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明朝敗家子

作者:上山打老虎額
明朝敗家子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1721章 賜封

第1721章 賜封

朱厚照就托著下巴道:「既大家都贊同,那就讓禮部議一議,朕說了,定要重賞賜,早一些將章程報到朕這兒來。」
朱厚照不似上皇帝一般,扭扭捏捏,總還曉得矜持。
幾乎每一個府縣,都超額完成了徵募,而且絲毫沒有拉壯丁的現象,幾乎是人人踴躍,爭先恐後的境況。被選中的,個個歡天喜地,沒有選中的,甚至是痛哭流涕,痛不欲生。
劉健此時也露出了笑容,道:「陛下,齊國公聰明絕頂,為朝廷解決了一個及大的難題,這不啻是齊國公獻給陛下的隆中對,陛下既有意厚賜,老臣……附議。」
這就如唐太宗皇帝在登基之前,曾做過天策上將一般,自此之後,誰敢接受天策上將的封賞,這不是找死嗎?
而且有理有據,連朱厚照都覺得很信服。
果然,過了幾日,從各府各縣來的奏報,都印證了方繼藩的話。
說著,他擺擺手。
那王守仁驟然明白了什麼,他駭然的看著自己的恩師……
鎮國公……
朱厚照樂了,便道:「朕就知道,你一定會如此的。怕個什麼?這天下,現在是咱們兄弟說了算,天高上皇帝遠,誰敢說三道四的,朕就先杖斃了他,朕自做了天子,這鎮國府卻一直閑置著,思來想去,也只有你可以駕馭了。」
他本就是好大喜功的,一聽這個,心裏樂呵呵的,頓時就小雞啄米的點頭:「老方說的對,聽了你https://m.hetubook.com.com鞭辟入裡的詮釋,朕才明白原來如此,果然凡事都有因,沒錯,朕就是愛兵如子,你繼續說,繼續說。」
整飭兵備道甚至查出了幾處地方兵房司吏收受了別人好處的事。
他能不給驚到嗎?這是皇帝用過的頭銜啊。
他竟開始越來越佩服自己的這位恩師了,不得不說,恩師這個理論,實在是妙不可言啊。
頓了一下,方繼藩繼續道:「陛下千萬別小看這樣的事,這就如商賈。商賈和農戶相比,見識不知高明多少,難道真是因為農戶們天生下來不及商賈?臣看……並非是這樣,而是因為,商賈們需走南闖北,需與各色各樣的人交涉,而農戶們除了封閉在極小的地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身邊的人也和他一樣,自然而然,這兩者之間也就有了區分了。」
聽著方繼藩一點點的分析下來,朱厚照暗暗點頭。
劉健和李東陽二人,也不禁微微頷首。
朱厚照大喜過望,過了幾日,又召了方繼藩覲見。
「如此種種,方才是臣放心大胆解散第一軍的原因,因為……臣相信,他們入了第一軍,整個人已經煥然一新,已經和其他的農戶有了雲泥之別,他們到了鄉中,憑著他們的見識,他們的人脈,他們強壯的身體還有讀書寫字的技藝,足以讓他們迅速的凌駕于尋常農戶之上。」
https://m.hetubook.com.com朱厚照和劉健人等,是第一次聽到這個理論。
而這個理論對他們而言,實在太震撼了。
因而,方繼藩雖是謙虛,朱厚照卻是不允許他謙虛,不容置疑的道:「這幾日,朕要召百官至崇文殿,好好議一議將軍營視做學堂之事,不但要議,還要載入邸報,讓天下各州府傳抄,老方啊老方,你可幫了朕的大忙,朕看左右,沒有人比你更忠心,更有才幹的了,朕思來想去……不妨……便將鎮國公賜給你。」
很實際的問題,能省錢,啥事都好商量。
方繼藩謙虛的道:「臣的一切,都是拜陛下所賜,何須什麼賞賜呢?不過是小小的功勞罷了,不算什麼。」
其實……朱厚照是恨不得滿天下人都曉得這募兵有多不容易,畢竟越多人知曉,就越多人知道當今皇上在這其中也是有大功的。
朱厚照大喜道:「是極,是極,老方……這是大功勞啊,只憑你這一席話,便似一場大捷,此次,頭功便是老方啦,至於次功,朕讓給王伯安,朕位列第三,朕此前早已約定,定要厚賜齊國公,劉師傅,李師傅,你們怎麼說。」
學堂……
「人有了見識,就難免會思考,會去琢磨。當然……老卒們回到鄉中,因為他在軍中有許多的袍澤,這些都是過命的交情,各自回鄉之後,難免會鼎力相助,他們的人脈也遠非尋常人可比。」
可朱厚和_圖_書照卻知道,這傢伙在關鍵時刻,卻總是少不了他的好處的。
他又忙擺手:「陛下,切切不可,切切不可,臣何德何能,臣這算什麼功勞……」
二人見面,朱厚照就先朝方繼藩眨眨眼,道:「老方,禮部連上了幾個章程,都給朕否了,他們說要給你加少傅,少師。哼,這算得上什麼!這些傢伙,對自己倒是大方,唯獨對你,卻是小氣得很,朕統統都打回去了,不給朕一個滿意的結果,朕絕不答應,哈哈……」
方繼藩慨然道:「太祖高皇帝在的時候,設立衛所,表面上是利用衛所養兵,可實際上卻是將一個個軍鎮,改造成了一個個屯田所,將軍戶變成了農戶,將衛所變成農莊。可現在……臣以為,想要招募兵馬,為國盡忠,決不可再重蹈太祖高皇帝的覆轍,當然,也斷然不能只憑著更優厚的薪俸和賞賜吸引士卒。更好的辦法,是將這新軍,變成一個個學堂,無論是什麼人,什麼樣的出身,此前所持何業,他們只要有志於進入軍中,那麼……軍中便可垂憐他們的身體,教授他們學問,讓他們明白事理,除讓他們為朝廷效命之外,更寄望于,等他們從軍中退伍回鄉之時,成為各行各業中的佼佼者。」
方繼藩覺得這鎮國公,和立皇帝也沒什麼分別了。
想要招募更多的良家子,讓大家踴躍從軍,那麼……就必須讓人在軍中有收穫。而軍中需有收穫,就必須讓和*圖*書將士們吃飽喝足,日夜操練,並且盡心教授他們道理和學問,這些東西相輔相成,如此……這精兵不就練出來了嗎?
不是皇上愛兵如子,方繼藩如何能撒豆成兵?
李東陽也點頭:「臣也附議。」
朱厚照若有所思,隨即看了王守仁一眼,不禁感慨:「王卿家確實也是勞苦功高了。」
這可是破天荒的事,從前都是去拉壯丁,哪裡想到,現在招募新丁,居然也能惹出弊案的。
劉健在此刻,也是一臉佩服之色,他現在才知,原來此前所有人的思維都錯了,鑽了牛角尖,可齊國公直接改換了一個思維,現在細細品來,可謂一箭雙鵰。
愛兵如子……這不就將這功勞,最終又推到了他的頭上嗎?
朱厚照就臉色一正,聲色俱厲道:「這是什麼話,這是天大的功勞,你不要謙虛了。」
今兒的事情可謂是順利得不得了,朱厚照喜出望外,一切的問題,算是迎刃而解了。
「再有,這些將士們來自五湖四海,從前的他們,只在一個巴掌大的天地里,許多人甚至一輩子都不曾離開過自己的村落三十里之遠的地方,陛下為何有見識,這是因為陛下好學不倦之外,且還見多識廣,有無數賢能之士,譬如王伯安,譬如歐陽志,譬如徐經,譬如唐寅,當然,也少不得譬如臣這般的人,隨時與陛下奏對,陛下方才知道,噢,原來這個事是怎麼回事,汪洋大海是什麼樣子。其實……士卒們和-圖-書也是一樣,他們以往毫無見識,到了軍中,與來自各府縣的袍澤們交流,於是原本一個毫無見識的人,從不同人身上吸取了知識,慢慢的積少成多,也就博學起來。」
「陛下……這些對軍戶的成見,固然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可是陛下也須知道,百姓們是最講實惠的,你和他宣講一千道一萬道,或許都沒有什麼效果,可一旦讓他們眼見為實,知道這從軍帶來的種種好處,讓他們親眼看到當初從軍的子弟,容光煥發的回鄉,那麼再固執的念頭,也都消解了。」
老方這個人,雖然偶爾總會袒護自己的弟子,有時候……嘴巴還有些賤,少不得和他互懟一番。
這朝野內外,瞠目結舌。
方繼藩就道:「除此之外,便是在這軍中的夜課,夜裡將士兵們組織起來,讀讀書,此事,一直都是王伯安負責的,王伯安做的很好,這一年功夫,雖然不至於讓將士們成為秀才,可至少……這讀書寫字卻是勉強都會了。陛下可知,這當今天下,能讀書寫字的,又有幾人?這若是放在鄉下,一個小村落里,可能能讀書寫字之人,在尋常人眼裡,就是秀才了。能讀書,就能明理,曉得是非,說出來的話,能讓尋常鄉人信服,能寫字,便能修書,能有一個新的謀生之道,能夠有別於尋常人。這……可是多少銀子都買不來的啊。」
方繼藩頓時心裏吐出一句卧槽!
朱厚照心裏細一琢磨,眼睛已放光了。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