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崇禎八年

作者:我愛肥豬豬
崇禎八年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義務教育的難點

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義務教育的難點

閣臣們再次施禮躬身,表示受教之意。
「臣陳奇瑜願附驥尾!」
「臣侯恂願一切皆以聖意為準!」
指望那些老先生們教導孩子學習實用知識是不可能了,只能想辦法利用自己手中現有的力量一步步進行引導和推動了。
等到打下馬尼拉之後,再把未來歐洲各國最受歡迎的飲品——咖啡的產地和銷售渠道壟斷起來就更好了。
這種策略也是為了讓讀書識字的孩童能夠得到進一步深造的機會。
現在唯一的方法就是尋找各地在本村開設私塾的年老生員,然後在其所處村鎮開辦公立學堂,所有費用由官府負擔的同時,每月給其高額俸祿厚待之,使其在吳後顧之憂的前提下安心教書育人。
朱由檢的計劃自是照搬後世教育方面的一些優良措施,爭取將小學和中學開遍大明大部分條件具備的地區。
既然是太倉猛然間多了大筆進項,那相應的支出就要提上議事日程了。
提高識字率,刊印大量書籍是民智開啟的必由之路。
投資開辦學校倒不是什麼大問題,以太倉和圖書現有的實力,加上朱由檢會從內帑中出銀協辦,在人口較為集中的村鎮修建校舍、備好相關設施和器材,這個可以說一點難度沒有。
「臣楊嗣昌誓死追隨聖上!」
縣一級的教諭政治地位必須提高,不能成為雞肋般的存在,品級可以不高,但有關教育方面的事情,當地官府主官無權對其發號施令。
教諭要直屬,並且要設立單獨的公署,招募相關人手協助其理財及處理其他雜物,不與當地官府一同辦公,涉及教育的款項要由戶部直接撥付。
而眾多身處饑寒交迫、貧苦無依之黎庶,卻連一席起身之所也無,每念至此,朕心實是難安!
教育的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但要實現這一目標,過程會複雜而漫長,朱由檢也不知道,自己的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人人讀書認字的盛景。
朕貴為天下之主,大明億兆黎庶皆為朕之子民也!
「諸卿且坐。
絕大多數大明文人讀書的初衷,說穿了不過就是為了升官發財、豪宅美婦,能夠緊守讀書是為將來教化https://m.hetubook.com.com天下這個初心的少之又少。
若言財富之多,朕毋庸諱言,現下內帑銀錢的確累積良多,不管是朕抑或是後宮之用,比之先前也是奢侈了不少,內帑歲入亦是源源不絕。
白酒的試製成功讓朱由檢的信心也是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那可是一種利潤豐厚的新產業。
為鼓勵平民百姓主動將自家適齡學童送入學堂讀書,朱由檢制訂了專門的政策。
除了那些老朽不堪、對科舉已是絕望的老生員,大明絕無可能找到哪怕是一個甘願終生以教書育人為主業的年輕書生。
以溫體仁為首的閣臣們齊齊站起身來,整理下衣冠后,神情肅穆的拱手彎腰,向朱由檢莊重行禮致敬。
雖然詩、書、禮、樂、射、術是為君子六藝,但時代發展到今天,后三項早就名存實亡了。
在聽到朱由檢談到四海商行股權變更的決定后,內閣諸人都是驚喜交加,對皇帝這種每每出人意料的舉動都是感佩之至。
但師資力量的嚴重缺乏,成為了制約普及義務教育的和-圖-書最大障礙。
縱有廣廈千萬間,安歇只需五尺寬。
此言既是朕之心聲,當於諸卿共勉之!
四海商行早在崇禎十年起,就按照朱由檢的指示,在各個地方的商鋪工坊中開辦了掃盲班,對象就是十四歲到二十二歲之間的年輕人。
但是朕並不貪心。
不過這種新暢銷全世界的飲品要到十七世紀末才會被開發出來,這幾十年的時間里,大明皇家艦隊應該已經具備相當強的實力了,到時候將南美和印尼等地的咖啡主產地保護起來,然後加大宣傳力度,研究炒制咖啡豆的最新工藝,在歐洲大地掀起愛咖啡熱潮后再大力傾銷。
「臣范景文願為聖上之爪牙!」
往小處說,大明如果是一個大家庭的話,那朕便是這一家之主,是天下人之君父。
每個入學的孩童,在開蒙識字達到一千個之後,只要年滿十四周歲,即可憑當地教諭出具的證明,進入四海商行在當地開辦的商鋪工坊中就業,並取消學徒期,從業的當月即可領取商行規定的月薪。
在朱由檢的計劃中,免費公立學https://www.hetubook.com.com堂必須佔據大明教育事業的絕對主導地位,那些大戶人家的私塾可以並生,但不能給其任何話語權。
這些商鋪工坊的掌柜和賬房其實都是識字的,他們教授的都是實用型知識,至於學到後有沒有人觸類旁通,那就看運氣了。
接下來便是議定戶部如何與四海商行盤賬交接的日期,具體細節自有分管戶部的侯恂去往戶部吩咐辦理。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閣臣們現在終於相信,皇帝數年來的所作所為,的確是將大明與億萬黎庶放在心上,也的確是朝著為生民立命的方向執著的前行著。
是以,朕覺得足夠了。
哪有做君父的只顧自家享樂而枉顧家中赤子每日間掙扎求活之理?
而初級學堂具備條件的少年進入崗位后,會根據安排,學到算術以及與本行業相關的理論。
這是除了水泥之外,自己帶到這個世界上的第二種新產品,並且是前景廣闊的商品,會給太倉帶來更多的銀錢,讓朝廷在施政時更加遊刃有餘。
其實朕與諸卿,乃至全天下人一樣,也是有七情六慾之人,和_圖_書對酒色財氣也深愛之。
「從古至今,臣只聞帝王皆以家天下為理政之本,從未見有如聖上這般,以天下生民之本為要務之舉,臣溫體仁雖年邁,但仍願以此殘軀追隨聖上,開創我華夏歷史中從未出現之盛世!」
我等在安享錦衣華服、美酒佳肴之時,理當為供養我等之億萬民眾打算,也應以手中職權為其遮風擋雨,如此才不負天意。」
九成文盲,一成讀書人的比例讓朱由檢頭疼不已。
先是把鹽利全部讓出,使朝廷每年增加兩百多萬兩的收入,這已經是史無前例的行為了,現在竟然又主動把搖錢樹的利潤拿出來與朝廷分享,這位皇帝的作為豈止是用無私來形容,這真的就是聖賢書中所言:天下為公了。
現在農忙時節已至,興修水利一事自然要想放到一旁,朱由檢又將目標對準了早就在設想中的普及義務教育制度上來。
「臣李邦華願伴隨左右!」
要想從根本上改變大明,那麼開啟民智便成為了重中之重。
只有讀書識字之人佔據大明人口的絕大部分之後,科學和文明才會有大力發展的基礎。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