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國魂

作者:西方蜘蛛
國魂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卷 前進,中國! 第757章 攻克戰略要島

第三卷 前進,中國!

第757章 攻克戰略要島

他命令部隊儘可能穿越中國軍隊的防線,滲透到中國軍隊後方重新打通兩翼聯繫。中國軍隊發現了聯軍的行動,他們發射的照明彈將黑夜照得如同白晝,許多聯軍越過了中國軍隊的前沿防線,有的甚至滲透深入達1600米,但中國軍隊預備隊和後方勤務人員依託工事頑強抗擊,天亮時,聯軍的反擊被徹底粉碎,傷亡至少1000人。
上尉站在那裡,懦弱地低下他的頭。埃馬森拔出他的槍,揮舞起來。然而那把槍並沒有響。埃馬森手下的軍官把劍從他的手中拿走了。指揮官埃馬森開始哭泣,悲嘆:「朗里奇山陷落了,朗里奇山陷落了。」
6月1日,中國軍隊經過激烈的鏖戰,終於攻佔了二號機場和斯德奇山村。
那天下午,中好海軍陸戰隊軍士羅海和一個4人巡邏隊順利地爬上了朗里奇山的北面,那裡正好位於一個被摧毀的炮台陣地的上方。他們沒有看見敵人,下山返回報告。羅海詢問是否他應全力向山頂進發。但是天色已晚,他得知等到早晨再說。
無數的中國士兵,在這次戰爭中都有著無比傑出的表現!
在進攻發起日後的第三天,在朗里奇山仍有殘餘的聯軍在抵抗!
6月他隨陸戰5師再次前往太平洋戰場。在進行臨戰訓練時,他充分發揮當車工時的技術技能,把被毀壞的艦載機上的大口徑機槍拆下來,改裝成能單手擊發的槍,並給這支自製槍起名「利刺」,他就帶著「利刺」來到了新咯里多尼亞島。
從山腳下向上看,陸軍中校邢千也看到國旗升起來了。他馬上意識到他所在營的財產——那面國旗——將成為歷史的見證。「某些狗娘養的將想要那面旗!」他說道:「但是他不會得到它。那是我們的旗。」一位下士被派去搜羅另一面國旗。他在灘頭陣地外的一艘登陸艇中找到了另一面國旗。那是一面嚴格意義上的國旗,幾乎是那面已經升起的國旗的兩倍大。
新咯里多尼亞島上的中國軍隊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戰鬥已經成為不折不扣的消耗,有時一整天只前進4米,慘重的傷亡甚至使軍官們都沒有勇氣再將士兵投入戰鬥。在對島上第二制高點382高地的爭奪中,陸戰4師屢屢陷入聯軍交叉火網,傷亡極其慘重,382高地因此被稱為「絞肉機」,戰鬥部隊的傷亡率高達50%以上,有經驗的連、排長和軍士長傷亡殆盡hetubook.com.com,許多連隊連長由少尉或上士擔任,而排、班長大都由普通士兵擔任。中國軍隊必須逐一消滅側翼的聯軍陣地,解除側翼威脅,才有可能向前推進,所以戰鬥異常殘酷、激烈。
從16日中國軍隊宣布佔領新咯里多尼亞島后又經過整整一周的激戰,24日中國軍隊才將殘餘的聯軍壓縮在島北部約2100平方米的狹小範圍里。傑克森于當晚焚毀了軍旗,發出了最後的訣別電報,然後銷毀密碼,準備實施最後的決死反擊。
聯軍隨即發動了一次逆襲,21團猝不及防,一度被迫後退,隨後在艦炮支援下拚死反擊,才鞏固了陣地。
在進攻發起日後的第四天早上8點鐘,海軍陸戰隊的軍士謝長其和第28團第2營的3名士兵,開始沿朗里奇山的北面山坡向上爬。40分鐘后他們到達了山頂,沒有遇到任何敵人的火力,他們仔細查看了火山上的彈坑。他們發現了一批機關槍和彈藥——但是沒有一個活著的人。他們滑下來,匆忙返回斜坡處報告。一名陸軍中校邢千叫來了中尉趙松——7連的指揮官,並命令他奪取最高峰和佔領彈坑。「把這個帶上!」邢千說道。他遞給中尉一面小型中國國旗,那面國旗本來是他打算在進攻發起日那天在朗里奇山的頂峰上升起的。
新咯里多尼亞島,不僅使中國軍隊獲得了轟炸澳大利亞本土的重要基地,還打開了直接攻擊澳大利亞本土的通道。
在新咯里多尼亞島海軍衛隊的指揮官上校埃馬森的指揮司令部里,海軍上尉報告了朗里奇山的損失。在新咯里多尼亞島上的美國海軍的等級中,埃馬森的級別緊挨著海軍上將,而且他是一個徹底的傳統主義者。「你這個賣國者,為什麼到這來?」他對上尉喊道:「你不知道什麼是恥辱嗎?你是個懦夫和一名逃兵。我要屈尊親自來將你槍斃。」
第二天一早,卓尹便冒著美軍猛烈的炮火獨自一人在防線前方尋找失散的戰友,接著又在美軍彈雨下和另一位戰友合力將一位傷員抬到了300米外的後方包紮所!回到戰線后,卓尹又自告奮勇偵察前方一個美軍遺棄的機槍火力點。他藉著夜色的掩護,不顧美軍可能重新返回的危險,獨自整整活動了一個晚上,以免部隊第二天前進時誤入險境!——他的勇敢贏得了人們的尊敬。
那天晚上約有3和-圖-書00多仍活著的敵人在山裡,按照他們垂死的中校的指示,想溜出去,向北方走。其中約20人成功了——他們是由一位海軍上尉帶領的一隊殘兵敗將。
聯軍早已掌握了中國軍隊的攻擊程序,先是航空火力準備,再是艦炮火力轟擊,接著是地面炮火射擊,最後才是步兵衝擊,所以聯軍總在坑道里躲過中國軍隊的炮火,再進入陣地迎擊步兵的進攻,一次又一次粉碎了中國軍隊的攻勢。中國軍隊最後改變戰術,在6月7日拂曉,沒進行任何炮火準備,悄然接近聯軍陣地,突然發起衝擊,打了聯軍一個措手不及,一舉攻佔了362高地。
6月10日,陸戰3師將聯軍防線截為兩段后,隨即開始向兩面擴張戰果,9團向東,21團向西,分別策應陸戰4師、5師的攻擊。儘管戰事的發展對聯軍的防禦已經相當不利,但聯軍仍依託工事死戰不退,尤其是陸戰5師面對的是由傑克森直接指揮的部隊,遭到的抵抗更為激烈。陸戰5師的傷亡超過75%,許多戰鬥部隊失去了戰鬥力,師部的文書、司機甚至炊事員等勤雜人員都投入了戰鬥。3師、4師的傷亡也很嚴重。在這種情況下,陸戰4師師長向傑克森和新咯里多尼亞島聯軍中戰鬥力最強的第第29團馬特上校發出勸降信,信中他首先向聯軍的無畏精神和英勇作戰表示了敬佩,接著說明了聯軍目前無法取勝的處境,最後要求他們指揮所屬部隊停止抵抗,中國軍隊將根據《日內瓦公約》保證投降聯軍受到人道待遇。但勸降信如同石沉大海,沒有迴音。
中國軍隊很快就發現,隨著逐漸升高的地形,聯軍構築了密如蟻穴的地堡和縱橫交錯的坑道網,憑藉著這些工事,聯軍的抵抗越來越頑強。於是中國軍隊將作為預備隊的陸戰3師師部和陸戰第9團、野戰炮兵第12團送上島,投入戰鬥。
「瘋子將軍程德遠」程德遠將軍恰好和一位中國著名的文官——大總統所信任的宋子文來到岸上。宋子文剛剛從北京趕來,要親自看看海軍在太平洋工作的情況,看到了在峰頂的小國旗。宋子文若有感觸地說道:「德遠,在朗里奇山升起那面旗對海軍陸戰隊未來500年都將產生重要的影響。」
6月9日中國軍隊佔領了尚未完工的三號機場。傑克森得知中國軍隊突破了防線並將聯軍一分為二時,立即組織部隊進行反和圖書擊,他深知中國軍隊火力強,正面進攻難以奏效,所以進行的是夜間滲透反擊。
卓尹自告奮勇前去偵察,以便發現聯軍防線的薄弱之處,為連隊的前進創造條件。他帶著19名志願者組成的小分隊迎著聯軍的彈雨沖了上去,他們從一個彈坑跳到另一個彈坑,就這樣一寸寸前進,終於為連隊找到了突破點,可是在9名生還者中沒有卓尹,他倒在了前進的道路上。
左翼的5師,攻擊362高地的遭遇與4師在382高地如出一轍:剛攻上山頭,側翼聯軍立即以密集火力封鎖中國軍隊的退路,再以縱深火力和兇猛的反擊將攻上高地的中國軍隊盡數消滅,中國軍隊死傷無數,卻毫無收穫,只得先消滅最突出部的聯軍陣地,再步步為營艱難向前推進。
在戰鬥中。卓尹所在連在一個巨大的山丘邊停止前進,修築工事準備宿營。安頓好士兵之後,排長帶著卓尹前去偵察附近情況。他倆悄悄地向前搜索,突然在一個隱蔽得非常巧妙的地方,出現了一扇笨重的大門,裏面竟然是一門向海灘射擊的火炮!原來是個聯軍的隱蔽火力點!卓尹沖了上去,向門裡猛投手榴彈,在猛烈的爆炸中,一群美軍從火力點里沖了出來奪路而逃,卓尹舉槍就射,一連擊斃了8名美軍,當第9名美軍衝出來時,卓尹一躍而起,用刺刀結果了他!
夜幕降臨之後,因為他所在的排由於推進太深而過於突出,不得不稍稍後退,以保持戰線的平整。在後撤中卓尹又擔負了殿後的艱巨使命,掩護戰友們在聯軍火力下安全後撤。
在向上走的路上,趙松和與他同行的40個士兵,個個都背著武器和彈藥,發現前進的路在某些地方是如此的險峻以致他們不得不手和膝蓋並用匍匐前進。但是一直沒有敵人阻撓,他們到達山頂了。
4月24日,陸戰3師21團在海空火力的支援下,由戰車開道,終於突破了聯軍在二號機場南側的防線,拔除了聯軍近800個碉堡。
有人在地上發現了一個6米長的鐵管,那可能是這座島的接雨系統的一部分。6名海軍陸戰隊員抓住了旗杆並插在了山頂上。這時,戰地攝影師拍下了照片。
6月7日,中國軍隊發動總攻,擔負中央突破的陸戰3師勢如破竹,進展神速,遇到難以克服的聯軍陣地就設法繞過去,繼續向前推進,終於突破了聯軍的防線,並於兩天後攻到了西海岸,佔和圖書據了一段約800米長的海岸,將聯軍分割為兩部分。
忽然,從洞里又出來一名敵軍軍官,他揮舞著一把手槍,向中國國旗跑去。海軍陸戰隊員的步槍一陣齊射把他也打倒了。
戰後,卓尹被追授中國最高榮譽勳章——大總統金質勳章,他的家人應邀出席儀式。在儀式上,他的母親這樣評價兒子:「卓尹一直在英勇戰鬥,他想看看自己是否能做到,那就是他加入海軍的原因,他確實做到了!」
但是那已經變得很軟弱了;絕望的防守者偶爾從山上推下大石頭,讓它在海軍陸戰隊中墜落。儘管白天一場驟雨攙雜著火山灰使他們的步槍無用武之地,但海軍陸戰隊的巡邏兵還是想方設法從朗里奇山的周圍打出一條路,在新咯里多尼亞島的最南角會合。
指揮官將陸戰5師28團留在朗里奇山,負責肅清山上的聯軍,而5師的另兩個團則調到北部,協同4師攻擊斯德奇山地區的聯軍。同樣在5月23日,中國軍隊的航母編隊在新咯里多尼亞島以東海域與海上勤務大隊會合,接受海上補給,當晚再次向澳大利亞本土進發,以壓制聯軍可能對新咯里多尼亞島的支援。
6月1日,卓尹所在的部隊在362高地前進受阻,聯軍密集的火力簡直如同下雨一般,全連被壓制在高地下動彈不得,每一次前進的企圖都被聯軍構築在反斜面上火力點的猛烈射擊所粉碎。
但是,中國軍隊的巨大代價很快就得到回報,當中國軍隊登陸后,工兵部隊就上島搶修擴建機場,至7月20日,上島的工兵部隊已有7800人,將一號機場跑道擴建為3000米,二號機場的跑道擴建為2100米,不僅進駐了戰鬥機部隊,還成為中國軍隊轟炸機的應急備降機場。中國軍隊戰鬥機部隊進駐新咯里多尼亞島后,其作戰半徑就覆蓋了澳大利亞本土,能有效掩護轟炸機對澳大利亞本土的戰略轟炸,使對澳大利亞轟炸愈加頻繁和激烈,並將轟炸效果提高了一倍以上,大大加速了敵人的崩潰。新咯里多尼亞島上應急備降場至戰爭結束,累計共有萬架次受傷或耗盡燃料的中國空軍轟炸機在此緊急降落,從而挽救了這些飛機上萬名空勤人員。
他的「利刺」兩次被聯軍子彈擊中,他又兩次撿起來繼續射擊。午夜前後,卓尹終於接受連長的命令撤出戰場,他被送上接運傷員的登陸艇撤至海上的救護船,通常情況下,他在這https://m.hetubook•com•com次戰鬥中的任務已經結束了。但當卓尹得知新咯里多尼亞島上的戰友死傷慘重的消息后,他毅然重返新咯里多尼亞島。
在第9次返回海灘時,一發聯軍炮彈在他身邊爆炸,一塊彈片深深地扎進了他的肩頭,連長命令他回到海灘戰地救護點進行包紮,然後撤離戰場。但他拒絕了,仍帶傷堅持戰鬥,整個白天一直戰鬥在最前線,摧毀了多個聯軍火力點。
天亮后,中國軍隊組織掃蕩,四處追殺這股殘餘聯軍。激戰3小時后,中國軍隊將這股聯軍大部殲滅,聯軍僅遺留在中國軍隊陣地前的屍體就有250具,傑克森負傷后被俘,中國軍隊傷亡172人。中國軍隊于當天8時宣布新咯里多尼亞島戰役結束,但清剿殘餘聯軍的戰鬥一直持續到7月底。
6月16日,東北部的800餘名聯軍被殲滅,中國軍隊于當日18時宣布佔領新咯里多尼亞島,但戰鬥仍在繼續,傑克森指揮殘部依然在抵抗,有時戰鬥還相當激烈。
卓尹,中國海軍陸戰隊上士,參加過登陸菲律賓戰役!
役中國軍隊傷亡之慘重,戰況之慘烈為所罕有!參戰官兵也在如此慘烈的戰鬥中以自身的英勇贏得了殊榮,此役陸戰隊官兵獲得的各級各類勳章是歷次戰役之最,連中國最高榮譽勳章——大總統金質勳章都有4位獲得者,更是前所未有!
在菲律賓的戰鬥中他一次就擊斃了5名美軍狙擊手,贏得了「美軍狙擊手的獵人」的讚譽。
6月25日,傑克森派人設法通知島上的每一個人于夜間攜帶武器在三號機場附近的山區集合。6月26日凌晨,傑克森親自率領約350名聯軍向二號機場的中國軍隊發起了最後反擊……
在新咯里多尼亞島上,他帶著他的班投入了戰鬥,他以彈藥箱為依託,用「利刺」的強勁火力有力掩護了部隊的推進,他憑藉著準確而猛烈的射擊,接連摧毀了9個聯軍火力點。正是由於長時間的猛烈射擊,「利刺」的彈藥消耗極大,他不得不8次返回海灘補充彈藥。為了能在鬆軟的火山灰上快速奔跑,他扯掉笨重的靴子,扔掉鋼盔,途中還幾次冒著炮火把傷員背到海灘的戰地救護點。
5月25日,3個陸戰師在新咯里多尼亞島並肩開始攻擊,4師在右,3師居中,5師在左,並列向東北推進。
直到6月2日,24團才攻上了高地,但所付出的傷亡是巨大的,有好幾個連的官兵非死即傷,幾乎全連覆沒。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