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秦吏

作者:七月新番
秦吏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四卷 海大魚 第四百八十二章 私學

第四卷 海大魚

第四百八十二章 私學

白生連忙坐到了平常的位置上,邊上是從魯地便追隨夫子的魯穆生,他低聲問魯穆生:「出了何事?」
看著老漁父慢悠悠地搖著櫓,對岸看上去還有很遠,再抬頭看看日頭,白生都快急死了。
齊系文字不獨齊國一家,包括齊、魯、邾三國,異體字繁多,裝飾筆畫醒目,看上去很花哨和漂亮,就像齊人的生活一般。
「秦人打勝仗,關吾等什麼事。」白生暗暗嘟囔。
魯穆生轉過頭,眼圈竟有一絲紅潤:「你沒聽說?」
……
「我十一首齊風還未背誦齊全呢。」白生擦了擦眼淚,他沒料到,自己的求學就這麼結束了,而且聽這意思,今後再無私學,他們再也學不到詩書了?
孔子有教無類,便是天下私學之始,它取代了已經衰敗的官學,大行於世,至今已數百年了。
幹活時,父親逞強卻不小心閃了腰,白生只能先送他回家,再急匆匆趕到大沽水渡口,讓船家送他去東岸……
接著,他們又拿起樹枝,開始在面前的沙盤上,以齊文字,書寫其中的章句。
據說浮丘伯是荀子的授業弟子,以掌握了《詩》三百篇而出名,他原本在魯地、淮泗一帶活動。楚亡后,秦人佔據魯地,浮丘伯便避難至膠東。
年輕人一腔熱血,容易衝動,申生激動了起來,振臂大呼道:「二三子,吾等去鄉校,將此事告于豪長、百姓,讓他們隨吾等,一起向官府請願,恢復私學,誰願與我同行!?」
「二三子,今日不先講課,且先隨老朽將《齊風》吟誦一遍。」
「新郡守不是說,要興法教,省刑罰和圖書么?如今禁絕私學,與周厲王堵塞民言何異!」
「又出什麼事了?」
這詫異的情形,卻沒有人笑,皆感同身受。
浮丘伯在幾個弟子的攙扶下走遠了,只留下白生等數十人呆愣在原地。
……
「船家,能不能快一些。」
他從前被家裡的事耽擱,沒有好好學習,錯過了不少夫子的課,現如今追悔莫及。
而輪到下一個,名叫「申生」的即墨弟子時,他頌著《雞鳴》,一時間感情激動,連聲音都在發抖。
這時候,那個背誦齊風時,激動地熱淚盈眶,名叫申生的年輕士人赫然起身,悲憤地說道:
卻沒料到,齊也很快亡了,好在秦政難以出即墨城,當地官府也沒怎麼管他們。浮丘伯便一直授課,他收的束修不貴,幾根肉乾而已。於是學生越來越多,至今已有百餘人。
申生解惑道:「即墨城中的新郡守已下令,將禁絕私學,不得以齊言齊語授業,這桃林授業,恐怕再也做不下去了。」
「余從荀子學,荀子言,周室衰而關雎作,幽厲微而禮樂壞,諸侯恣行,政由強國。」
東岸的桃林,有一片在當地很著名的空地,數年前,一位從魯地至此的大儒浮丘伯在此開壇教學,遠近八方都聽聞他的名聲,前來求學。
用他父親的話說,田畝三百,勤勉一些,每年收穫不比一個縣官俸祿差,為什麼要去當討鄉親怨恨的秦吏呢?為虎作倀的人畢竟少數,並不是人人都削減了腦袋想當官。
課堂彷彿恢復了正常,抑揚頓挫的誦讀響徹桃林,浮丘伯讓眾人挨個起身,將十一和-圖-書首《齊風》誦讀一番。白生吟誦了《東方未明》,得到了浮丘伯的誇獎。
浮丘伯正坐在一株老桃樹下,他年紀不小了,腰背有些彎曲,頭髮也稀稀拉拉,但鬢角的白髮依然梳理得一絲不苟,席子右邊是幾卷竹簡,席子前方,則是一塊平整的沙盤,還有一根樹枝,這是弟子們用來習字的。
「記住這句話,這便是汝等最後一課!」
浮丘伯看向自己的弟子們,又看看這片熟悉的桃林,一下子哽咽住,再也說不下去,只是比了比手:「弟子們,皆散去罷……」
浮丘伯無奈地起身,意味深長地說道:「就像我方才說的,魯雖亡,然只要《春秋》尚在,則魯不滅。齊雖亡,若以齊言齊語吟誦之《齊風》尚在,則齊亦不滅……」
白生忙著照顧父親,哪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再看其他同學,個個看來都很憂愁,心中更惑,這時候,浮丘伯卻開口了。
等一些做完后,日頭又往西邊偏斜了幾分,浮丘伯嘆了口氣,讓眾人停筆,說道:
「是何處在鳴鼓?」
果然,浮丘伯面色隨即一哀:「只可惜,值此季世,非獨六藝將絕於老朽之手矣,連齊魯之文字,也將絕矣?」
另一頭,傍晚時分,黑夫剛結束了一天的辦公,要回去吃飯休息,耳邊,卻響起了隱隱約約的鼓點聲……
「這一來回耽擱,肯定是遲到了,夫子最討厭遲到的弟子了。」白生抱著袖中的竹簡,面色焦慮。
桃林之中,簡潔而富有邏輯之美的話語,用大儒浮丘伯沙啞而蒼老的聲帶說出。
……
眾人皆泣,撲上前挽和_圖_書留,直到此時,白生才明白了,夫子和同學們悲憤哀嘆的原因!
「故孔子擔憂王道廢而邪道興,於是編定《詩》《書》,整理禮樂。他到齊國聽到了美妙的《韶》樂,便沉迷不已,三月不知肉味。他從衛國返回魯國,開始校正樂章,使《雅》《頌》之樂各歸其位,有條不紊。但由於世道混亂,無人起用孔子,他只能感慨:『若有諸侯肯用丘,只需一年,便可治理好國政。』當時,魯西郊獵獲麒麟,孔子聞后哀道『吾道窮矣』,於是在孔子最後的日子里,撰寫《春秋》,以當王法,其文辭精約深隱而寓意博大,後代學者多傳錄之……」
好不容易船靠岸,白生也顧不上守禮,留下幾文錢,便跳到岸上。渡口處是一個小集市,人很多,卻都不敢大聲說話,因為一群持戈矛的秦卒正在一名皂衣吏的帶領下,往市門牆壁上貼紙制的告示,秦卒黑色的甲,和儒生素白的儒服形成了鮮明對比。
「今日,我不僅要講《詩》,我還要說說,儒林之史!」
和往常一樣,白生遠遠便能看見數十人席地而坐,將桃林佔得滿滿的,而他們的夫子浮丘伯位於中間。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二三子,日頭將落,浮丘伯教授汝等的最後一課,便到此為止了!」
往常大家對寫字這種簡單的事,都有些興趣寥寥,但如今卻個個都那麼專心。桃林十分安靜,能聽見樹枝劃過沙子的輕響,有時候一些鳥鵲飛過,嘰嘰喳喳,但是誰都不抬頭看一眼。
「夫子!」
「我亦然,夫子說的沒錯,若有朝一日,齊之士和圖書人,連齊字都不會寫了,也忘了齊國數百年之史,那還有什麼資格說,自己是齊人?」
白生雖然好奇告示上寫了什麼,卻沒空等小吏用東齊語言宣讀,便匆匆往桃林方向趕去。
縱然是大儒,也必須在強權面前低頭,桃林之外,一直有秦吏秦兵盯著呢,新來的郡守,只允許浮丘伯授課到日落,時間一過,便要派人來驅趕了!
看見這些情形,白生略感詫異,暗道夫子不會是在為我遲來而生氣罷?他只能硬著頭皮上前,拱手道:「夫子,弟子來遲……」
其實也沒多少人圍觀,因為普通膠東人別說秦篆了,懂齊字的都少。白生亦然,雖然做了好幾年秦的「黔首」,但他學的依然是齊言齊字、詩書禮樂,對虎狼之秦的律令文書,提不起半點興趣。
白生暗道,一般要貼公文,都不是什麼好消息,要麼是徵發民眾服役,要麼是耀武揚威的宣布,很遠的塞北打了勝仗,斬首胡虜多少云云。
白生聞言,大驚失色,心裏萬分難過,也頓時明白了,那些烏鴉似的秦吏,在渡口市肆牆上貼的公告,恐怕就是這件事!
老儒再次抬頭,太陽,已經徹底偏西了,就像是他的為師生涯。
一旁的魯穆生恨恨道:「新來的郡守開設了公學,要膠東富戶豪長弟子入學,以秦言秦語教授秦之律令。他本來要邀請夫子做公學祭酒,為夫子所拒,便惱羞成怒,下令從明日起,任何人不得再聚眾傳授私學,違者將遭流放!欲學者,可入公學,以吏為師……」
浮丘伯接著說道:「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諸侯,大者為https://m.hetubook.com•com師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隱而不見。但不論是三晉,還是齊楚燕魯,皆有儒生遍行於世。在西河者以魏言教之,入稷下者以齊言教之,在蘭陵者以楚言教之,故天下並爭于戰國,懦術雖絀卻不廢。尤其是齊魯之間,學者不絕。于威、宣之際,有孟子、荀卿之列,咸遵孔子之業而潤色之,以學顯于當世。」
浮丘伯原本看著沙土緘默無言,白生的到來,卻好似將他驚醒了一般,也未怪罪弟子遲到,溫和地點了點頭,讓其就坐。
黑夫皺眉間,陳平匆匆走了進來,稟報道:「郡守,有十幾個浮丘伯的弟子,不滿律令,竟至早已廢棄的鄉校處,擊鼓召集民眾,如今已有上千人聚集!」
白生家是即墨城郊的小地主,家裡有三百畝地,雖然有幾名僱農庸耕幫忙幹活,但每到春天,他父親都會帶著白生親自下地。今年也不例外,父親與他挖開了冬日里淤塞的水溝,這是要為過些天春耕播種做準備。
白生聽得認真,卻也感覺不對,夫子今天,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東西全教給他們,一下子塞進眾人的腦子裡去。而那話語里,怎麼有一種不可名狀的悲哀,而同學們臉上,又儘是憤怒呢?
他們都極其認真地寫著,彷彿這是最後一課。
今天氣候暖和,日頭晴朗卻不酷熱,畫眉在發出綠芽的桃林邊宛轉唱歌,這是一個聽學的好天氣,夫子和弟子本該誦讀詩書,或者激烈地討論問題,但今天卻有些不同尋常,一切偏安安靜靜的。白生甚至見到了幾個雖拜入浮丘伯門下,卻很少來聽課的中年人,所有人都肅穆著臉。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