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漢祚高門

作者:衣冠正倫
漢祚高門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0225章 人心望北

第0225章 人心望北

早先徐茂擅離職守,私往嘉興與沈充合力剿滅嚴家,事後雖然得到朝廷嘉獎,但私離任所也是不爭事實,因而更受劉遐部眾排擠,甚至就連沿江督護的職位都被解除。
流民帥雖然有兵,實力強橫,但卻苦於沒有直達上層的通道,因而絕大多數只能困頓一地,難得顯重。像如今烜赫一時的蘇峻,若非王敦之亂這個機會,恰好又有郗鑒的引薦作保,大概此時也只能待在淮北,難得過江。
聽到徐茂的話,沈哲子便笑起來,連忙施禮致歉:「早先此事確為庾君一人擔當,我不過略有參贊之勞。若強攬上身,不免邀功自誇,因而不敢坦陳,還望明公勿怪。」
如今有了郗鑒在京口坐鎮,最起碼流民帥們不敢鼓噪生亂,那麼他再進行改制,阻力會小上許多。這麼一想,郗鑒也算得上是請都請不來的好幫手。
這話正說中了徐茂的心病,他的家人早已安頓在武康,但他卻遲遲不肯放棄如今的權柄地位闔家團聚,是因為深知一旦他沒有了在京口的權勢,那麼便很難再與沈家有什麼更深入的合作。即便對方顧念舊情一時會有照拂,但長久以後,舊情也會逐漸淡薄。
雖然有感於此,但沈哲子卻並不感到愧疚,他壓根就不覺得如今台城那一套統御手段能夠將流民帥的戰鬥力和潛力完全發揮出來。
流民帥們雖然態度強橫,沈哲子卻更擔心那些搖擺不定的僑門士族。那些傢伙早先就有捲款潛逃的打算,如今郗鑒更和*圖*書是擺明了態度針對隱爵系統,而且此君還有極大可能要借重這些僑門潛逃的想法,將這些禍水往南導去。
聽到沈哲子這個問題,徐茂神態更加感慨:「郗公本是仁厚長者,能來京口坐鎮,我等也是蹈足而迎。然此公到任后,所行卻大負人望,政令察察,讓人頗有苦不堪言之感。早先我與軍中資友碰面談及此事,大都有感於此,隱爵享利已是積久成俗。郗公若真強要改轍而行,實在不是什麼幸事,人心望北啊!」
一時間,沈哲子對郗鑒不免更加欽佩起來,原本的歷史上,正因為此公對京口的長久經營,才讓這些流民帥們對朝廷有了認同感,在此基礎上組建起了北府強軍。
所以沈哲子壓根就不將流民帥們當做能夠倚重的力量,只要確保這些人心懷不忿,讓郗鑒有所忌憚不敢過於放肆,於他而言就是最好的局面。至於真正硬撼郗鑒的權威,還要靠那些並不怎麼可靠的僑門舊姓。
將沈哲子迎入自家府中,彼此坐定后,徐茂禁不住感慨道:「早先士居兄傳信,囑我應早謀善處。正因此指點,我才棄京口而轉治丹徒。泉陵公之喪,雖未能親往弔唁而憾,但由此也避開淮上之亂,避免了無謂的紛爭攻伐,也是一樁幸事。」
郗鑒扣了商盟的貨,此事不可能就此罷休。沈哲子向來不立危處,自然不可能親去討要,他還擔心自己也與餘杭林家族人一樣,也被郗鑒扣押在此地,那可真是https://m.hetubook•com•com報應不爽了。此地資友眾多,大可以鼓動這群人去幫自己把貨討回來。
沈哲子由這話便感覺到郗鑒時下所面對的困頓局面,丹徒乃是徐州極為重要的一部分,輔弼京口。憑郗鑒的眼光格局,不可能只因徐茂乃是劉遐舊部便不予理會。之所以至今還不與徐茂面談,大概是他自己陣營的關係都未理清,自然無暇旁顧。
沈哲子先向徐茂點明流民帥與這些僑門舊姓的處境不同,那些人家可以毫無顧忌的南遷,但流民帥則不可能。一來朝廷不允許他們深入吳中,二來他們自身也捨不得麾下眾多部屬,一旦沒有了軍權,他們與寒門卑流並無區別,立足江東尤為艱難。
流民帥們私下如此的串聯,由此也看出他們的桀驁難馴。誰要敢動他們吃到嘴裏的利益,管你是不是什麼海內名士,台省重臣,照反不誤!況且郗鑒能夠影響到的流民帥,也僅僅只是青兗籍的一部分,在京口並不能佔據絕對優勢。
見到沈哲子,徐茂便指著他假作忿忿之狀。
「郗公似是對隱爵頗不認同,不知他這態度有否對此間眾多資友造成困擾?」
「即便沒有郗公針對,隱爵也已經到危亡崩潰時刻。各家已早收利,即便南遷,也不會有什麼損失。至於明公一眾同僚,則就要在此承擔諸多怨望。」
言道這位新上任的主官,徐茂也是一臉感慨:「郗公今次來京口,應是有大志要伸展,然節同時異,物和_圖_書是人非,如此激進手段,令我等泉陵公舊屬頗有進退失據之感。我也只是在迎接郗公之宴拜見一次,至今都還未得召見。」
時下丹徒東扼長江出海口,西接晉陵乃至丹徒,下方緊挨著便是吳郡,雖然因為京口、晉陵的存在而略顯尷尬,但也絕對是難得的重任。為徐茂爭取這個位置,沈家也動用了不小的人脈關係。
然而他的話語雖然憤慨,但心內也清楚,若僑門真的要一意南遷,他們是沒有太多手段予以阻止的。除非也如淮北那些流民帥一樣,真的發動兵變。但這兵變只適合作為一個威脅手段,一旦真的付諸現實,那也是傷人傷己,禍患極大。
「哲子郎君瞞得我好苦!猶記上次見面我還將隱爵之事當做僑門私密與維周分享,原來此事正為維周與庾君共謀!我這不知情者,是成了真正的貽笑大方之家!」
彼此寒暄一番后,自然要講起時下京口的大事。如今京口已被郗鑒封鎖起來,內外消息隔絕不暢,沈哲子想了解更多京口內情,只能來徐茂這裏詢問。
徐茂神態殷切說道,若隱爵獲利被打擊,而他又非郗鑒嫡系,日後在京口處境可想而知。此間與他情況相類似的人不在少數,這些流民帥屍山血海中衝殺出來,危機感尤其強烈。
徐茂聽到這話,眉頭頓時一挑:「好處享盡便打算棄我等資友而去?天下豈有如此之理!」
對沈哲子這話,徐茂並不懷疑,近來吳中大批貨船源源不斷湧向京口,人皆知背後乃和-圖-書是沈家發力。而庾條也大肆宣揚隱爵已經引來強援,前途再無疑難。本來一個皆大歡喜的局面,卻讓郗鑒橫插一腳,令得局勢又混沌起來。
至於何事能讓郗鑒如此困頓,除了隱爵之外,沈哲子想不到第二個原因。
沈哲子也知這群流民帥只是嘴上窮橫,其實並不敢拿那群高門如何。
就連強橫跋扈如蘇峻,若非被逼到山窮水盡、退無可退,又找到祖約這麼一個強力盟友,都不敢興兵作亂。即便如此,在攻入建康后,蘇峻第一時間便大肆封賞眾臣,只將矛頭對準庾亮一人,希望能拉攏人心,複製王敦前次為亂的行徑軌跡,但最後仍是被群起而討之。
聽到徐茂的表態,沈哲子心情漸漸變得輕快。其實郗鑒此時來坐鎮京口,於他而言也是一樁好事。他要進行隱爵改制,之所以輕易不敢有所舉動,要等到諸多物資調配準備充分才敢動議,就是擔心或會遇到的反彈。
如今徐茂也不是外人,於是沈哲子便將這個隱憂道出,把僑門士族打算潛逃南遷的想法告知給他。
「不知哲子郎君謀從何出?又需要我做什麼?今下之局,我們這些京口小民已經不敢再奢望能有更好局面,只要能夠維持住過往局面,便已經值得慶賀了。」
沈哲子聽到這話,不禁更加汗然,跟這些無法無天的流民帥比起來,自家真的可以稱得上良善人家。人心望北,言外之意若郗鑒真想要根除他們這一條生財之路,那麼今日淮北局面未必不會在京口上演!https://www•hetubook•com.com
見徐茂神態轉為凝重,沈哲子便又笑語道:「我今次來此,正是應庾君之情,為隱爵之事解圍。若能成事,不只京口局勢能恢復舊觀,各家聯結也將更為緊密,獲利更勝往昔。」
向年王敦謀反,那麼大的優勢最終都兵敗亡故,此事確給流民帥們帶來極大的震懾。他們若真敢發動兵變,成功的機會極為渺茫,即便僥倖能保住性命,也絕無可能再留在江東。一想到早年在江北每天動蕩不寧,與羯胡征戰不休,剛剛渡江過了幾年好日子的徐茂便充滿遲疑,實在不想放棄如今所擁有的一切。
然而如今,流民帥們的這一份桀驁,反倒成了沈哲子可以抗衡郗鑒壓力的憑仗。這麼一想,他越發覺得自己有了一點奸佞氣象,為了利益而蠅營狗苟,無所不用其極,阻止賢臣利國利民的善政。
「如今郗公坐鎮京口,對我家似是頗懷怨望。這時節我倒不好親往京口,只能有勞明公,將眾多資友集於丹徒。屆時關於隱爵,我與庾君會有諸多善策更改要與眾位資友商討。」
這本不是什麼大事,況且徐茂也並未因此而介懷。早先得知隱爵之事竟為沈哲子與庾條共謀,他心內甚至還不乏驚喜。這兩年來他與沈家越走越近,而庾家在朝局中也是水漲船高,有了這一層關係,他在京口一線的流民帥當中也漸漸脫穎而出。
但這時候投靠沈家的好處也顯露出來,賦閑未久,徐茂便轉任丹徒太守,成功躋身兩千石大員,而且還不是江北僑置郡縣那樣的虛封。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