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穿越時代

作者:老老王
大穿越時代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七卷 明末大亂斗 第一百七十七章 今年中國盛產皇帝(三)

第七卷 明末大亂斗

第一百七十七章 今年中國盛產皇帝(三)

「……謝陛下重賞!陛下乃明王降世,順天應人,必當再造華夏乾坤,一統天下!」
——清廷崩潰之後,關寧軍因為內部的分裂和牽制,長期局促于京畿一帶,未能迅速擴張。而登州鎮陳新大帥最西邊也只打到了濟南,連山東全境也未能佔穩。所以,在清廷退出北方之後,冀南豫北一帶的上百個縣城就陷入了無政府狀態,聞香教勢力隨即趁虛而入,早已在不少府縣建立了「秘密政府」。教主御駕一到,這些「地下黨」立刻由暗轉明,眨眼間就建立起了一個北到保定,南到開封的「八百里大乘國」!
「……甚好!那麼本教主就順天應人,起兵再造華夏乾坤,真空家鄉……」看著眾人都表示贊成,王可教主朗聲一笑,隨即站了起來,「……從即日起,本教主再登帝位,至於爾等也各有公侯之賞……」
作為聞香教的聖城,石佛口這座城池本身的面積並不大,周長只有四里,但建築規劃卻特別講究。三百多年前的石佛口建築面積並不大,周長只有四華里。但建築規模卻特別講究。首先是在四郊設置「前亭(張亭子)、后店(后店子)、東谷(雷谷庄,后改稱雷庄)、西樓(徐家樓)」,以負責接待四方「朝貢」的信徒。此外還建有龐大的廟宇群:城東北山腳下為「神主廟」,後人慣稱其為「雹神廟」,廟內供奉兩米高的紅色花崗石彌勒佛像,石佛口就由此而得名。每年端午節,這裏便有持續一個月的盛大廟會。光是廟內和尚接受進香施主施捨的香油,就有好幾鼎缸。西關為老爺廟、娘娘廟、土地祠、三官廟;南關為菩提寺、八仙觀、城隍廟。其中「神主廟」和菩提寺最為壯觀,佔地面積都有百十畝。這些廟宇全都是雕樑畫棟,黃琉璃瓦蓋頂,呈現出一派金碧輝煌、富貴逼人的奢華氣象。
之後,林丹汗又聽說大明已經亡了,讓他畏懼至極的女真八旗也差不多https://www.hetubook.com.com完蛋了,中原沒有了主人,頓時更是大喜過望,以為自己是天命所歸。於是,林丹汗便綁了幾個哆哆嗦嗦的漢地儒生,讓他們給自己上勸進表,然後在寧夏府祭天登基,自稱大元皇帝,定都於河套的歸化城,宣布要恢復忽必烈的江山云云。
至此,隨著大清、大金(多爾袞的分裂勢力)、大周、大晉、大乘、大元這一系列新的國家,在大明帝國的舊疆土上相繼建立,屬於大明王朝的統一時代正式終結,從此進入了群雄爭霸的戰國時代。
作為正史上的末代蒙古可汗,林丹汗也是一個類似於崇禎皇帝的悲劇人物,並且同樣有著驚人的作死天賦。原本父輩交到他手裡的蒙古汗國,有點類似於早期的神聖羅馬帝國,雖然諸侯割據,各成體系,汗庭權威有限,但依靠藏傳佛教的信仰和傳承自成吉思汗時代的祖宗法統,依然勉強保持著統一的外表。然而,在林丹汗的「宗教改革」之下,之前還能勉強湊合的蒙古汗國,很快就被他玩得徹底分裂崩潰了!
今明庭分崩離析,清虜盛極而衰,天下戰亂四起,黎民苦不堪言,正是我聖教事業發揚光大之時!故而本教主召集諸位前來總壇,共商再次起兵復國之大事!」
不得不承認的是,灤州石佛口雖然是聞香教歷代經營的根基之地,但灤州的北面是長城,南面是大海,東面是山海關,西邊就是北京城,迴旋餘地甚小。在起兵后如果不能一口氣拿下北京的話,就會陷入困境。
為此,林丹汗只得硬著頭皮南下劫掠漢地,企圖解決察哈爾部落的吃飯問題。不料此時中原分崩離析,邊塞豪強彼此攻殺,面對蒙古人的南下進犯,能夠組織起來的抵抗力量極為薄弱。林丹汗的察哈爾部蒙古騎兵,很輕易就攻入了寧夏和陝北,佔領了長城以南的大片地盤,不由得甚為欣喜。
和_圖_書時此刻,在石佛口的聞香教總壇大堂內,正是一派香煙繚繞,數十名身穿各色華服,在聞香教內擔任仙師、香主、護法等職的男子,都在大堂中對著香案上高懸的「聖物」,一條長長的狐狸尾巴跪拜叩首。
數十名仙師、香主、護法一聽教主的雄心壯志,都道:「……教主鴻福齊天,光大聖教!明王再世。」
按照原本的歷史,一代天驕皇太極將會在大凌河之戰得勝之後,率領女真八旗西征河套,對苟延殘喘的林丹汗發動最後一擊,徹底覆滅成吉思汗後裔的江山霸業。但是在這個時空,由於清軍在打贏了大凌河之戰後,就找到機會大舉入關、征伐中原,再也顧不上貧瘠的塞北,於是無形中就讓林丹汗逃過了一劫。
眾所周知,宗教改革都是要流血的。結果就跟同一時期的歐洲三十年戰爭一樣,蒙古草原上同樣爆發了激烈的宗教戰爭,信奉紅教的汗庭和信奉黃教的各部徹底撕裂,興起於遼東的努爾哈赤趁機插手,很快就使得科爾沁和喀爾喀部落相繼倒戈,連直屬於林丹汗的察哈爾部都爆發了叛亂,一時間彷彿敗亡在即。
發現這些聞香教妖人居然跑到冀南死灰復燃,在灤州撲了個空的晉王祖大壽自然要南下征討。然而此時的關寧軍剛剛分裂,不但被吳襄帶走了相當一部分部眾,就連祖大壽的嫡系精銳,也有不少在山西南部跟洛陽的吳家兵馬對峙,再扣掉北京和山海關一線的留守部隊之後,祖大壽手頭可以使用的機動部隊非常有限,被迫臨時湊了些雜牌新兵南征,結果才打到真定、保定一線,就再也推不過去了,只得就此收兵。
緊接著,得知教主王可起事,數十萬遍布北地的聞香教眾旋即起兵響應。坐鎮北京的祖大壽聞訊大驚失色,趕緊發兵彈壓了京畿地區的聞香教叛亂,然後集結了一萬關寧軍,朝著灤州石佛口撲來。
——被所有人遺忘了很久的蒙古黃金家hetubook.com.com族嫡系後裔,盤踞河套的察哈爾部林丹汗,在崇禎七年夏天的時候,也跟著宣布自己繼承了大元皇帝之位,有資格參加這場中原逐鹿的遊戲!
而聞香教教主王可,則挺著最近略顯傴僂的腰板,穿著一襲明黃龍袍,端坐在上首處,用炯炯有神的目光盯著這數十名從北直隸各府縣趕來的仙師、香主、護法,待到他們禮畢之後,方才朗聲喝道:「……本教自先祖創教以來,篳路藍縷數十年矣!中興福烈帝(徐鴻儒)雖舉義山東失敗,本教主去年亦於兩淮失利轉進,但這都不過是一時蟄伏!本教信眾仍有千萬之眾,石佛口基業猶在,此乃帝王之基也!
但經過了先前這麼多的戰火磨礪,作為聞香教主和「大乘皇帝」的王可陛下同樣明白這個道理。因此在稱帝之後,王可就席捲石佛口囤積的財貨糧秣,又裹挾了數十萬鐵杆信徒,趕在祖大壽發兵來剿之前,便放棄了石佛口,浩浩蕩蕩地西遷冀南,跳出了關寧軍的包圍圈,一下子就把這盤死局給做活了!
於是,崇禎七年三月上旬,從南方擺脫清廷的軟禁,一路潛逃回灤州石佛口總壇的聞香教主王可,在蟄伏等待了幾個月之後,再次於石佛口起兵稱帝,宣布建立「大乘國」,並且火速頒發了宰相、三省六部、都察院等官職,還有一大堆公爵、侯爵和伯爵的爵位,用以「恩賞」諸多亂七八糟的追隨者。
與此同時,似乎是嫌大明剩餘的版圖還太大一般,在這一年的南中國各省,同樣突然湧現了一堆打著各種旗號的新興國度,在肆無忌憚地啃食著大明王朝的殘山剩水……
在擊退了祖大壽的進攻之後,眼看著大乘國暫時已經站穩了腳跟,王可便宣布定都於河北大名府,改名為「神京」,並且派遣使者與洛陽吳襄的「大周國」聯絡,企圖仿照三國時蜀吳結盟抗魏之事,結盟共抗祖大壽的晉國。而剛剛從北京敗逃出來的周王吳和*圖*書襄,自然也是欣喜應允,跟王可歃血結盟。
——————————————————————————————————————
雖然林丹汗的真實軍力非常虛弱,但正在中原糾纏的周晉兩國都顧不上西北一隅,而在河套的四周,暫時也沒有能夠威脅到察哈爾部的強敵,所以這個不倫不類的大元帝國,居然也暫時生存了下來。
所以,在退到河套苟延殘喘了幾年之後,因為一直沒有遭到軍事打擊,林丹汗居然在這邊漸漸站穩了腳跟。但他的處境依然很艱難,因為明末小冰河期的連綿災害,同樣影響到了蒙古草原,使得曾經號稱「塞外江南」的河套之地連年大雪成災,莊稼顆粒無收,牲畜大批凍死,甚至還爆發了一場瘟疫,在最低谷的時候,林丹汗帳下男女老幼一度減少到了四萬眾,而且窮餓困窘至極,眼看著就要熬不下去了。
——————————————————————————————————————
崇禎七年三月,北直隸,灤州(現代的唐山附近),石佛口。
而「聖城」石佛口本身,自然也是結構嚴謹,氣派十足。四圍城牆牢固,城門雄偉,與任何朝廷修築的城池並無區別。城內只有一條東西大街,街兩頭修築兩大牌樓,分別刻寫有「青山主人」、「彌勒轉世」。中央是教主的住宅,前後佔地過百畝。內院有客廳、花園,側院有衛廳、武場。除此之外,還有一片佔地百畝,豎立有二十四座「龜趺蟠龍透雕碑」,規格近似於皇陵的歷代教主陵墓,更顯示石佛口的非凡氣派。
——藏傳佛教之中,有黃、紅、白、花等多種流派。在林丹汗剛剛即位的時候,蒙古草原上盛行的是黃教,而林丹汗最初也是黃教信徒。但在他二十六歲的那一年,從青藏高原上來了一個紅教活佛,在面見林丹汗后施展了法術,使得年輕的林丹汗深為折服,封他為國師,並接受灌頂,從此https://www.hetubook.com.com改信了紅教。接下來,林丹汗更是揮霍巨資,大修紅教寺院,企圖將紅教變成整個蒙古草原的國教!
於是,就在南直隸陷入五帝並立的時候,中原也出現了周晉乘三帝爭霸的「北地三國志」。
自從初代教主王森,于萬曆年間創立聞香教以來,為了那個虛無縹緲的帝王之夢,王氏家族已經在石佛口這個大本營里,苦心經營斂聚了數十年之久,其影響力堪稱是根深蒂固。即使經歷了天啟年間的徐鴻儒起義失敗,和近兩年聞香教大軍在兩淮的起兵受挫,但當王可教主帶著聖物順利逃回石佛口之後,依靠城內積蓄的巨額錢糧和數以十萬計的狂熱教眾,還是在短短几個月之內就又一次恢復了相當的實力。
一敗再敗之下,心驚膽戰的林丹汗再也不敢跟女真人爭鋒,下令丟棄祖宗故地,率部西遷到河套地區,躲避女真鐵騎的進犯。蒙古各部對此甚為失望,紛紛叛離,不願意繼續追隨這個窩囊廢大汗。
雖然在大明朝廷的官方編製上,石佛口這地方連縣城都不是,只不過是一個自發形成的鄉鎮,或者大地主的私家莊園罷了。但事實上,石佛口的輝煌與精緻,已經遠遠勝過了華北平原上的絕大多數尋常縣城。
但問題是,在這三家之中,勢力最弱的聞香教主王可已經稱帝,而祖大壽和吳襄卻還只是晉王和周王,似乎有點地位不平衡的問題。所以,在跟王可締結盟約之前,根據手下一幫文武官員的意見,周王吳襄便火速設壇祭天,定都洛陽,自稱大周皇帝。而盤踞北京的晉王祖大壽,突然聽說兩個對頭都當皇帝了,自己卻還只是晉王,感覺實在有些掉價。於是在派遣使者跟鎮守遼東的黃石元帥溝通了一番,發現「澳宋」方面並不介意中原多幾個皇帝之後,也很高興地把自己的頭銜升級成了大晉皇帝,定都北京。
接下來,似乎是老天爺還嫌眼下這部「北地三國志」不夠熱鬧似的,硬是又塞進來了一個新選手。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