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穿越時代

作者:老老王
大穿越時代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七卷 明末大亂斗 第一百四十八章 遼東戰區善後方略(中)

第七卷 明末大亂斗

第一百四十八章 遼東戰區善後方略(中)

但問題是,古人抵禦天災的能力,真的就是有這麼弱!
粗看起來,這似乎是一副相當可怕的景象。
雖然黃石根本不覺得這些山西賣國奸商集團,在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親手葬送上千萬漢族同胞之後,居然會對皇太極抱有鐵一般的忠誠和匪夷所思的認同感,節操爆表到寧可停業破產,也要跟女真八旗共存亡。
至於八旗方面,理論上還要更慘。事實上,早在崇禎初年,小冰河時期帶來的災荒,就已經讓整個遼東的農業徹底崩潰了。當時女真八旗的統治區,雖然被努爾哈赤給屠殺得一度只剩七十萬漢民,但由於大部分莊稼顆粒無收的緣故,殘餘的百姓依然易子而食,米價曾高達八十兩一石,布價也漲到了二十兩一匹。
而發了國難財的晉商集團,自然也從中受益匪淺,根據歷史記載,早在崇禎十五年,晉商八大家就已經窖藏了上千萬的銀兩,後來還因為這些功績而得到了清朝御賜的皇商地位,從而造就了此後晉商八大家富甲天下二百七十余年的不朽傳奇,直到近代才隨著海洋貿易的興起而逐漸衰落下來。
「……吳三桂?就是那個衝冠一怒為紅顏的傢伙?這回居然在錦州把他給逮住了?」
最後,在面對旱災降臨的時候,現代中國政府會組織各種「抗旱保收」的行動,而古代的地主縉紳和官宦人家,則只會卷著存糧和錢財躲進縣城裡,看著農民在城外慢慢餓死,然後再瓜分他們遺留下來的土地,旱災對他們來說非但不是禍害,反而是一場擴大自家田產的美味盛宴。
——————————————————————————hetubook.com.com————————————
所謂的小冰河期,就是指全球氣溫大幅度下降,導致各地氣候普遍異常。在草原上表現為頻繁爆發白災,導致大批牲畜死亡,迫使游牧民族竭力向南方掠奪生活物資;而在東北和中原則表現為降水帶向南移動,導致原來的主要農業區出現嚴重旱災,使得糧食產量劇烈下降,最終造成大規模的飢荒。
但是,眼下隨著整個遼東的易主,山西晉商這條曾經維繫了女真八旗政權的生命線,自然也就斷了。
比如,在連續五年大旱的加利福尼亞,不但河流與湖泊統統見了底,當局甚至把地下水都抽幹了,才不得不嚴厲要求居民節約用水,強迫他們在自家院子里鏟掉草坪、刷上綠油漆。同時又強行關閉了各個極度費水的高爾夫球場。而加州老百姓固然是對此怨聲載道,卻根本沒想過自己會因此而餓死……
在技術條件的落後和統治階層的刻意漠視之下,古代農民面對天災的絕望心情,自然是可想而知。
可是,即使這些節操匱乏的晉商,在賣了大明之後不介意再出賣一次大清,繼續跟佔據了遼東的華盟做生意。而生產力強大的穿越者也能拿出足夠的交易品,但黃石若想要重新跟他們牽線達成交易,讓關內晉商再次開始供貨,並且達成一個合適的價格協議,也需要一段相當漫長的時間。在此期間,光靠海參崴的屯糧顯然不足以滿足整個遼東的消費,難道還要靠【隨意門】從美洲調撥口糧?美洲那邊在吸收了上百萬移民之後,還能夠湊得出這麼多的糧食?而那邊又捨得無和*圖*書償拿出這麼多糧食來養活幾百萬遼民嗎?
「……不不不,我只是打算看著過去那些交情的份上,送給他們吳家一場大富貴而已!」黃石露出了一絲意味深長的微笑,「……把北京和中原的疆土送給關寧軍,讓他們過一把當君王的癮!這個主意如何?」
所以,自從由解放軍退伍老兵為主體的遠東公司通過蟲洞穿越位面,在本時空的海參崴建立基地以來,居然對連年肆虐的旱災和寒潮並沒有什麼感覺,反倒是很輕鬆地就開墾了大片農田和牧場,產量也不錯。
由此可見,至少在水源有保障的遼河沿岸,黃石完全可以複製遠東公司在海參崴的開墾經驗,建設起大片的近代化農場。燃煤是不必發愁的,遼寧省本來就是中國的產煤大省,否則也支撐不起後世的煤鋼複合體。而光是遼河流域的可耕種土地,就已經足夠安置山海關外的這二三百萬人口了。
不過,且不說降溫的事兒。古人眼中的旱災,跟現代人想象之中的旱災,真的是同一回事嗎?
黃石翻了個白眼答道,而王秋立刻就變得意興闌珊起來,「……那麼,你打算利用這位吳三桂小弟做些什麼呢?通過他勸降關寧軍?還是想要直接招攬這傢伙,到你的手底下效力?」
跟著黃石一起乘飛艇過來觀戰的王秋,聞訊不由得眼神一亮,「……那麼陳圓圓是不是也在?」
相反,降臨本時空的各路穿越者,都沒有無視天災肆虐,坐視百姓餓死的冷酷心態,而是十分積極地在抗災保收。然後,在穿越者的統治範圍內,各種基本作物都已經用上了現代的優質良種。而在地https://m.hetubook.com.com廣人稀的美洲和海參崴,各處農田更是都得到了大規模的規劃、平整、改造,還有配套的水泥溝渠和小水庫,外加風車或蒸汽動力的提水站。那些足以讓古代農夫上弔或逃荒的旱災,對於穿越者來說不過是多開動一會兒蒸汽抽水機的小事。只要旱災的程度沒有嚴重到連地下水都乾涸,就不會出現莊稼大面積絕收的慘狀。
具體來說,儘管今年的遼東依然在鬧旱災,可是在各位身臨其境的穿越者眼中,此時的遼河水依然是一片浩浩蕩蕩,別說什麼斷流了,連水位的下降都不很明顯。至於那種土地龜裂、植被枯萎的場面,至少在遼河沿岸,都是基本上看不到的——不過是下雨的天氣比較少罷了,這樣也算是大旱災?
當然,想要在東北安心搞建設的話,至少也得有一個相對和平的外部環境……思索到這裏,黃石便抓起無線電話筒,接通了錦州前線的指揮部。然後,根據那邊彙報的高級俘虜名單,黃石發現了一個在現代傳媒上很有影響力的歷史名人,同時對他的計劃來說也很合適的人選。
如果同樣的旱災放到封建時代,加利福尼亞那邊怕是早在三年之前,就已經開始人吃人了吧!
因此,天啟年間毛文龍麾下的明朝東江鎮軍民,雖然從地圖上看似乎佔著很大一塊地方,但口糧卻始終都極度依賴山東方面的海運接濟,還有就是拉下臉皮去朝鮮敲詐勒索打秋風。可饒是如此,東江鎮的軍民每年依然是餓殍累累。等到袁崇煥下令封港絕糧之後,貌似兵強馬壯的東江鎮更是一下子就給餓垮了。
其次,在缺乏農田水利設施的情況和-圖-書下,古代的農民基本上都是靠天吃飯,一旦老天爺少下了幾場雨,這莊稼的收成就會有不妙的趨勢。畢竟誰也沒那個力氣,不僅要用木桶到遠方的河湖裡去一趟趟地打水,然後還要親手澆灌幾十畝的莊稼。即使是那些挖掘了灌溉渠道的農田,也沒有現代的抽水機來輔助。一旦江河湖泊的水位稍稍下降,導致河水無法流入灌溉渠道的話,那麼農田還是會減收甚至絕收。
通過跟現代世界一些氣候學專家的交流,黃石現在已經很清楚地知道。截止到目前為止,整個東北地區的小冰河時期,已經持續了差不多五十年,接下來還要繼續煎熬十幾年才會過去。按照歷史上的記錄,在這段漫長的災害時期內,遼東各地農田的糧食產量,都會降低到一個非常可悲的程度。
「……拜託,如今吳三桂的年紀恐怕還沒你大呢!論輩分還得叫我叔叔或伯伯,至於陳圓圓么,估計年齡還不如你家裡收藏的那兩隻羅馬尼亞銀髮蘿莉,眼下有沒有被賣到青樓里都很難說。」
首先,古代農民播灑的種子,可不是現代那些種子公司精心研發出來的優質良種,而是各方面都差得多的原始版本,雖然或許很受後世那些「小清新」的追捧,認為那樣才是綠色無污染的上等貨。但事實上,這些古代的「綠色莊稼」非但產量很低不說,還既不抗旱也不抗寒,動不動就會出現減產絕收的情況。
幸好,在通過視頻電話會議,諮詢了中央的智庫專家小組之後,黃石發現自己似乎把事情想得太悲觀了。對於擁有現代科技的華盟來說,小冰河期的氣候異常,給糧食生產造成的打擊其實並沒有那麼嚴重和*圖*書——或者說,他有些輕視了科學技術的巨大作用,不知道現代農業抵禦天災的能力早已遠遠超過了古人。
在這些年的明清戰爭之中,晉商集團給八旗軍提供了全部的火藥、八成的糧食和超過六成的金屬,幾乎就是女真人的總後勤部!一旦失去了晉商集團的協助,不能把這些沾滿了漢人鮮血的戰利品重新販賣給漢人,那麼貌似威風凜凜的八旗大兵,就會迅速退化到骨頭箭和獸皮衣的狀態。
但儘管如此,美國內部卻並沒有因此出現大規模的飢荒和流民,龐大的美軍更是繼續在全球征戰不休。可見這場大旱對美國社會的打擊十分有限,甚至還不如之前的那場經濟危機。其原因不外乎這幾個世紀的科技進步,使得人類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有了極大的加強——所謂的「征服自然」,可不是什麼空話!
多虧了依附於女真政權的賣國晉商集團,皇太極才能夠把從中原劫掠來的財物、古董和金銀,重新販賣回關內,變現成糧食、布匹等生活必需品,用於養活女真八旗和被擄掠來的幾百萬人口。
除了旱情之外,所謂小冰河期的全球降溫,同樣也只是讓生產力落後的古人感到絕望而已。若是放在現代農業技術面前,就遠遠稱不上可怕了。畢竟遼東這片地方,雖然在中原漢人眼中乃是苦寒之地,但在俄國人的眼裡,卻已經是「溫暖的南方」了!既然二十世紀的蘇聯人在勘察加半島都能種出大批土豆和白菜,而維京海盜的後代則在冰島種出了燕麥和蘿蔔,那麼遼河沿岸的農田又怎麼會種不出糧食呢?就算明末小冰河期的遼東再冷,難道冷得過現代世界的勘察加半島和冰島不成?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