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穿越時代

作者:老老王
大穿越時代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十一卷 艦娘也要鬧革命 第一百零四章 種太陽(上)

第十一卷 艦娘也要鬧革命

第一百零四章 種太陽(上)

因為,倔強的,頑固的,瘋狂的,或者說已經身不由己,只能一條路走到黑的丘吉爾首相,在同一天乘坐大型水上飛機逃到了加拿大,隨即在多倫多成立大英帝國流亡政府,同時宣布伊麗莎白二世的無條件投降諭旨無效,並且廢黜其王位,轉而擁立伊麗莎白二世的妹妹,正在加拿大避難的瑪格麗特公主殿下登基稱王。
不過,要說伊麗莎白二世女王的無條件投降諭旨,居然完全沒有起到什麼效果,那倒也不盡然。至少,在飽受核爆之苦的英國本土,已經基本沒什麼人還肯跟著丘吉爾一條路走到死了——所有凡是能夠發得出電報的勢力,都藉著女王諭旨這個台階,通電錶示擁護女王的聖裁,同意向蘇聯方面無條件投降。至於違反憲法啦,不符合程序啦,這些不值一提的小瑕疵,在生與死的考驗面前,都被所有人自發地忽略了。
如今的大不列顛島上,除了核污染、輻射病,就是飢荒,暴動——在這個年代,因為能夠依靠海洋貿易,源源不斷地輸入來自北美的小麥,來自南美的水果,來自印度的稻米和香料,以及丹麥的牲口,挪威的海魚……英國本土的食品自給率只有百分之三十。雖然自從對納粹德國開戰之後,因為丘吉爾內閣實行嚴格的戰時配給制度,大幅度地壓縮了糧食浪費,再加上戰時的各種農業生產運動,英國在四十年代的糧食自給率有所提升。但隨著蘇聯核彈的遍地開花和英國工業的土崩瓦解,英國農夫沒有了化肥和農藥,還有不少土地和水源被核彈污染,明年的農作物產量勢必淪為一個悲劇,全國餓死凍死一半人口是一個很保守的估計。更何況,由於儲存糧食的港口城市被核爆大批摧毀,能有多少人活到下一次莊稼收穫的時候,也還是個未知數。
到那個時候,世界每一個角落,都m.hetubook.com•com會變得,都會變得溫暖又明亮……」
播種一個,一個就夠了。會結出許多的許多的太陽。
直到大不列顛島上的剩餘人口數量,跌到了本土糧食產量能夠自給自足的程度,同時又在激烈的混戰之中角逐出一個或幾個能夠重建秩序的軍政強者,或者撐到蘇聯人徹底打贏了第三次世界大戰,並且有餘力和動機干涉不列顛亂局之後,這個島國才能逐漸穩定下來,再一次恢復生機——當然,大英帝國制霸七海的豪情壯志,威壓歐陸的凜凜雄風……這一切曾經的光榮與偉大,就都註定只能隨風而逝了。
更何況,沒有了倫敦、牛津、伯明翰和曼徹斯特的英國,又還能剩下些什麼值得佔領的地方?
——非常遺憾的是,雖然年輕的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已經心神俱疲,寧願交出王冠,也要讓她的臣民結束這種噩夢般的生活。但是,在她的無條件投降通電發出之後,戰爭依然並沒有結束,噩夢也沒有停止。
什麼?女王走了之後,國內誰來管?自然是不用管了。反正已經亂得連政府都癱瘓了,伊麗莎白二世既拿不出賑濟難民的糧食物資,也沒有彈壓民亂的軍隊,除了聽之任之、一走了之以外,她還能怎麼辦?
然而,事實證明,這其實是一個不可能的幻想——因為,剛剛把英國變成一片輻射廢土的俄國老毛子,還在彷彿一個拿到了新玩具的頑皮孩子一樣,樂之不疲地繼續拿原子彈四處「種太陽」……
與此同時,因為背後靠山的崩塌,「西班牙反動政權首領」佛朗哥將軍也走向了窮途末路。事實上,由於之前「邀請」美軍核爆馬德里的緣故,他的名聲在西班牙國內早已敗壞殆盡,說是罵聲如潮、眾叛親離也不為過——雖然佛朗哥其實並沒有做出過這樣等同於政治自殺m.hetubook.com.com的蠢事,但無奈|美英兩國為了推卸責任,都把黑鍋往他頭上甩。等到支援他的英軍大批投降之後,面對著徹底絕望的局勢,佛朗哥麾下的西班牙部隊也隨之全面失控,接二連三地易幟倒戈。各地市民更是紛紛豎起紅旗發動武裝起義,唯恐一旦遲了就有核彈臨頭……無奈的佛朗哥只得率領少量嫡系部隊,揮淚告別祖國,渡海撤退到了他最初起家的西屬北非殖民地。
排水量三十萬噸的超級巨輪「海洋綠洲號」上,一間專門布置的豪華客艙內,馬彤學姐一邊用某種充滿鬼畜意味的音調,哼著這艘最老版本的「核爆神曲」《種太陽》,一邊往世界地圖上畫著一朵朵的蘑菇雲。
不過,身在非洲的英軍,不論是在北非、西非、東非還是南非,倒是態度都很明確,一致向加拿大的丘吉爾流亡政府宣誓效忠——主要是因為拿人手短、吃人嘴軟,蘇聯紅軍距離他們還挺遠,而美國佬的海陸軍卻近在身側,彈藥糧餉的補給全要依靠美國人的緣故。於是,當艾森豪威爾帶著駐歐美軍撤出南義大利,退守北非之後,盤點了一下目前接受他指揮的美英兩軍及其它盟國部隊,林林總總加起來居然還有百萬之眾!
「……我有一個美麗的願望,長大以後能播種太陽。
所以,在克里姆林宮方面看來,至少在打贏三戰搞垮美帝之前,這些英國佬就讓他們自生自滅吧!
一個掛在,掛在冬天。一個掛在晚上,掛在晚上。
——————————————————————————————————————
對於這場突如其來的難民潮,措手不及的法國人是陣腳大亂、焦頭爛額,面對著數以萬計的英國難民,一時間殺也不是,關也不是,不管也不是——如今的法國也是戰火方熄、民生凋敝,用遍https://m.hetubook.com.com地廢墟、處處餓殍來形容也不為過,而且巴黎還剛剛挨了一發美國核彈,哪裡有多少餘力來救濟這些海峽對岸的敵國之民?
——雖然在目前的這種局勢下,瑪格麗特公主根本沒有半點兒跟姐姐搶王位的心思,但是在美利堅合眾國的槍口之下,這位未成年小姑娘根本沒有說「不」的權力,只得木著臉晉級成為了瑪格麗特女王。
再接下來,身在東方的英軍陷入了一片混亂,皇家海軍東方艦隊撤回了入侵遠東各國的英國干涉軍,全部龜縮到了新加坡,從此對四周發生的一切不管不顧,似乎是打算在新加坡島上觀望局勢,伺機而動。印度戰場上的英軍也全部脫離了前線,陸續向錫蘭島集結,很多土著部隊都在撤退過程中自行潰散消亡了。
啦啦啦,種太陽。啦啦啦,種太陽。啦啦啦啦,啦啦啦啦,種太陽。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斯大林真的貪圖一個佔領不列顛的虛名,派遣大批蘇聯紅軍渡海上島,那麼這幾千萬嗷嗷待哺兼滿腔怨恨的英國平民,就成了蘇聯人的負擔。佔領英國本土的蘇軍,不僅要花費大量糧食、藥物、燃料等物資,來養著一群時刻想要報復自己的人,還得在英國打上一場曠日持久的治安戰,替英國政府清剿那些在社會崩潰之後到處遊盪的打劫團伙,以及佔山為王、割據地盤的匪幫……甚至為了能夠把援助物資送到英國各郡,還得替英國人修復被核爆毀滅的鐵路、公路、機場和港口——怎麼看都是吃力不討好。
——事實上,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只完成上述百分之五十的要求,也就是很光棍地親自去了莫斯科乞降……至於英國殘餘的海軍艦隊,大部分跟著丘吉爾去了加拿大或美國,少數選擇了鑿船自沉,或者隨便找個旮旯把艦艇一丟,然後船員散夥逃亡。願意服從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和*圖*書的指示去蘇聯投降的艦艇,乾脆連一艘也沒有。甚至連皇家遊艇都被丘吉爾首相給拐走了,以至於伊麗莎白二世還得要求蘇聯人派飛機來接。
再接下來,伊麗莎白二世女王的無條件投降通電,在西班牙戰場的英國遠征軍之中,也激起了極大的反響——這些部隊之前從荷蘭敗退到法國,又從法國敗退到西班牙南部,背後的直布羅陀又挨了兩發原子彈,本土的軍火物資供給也隨之斷絕,軍心士氣早已跌落谷底。此時有了下坡的台階,就如釋重負地紛紛投降了。
憑著這樣龐大的兵力,以及法國、英國、西班牙在北非經營百年的軍事設施,還有美國艦隊在地中海上的制海權,艾森豪威爾覺得自己似乎還能用手頭的資本跟蘇聯人扳一下手腕,好好地周旋和較量一番。
總之,針對這些渡海湧來的英國難民,法國北部沿海發生了許多民間暴力衝突,期間出現的種種黑暗血腥殘酷之事,實在是多得難以統計。到了事後,有關部門也只能一夾一掩,睜一眼閉一眼地就這麼混過去了。
這樣一來,由於得不到蘇聯方面提供的人道主義援助物資,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之內,大英帝國的高傲公民們,估計還要再繼續享受一陣子天天吃老鼠啃樹皮的綠色環保人生,經歷幾個月到幾年為了一口麵包而互相廝殺的浴血生涯,把曾經秀美優雅、風光無限的英格蘭鄉村,打得屍橫遍野、狼煙滾滾。
有鑒於此,斯大林同樣只兌現了百分之五十的承諾,核爆總算是停了,但人道主義援助物資卻告吹了。而且,至少在短時間內,斯大林同志和整個蘇聯領導層,都絲毫沒打算要出兵登陸大不列顛島受降,更沒有接手島上這麼一大堆爛攤子的意思——在砸了這麼一大堆核彈下去之後,整個大不列顛島就算還沒有徹底淪為輻射廢土,工業革命以來那麼多年積攢的物質財富,和圖書估計也已經被毀得差不多了。至於英國的那些尖端科技積累什麼的,首先,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目前都成了核污染區,天曉得還能剩下些什麼;其次,在通過熱心愛國的艦娘蘇菲小姐獲得了大批未來科技之後,斯大林其實也看不上英國佬私藏壓床底的那點玩意兒。
然後,隨著西班牙的全境解放,「歐洲大陸上最後的資本主義堡壘」葡萄牙,顯然就成了社會主義陣營的下一個目標。面對著傳說中的「蘇維埃鐵甲洪流」步步逼近,里斯本一日三驚,工人市民悄悄自製紅旗,準備迎接新的歐洲征服者,富豪權貴則爭相逃亡美洲,為一張前往美國或南美的船票不惜傾家蕩產……
對此,蘇聯方面表示可以接受伊麗莎白二世女王的無條件投降,前提是女王陛下必須親自前往莫斯科簽署投降協議,同時向蘇聯紅軍交出英國本土殘餘的全部海軍艦艇,尤其是剛剛被召回的地中海艦隊。如果能夠履行上述條款,蘇聯紅軍將不再對英國本土進行新的戰略轟炸和核打擊,並且提供若干救濟物資。
然後,丘吉爾首相和他在加拿大組建的大英帝國流亡政府,將會團結在新女王的旗幟下——或者說南方前叛亂殖民地的星條旗下,繼續跟邪惡的布爾什維克勢力奮戰到底……乍一看似乎什麼都沒有改變。
一個送給,送給南極。一個送給,送給北冰洋。
另一邊,法國人倒是興緻勃勃地派了一個步兵師,渡過海峽登陸多佛爾——因為多佛爾港距離法國海岸實在太近,蘇聯方面將這座城市劃出了核打擊目標名單,但這支法軍在輕鬆進駐多佛爾之後,隨即就苦惱地發現,自己被數十萬乞討食物的英國饑民給團團圍困了。此外,還有大批餓慌了的英國難民,居然划著小艇、漁船,木筏,甚至是汽油桶和門板,渡過英吉利海峽湧入法國,彷彿是一場逆向的敦刻爾克大撤退……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