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國魂

作者:西方蜘蛛
國魂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卷 前進,中國! 第682章 突擊!!突擊!!

第三卷 前進,中國!

第682章 突擊!!突擊!!

段祺瑞由格亞向南推進,3日下午攻打瑟瑟拉姆;在他翼側行動的第3坦克軍於3日攻佔了瓦拉納西。這時先頭裝甲師距印度重鎮安比加布爾僅十八公里。
3日晚,段祺瑞令其裝甲師於4日封鎖安比加布爾與勞爾克拉一線。
在對印度的前期攻擊中,得到空軍大力支援的中國裝甲兵對戰局起了決定作用,這一點幾乎是勿庸置疑的。這種看法並不是要貶低步兵師。步兵師在次后依舊充分發揮了威力,但在對印度之前的戰鬥中,他們卻無用武之地。
溫迪亞山脈山坡上的地形簡直壞極了,步兵都會望而生畏。但是,也正因為這樣,敵人的防禦也未必很堅固。據此,戰車只是虛張聲勢,並不出動,以火力掩護步兵行動。
這時工兵已開始大規模的爆破,以便為戰車開闢一條道路。
「許團長。」在司徒定倭的臉上看不到任何表情:「現在是11月3日上午10點,你的部隊這個時候應該在哪裡?」
「那麼現在你的部隊在哪裡?」穗子的聲音依舊是那樣的冷漠。
在對印度的攻擊中,為了確保勝利,穗子集中了全部6個裝甲師中的5個師,而且又把其中的4個師集中用在阿爾蘇納地段。
到了指定時間,穗子集群軍的前衛已進至阿爾蘇納一線。11點,先頭部隊對阿爾蘇納進行強攻。也許派出步兵師會更合適些,但重要的是乘敵混亂奪取主動權,而不給敵人以喘息時機。強大的航空兵編隊支援了強攻阿爾蘇納的行動。
能清楚看到五十碼以外的英軍掩體。部隊在航空兵掩護下展開強攻。
「謝謝將軍!」許願接過步槍,「叭」的一個敬禮,大步離開。
「在我指揮的部隊里,我不會給別人機會!」穗子淡然說道:「給你機會,就意味著對士兵們生命的不負責!」
8日,在稍事修整之後,我第1裝甲集群軍集團重新在印度發起進攻。
經過詳細偵察以後,中國軍隊指揮官判定,只有以步兵實施深遠的迂迴才有成功希望。
一個戰車連沿著鐵路線細心地尋找能過河的地方。他們被告知說,千萬不能一個緊挨一個地穿過狹窄的通路,否則只要英軍打幾發炮彈,就可以給他們造成很大的損失。起初,沿著路軌走,還算順利,因為第一個隧道完整無損。第二個隧道中問部分已經被炸塌,戰車不能繼續前進。
突破以後,第18步兵師以強行軍追擊退卻之敵。中國士和圖書兵情緒高昂,每個人都想追上敵人。
第1裝甲集群軍在通往阿爾蘇納的橋頭堡沒有遇到抵抗。主要以印度軍隊為主的抵抗很快就被粉碎。地形確是難以通行,但是,由於交通調整勤務組織得好,再加上司令部工作頗有預見性,使裝甲師和摩托化部隊能成梯隊順利地挺進六十英里。對中國軍隊在這一地區實施兵力密集的突擊,敵人毫無準備,它那微弱的抵抗實在不堪一擊。
命令一一下達,穗子停頓了下:「命令,各部最遲於今夜22點前到達德里,並在第一時間對德里展開攻擊。我的皮靴,要在11月4日11點前踏到德里的土地上!」
穗子的擔心是一旦讓英印聯軍完成準備,那麼戰爭將變成堅固的攻防戰。於是,他不顧士兵的疲勞,毅然決定向德里縱深推進。經過六英里的夜行軍,未遇抵抗就拿下了德里的前沿防禦羅塔克。
英軍全面停止射擊,對中國軍隊的士氣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現在沒有一個人再想去隱蔽,這時想把士兵們收攏反而不可能了。
穗子點了點頭:「給他一枝步槍!」
戰車發出了讓人畏懼的隆隆轟鳴,第1裝甲集群軍邁出了讓整個大地都為之顫抖的步伐!
佔領瓜廖爾以後,我第8軍奉命在溫迪亞山脈的兩側進攻,並佔領博梅爾,從而切斷中部地區英軍和印軍的退路。
中國軍隊指揮官立即令戰車前進,不顧地形艱險,追殲敵人。我摩托車分隊攻列印軍部隊的左翼,步兵則由右邊繞到敵人陣地後面,出敵不意地攻佔了這塊陣地。敵人倉惶向南逃竄,拋下了重武器、運輸車輛和裝備。
中午時分,空軍出動達一百架飛機,以密集的編隊發起突擊。「雨鷹」轟炸機的猛轟使英軍炮兵完全沉默下來,再也恢復不了元氣。炮手們棄炮而逃,簡直無法再把他們召回到炮位上來。
中國軍隊前進的速度,就是要看裝甲師每天能開進多遠。步兵卻遠遠地落在後面,在塵土飛揚的道路上緩緩而進。
進攻成敗的關鍵在於第1裝甲集群軍的行動。它已闖入阿爾蘇納,正在向德里挺進。
段祺瑞率部沿恆河平原一線神速前進。2日晚,到達江布爾;3日,通過穆扎法爾布爾;同日,其前衛抵達奧克爾,從而將同英印聯軍一分為二。這樣快速前進免不了要擔風險,最大的顧慮是南翼的安全。第17裝甲師、第9摩托化軍和第6m.hetubook.com.com集團軍的各步兵師,順利構築起防線。
下午,中國軍隊已攻入阿爾蘇納。英軍在我航空兵襲擊下早已暈頭轉向,抵抗是很無力的……
整個戰局決定於對裝甲兵的運用,這實質上是互相對立的兩種流派在運用裝甲兵的原則上的鬥爭。英國的軍事首腦還是沿襲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原則,他們把戰車平均分配在整個戰線上使用,儘管他們的精銳師參加了戰鬥。
11日,英印聯軍軍開始由溫迪亞山脈撤退,但為時已晚中國軍隊裝甲部隊很快就切斷了它的所有退路。正當這些決定性的行動順利發展的時候,英軍則在通往溫迪亞山脈的接近地上構築防禦陣地。
在戰車火力掩護下,第2摩托車營編好隊形,沒有乘車,徒步出發了,準備完成深遠的迂迴行動。隨後跟進的是第30步兵團的第2營。該營向更右邊插過去,在到處是灌木叢、亂石,並被溝壑隔絕的生疏地形上,進行艱苦卓絕的行軍。在夜暗中,只留下一個工兵連守衛火炮和戰車。
英軍在羅塔克一線的抵抗被粉碎了。他們的陣地由只有少量反坦克炮的二線部隊防守。在飛機的俯衝轟炸之下,英印聯軍士氣渙散……
駐奧克爾的同英印聯軍在中國軍隊的重壓下,從奧克爾退守格亞河一線,其南翼部隊位於格亞附近。
同日,由「霍去病軍團」司令部發出的公報說,被圍在科塔的敵人也已投降。公報聲稱,俘虜有二萬二千人,包括軍長一人,師長三人;有十二個炮兵營繳了械,中國軍隊還繳獲大量補給品和裝備。
此前,11月4日,穗子所指揮的第1裝甲集群軍佔領德里,正如穗子所命令的那樣,他的皮靴在自己的規定時間內踏到了德里的土地上!英印聯軍在德里的全線的抵抗陷於崩潰。
然而,在攻擊開始之後,情況對第29裝甲團來說似乎不妙。英軍炮兵已進入戒備狀態,29裝甲團的一舉一動都招致了敵人炮火的襲擊。這時,中國軍隊的炮兵還在被堵塞的道路上,不能按時進入陣地。無論是工程兵,還是大部分工程器材,都沒有運到。
步兵一夜的行軍,已經筋疲力盡,追擊成了問題。眼下又不能讓戰車和汽車去走那些馬拉大車走過的小路。那些還有點體力的人,被派去偵察由東面接近敵人路線。
中國的步兵在強大的航空兵和炮兵火力掩護下發起進攻,這當中曾過和圖書多地使用了煙幕彈。中國軍隊很快就發現,齋普爾許多支撐點都經不住炮彈和炸彈,許多陣地都不能進行環形防禦,只要用手榴彈和噴火器攻它的薄弱點,就很容易把它攻破。
7日日拂曉,第18步兵師穿過了因受創而停止前進的某師的戰鬥隊形,繼續奮力前進,通過遍布密林的山區。敵人用砍倒的樹木封鎖了道路,他們的炮兵、狙擊手和機槍手充分利用蔭蔽條件良好的地形。第18步兵師在行動緩慢而艱苦的戰鬥中繼續向科塔推進。7日傍晚,第18步兵師距科塔只剩下一公里了。
6日,包括有一個新建師的印軍預備隊,由克勒格布爾爾向我裝甲部隊的翼側反擊。經兩小時克激戰,該敵被擊退。6日夜,段祺瑞的主力坦克軍投入縱深已達十二公里的橋頭陣地。
到達謝奧布爾以後,第18步兵師奉命調頭向左,挺進科塔。
穗子打斷了他的話:「我不需要聽到解釋,在戰場上也不應該有解釋。前衛突擊第29裝甲團的任務是於11月3日10點前趕到阿爾蘇納,並對其展開攻擊,但你卻沒有完成任務,拖累了整個裝甲集群軍的行動!許團長,你被免職了!」
中國軍隊的戰車指揮官們則認為,戰車應當集中使用。據此,在主攻方向集中了中國兩個裝甲軍和一個摩托化軍。中國的軍事理論認為戰車只有一種用法,即大規模集中使用。
在拿下羅塔克后,出現了一場小小的危機,英軍的一個裝甲旅在低空飛行的飛機支援下進行了反衝擊。所幸的是,英軍倉促發起這樣的反衝擊,並不那麼得心應手。他們的坦克行動緩慢又笨拙,而當他們發起攻擊的時候,第1裝甲集群軍的反坦克炮也已經隨第1裝甲旅的先頭部隊到達了。這次交戰短促而激烈。英軍的反擊有勇無謀,沒多久,他們的近五二十輛坦克就毀在戰場上了。英軍裝甲旅的通信設備是很差勁的,而中國軍隊的裝甲部隊卻擁有新式的無線電設備,這在機動作戰中是一種顯然的優勢。
經過仔細偵察發現,埃達沃河中問有個地方還露出一塊小土地,估計戰車可以在這裏徒涉渡河!
7日晚,第18步兵師接到電話。他告訴我說齋普爾地區2萬英印聯軍的已經無條件投降。
「將軍!」許願大聲叫了出來:「請再給我一次機會!」
穗子站在裝甲車上,面色平靜:「命令29裝甲團,必須在11點前到達阿爾和-圖-書蘇納,命令左翼第7裝甲師,右翼第11、17裝甲師,對阿爾蘇納形成合圍之勢!命令第8、第9裝甲師,衝過阿爾蘇納,直接對德里展開進攻!命令空軍加大轟擊力度,我要我的部隊達到德里,德里已經成為一片廢墟!」
在穗子所指揮的部隊里,永遠沒有任何人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12日,一切情況已經明朗,在溫迪亞山脈英印聯軍面臨的災難已成必然……
「將軍,英國人的抵抗異常激烈……」
勞爾克拉這個地區村莊多,還有許多小林,地形複雜,英印聯軍防守堅固。這塊地方交給步兵團來解決,裝甲部隊則繞過抵抗的敵人,竭盡全力向南推進。
13日,第2裝甲師開始攻擊。
5日的戰鬥非常激烈。
有炮火支援的敵軍佔領著山脊,我第2摩托車營已被阻於英軍陣地前的濃密灌木林中。敵人偽裝得很好,我們的支援炮兵找不到目標。
征服印度,把英國人從印度、從亞洲全部趕走的戰鬥開始了!
3日,英軍總司令馬格龍勛爵下令斯實施局部反擊;還企圖在這次大規模行動中得到側翼印軍支援,以封閉這一致命的缺口。但是側翼印軍宣稱,他們到4日才能參加反擊。但英軍第5師卻於3日早晨,就在格亞以南開始了行動。由於使用的兵力太小,沒有取得什麼決定性的戰果……
「報告將軍,前衛突擊第29裝甲團團長許願!」
114日早晨,我步兵平素一絲不苟的訓練和強壯的體魄顯示出了力量。這時,當面敵人出現了要撤退的徵候。
「報告將軍,按照計劃,我的部隊應該到達阿爾蘇納!」
航空兵突擊十分猛烈,甚至沒有人理會到,他們是在沒有炮兵支援的情況下強攻的。
許願稍稍沉默了下:「我接受您的命令,將軍!但請答應我最後一個請求,請允許我做為一名普通的士兵加入到戰鬥之中!」
8日,在幾處同時突破勒德蘭防線;9日,第2裝甲師佔領巴倫布爾,分割了溫迪亞山脈所有英印部隊。10日,第2集團軍的右翼佔領了瓜廖爾地區,英印聯軍在這一地區的抵抗很快就被粉碎了。
而英印聯軍,特別是英軍的將領們,仍然沿襲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線式戰術,把他們的坦克分割配屬給步兵師。英國部署在印度最強有力的第6裝甲師還沒有到達德里,英軍也從來沒有打算集中使用他們的裝甲部隊。
甚至在中國軍隊突破德里防線以後和圖書,英軍將領來仍然沒有能夠集中他們的坦克以及火炮。在戰場上,英軍的坦克戰術也實在過於死板,而且流於形式。
中國軍隊最高統帥部精心策劃,把裝甲群調到勞爾克拉地域,先頭部隊只遭到敵人微弱的抵抗,於7日進至比拉斯布爾。段祺瑞指揮得當的八個裝甲師,在比拉斯布爾兩側挺進,勢如破竹。
正當德遭受到第1裝甲集群軍猛烈攻擊的時候,11月3日、4日,右路「李牧軍團」之第6集團軍與英印聯軍在印度代奧克爾、格亞一線也爆發激戰。
14日中午,兩個戰車連抵達溫迪亞山脈的谷口。這是一個非常狹窄的峽谷,兩邊峭壁參天,埃達沃河在當中奔流而下很難過河,因為沒有橋樑,而且架橋器材還沒有運到。
當然,雖然中國軍隊十分器重戰車,但中國的將軍認為,戰車沒有摩托化步兵和炮兵的積極支援是寸步難行的。
中國軍隊的增援部隊已經調上來,它們是第3裝甲團的第1營、第30步兵團的第2營和一個工兵連。這裡是大起伏地,到處是茂密的灌木叢,極不便於戰車通行,戰車只能沿道路行進,而偵察得知,道路早已布了雷。
警衛隊,第1裝甲集群軍。
而英軍指揮部並沒有認同這種理論,而且沒有積極採取對策。
穗子決定擴大勝過,並繼續以一個裝甲師的力量向德里挺進。這是一個非常大胆的決定。無論是炮兵、坦克,還是反坦克火炮,都還沒有調上來。
奧克爾以南沒有發生任何情況,因為為實施反擊而集結起來的印軍遭到了中國空軍的連續轟炸。據印度官方史書記載:「在這關鍵時刻,證明英軍最高統帥部是指揮無方的。」
5日,「李牧軍團」主力對安比加布爾發起進攻,裝甲軍深深地突入了敵軍的陣地。第17裝甲師迅速進至安比加布爾一線,5日下午進駐安比加布爾,並趁敵混亂之際,繼續向前挺進,分割了英軍的蘇格蘭師和集結在勞爾克拉的大量印軍。
中國軍隊最高統帥部對印度戰局的計劃,重點放在三個主要進攻方向上。
5日,穗子的戰車部隊開進了錫格爾;6日,前衛抵阿傑梅爾,完成了對齋普爾地區2萬英印聯軍的包圍。
中國軍隊的戰車軍和裝甲師不只是訓練有素,擁有上等的通信器材,而且各級指揮官都充分理解到,必須在前線直接指揮戰車部隊。這樣,他們就可以及時利用戰車戰所帶來的多變的情況和有利戰機。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