽從宋應星的指揮,不斷做著試驗。
他看到屋檐上的水滴變得很慢,因為屋頂的雨水已經流得差不多的緣故,那水滴要過好一會才會形成一滴,再往下滴。這個過程,彷彿是電影的慢鏡頭,都展現在他眼前。
宋應星根據自己的經歷,所知道的方法也一一和工匠商議並進行實踐,卻並沒有改進多少,進度一直停滯不前。
他當即興奮地從躺椅上跳了起來,然後往玻璃作坊狂奔而去。
這要是換作一般人,肯定是聯想不起來的。就算是宋應星,如果不是因為中興侯的視察、交談,讓他處於這種狀態下,他也不會去關心屋檐上往下滴的水珠,也就不會發現這水珠的完美。
回想著這歷程,宋應星的腦子又開始隱隱作痛。他便從躺椅上坐了起來,伸手捧著屋檐下不斷往下滴的水滴,一會就滿了手心。然後往自己臉上擦,在這冷水的刺|激下,腦子便又清晰了一分。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