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城管無敵

作者:老老王
城管無敵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六卷 城管在英國 第42章 群魔亂舞的霍格莫德村(中)

第六卷 城管在英國

第42章 群魔亂舞的霍格莫德村(中)

自從梅森首相帶著整個內閣匆匆趕回倫敦,組織力量平定騷亂之後,被獨自丟在蘇格蘭的波特大臣,就發現自己差不多成了棄兒。一切的政府公文簡報,幾乎都不再往他這裏發送,打電話回倫敦也總是沒人接,蘇格蘭這邊的事務更是半分都插不上手,最後居然要靠電視新聞節目來了解第一手情報。
更何況,金融業如果沒有配套的實體經濟作為依託,那就是純粹的虛擬,發展得再好也是不能當真的。
哈利·戈登秘書沉痛地嘆息道,「……第一,要是聽之任之,就等於默認了這一輪的蘇格蘭獨立公投;
「……哎,蘇格蘭人不是還有北極資源開發和北極航線的收益嗎?」戴維·波特大臣摸著下巴,嘟嘟囔囔地插話說,「……這些原本可都是歸在我的極地開發事務部名下,如今卻全被蘇格蘭議會給搶去了……」
這話聽上去真舒服。雖然明顯與事實存在著天差地別,而且……「你在說什麼呀?」波特大臣問道。
「……哈利,你這話似乎有些不對勁吧!如果這一輪全民投票通過了獨立的選項,那麼蘇格蘭馬上就要分離出去了,我們還有什麼牌可以打?」戴維·波特大臣困惑地問道。
「……是的,大臣,最高的讚賞。」哈利·戈登微笑著答道,然後趕緊適可而止,在大臣發飆之前岔開了話題,「……閣下,就我看來,目前內閣方面的沉默,固然有可能是他們完全找不出對策,只好裝鴕鳥。但更大的可能則是他們在經過一番仔細的、科學的、合理的討論之後,最後決定聽之任之,靜觀其變。」
但是隨著兩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與美國的崛起,這個殖民地體系被搗毀了。隨著殖民帝國的崩潰消失,貿易收入的減少,使得英國只能在依靠美國的安全保護之餘,去吃自己最後的老本——那就是金融業。
哈利·戈登扶了扶自己的眼鏡,用一副經驗老道的樣子解釋說,「……總體而言,根據我的經驗和推想,白廳在此時大概有這樣6種選擇:1,聽之任之;2,發表聲明,對蘇格蘭的獨立公投表示遺憾;3,提出正式的強烈抗議,不承認獨立公投的合法性;4,凍結蘇格蘭政府的銀行存款作為警告;5,修築隔離牆,設置禁飛區,封鎖蘇格蘭的對外交通,把他們封鎖到死;6,發動一場內戰,對蘇格蘭實施軍管。」
——在二戰結束之www•hetubook•com.com後,英國的衰落就已經是必然的,而聯合王國的進一步瓦解同樣也是必然的。
為了應對騷亂,英國政府能夠集結的警力不足,只得向保安公司下單子,調動雇傭兵來首都平亂……這可實在是有些丟臉,至少說明了聯合王國對自己的武裝力量缺乏信心。不過這樣的事情其實也有先例。比如印度就常年養著一支流亡藏族特種部隊,用來彈壓國內騷亂。因為這些外人不容易被滲透和煽動。
在歐盟內部,德國和法國是歐洲的製造業中心,西班牙是全歐洲的菜籃子,而英國則是全歐洲的金融中心……這是一個貌似很體面很高檔的白領崗位,但同樣也很容易被替代——工業中心和農業基地都是不能隨便搬動的,但金融業卻沒有這個顧慮,沒看見以前的冰島也曾經想要建設「苔原上的華爾街」嗎?
首先,經過幾個世紀的統一之後,英格蘭和蘇格蘭在經濟文化上都已經密不可分,根本無法簡單切割。至少,寒冷貧瘠的蘇格蘭高地,在經濟上是沒辦法獨立存活下來的。
「……嗯,聽著挺全面的。」戴維·波特大臣眨了眨眼睛,「……你覺得該選哪個?」
「……綜上所述。還是第一種選擇,也就是聽之任之最為穩妥。」哈利·戈登最後總結說道。「……蘇格蘭獨立公投即使得到通過,從籌備到正式投票至少也要半年,在此期間,足夠白廳想出對策讓它流產。即使公投最終順利展開,也未必會投票通過蘇格蘭獨立的選項——過去的幾十年裡,加拿大的魁北克已經組織了好幾次獨立運動,但沒有一次成功通過公投的——哪怕是出現了最壞的狀況,也就是蘇格蘭獨立公投不但順利舉行,還出現了對白廳不利的結果,我們也依然有著足夠的底牌,隨時可以想辦法翻盤。」
但再接下來,蘇格蘭居然也要落井下石,再一次發起獨立公投……這就讓波特大臣感到氣憤填膺了。
望著戴上了老花眼鏡仔細看文件的戴維·波特大臣的背影,哈利·戈登不由得悄悄嘆了口氣——雖然之前說得信心十足,但作為一名資深公務員,他其實很清楚,蘇格蘭的獨立問題其實遠沒有那麼容易解決。
嚴格來說,所謂的公投,不過是為了給某件事情尋求一個體面點兒的合法性依據。就跟古代那些搶到了王冠的篡位者們和-圖-書,都會想盡辦法要跟前朝王室攀親戚一樣。至於究竟能不能成功,則要看實力和運氣,而蘇格蘭的獨立也是一樣,只要社會大形勢不允許獨立,選票其實派不上多少用場。
※※※※※※
霍格沃茲城堡頂層,那間跟《哈利波特》小說一樣擺放著許多銀器,只是缺一個白鬍子老巫師的校長室里,極地開發事務部兼魔法部大臣戴維·波特看著電視里關於蘇格蘭獨立公投的新聞,一時間氣得直跳腳。
「……哈,只要所有的公務員都肯開動腦筋,白廳可以想出來的招數多著呢!」
所以,在英國的工業、軍事、政治、經濟全面衰退之後,全國的再次崩潰已經難以扭轉了。
「……蘇格蘭獨立公投!見鬼!已經給了愛丁堡方面財政和內政的基本自主,難道這樣還嫌不夠嗎?」
於是,在一段時間的富裕和繁榮之後,隨著歐美體系的持續衰落和東亞各國的全面崛起,英國社會內部深埋久遠的危機就開始顯露出來——金融風暴經濟危機只是表面現象,而在洗去繁華外皮之後暴露出的社會撕裂問題,對這個結構鬆散的聯合王國來說,才是真正的致命危機。
「……這幾乎是不可能的,閣下。就像當年的蘇聯解體一樣。當第一塊多米諾骨牌倒下的時候,接下來的自然也就撐不住了……不過,硬要說這樣殘缺的國家無法維持,倒也不一定。」
戴維·波特大臣揮舞著手臂,對自己的常務次官哈利·戈登嚷嚷道,「……而更讓人傷心的是,內閣那邊居然沒有反應!這群笨蛋到底有沒有想過,如果蘇格蘭真的離開了英國。那這個聯合王國接下來究竟會怎麼樣呢?我們的威斯敏斯特國會能夠繼續維持一個只有英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的聯合王國嗎?」
這麼說吧,依靠這條航線帶來的經濟收益,想要養活冰島這樣只有三十萬人口的微型小國,打造出一個『北極圈的新加坡』。倒是馬馬虎虎。但五百萬人口的蘇格蘭,論塊頭可就太大了些,這麼細的一根輸血管道根本喂不飽,充其量也就是一個比較適合進行金融炒作的大型題材,差不多就跟我們之前炒作的清潔能源技術,還有十九世紀美國人不停地炒作的鐵路公司股票一樣——最後的結果都只能是泡沫破裂而已。」
倫敦和南部幾座大城市爆發了種族衝突騷亂,這倒是沒什麼,反正也不是第一和*圖*書次了,英格蘭白人和外國移民的衝突已經持續了幾十年,沒人能說得清楚誰是誰非。只不過這一次鬧得特別大而已。
哈利·戈登聳了聳肩膀,「……在蘇格蘭合併進來之前。也就是都鐸王朝和伊麗莎白女王的時代,我們的祖先也曾經統治過這樣一個縮水版的聯合王國……白廳要麼是已經被騷亂給逼得焦頭爛額,再也顧不上其它事情;要麼就是覺得回到過去也不錯……不過我贊成您的那句話,幾乎每一屆內閣都是笨蛋!」
為什麼這樣說呢?大英帝國全盛時期的最為成功之處,就是打出了英國的全球海上霸權,然後依仗自己的海上霸權地位,建立為本土服務的全球金融貿易網路,源源不斷地從全世界各處殖民地吸血。
其次,我們在看待蘇格蘭問題的時候,不能將獨立自治和分離主義混為一談。很多蘇格蘭人之所以贊成獨立自治,並不是因為他們討厭英格蘭,而是因為他們不想要一個工黨政府,尤其是反對工黨大規模吸納外國移民的多元文化政策——保守的蘇格蘭人,普遍不喜歡看到不列顛的人口結構改變。
第五,如果修築隔離牆的話,不僅花費巨大,反過來說就等於是承認了蘇格蘭的事實獨立。就像是以色列修築的巴勒斯坦隔離牆一樣,並且還進一步加劇了英格蘭和蘇格蘭之間的仇恨,而且我們也沒有足夠的艦隊封鎖蘇格蘭的每一處港灣,此外歐盟也絕對會在這個問題上給我們添亂,說我們製造人道主義危機;
——嚴格來說,英國內部的民族認同是很成問題的,至少跟以前解體的蘇聯和南斯拉夫不相上下,這一點光是從世界盃上沒有統一的英國隊,而是分為英格蘭隊、蘇格蘭隊、威爾士隊和北愛爾蘭隊就可見一斑。像這樣結構鬆散、民族成分複雜的國家,在沒有暴力威懾和武力統治的情況下,顯然是只能共富貴,而不能共患難的。當歐洲經濟日落西山的狀況越來越嚴重,這個聯合王國也就勢必出現動彝瓦解,地方分離主義幾乎一定會抬頭。再加上愛爾蘭問題的持續不斷,導致著蘇格蘭也開始躍躍欲試……
「……術業有專攻嘛,大臣。您作為政治上的領導人,自然要站在更高的地方承擔更為繁重的責任。並提出與您的崇高地位相襯的意義深遠的策略,而您謙卑的僕人,也就是鄙人,只能將眼睛緊緊鎖在目前的膚淺瑣和圖書事上,以勤勞而卑微的工作輔助您深遠的眼光……」哈利·戈登秘書一臉謙卑地說道。
第四,我們事實上沒法凍結蘇格蘭政府的銀行存款,因為蘇格蘭政府有著自己的銀行。還能自己發行英鎊,而大宗的外匯款項則存在瑞士,我們不是美國,管不動瑞士銀行;
「……北極資源開發?蘇格蘭的土地雖然靠北,但畢竟沒有跟北冰洋接壤。先前以聯合王國的力量,尚且沒法從加拿大、挪威和冰島這些北冰洋沿岸國家的嘴裏奪食。蘇格蘭人難道就有辦法擠進去摻一腳?」
「……很遺憾,目前蘇格蘭已經有了獨立的議會和政府,倫敦對蘇格蘭的合法管轄能力已經很弱了。」
第三。如果我們提出強烈抗議,否認蘇格蘭獨立公投的合法性,那麼蘇格蘭就會直接找上歐盟,鑒於近年來我們跟歐盟之間的惡劣關係,歐洲大陸的鄰居們只會給蘇格蘭叫好,確認獨立公投的合法性;
——還好這不是真的霍格沃茲魔法學校,沒有禁用電器的魔咒,否則他只怕是連電視也沒得看了。
「……上帝啊,事實竟然是這樣……怪不得蘇格蘭議會之前剛一搶到北極開發的主導權。就急著組建各種北極公司,在倫敦和紐約發行股票上市……原來只是一個圈錢的幌子……」戴維·波特大臣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嘴角抽搐地嘀咕道,「……虧我還真以為這是一條財源滾滾的黃金航路呢……」
事實上,在現行體制之下,蘇格蘭的分離問題,甚至可以說是根本無法解決的。
第二,如果發表一通不痛不癢的聲明。只會讓白廳顯得更加無能,也更加出醜;
「……噯。您關心整個不列顛的安危,而我只在意如何增加部門裡的預算收入。」
「……我可沒有瞎說啊,大臣。」哈利·戈登撇了撇嘴,「……跟通過逐級考試和長時間磨練才得以晉陞的公務員不一樣。大臣們卻是隨機抽取而來,全憑首相的一時喜好來進行任命,用於報答他們不知所謂的貢獻,或者是為了避免任命真正的賢才。關於這一點,我可以用數據來說明:聯合王國的下院議員只有630人。一個黨派超過300個席位便組成內閣,這300人中。100人又老又蠢,還有100人又稚又嫩,剩下的大約100名勉強靠譜的下院議員便填上了政府席位,根本沒的選擇……啊,當然,我不是說您!大臣,您的能力當然和圖書值得公眾信賴!這麼說吧!您的智商水平幾乎可以當公務員了!」
第六,如果我們不管不顧地發動一場內戰。且不說南方的騷亂該如何平定,糟糕至極的國際影響該如何安撫,光是憑藉國內僅有的十輛挑戰者坦克和不到三千名步兵,真的打起來恐怕連愛丁堡一座城市都鎮壓不住。而且皇家海軍和陸軍裏面也充斥著大量的蘇格蘭人,說不準什麼時候就會嘩變……」
哈利·戈登秘書不以為然地說道,「……至於北極航路的收益……怎麼說呢?由於氣候嚴寒、海面封凍的緣故。這條航線每年最多只能通航四個月。而且除了航道的兩端之外,沿途都是荒無人煙的冰雪苔原,連個可以停靠的港口也沒有,更別說做生意了,商業價值其實跟好望角航線和蘇伊士航線完全沒法比。
戴維·波特大臣依然帶著一副臭臭的臉色,沒好氣地瞪了他一眼,「……這算是在誇我嗎?」
「……這是一個非常令人糾結的選擇,閣下。無論做出哪一種選擇,都是對聯合王國的沉重打擊。」
哈利冷酷無情地回答,同時將一份剛剛打用的文件遞交到大臣的面前,「……這是中國異能界同行提出的一個對異界的共同開發協議,預期利潤相當可觀,或許能夠有效彌補不列顛魔法部的巨額虧空……現在的問題就在於,我們到底有什麼資本可以投入進去——想要空手套白狼顯然是不太可能的……」
哈利一臉自信地答道,「……當初戈爾巴喬夫組織蘇聯公投,超過百分之七十的俄國人贊成保留蘇聯,但蘇聯還是在一年多之後解體了,最終簽署解體協議的葉利欽等人,根本沒把那個公投結果當做一回事。
但這嚴格來說也並非什麼好事,因為如今電視里播放的新聞內容,差不多除了壞消息還是壞消息。
「……決定聽之任之?這怎麼可能?」大臣瞪圓了眼睛,「……我們難道已經不是中央政府了嗎?」
「……聯合王國正處於風雨飄搖之中,愛丁堡的蘇格蘭議會還要發動獨立公投!這是可恥的背叛!」
最後,蘇格蘭的經濟形勢並不算好,一旦他們的北海石油儲備全部開採完之後,光是教育和醫療的補貼費用,就能讓他們陷入破產。而現在呢,他們至少還有英格蘭提供的金融支援……」
「……每一屆內閣?這個打擊範圍似乎有些太大了吧!」戴維·波特大臣對這句地圖炮有些不太贊同。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