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熬鷹航空業

作者:中克希德
熬鷹航空業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723章 于無聲處地進步

第723章 于無聲處地進步

「很好,我們海軍看好這款飛機改為反潛直升機的方案,它是一定能夠大放異彩的。」
至於說,以後的直18會不會比米171更貴一些,關於這個問題就只能是呵呵一笑了。運用這麼多先進的技術之後,直18又怎能夠是米171那種貨色可以比的?而充分貫徹一分錢一分貨的標準,到時候也許直18會更貴一些,但相信也是軍隊可以接受的。
「我看也不用多研究了,之前他們已經有了殲18戰鬥機,現在增加一個直18也正好合適。」
而到了這個時候,海軍該問的也都已經問清楚了,隨後也就滿意地在一邊坐著,等著看其它兩方還有些什麼要說。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陸航那邊突然想起了一個問題,同時也引起了眾人的興趣。
從602所最基礎的辦公設計方法開始,來自0111所、611所、603所等相關設計單位的CATIA/CAD/CAM設計製造技術,這個肯定是必須要有的,投入一定的資金,用來對602、昌飛兩單位進行技術改造肯定是沒錯的。
就這樣https://m.hetubook.com.com不知不覺中,原本得到了武裝偵查直升機項目的冰城直升機廠,卻又很快就要下馬反潛型直九,這真可謂是福禍相依的典型表現。
要問為什麼能夠有這樣的跨越發展,這隻能說,航空工業就是一個整體,當固定翼飛機以及子系統都把水平提上去了,那麼直升機行業也就可以搭一回順風車。
「沒錯,18、18,要發!好,我看這數字很是吉利的,就要這個編號了,以後可以討一個好彩頭,怎麼樣?」
……
重要的槳轂、螺旋槳軸方面,為了保證結構性能和重量要求,借鑒歐洲NH-90的設計方案,全部改為採用鈦合金加工製造,這個需要中航西南總公司旗下位於貴羊航空工業園區的國內最大鈦合金加工製造基地來完成。
楊輝倒是記得,好像因為機體空間的問題,海鷹反潛直升機都是同時分成了兩種方案,一種是帶聲吶浮標的B型,一種是帶吊放聲吶的F型,這就是反潛直升機尺寸太小所帶來的不足之處。
至於複合和-圖-書材料的雷達罩、鋁鋰合金的金屬骨架和蒙皮,這些也都是很有必要的,在綜合使用以上技術之後,楊輝有理由相信直18可以成為一款性能足夠優秀的直升機,相信到時候不管是三軍哪一方,都會對直18讚賞有加。
這一下,也就凸顯出新改進的直8較為巨大的機體在反潛作戰中的作用了,以現在這樣的機體設計,絕對是可以裝上比海鷹反潛直升機更多的反潛設備,到時候作戰能力是完全可以超過海鷹直升機,這也沒有其它的原因,就是因為機體足夠大,可以裝更多的設備。
「我們的新直8直升機在設計中的確要比海鷹直升機寬上一些、高一些,但這些也並非是沒有好處的,比如反潛型直升機在封閉了直升機后艙跳板之後,聲吶浮標的就可以安裝在這裏,空間利用率非常高。再加上這款直升機充足的動力輸出,我們還可以安裝上直升機吊放聲吶、大型反潛搜索雷達,同時還可以攜帶上足夠的武器,比如反潛魚雷、甚至是反艦導彈都可以。」
海軍當然也明白這幾點,機體足夠大也https://m•hetubook.com.com確實有很多的好處,也就對這款直升機較大的機體表示理解,並且開始憧憬以後研製成功的反潛直升機到底能夠有多麼的牛逼,一定要把周邊海域的美日兩國潛艇抓出來,狠狠地打屁股。
重新給個編號,這絕對是一件大好事,包括楊輝在內的中航西南的工作人員、技術人員,以及台上的兩位總設計師都是靜靜地等待著,看能夠給新飛機一個什麼編號。
「感謝領導們的厚愛,我們一定會對得起這個編號,直18,這是一個吉利的數字,我們一定能夠旗開得勝。至於這個項目後續還大概需要的1.5億研發資金,我們中航西南自己會想辦法籌措,反正一定是能夠在5年之內完成定型生產,並交付使用。」
而聽到一眾人的附和之聲,楊輝也是感慨不已,這魔改的直8終究還是要落得一個直18的編號,看來歷史的發展是確實還是有一定的慣性,雖然兩款直18魔改的程度有天壤之別,但是命運終究還是大差不差。
很快,海軍那邊第一個就有了想法,他們很早就同中航西南走的比https://www.hetubook.com.com較近,清楚中航西南手中的項目都是些什麼編號,以及對數字的敏感才程度。
到了這個時候,關於中航西南在直升機行業的布局也就大致地清楚了,集合總公司旗下所有的相關資源,一起攻關完成直18的研製工作,到時候這就不僅僅是發動機這個子系統的研發,不管是哪個方面,還都必須要有強大的技術支援。
「這次的直8改進方案,我覺得實在是改動的地方太多了,要不然我們就乾脆重新給它一個編號,諸位都以為如何?」
就在海軍表示新直8的尺寸雖然有點大,但是也足以滿足自己驅逐艦裝載要求的時候,沈總師也願意給海軍一個驚喜。
如此,共和國的直升機工業也就同樣可以來一個大跨越發展,一躍成為和固定翼戰鬥機那樣,和西方先進水平僅僅相差十年左右的水準。
在嘴上說這些話的時候,心裏面其實也開始思考著,這是不是就可以放棄直9反潛型的研製了?反正現在項目上馬還沒有多久,還可以及時調整機載反潛設備的研發設計指標,畢竟以後有了12噸的反潛直升機,誰還和*圖*書要直9這種小傢伙來反潛。
更大頭的,則是這些年中航西南發展最為迅速的玻璃化座艙,這東西不僅僅是固定翼飛機可以使用,改進而來的直18也必須要用上這東西,這樣就可以有效地優化駕駛艙布局,使得直18可以做到真正的現代化改進,而這個就需要楊為、歷雲那邊即將組建的航電-飛行模擬公司來設計製造。
而原來直8使用的金屬膠合槳葉必須放棄使用,選擇採用冰城飛機廠在直9直升機項目中學到的複合材料槳葉是大勢所趨。
而這一技術,當年則是國內分配到602所這邊進行攻關製造,現在要魔改設計出新的直18直升機,這些都可以直接而有效地運用起來,也還能算是一種較為成熟的設計。
直8在早期設計使用的金屬全鉸接旋翼轂已經極端落後,就這一個東西就有接近千個零部件,要真製造起來簡直讓人崩潰,還好當年引進並國產化直9的時候,直9使用的是星形柔性旋翼轂,這一技術就可以非常有效地將原本近千個零部件直接降低到僅僅是近百個零部件水準,還能將減輕重量40%,使用壽命直接翻兩倍。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