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作者:caler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再戰

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再戰

怎麼辦?
對於巴爾堪的求援,順治皇帝頗為惱怒,認為巴爾堪有畏敵如虎的嫌疑,便派遣兵部尚書瓜爾佳·遏必隆前去督戰;但只身前往——好吧,還帶了幾名護衛——的遏必隆顯然也無法幫助巴爾堪擋住明軍的攻勢,以至於東線開戰才4天,巴爾堪部就丟了7座堡寨,後撤了12公里。
只能涼拌!
最後,清軍調兵二千編為左右兩路,越唐努山南下,進入燕然和北庭腹地進行襲擾,以伺機襲擊明軍的運糧隊伍,遲滯明軍可能實施的最新一次北伐行動。
雖然明軍採取的是穩紮穩打的戰法,但對於東線清軍來說,局面還是很糟糕的,所以,當從潰兵口中得知明軍採用了令人無法理解的射擊技術、以及明軍的步銃射程又有所增加的消息后,擔任清軍東線防禦官的愛新覺羅·巴爾堪便第一時間向新京發出了求援信。
對於遏必隆的建議,巴爾堪哭笑不得,但也別無選和*圖*書擇,就只能在逐次抵抗的同時與派出奇襲部隊設法拖住東線明軍的腳步……
明軍東線部隊系由3個京營步兵團、1個京營炮兵哨、1個京營工兵哨、1個京營攻城炮隊組成,並得到了1個京營輜重團的支援,瀚海、金微兩都司則為運輸部隊提供了必要的護衛。
這是因為,今年明軍為了修正了去年北伐時出現的後路被襲擊、進而導致糧秣供應出現困難的問題,沒有走補給線最漫長、中途消耗最大的朔(方)燕(然)路、朔(方-瀚)海路,人和物資主要走的是饒(樂-瀚)海大路,然後用木筏通過土拉河-鄂爾坤(鄂爾渾)河-色楞格河水系,將物資轉運到布克誰河上游兵站,再通過一小段陸上運輸后運抵北固(特斯)河畔的兵站,再用木筏順流而下的運輸到北固城進行屯集。
這不,親口詢問了敗兵、也用望遠鏡觀看了明軍戰鬥模式的遏必隆也和*圖*書拿不出解決的辦法來,就只能建議巴爾堪儘可能的利用地形襲擾明軍,籍此遲滯明軍的腳步。
見到明軍新式步銃將據險而守的清軍打得抬不起頭來,明軍的攻城臼炮就得以毫無危險的布設到了清軍旋膛銃的有效射程內,然後以大角度對躲在胸牆等防禦設施后的清軍實施吊射。
因為平西城是未來滿清在形勢不利必須放棄唐努烏梁海地區后得以西逃的重要基地,所以沒辦法實施全面動員的清廷經過再三討論,最終還是確立了打【巧仗】的戰略思想;於是,清廷便在向西線增兵五千的基礎上,調整了整體的部署。
明弘光十七年五月九日,南京會試放榜的前一天,已經開到布斯河堡的明軍東線牽制部隊經過一天的短暫休整,正式對當面之敵發起了進攻。
沒錯,清軍的烏真超哈兵們怎麼都不明白,明軍步銃手為什麼不需要直起身來裝填彈藥——清軍銃手們和*圖*書也嘗試坐著或者跪著裝填子彈和火藥,但這麼做的結果卻是很難壓實了槍膛內的火藥,進而導致射程出現了較大的折扣、彈道也變得不可捉摸起來,幾乎完全喪失了線膛槍應有的精準度和大射程——就只能帶著迷糊,被壓得抬不起頭來。
一句話,想辦法拖時間,畢竟小葉尼塞河河谷曲折漫長,只要能把明軍的前進速度降下來,就可以把東路明軍沖入唐努烏梁海腹地的時間拖到降雪之後!
怎麼說呢!清軍主動出擊的思路肯定沒錯,但問題是,清軍襲擾的目標出現了偏差。
這麼運,不但大大降低了途中消耗,而且提高了運輸的頻率,並使得運輸的安全性大增——清軍大約要越過1100公里的距離才能對饒海大路進行襲擾,可能性不是沒有,但也微乎其微;而布克誰河上游至北固河上游之間需要經過路上轉運的兩處明軍兵站的距離其實不超過15公里,明軍押運部和*圖*書隊相對還是比較容易護送的——此外,經由林北方向轉運的糧草也可以通過色楞格河水系加以運輸,因此,清軍對北伐明軍糧道的襲擾,從一開始就註定了不可能成功。
倒是,燕然和北庭境內的蒙部受到一定的池魚之殃,好在清軍出擊部隊的數量非常有限,兩都司的蒙部團結起來,清軍也輕易不敢陷入人海攻勢之中,就只能襲擾那些沒來得及與大部匯合的零散蒙人家庭了……
雖然,東線明軍的兵力非常有限,但採用了弘光十五年式后裝線膛步銃的明軍卻讓企圖憑藉旋膛銃及繳獲明軍老式前裝線膛步銃的清軍大吃一驚。
根據最新的部署,清軍在華克隆(小葉尼塞)河河谷方向留置了三千兵馬,以堵防明軍可能自這個方向發起的進攻;在恰丹穀道布置了一千兵馬,籍此警戒烏蘭固木方向的明軍的行動;在阿拉克穀道布置二千兵馬以為出擊部隊後援並防禦明軍追擊部隊在追擊清軍和-圖-書出擊部隊時,趁機攻打阿拉克穀道的行為。
是的,在雙方步銃手的對射中,清軍旋膛銃手幾乎被明軍射手完全壓制住了,這種壓制不僅僅是射速上的,也不僅僅是射程上的,關鍵是,即便明軍步兵進入清軍旋膛銃有效射程后,清軍也無法向正在卧射中的明軍步兵實施有效打擊,這就讓躲在明軍炮火無法攻擊到的位置上、準備用旋膛銃遏制明軍進攻的清軍銃手們有些不明所以了。
對!明年的事,明年再說吧,先把今年熬過去再說!
清軍根本擋不住明軍后裝線膛槍+曲射臼炮的組合戰法,一天之內被明軍推進了3公里、連奪了兩座小型堡砦,若不是小葉尼塞河上遊河谷的地形複雜、道路相對難行,清軍恐怕根本擋不住明軍的狂飆猛進——當然,東路明軍其實也擔心清軍在群山中實施穿插迂迴的戰術,所以實際也不會馬不停蹄的強行前攻,而是採取了逐步施加壓力,以策應西路軍行動的戰法。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