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騰飛我的航空時代

作者:安溪柚
騰飛我的航空時代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百九十七章 蛇吞象

第二百九十七章 蛇吞象

更何況,庄建業挑的不是用於航空發動機的生產設備,就是飛機關鍵零部件的核心製造設備。
主持會議的部委主要領導卻是很感動,這個時候能幫著部委分擔壓力的企業,無論如何都會受到部委的熱烈表揚。
於是各種沒營養的榮譽就堆給了騰飛廠,除此之外多給了騰飛廠四成的生產任務,再然後就什麼都沒有了。
人員弄到手的到是不多,一共也就不到兩百人。
到時候庄建業除了把騰飛廠的各項業務剝離,才能勉強保住棲身之所外,一點辦法都沒有。
騰飛廠被消化運十項目這事兒一牽扯,之前應對大變局的措施也就無從談起了,於是免不了在市場上競爭中陷入被動。
當時心裏罵庄建業腦袋壞掉的人絕對不在少數,不過罵歸罵他們卻樂見騰飛廠背包袱,畢竟有人願意多負擔點兒,他們就會少負擔點兒,在這個國外航空巨頭大舉湧入的背景下,任何包袱都有可能成為壓垮企業的最後一根稻草。
留給部委安置的其實並不多,也就一千左右,和*圖*書都是特殊時期來到滬市參与運十項目且沒有在滬市上戶口的那批人。
儘管這麼做有些殘酷,庄建業也是不得已,他倒是很想把整個運十項目給接下來,問題是現如今根本就沒這個能力,真要這麼幹了,牛逼是牛逼了,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個頂個都是能讓人忙到瘋的大事。
毫不誇張的說,騰飛廠已經被H公司架在了火上烤,要是還不能在國內航空領域找到支柱的話,過不了多久騰飛廠就有可能成為H公司嘴裏的肥肉。
蛇吞象固然驚世駭俗,可如果沒有一個強大的胃,消化不良的後果就是徹底的死亡。
可是到了1986年,整整一個季度過去了,除了星洲空軍某部訂購兩架無偵-8氣象偵察機外,整個國內訂單居然是零。
你要非要提,人領導就算不跟你急,也要客氣的反問:「你的產品真的有國外的質量好?」
這話要是放在幾十年後,問話的領導絕對會被人放在短視頻上各種鞭撻教做人,因為那時候中國是世界工和_圖_書廠,全球製造業的老大,中國敢說第一,第二的只能乖乖認慫。
這就好比幾十年後某鹿奶粉曝出問題,國內家長把港城、澳洲、紐西蘭的奶粉買斷貨一樣,很難用簡單的對錯去評價。
問題是騰飛廠的體量也不大,根本吃不下運十這個項目,那種不切實際的想法只能落空,於是只能先讓騰飛廠自己挑,然後部委再往裡補充點兒,滿打滿算也就消化了運十項目總量的五分之一。
這主要是因為麥道在滬市建廠也需要專業的技術工人,所以絕大部分都被留下任用,剩下的一部分選擇留在滬市自謀生路,另一部分則服從當地政府安排轉產其他行業。
光這些東西的運輸,吊裝就需要很大精力,這還不算等設備到位后,還需要跟浣城商量新廠房的選址,之後的建設,落成,設備的安裝調試,以及貫穿其中的分流人員及家屬的安置……
而其中國內訂單量的斷崖式下跌便是這種被動的集中體現,要知道自打騰飛廠造無人機以來,國內的訂單就沒少和-圖-書過。
庄建業當然是按照設備來挑人,能夠熟練操作的自然優先選擇,不能的也要看看之前做的工種,如果對以後騰飛廠生產有人駕駛飛機有用就破格收下,如果不行就只能說聲遺憾。
可是現在國內航空市場基本被外國巨頭壟斷,各航空運營企業的領導張口波音,閉口麥道,喝高了才能談談空客,腦袋裡就沒有國產這一說。
要知道淘汰的不僅僅是運十的生產線,還有七、八家零配件配套廠,總體加起來比永宏廠還要大上兩三倍。
整體的五分之一就是騰飛廠現有的極限,因此庄建業能做的便是在有限的能力範圍內,盡量保持運十項目的基因。
庄建業了解情況后也很無奈,主打的產品人家不認能怎麼辦?
總量的五分之一,以現如今騰飛廠的體量也屬於典型的蛇吞象。
可如今是八十年代中期,別說世界工廠了,連生產車間都算不上,再加上近些年閩省的假藥案,江左的假鞋案,會稽的假電線案可謂層出不窮,使得國產的東西被國人打上質和圖書量低下,性能落後的代名詞,在這股風潮下,進口商品成為人們的首選也就不足為其了。
所以宏大而又壯闊的飛機總裝線庄建業沒要,震撼的靜力測試台庄建業也沒要,輪胎、裝飾、塗料等等零碎的配套更沒要。
然而這一現象並沒有讓庄建業等一眾騰飛廠領導層感到慶幸,反而愈發的憂慮,因為這意味著騰飛廠對H公司的依賴越來越大。
而H公司似乎也在有意無意的加強對騰飛廠的控制,比如原料上越來越明顯的排斥國產原材料;比如說在終端銷售上越來越不透明;比如說駐騰飛廠的高級代表越來越指手畫腳。
而是把重點放在大型承力結構框架的加工設備;機翼橫樑的製造設備;大型電子束焊接設備,鈦合金鑄造設備,以及近乎一整套航空發動機各部件兒生產加工設備。
所以部委真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因此見騰飛廠主動站出來幫著分擔壓力,部委恨不得把淘汰下來的運十項目整體打包給騰飛廠。
儘管騰飛廠上下對形勢的嚴峻已經有了心理準備https://m.hetubook•com.com,卻沒想到竟然會如此嚴重,一個季度國內訂單隻有區區的兩架,同比下降百分之七八百。
得虧H公司在第一季度在發現無人機系統上的訂貨量增加了兩倍,再加上從去年開始TY-2C以及RY-1兩款無人機系列的持續輸出,這才讓騰飛廠不至於餓肚子。
沒辦法,部委現在手裡也不寬裕,除了分流人家麥道公司淘汰下來的運十生產線、工裝設備以及部分人員外,手上還有近三分之一的虧損企業需要部委幫著救濟。
騰飛廠好死不死的就遇到這種問題,任你花樣百出,一聽是國產的,人家連看都不看,轉過臉,法國、德國貨不管好壞,流著口水就抱過來。
「看來還得另闢蹊徑呀!」放下手裡的簡報,庄建業靠在椅子上,手揉著鼻樑,一個大胆的計劃開始慢慢成型……
剩下的有一部分被專門生產轟炸機和運輸機的西北廠弄走外,其餘的就被部委平分數塊兒,均分給其他廠。
因為騰飛廠已經被這個大項目給壓垮了。
五分之一也差不多是小一半兒的永宏廠了。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