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騰飛我的航空時代

作者:安溪柚
騰飛我的航空時代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一千五百章 綜合電力推進系統

第一千五百章 綜合電力推進系統

當然了,常務副組長雖然激動,但也很清楚,儘管D-71M燃氣輪機理論上作為航母動力不是問題,卻需要一系列的調整和磨合才能實現。
就跟法國的「戴高樂」號航母似的,美其名曰全球第二款核動力航空母艦,結果用的卻是核潛艇上的反應堆,以至於「戴高樂」號的航速只有可憐的25節,稍微快一點兒不是核反應堆殼體皸裂,就是直接動力總成趴窩。
只不過當時討論的時候,國內連一款像樣的大功率燃氣輪機都沒有,所以過渡型之說看似合情合理,卻不實際。
正因為如此,常務副組長對庄建業也就直言不諱了,直接詢問道:「庄總,你們的D-71M燃氣輪機還有沒有提升功率的空間?如果能達到40兆瓦這個級別就更好了,你要知道有些排水量8萬噸左右的大型水面艦艇對動力的要求是非常高的,特別是新型的綜合電力推動系統,現階段的D-71M燃氣輪機只能勉強夠及格線!」
若是使用D-71M燃氣輪機完全就是另外一番局面。
燃氣輪和_圖_書機就不一樣了,啟動速度非常快,靠港時無需維持運轉,可以完全停機,這對艦艇的日常保養和成本維護也十分友好,至少不用啥也不幹,經費也隨著燃油嘩啦啦的流。
庄建業點點頭:「我們下一階段的D-71T燃氣輪機預計可以達到40兆瓦這個級別,不過現如今的D-71M燃氣輪機極限動力也可以達到38兆瓦,如果不需要太極致的動力輸出,我覺得D-71M燃氣輪機配合我們的D-65F型12兆瓦燃氣輪機組成組合動力,應該足夠驅動8到10萬噸的大型水面艦艇的!」
然而最關鍵並不是航速與功率的問題,而是空間佔有率和使用效率的問題。
正因為如此,不少海軍的有識之士希望能在蒸汽輪機和核動力之間有一個過渡型,從而驅動綜合電力系統,推動航母高速的同時,也能給電磁彈射裝置提供足夠的電能。
常務副組長屬於典型的航母動力過渡派的中堅分子,按照他的理解,航母這種大型進攻性武器平台,最首要的就和-圖-書是平台的穩定性,三天兩頭出問題,那不是好裝備,而是磨人精。
卻比俄海軍「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的134兆瓦,18萬馬力的動力要強出一線。
原本連量產驅逐艦的動力都愁的直掉頭髮,現在好了,航母上的動力裝置又都照落了。
主要是核動力的技術要求太大,國內沒有相關經驗,一步到位如果成了那沒什麼好說的,若是一下子扯到蛋,那就得不償失了。
更何況燃氣輪機的燃油經濟性和靈活性照比蒸汽輪機要強的多得多,最起碼在啟動時,不會出現蒸汽輪機那種漫長的時間預熱,以至於在航母靠港后,至少有四台鍋爐不能熄火,以便維持航母快速啟動出港的作戰能力。
20兆瓦這個級別的,想都別想,畢竟航母低於25節的航速,那就不是航母,而是遊盪在海上的真·活靶子。
總功率為134兆瓦,相當於18萬馬力。
然而這個方案在海軍內部的爭議很大。
儘管照比改造中的「瓦良格」號航母所使用的新式國產高壓鍋爐和蒸汽和圖書輪機組成的動力總成提供的20萬馬力略有不如。
慶幸的是中國騰飛的D-71M燃氣輪機做到了30兆瓦這個級別,也正因為如此,常務副組長已經不能用高興來形容,而是徹底的激動。
反正就是死給你看。
可如今,中國騰飛的D-71M燃氣輪機卻很好的填補了蒸汽輪機和核動力之間的空白,讓常務副組長看來了大型航母過渡動力的希望!
庄建業這話說的可一點兒也不誇張。
最起碼,維持住這麼一艘排水量六萬噸的大傢伙30節的航速還是沒問題的。
可以推動「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擁有30節的航母,以及18節8500海里的續航。
D-71M燃氣輪機單台總重才27噸,四台合在一起不過108噸,還不到「瓦良格」號上使用的高壓鍋爐配蒸汽輪機的動力組合一半兒的重量,至於空間利用率就不用說了,緊湊的那叫一個精緻。
但對下一代準備使用直流電機推動和電磁彈射器的大型航母來說,這套動力總成就有些跟不上時代了。
於是有關下一代www.hetubook•com•com航母動力問題就從「瓦良格」號回國一直爭論到現在。
國內蒸汽輪機雖然落後,但對驅動大型航母來說並不是問題,在加上技術成熟,製造成本也有優勢,對於一款改裝航母來說是足夠用了。
當然了,想要達到這個效果,燃氣輪機的功率必須得提上去,最起碼也得30兆瓦以上,才能勉強夠航母驅動的門檻。
畢竟航母的動力很複雜,再加上配套設備的更新迭代,對於動力方面的需求已經跟以往有著很大的不同。
但體積巨大的高壓鍋爐和蒸汽輪機的佔比沒有變;這種傳統動力的高油耗、低效率同樣沒有改觀。
單台最大輸出35兆瓦,相當於46935馬力,四台並聯就是140兆瓦,相當於18.7萬馬力。
簡直讓巴黎的男人聞著沉默,女人聽了流淚!
節省下來的空間和重量,無論是增加艦載機數量,還是多配備燃料和彈藥,那都是對航母戰鬥力最直接的提升。
以現如今正在北方某大型造船廠進行改裝的「瓦良格」號航母的同胞兄弟,俄海軍的「庫茲涅佐夫和圖書」號航空母艦為例,排水量六萬噸,採用四軸推進系統,配備8台高壓鍋爐,推動四台蒸汽輪機驅動。
奈何當時蒸汽輪機與核動力之間沒有合適的過渡型號,常務副組長的意見就算再中肯,也沒有實施的可行性。
這等於實在平白無故的在日常燒錢。
結果堂堂世界第二款核動力航母,只能用25節,這個連甲板風都吹不起來的航速去彰顯法蘭西的慢且快速的雄風。
「瓦良格」號航母與「庫茲涅佐夫」號在性能方面大差不大,至多也就是高壓鍋爐的質量要好一些,但總體也僅能維持20萬馬力左右的動力輸出,最多保證航母擁有32節的最大航速而已。
因此他覺得應該給核工業方面更多的時間,把核動力打磨成熟,甚至是學習俄國,用一兩型核動力破冰船,將艦用核動力投入使用,並積累足夠的經驗,再上艦也不遲。
對此曾經擔任海軍裝備部門的領導的常務副組長很清楚,當時海軍給新一代航母的規劃是上核動力,直接一步到位。
那種突然而至的幸福感,簡直讓常務副組長直接暈倒。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