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都督請留步

作者:攜劍遠行
都督請留步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十卷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第446章 「祭品」的復讎

第十卷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第446章 「祭品」的復讎

祖珽立刻就打住不說了。
因此佔地盤,控制當地的官府,清繳和收編當地的山匪水匪,便成了劉益守交給獨孤信等人的首要任務。
高澄低眉順眼地說道。高岳在這裏裝腔作勢說半天,不就是等著這句么?
「如果要走淯水,我們要先到新野,再從新野逆流而上到鴨河口。你覺得,這麼遠的距離,能避開高岳軍的耳目么?」
竇泰不動聲色的說道,他相信高岳能聽明白自己的言外之意。
所謂「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便是這個道理,過去的始終都是過去了。人必須向前看。
韋孝寬默默點頭,大概了解了前因後果,心中暗暗盤算著祖珽的話究竟可不可信。
高歡知道了以後,恐怕心中也會為兒子的膽色驕傲,至於勝敗,那些已經定死了不會改變,高歡也不可能去對嫡長子追究這些,只當是交學費了。一千多精騎的「學費」,高歡還是交得起的。
得劉益守軍令,獨孤信帶兵從始平郡(武當)繼續向西攻齊興郡(鄖縣),當地道路異常崎嶇,不方便行軍,並且漢江兩邊幾乎都是崇山峻岭,經常就是走一段就沒路了。
聽到高岳這麼說,帥帳內的眾人這才面色稍緩。
高澄差點說漏嘴,看到竇泰那要吃人的眼神,連忙閉口不言。高岳心領神會,大概知道祖珽為什麼要「逃亡」了。如果可以活,誰又想去死呢?人之常情罷了。
崔士謙等人為什麼會死守宛城呢?因為當初他們跟達奚武和韋孝寬等人有約定,對方一定會來救援的。
「按你們的話說,就是受到了祖珽的蒙蔽對么?」
鑒於此地的地形超出原先估計,又沒有熟悉本地的將領以為軍中參謀,獨孤信寫信給劉益守,要求大軍暫時在此地駐紮,並招募熟悉地形的本地人從軍,專門組建一個引路的「嚮導營」。如此方可解燃眉之急。
這是一件很容易判斷事情。
韋孝寬微微點頭,心中已經有了決斷。
韋孝寬見過不少人,有忠義之輩,也有狡黠之徒,眼前的祖珽,怎麼看怎麼不像是個老實人。他料定此人絕不會「捨生取義」。
韋孝寬此番www.hetubook.com.com不同意達奚武與高歡的人馬正面對抗,就是擔憂對方兵多不好對付,一把火燒掉糧草正合他意,乃是以弱勝強之策。
不善攻城的進攻方,善於守城的防守方,兩邊打起來以後,本該一邊倒的戰局,就開始呈現血肉磨盤一般的慘烈焦灼。
……
宛城外的高歡軍大營內,一片愁雲慘淡。高岳望著面色灰敗的竇泰,又看了看低著頭不說話的高澄,心中無奈嘆息,臉上卻又不能表現出來。
說到難走,它肯定比不上蜀道。但是論複雜程度,蜀道就比不上這裏了。始平郡有不少湖泊,河灣,河道,密林,唯獨陸路很少。
「這個祖珽,之前有無參与軍機?」
……
祖珽忍不住提醒道,他可不想自己因為一些細節被韋孝寬等人誤會,然後憋屈的被處死。
「然後呢?」
高岳嘆了口氣,內心也是感覺惋惜,並不責怪竇泰他們衝動。誰也不能想到,敵人居然可以陰險到如此程度。
眼看事不可為,劉益守從善如流,接受了獨孤信的意見,同意暫時不向西進軍。侯莫陳崇當初是坐船離開的,但是劉益守讓獨孤信西征,並不是為了追擊,而是做戲給韋孝寬看,做戲給建康的朝廷看,表示他正在積極的收復失地。
「如此便好,此番雖然失利,卻也不妨礙攻克宛城。二位下去整頓兵馬吧。」
「高岳就把糧倉,設在鴨河口的某處,那個地方,如果沒有我帶路,你們是不可能找到的。但是……」
鄧縣縣城內的某個院落內,韋孝寬抱起雙臂,好整以暇的看著趴在床上的祖珽,似乎很期待對方有什麼精彩表演。
「唉!這次若是真能燒毀關中那幫人的糧草,此戰就輕鬆了。」
他一向認為自己有真才實學,自己才是最牛逼的!
高岳只能撿好聽的說,確實,這次奔襲被人埋伏,雖然慘敗,但總算是高澄第一次參与重大軍事行動,還是親自上陣。
「韋將軍要快些決斷才是,軍令隨時都能改的。」
換句話說,當高歡還沒發家的時候,這些人都在哪裡呢?不過是看著高歡和_圖_書在六鎮受苦的無聊親戚罷了。
崔士謙等人從河北來,葛榮軍肆虐的時候,他們就固守塢堡,有著豐富的守城經驗,尤其是善於組織城內普通居民守城。
高岳沉聲問道。這話表面質疑,實則開脫。
高岳疲憊的擺了擺手,如今正是攻打宛城的關鍵時刻,任何地方都不能出錯!
很明顯,祖珽這番話,可謂是霧裡看花,讓你聽個大概,卻又不明白他到底想說什麼。
如果這算是挖坑的話,那也真是挖坑中的極品,韋孝寬覺得自己這波萬一栽了,他也輸得心服口服。
這兩個人,一個是高歡的連襟,一個高歡的嫡長子,他還能說什麼呢?
高岳是個明白人,自然也知道自己名為「宗室」,實際上也不過是高歡麾下的普通將領而已,他根本就不會在竇泰和高澄面前擺譜。
對於可能為自己帶來軍功的人,韋孝寬不介意給他最大程度的尊重。
韋孝寬不動聲色問道。
祖珽心高氣傲,雖然跟著高澄,卻不太看得起這個人。高澄跑來前線是鍍金,祖珽當初可沒想過自己能鍍什麼金,拼爹他也拼不過高澄啊!
「把外圍的兵馬都撤回來,替換之前攻城的部曲,出全力!」
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山村有遠親,不外如是。所以可以想象,這些宗室在高歡心中,也就是些帶著血緣的工具人罷了。真要說這些人跟高歡有多深的感情,那就只能用「呵呵」二字來回答了。
「你安心養傷便是了。」
高歡在晉州進展順利,高岳在婁昭君的力挺下,居然毫無建樹,而且還因為竇泰的事情慘敗了一次。試問此戰之後,高歡會如何看待高岳?
很簡單一個道理,高歡說「不要緊」,高岳就能真的可以不抓緊么?
「回高都督,確實如此。祖珽畏罪潛逃,朝鄧縣方向去了。」
韋孝寬雙手抱拳,恭恭敬敬的給趴在床上的祖珽行了一禮。當然,他會派斥候去確認一下,祖珽說得是不是真的。運糧的船隻上掛什麼旗幟,這是很容易確認的事情。
所有人都知道,所謂高歡的族人,其實跟高歡的關係並不親近,這些人,包括hetubook.com.com高岳在內,都是在高歡要起兵的時候,才依附過來的。
「從今日開始,全力攻城,不計傷亡,不惜一切代價!」
祖珽心細如絲,善於觀察總結,又心思活絡。高岳軍中那些東西,早就被他不動聲色摸清楚了。只是萬萬沒想到,發揮作用的時候,不是幫著高澄指揮三軍,而是作為對手要怎麼擊敗舊主。
宛城外的高岳軍大營內,高岳焦急的在帥帳內走來走去,高歡的親筆信也送來了,在信中,高歡說此番攻略晉州頗有斬獲,爾朱榮後勁不足,已經退回晉陽,自己這邊奪回了所有被占之地,兵鋒直指晉陽。
祖珽這番話說完,韋孝寬面色微變,他雖然性格沉穩,喜怒不形於色,但畢竟年輕缺少歷練,心智遠不如晚年時的頂尖老硬幣。
高澄聽到這話,臉上火辣辣的。祖珽私德確實不咋地,尤其好色。但祖珽卻真沒有做對不起他高澄的事情。別人不知道內情,他還能不知道內情么?
這樣一來,哪怕城門被破壞,攻城的一方也別想輕輕鬆鬆的進入。
宛城的護城河,引自淯水(白河),早就被填平了。不過崔士謙做得很絕,找來一些巨石,乾脆就把宛城所有的城門都給堵死了。
而宛城那邊,攻城戰也陷入極度焦灼之中。
韋孝寬這是在虛心請教了。
不過作為一個合格乃至卓越的硬幣,韋孝寬平時就喜歡陰對手,又怎麼會不防著別人來陰他呢?
原來采坑的是高澄啊。
「不會不會,他什麼都不知道,其實這次他是被……」
「唉,戰陣上刀劍無眼,兇險無比。此番世子親自隨軍奔襲,雖無功勞,也有苦勞,想來高王是樂見的。只是……唉,不提也罷!」
如果劉益守那邊應對不利,他們甚至可以吃下整個南陽郡!
然而軍令如山,可以嚴但絕對不能松。竇泰此番放棄巡查周邊的任務,數百里奔襲南鄉,最後無功而返,損失慘重。
祖珽趴在床上,狼狽地抱拳行禮說道。
祖珽如今不方便活動,將其控制起來很容易。思慮再三,韋孝寬覺得祖珽說謊的可能性很小。他作為高澄的親信,要是www.hetubook.com.com當「死間」,坑了別人害死自己,實在是有些難以理解。
忽然,他想起一件要命的事情來。
然而,作為一個成熟的「打工人」,高岳心裏很明白。高歡哪怕說得很放鬆,並不對高岳作要求,自己也不能當真。
「在下原本有建功立業之心,高澄並不關注軍務,但在下一直在軍中以世子高澄的名義打探消息,當初也是無意中看到糧倉的所在。將軍莫要遲疑,現在或許糧倉還在那裡,不過將來就不好說了。」
高岳虎著臉,對帥帳的包括竇泰在內的一眾將領說道。
「高岳軍的運糧船,皆是掛白帆,船頭船尾有特殊顏色的旗幟。按金白木青水黑火紅土黃這樣的五行色,每次運糧后便更換一次。白天掛旗,夜點漁火。掛什麼旗,點什麼火,放什麼位置,我心中都有數。高岳軍中部曲甚多,便於渾水摸魚。韋將軍不妨偽裝成運糧的船,我帶你們直接開到屯糧點,然後……該怎麼做不需要我教了吧?」
所以高岳根本不怕崔士謙什麼的出城火燒大營存糧,他們有源源不斷的補給。
「祖先生大義,請受在下一拜。」
高岳軍這次帶的人,多半都是六鎮部曲當中的各大山頭,這些人大多是從草原而來,精通野戰,不善攻城。
鴨河口地形複雜,河灣交錯,韋孝寬派斥候查探過,根本找不到存糧的地點。高岳的人馬,就是通過白河上的船隻進行補給,糧倉的糧草在鴨河口的某個渡口被運上船,然後一路南下到宛城附近卸船,交給高岳的大營囤積。
韋孝寬開口詢問道。
「族叔,小子識人不明,害得此番大軍遭遇敗績。回鄴城后,在下自會跟父親解釋此事,與族叔無關。」
高岳面色忽然一沉,有些擔憂地問道,眉頭微微皺起,凝神看著高澄。
這也算得上是造化弄人,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了。
祖珽一說這個,韋孝寬的心就砰砰直跳的。這批糧草雖然完全沒辦法運出南陽,但是如果能一把火燒掉,那麼吃下半個南陽郡,基本上就是鐵板釘釘的事情。
「世子既然已經參与軍務,那便留在大營吧。」高岳明白,高澄這波是欠https://m.hetubook•com.com了自己一個大人情,既然如此,乾脆就隨他的意,讓他在大營里待著好了。
與之相反的是,婁昭君與高歡相識于微末,孫騰、司馬子如等人依附過來的時候,正是高歡事業的低谷期。反倒是這些人,跟高歡有些感情,更加親近。
「祖先生可以儘管開口,無論說什麼,在下都是不會介意的。」
被這樣肅然的眼神看得心裏發毛,高澄想了想,自己和祖珽似乎並不關注前方軍情如何,本身就是衝著混軍功去的,好像似乎大概……沒什麼問題吧?
高歡鼓勵高岳不用心急,可以穩紮穩打,河北多的是糧草。只要能耗到今年秋收,哪怕到時候退兵,也夠崔氏兄弟喝一壺的了。
這麼大的事情,是典型的玩忽職守,不聽號令。無論如何要有個交代,否則大營內其他將領有樣學樣,這場仗就沒法打下去了。
「你是何人?為什麼會知道這些呢?」
「洛陽四塞之地,北有邙山與黃河,東有虎牢,西有潼關,南面山麓,漢代便是帝王行宮與狩獵之地。翻過南面的山麓,便有淯水(白河)發於此,山丘河灣遍布,密林與平地交錯,昔日魏國(北魏)在此地設立北淯郡,毗鄰包括淯水在內多條河流匯聚的河灣。此河灣便名為鴨河口。」
「我乃范陽祖氏出身的祖珽,之前為高澄心腹。這次偷襲南鄉慘敗,高澄亦是在軍中,欲把我當替罪羊。我得知后提前跑了出來,以破敵之策來投奔將軍。」
只要鴨河口的糧倉被燒,高岳哪怕有十萬精兵,也不得不退兵了。想到這裏,韋孝寬這才開始真正重視起趴在床上的那個倒霉蛋。
果不其然,高岳痛心疾首的嘆息道:「祖珽乃是世子親信,將來前途不可限量。可惜他被權力迷惑了雙眼,寧可背叛世子,也要為賀拔岳那幫人服務,唉!太可惜了!此人怎能如此背信棄義!」
更大的可能,是高澄讓祖珽逃跑的,一個人背下了所有的罪!
更要命的是,北淯郡一直都不歸崔士謙管轄,一直都是高歡的人馬在經營。無論是崔士謙等人,還是關中來的達奚武韋孝寬之流,都不知道北淯郡內屯糧,或者適合屯糧的地點在哪裡。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