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城管無敵

作者:老老王
城管無敵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場景4 穿越到民國年間 一、兩極分化的民國印象

場景4 穿越到民國年間

在讀過了前面那些不同時代和地區的古代文明社會的糟糕生活方式之後,大家恐怕都已經對穿越到古代產生了強烈的畏懼感,覺得古代人的生活真是太可怕了,我們身嬌肉貴的現代人實在是吃不消。
所以,與其穿越到難以適應的古代,追尋什麼虛無縹緲的夢想,結果一事無成就死在了那邊,還不如把穿越的年代選擇得靠後一些,距離我們現在的世界更近一些。
嗯,聊QQ上網打遊戲什麼的是不奢望了,但最起碼不能那麼講究迷信,觀念習俗之類也要與當今世界類似,還要有電燈、自來水、衛生紙和抽水馬桶這些現代化基本設施可用。
然而,在中國的歷史上,想要達成上述這些目標,我們似乎就只能穿越到近代之後了。
按照我們中國歷史教科書上的劃分方法,近代開始於1840年的鴉片戰爭。而在這之後的170多年歷史時間段,基本上可以劃分為清末、民國和新中國三個組成部分。
如果穿越到清末的話,首先是時間稍微嫌早了一點,很多現代化的生活方式不是還沒有發明,就是尚未傳入中國。其次是男同胞們就需要剃髮留辮子,感覺像是多了根豬尾巴,實在是太難看也太屈辱。女同胞們倒是問題不大,要是有辦法「抬籍入旗」,更是連裹腳都可以免了(清朝的旗人女子不裹腳)。
所以,在當今的網文界之中,穿越清朝這一題材的小說雖然很多,卻因為作者性別的不同,而在內容上呈現出兩極分化的態勢——寫穿越清朝的女作家,總是落墨于宮斗、宅斗和家族恩怨,沉迷於格格阿哥、公子小姐們之間的愛恨情仇,最多宣揚一點進步思想(往往很可笑),很少有描寫如何推翻這個王朝的。
(題外話:最近在網上看到一本女作家寫穿越清朝八旗貴族之家玩宅斗的新作,剛剛開了個頭,內容中規中矩,沒什麼新意也沒什麼紕漏,無非就是《紅樓夢》和《還珠格格》的複合體,再加上若干網路詞彙。但女主角穿越的時間點,卻真是讓人不知該說什麼才好——宣統二年,也就是1910年!
只要再過一年,清朝就沒了,這位具有先進意識的女主角,不想著如何勸說家裡人去租界拉關係當寓公避禍,卻還在為一點雞毛蒜皮的事情慪氣,真不知腦子裡是怎麼想的!)
而絕大多數寫穿越清朝的男作家,由於打心眼裡厭惡這根辮子,總是著眼于天下爭霸,征戰殺伐,並且殺氣騰騰地叫囂著「穿清不造反,菊花套電鑽」!除非是穿越到了清朝最強盛的時間段,或者附身到了八旗貴族,實在是沒辦法合理地豎起反旗,否則總是琢磨著怎麼造反,最起碼也要把頭上的辮子給剪了。
——女作者對清朝那些步步驚心的宮斗宅斗是萬分喜愛,男作者卻對這個拖著豬尾巴的朝代恨不得滅之而後快,鑒於上述的缺陷和分歧,穿越清末的話題在這裏暫且先不作考慮。
如果是穿越到建國初期,似乎只能體會到熱火朝天的革命激|情,精神生活上缺乏自由和多樣性,物質生活方面也實在是很貧乏,再加上一次次的運動和批判,恐怕會讓好逸惡勞的當代網民們感到有些畏縮。
至於穿越到改革開放之後……那已經不是歷史架空類幻想小說,而是現代都市類文學作品的範疇了!
如此看來,剩下一項穿越到清朝滅亡之後,新中國建立之前的民國年代,似乎就是最輕鬆的選擇了?
既然如此,就讓我們穿越百年時空,到民國年間去走上一遭,浮光掠影地看一看那個時代的風貌吧!

一、兩極分化的民國印象

——看到這裏我就納悶了,既然舊西藏是如此的幸福和諧,為什麼這些「仁慈」的奴隸主們,在莊稼收穫之後,按戶頭分配給農奴的口糧,總是這麼少,以至於每年冬天都要餓死一堆人?
有人說,這已經是幾十年前的舊事了。那就說一個最新的例子:印度的新德里有個女教授,家裡很有錢,雇了很多個僕人。她在博客日誌上寫了一篇附有照片的短文,吹噓自己家對待僕人是何等的仁慈寬厚——具體來說,就是允許僕人在不當班的時候,和她一起在客廳里看大屏幕液晶電視上播放的美國肥皂劇。
為什麼這一前一後的描繪口徑,竟然存在著如此巨大的差異?究竟哪一邊在胡說八道?
事實上,西方的媒體霸權涉及許多方面,不僅是在國際政治上如此,甚至還包括自然科學的範圍!
總之,請大家明白一件事,這個世界上主要媒體的話語權,目前依然掌握在美國華爾街的大財團手中。
等到進入21世紀之後,在某些網站和雜誌上,更是掀起了一陣又一陣令人目不暇接的歷史翻案風,一位位民族英雄被拉下神壇,還要踩爛批臭,扣上破壞民族和諧的帽子;一位位漢奸國賊則是被重塑金身,變得光明磊落,成為了忍辱負重、維護國家統一的典範……看來我們中國幾千年來的歷史必須得要倒過來讀,凡是好人肯定是裝的,凡是壞人肯定都是被冤枉的,社會是在不斷退步的……
放到民國時代,也是一樣:對於勞苦大眾來說,那是地獄;而對於少數「精英」來說,那是天堂!
要知道,每個人的內心都是自私的,通常只會從個人利益的角度去考慮問題。
在她的書里,還寫了一個反映農奴「忘恩負義」的故事。大致上就是在某一年的冬天,有一個奴隸女娃的家裡沒有了糧食,全家都快要餓死了,只好偷偷潛入到她家的莊園,偷吃倉庫里的食物,結果手腳不夠敏捷,被莊園里的打手們和_圖_書給發現和逮住了——於是,她的爹娘兄弟都被活活打碎了腦袋喂狗。
回到正題,無論這位流亡者女作家寫得再怎麼煽情感人,再怎麼天花亂墜。青藏高原上那些好不容易翻身得解放的奴隸娃子,不管是否有分裂國家的傾向,恐怕都不會願意讓這些「仁慈的」主子們重返高原,繼續將他們剝皮抽筋點天燈,每年餓死一堆人,然後再流幾滴憐憫的眼淚,念幾句超度的經文的。
嗯嗯?原來教科書上那個黑暗殘酷、民不聊生的舊社會,竟然也有如此和諧美好的一面?
——按照這種說法,日本是否還應該尊重古代蓋房子要埋人柱祭神的傳統,每蓋一座摩天大樓就往地基里活埋一個少女下去?
於是,在看過上述這些「新發現」之後,就有人感到納悶了:哇!既然解放之前的舊社會是如此美好,社會福利是如此的先進,地主和資本家是如此有良心,為什麼當初中國的工人農民,還有許多知識分子在內,全都鬼迷心竅地「腦殘」了?連命都不要,非得跟著我黨鬧革命?自己放棄自己的高工資,打碎自己的安定生活,埋葬這個「幸福」的舊社會不可?
美國認為你幸福,你就是天天挨炸彈、餓肚皮、住難民營、把女兒賣去當雛妓,也是幸福!美國認為你悲慘,你就是人人住洋房、開小車、吃滿漢全席,也是悲慘!美國認為你是民主,你就是搞終身執政制、世襲君主制甚至奴隸制,也是民主!美國認為你是獨裁,你就是全國一人一票選出來,任期四年不得連任,也是獨裁!千萬莫要忘記了!
——奴隸社會是奴隸主的天堂、奴隸的地獄。而筆杆子則被掌握在奴隸主的手裡……
但是,在改革開放之後,隨著台灣和海外的現代文學作品流入大陸,張愛玲、周作人、胡適等人的作品也被從故紙堆中翻出來,讓我們似乎又從另外的視角,看到了另一個截然不和_圖_書同的民國。
(講到這裏,我不由得想起一個笑話,傳說在美國獨立戰爭勝利,英國戰敗之後,喬治三世國王看到宮裡居然還在用富蘭克林這個逆賊發明的避雷針,頓時大為惱怒,下令把避雷針的尖端改成圓球狀。學者們苦勸說這不符合科學定理,喬治三世怒罵道:我是國王,一切科學定理在英格蘭都得聽我的安排!
輪到她的時候,被這位當時還是貴族小姐的女作家(或者是她的姐妹之類,記得不太清楚了)給發現了,由於看著這個預定被打死喂狗的小姑娘實在可憐,所以就下令饒了她一條命,讓她在莊園里干雜活,也算是賞了一口飯吃。女作家還為此頗為自得,以為這已經是天大的恩德了。
但問題是,在看電視的時候,女教授她自己獨自坐在沙發上,僕人卻必須跪在地板上。而那張長沙發最起碼可以坐得下四五個人,旁邊還有幾張靠背椅……可僕人們卻不能坐,因為他們是低種姓族群。
沒辦法,經過美國和西歐各國官方的長期宣揚,「西藏應當獨立」已經成了大部分西方人心目中不可質疑的絕對真理。大家可以看看龍騰網上的翻譯轉載,一提起有關中國的話題,就會有許多外國網民馬上扯出西藏的事情……按照這些「海外人權機構」的宣揚,西藏人正強烈渴望著回歸農奴制的「美好時代」,繼續給那些流亡在外的老爺和喇嘛們效勞——在這裏就不談民主和人權,只講傳統了!
舉一個比較極端的類似例子,在西藏叛亂被平定之後,許多舊西藏奴隸主貴族流亡印度。由於得到了歐美反華勢力的財力支持,他們的後裔們有一部分混得不錯,在那些「海外人權組織」裏面充當宣傳喉舌。
如此這般搞到最後,根據一個網路上流傳的段子,當代「公共知識分子」對中國近現代歷史的基本觀念,大致上可以歸納如下:「……現在有幾個人知道這樣一個偉大的政府:它推翻https://m.hetubook.com.com了腐朽的封建王朝,建立起了多黨制的兩院制民主政府,擁有一支堪比發達國家的現代化軍隊,創辦了很多自由而現代大學,為民族工業帶來了黃金時代,依靠自己的實力收復了外蒙,但卻被一隻外國人出槍出錢出顧問武裝起來,實行共產的野蠻軍隊所消滅!」
偏偏如此荒唐的文字,在西方世界居然還廣受吹捧,並且被認為是被共產黨掩蓋的事實真相!
而對於民國時代的百姓生活,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新思維」,以及種種令人「耳目一新」的「新發現」。例如「1927年的武漢紡織女工月薪30多塊大洋,可買6000-9000個雞蛋,養活一家四口毫無壓力」;「舊社會學徒工待遇遠比現代血汗工廠優厚,每年帶薪休假72天」;「民國時期的『溫飽』早已不是問題,『員工福利』大大超過新中國的任何時期」;「新中國60年,中產階級收入水平還沒有達到民國貧困線」……
——民國時代的舊中國,對於不同階級的觀察者來說,確實是有著兩副截然不同的面孔。區別只在於由什麼人持什麼立場,從什麼角度去看待那個社會。
按照我們在傳統教科書上讀到的信息,從1912年清朝覆滅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的民國時代,是中國近代史上最黑暗的時期——主權淪喪、積貧積弱、災禍不斷、餓殍遍地、軍閥混戰、列強橫行、日本入侵……在《包身工》、《白毛女》、《三毛流浪記》、《茶館》、《駱駝祥子》等膾炙人口的革命主流文學名著之中,都從各自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民國時代社會動蕩、剝削殘酷、民不聊生、朝不保夕的悲慘現實。
尤其是一系列以民國時代為背景的瓊瑤小說,例如《情深深雨蒙蒙》、《水雲間》、《蒼天有淚》等等,在大陸受到追捧,並且翻拍成電視劇之後,我們更是看到了一個充滿小資情調的民國時代——教會學和_圖_書校出身的賢淑小姐、出國留洋的文雅少爺、主僕情深的狡黠丫鬟、善良寬厚的豪門太太、持重仁愛的鄉下老爺、愛國愛民的資本家老闆……總之思想是進步的,戀愛是自由的,生活是悠閑的,情調是小資的,求愛是浪漫的,官府是勉強還算過得去的,洋人都是彬彬有禮的,還有各式各樣的舞會、酒會、書畫比賽、文娛活動、慈善活動,感覺完全是一個文明進步的摩登社會嘛!
例如在丹麥哥本哈根的世界氣候會議上,就捅出過這樣荒誕的簍子——美英兩國說世界氣候在變暖,這世界氣候就一定是在變暖。哪怕這些從英國某個三流大學拿出的「科學數據」被證明都是捏造的,哪怕大家在百年未遇的嚴寒之中都快凍死了,這個世界的氣候依然一定在變暖!否則就是這個世界出問題了!
這要是放在我們中國,簡直是無法想象的事情——你讓你家裡的保姆有凳子不許坐,只能跪在地板上跟你一起看電視試試看,人家不氣死才怪!
誰知過了沒多久,西藏叛亂爆發,一隊解放軍打到了莊園外邊。這個奴隸女娃不但沒有誓死抵抗來報答「大恩」,反而帶頭砸死了一個管家,打開大門「投敵」……在這位女作家看來,可真是十惡不赦啊!
以大陸讀者的眼光來看,在這位藏族女作家的筆下,基本上就是滿篇的顛倒黑白——不勞而獲的奴隸主和喇嘛,永遠都是正義高尚的完美聖人,而辛苦賣力的農奴和漢人則都是卑鄙陰險的無恥惡鬼。硬是把一個土地貧瘠、環境惡劣、殘酷血腥、愚昧野蠻的人間地獄,描繪成了如天堂般美好幸福的「香格里拉」!
——唉,實在是讓人無語了……
所以說,就整個社會的各階層而言,民國有民國的好,新中國有新中國的好,具體就要看每個人的社會地位和個人收入而定,不能一概而論。
前幾年,曾經有一位身為舊西藏農奴主後裔的女作家,在接受西方記者採訪的時候,拿出自和圖書己的一本作品進行宣傳,回憶自己幼時養尊處優的生活,大談特談舊西藏的精神生活是如何的崇高淳樸,喇嘛們是何等的聖潔無私,奴隸主們是多麼的溫和仁慈,貴族少爺們是如何的英俊瀟洒,有情有義。而莊園里的那些農奴,在她的筆下總是又懶又饞,整天不肯好好乾活,就知道琢磨著如何偷吃農奴主倉庫里的食物。
對於這個顯而易見的問題,自然會有很多「公共知識分子」跳出來,異口同聲地叫囂道:全都是因為不學無術,沐猴而冠的土鱉共產黨在蘇聯人的幫助之下,學習邪教大搞宣傳鼓動,欺騙這些「無比幸福」的工人、農民和學生們起來造反,硬是搗毀了精英們建立的國民政府,毀掉了自己自由民主的美好生活。從而讓中國迎來了漫長的悲慘年月,以及一場場駭人聽聞的災禍,例如「餓死三千萬」、「十年浩劫」等等。
中國的老闆們或許會對這種不平等的社會氛圍很喜歡,但是放在普通人身上,恐怕會憤怒得要爆炸了!
至於那些剝人皮、點天燈、殺人祭天和用少女腿骨做法器的獵奇傳聞,這位女作家總是避而不談,實在避不開了,就說這是多少年傳承下來的宗教習俗,「文化背景不同」。要「區別看待」,「尊重地方傳統」!
——正義與邪惡、光明與黑暗,這些大是大非的問題,在歷史觀上竟然可以發生180度的大逆轉,令人不由得產生出「這個世界正在天翻地覆」的荒誕感覺。
如果把這句話改成「我是美國,一切科學和歷史在地球上都得聽我的安排!」會不會很貼切?)
簡單來說,就是屁股決定腦袋,也決定了每個人的思路。
——感情在他們的眼裡,共產黨就等同於奧姆真理教?
怎麼說呢?這兩邊的說法,都不能算是絕對的胡說八道,只不過是彼此的階級立場迥然相異罷了。
然而,就算是這樣的人格侮辱,在當今這個號稱「民主自由」的印度社會,都已經算是寬容的表現。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