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劉備的日常

作者:熏香如風
劉備的日常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七卷 四海 第038章 明日為王

第七卷 四海

第038章 明日為王

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經學地位提升,隨之產生了依傍、比附經義的「緯書」。「緯以配經」,故稱「經緯」;讖以附經,稱為「經讖」;讖緯往往配有插圖,故又叫「圖讖」、「圖錄」、「圖緯」;以其有符驗,又叫「符讖」;以其是神靈之書,又叫「靈篇」。林林總總,不一而足。
「讖」先於「緯」問世。漢以前,燕齊一帶方士首造「讖語」。始皇帝時,方士盧生入海求仙,帶回《圖錄》,內有「亡秦者胡也」之讖語。《史記》中亦載有《秦讖》。
廄令張裕更顧不得許多,沖十歲周郎肅容下拜:「願聞參軍高見。」
故「讖緯神學」在今漢號「內學」。被尊為「秘經」。成為正統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凡經說上的分歧,甚至禮樂制度,皆要以讖緯決斷。更自上而下,深入時人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
同理。無法參悟的「讖言」,各派高士,亦有不同解語。為證真偽,張裕不惜捨棄家業,隻身北上,混跡市中,為人駔儈。和圖書今日終得與薊王相見,當面詢問。
劉備居高笑問:「先生還養馬否?」
「緯」即「經」。上古經文,各家註解不同,頗多爭論。為證本門學說,甚至有人不惜籠絡內官,刪改蘭台皇家藏書。足見一斑。
此話已十分露骨。
「當塗高」者,究竟是「魏也」,還是「宗王也」。
因為在時下,讖緯是與經學,混為一談,牢不可分的。
光武以圖讖起兵。因《赤伏符》稱帝后,崇信讖緯。中元元年(56年)即駕崩前一年,宣布「圖讖于天下」。計有《河圖》九篇,《洛書》六篇,託言伏羲至孔子演繹之三十篇,再加經緯三十五篇,計八十篇。傳於後世。
就劉備看來。讖緯神學,之所以能廣泛傳播。與整個時代的認知水平,及所處的歷史階段,密不可分。
代漢者,乃「據魏地之明日宗王」。
周瑜言道:「先秦時,『陰陽五行說』盛行,陰陽家以為,諸國之所以並立,因其皆身負一種『上天賦予的德行』。此德行和*圖*書,可用五行來表示。即:金、木、水、火、土。因此,國中一切,皆需與之匹配。稱『德性相符』。唯有如此,才能受上天庇護,國祚長久。
見劉備沉思不語,參軍周瑜一語中的:「啟稟主公。『魏』之解語,與『宗王』,異曲同工也。」
「讖緯神學」的理論基礎,為「天人感應論」。讖緯中的「天」即「上帝」,或稱「天帝」。為最高神,具有神化人格。能辨善惡,明賞罰。天的意志,經由「陰陽五行」及「天象變化」來體現。只需遵循陰陽五行及天象變化,便可占吉凶禍福,窺破「天意」。
廄令張裕,面見薊王,乃為解心中「代漢者,當塗高」之疑。
劉備輕輕頷首:「周為火德,『魏承正統』,沿周之火德。高祖乃『赤帝之子』,大漢因火而興,亦是火德。若將漢與周比,便當『魏承正統』。」
讖緯之學,起源於上古先秦。
「魏地在大河之北,正是今冀州境內。」周瑜言道。
廄令張裕,亦有所悟:「恩師hetubook.com.com曾言,今漢必亡于群雄並起,如周時『春秋戰國』故事。故能繼漢之火德者,『當塗高也』。『塗高』即『魏』也。」
此,便是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
三家分晉后,魏承正統,以王族自居,沿用周之火德;韓推演出木德;趙火德為主,木德為輔,稱『火木德』。
單憑後世觀點,將讖緯神學,籠統的劃歸為封建迷信。顯然也是不對的。
周瑜笑道:「『廢史立牧』,群雄並起。春秋百余國,終成戰國七雄。今日為王,明日亦為王乎?究竟何人能據冀州之地,延漢之火德,猶未可知也。」
並據此推算,黃帝時為土德,尚黃;夏為木德,尚青;商尚金德,興起時有白銀溢出大山之吉兆,所以尚白;周為火德,因此尚紅。時,五德循環之說,天下無不認可,及戰國七雄時,亦如此而定。
「哦?」饒是薊王,亦不由一愣:「何出此言?」
那些無法理解的自然現象,事物規律,並因此而產生的認知障礙,及無法預估的影響,是https://m•hetubook.com•com為「讖」。
「讖」最初乃是一種只在方士間流傳的隱語。性質上,類似綠林好漢專用的「江湖黑話」。乃假託神仙聖人,預決吉凶,告人行事。「讖書」即「占驗書」。
廄令張裕伏地奏曰:「臣,願效『犬馬』之勞。為主公『延漢之火德』。」
一言蔽之。能理解的便是「緯」,不能理解的便是「讖」。
歷代經史子集,百家名篇,皆被用於論述讖緯神學。
齊國始祖為姜子牙,繼以周天子德性,后田氏代齊,推演出『火德為主,金德為輔』。楚國以炎帝後裔自居,乃為土德。燕國推演出水德。戰國七雄中,唯秦國未定德性,令中原各國嘲笑,以為秦國蠻荒之地,不通王化。」
「原來如此。」劉備這便醒悟:「令師所說『魏』,乃指戰國七雄之一。七雄早已作古。故令師所指,乃今漢之『魏地』也。」
前漢以前,讖緯之言,不過是零星散落在百家經卷中的隻言片語。直到前漢末年,方士化之儒生,大量造作讖緯,並編纂成書。影響愈發和-圖-書深遠。又被光武發揚光大。
此次對話,影響深遠。遠超劉備估計。歸根結底,還是小覷了讖緯神學的威力。
廄令張裕,醍醐灌頂。這便肅容下拜:「聞參軍一席話,(張)裕,心結盡解,渙然冰釋。」
能夠被時人理解、掌握的自然現象,事物規律,並因此而產生的行為守則,道德規範,是為「緯」。
「緯」乃相對「經」而言:「讖者詭為隱語,預決吉凶」,「緯者經之支流,衍及旁義」。
讖緯以陰陽、五行為骨架,將數術與經學相結合,內容龐雜。有解經文字,有神話傳說,還有天文、地理及曆法等自然科學知識。然論其核心,則是「讖緯神學」。
於是乎,廄令張裕,脫口而出:「莫非,代漢者,便在冀州六位宗王之中?」
一言蔽之。在神性上,統一了思想。
凡遇大事,先卜問吉凶。已成慣例。少時茅房狹路相逢。甯姐姐見劉備靈秀天成,不忍殘害,亦是篤信讖緯之術。慣以後世反推前朝者,乃因無前朝之生活經驗使然。又有誰人能如劉備這般,活在當下。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