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他,改變了大唐

作者:藍白
他,改變了大唐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六卷 縱橫天下 第八百八十二章 人鏡魏徵

第六卷 縱橫天下

第八百八十二章 人鏡魏徵

被砍死的是外地來洛陽城的外地人,具體身份就不是很清楚了,不過李毅看那身打扮不是一般人能夠擁有的,想必是有點身份的誰家的郎君。
魏徵的一番道理說下來,李毅也終於算是明白了李二為何被魏徵噴的體無完膚,天天瀕臨駕崩的情況下,還能容忍魏徵天天在自己面前晃悠,而且一晃就是十六年的原因所在,也真正的明白了歷史上,在魏徵去世之後李二曾經說過的一句話——
「為何要設置法,因為他是一把尺,殿下既然為官,掌握裁定大權,便不可以憑藉個人愛憎喜怒來取捨罪行的輕重,你因為憐憫他,便不顧他所犯下之罪是否真的冤屈便未他推脫,你厭惡他,就不管他的罪行微小甚至是冤枉的,便要判其重罪,殿下,法無定科,任情以輕重;人有執論,疑之以阿偽。故受罰者無所控告,當官者莫敢正言,這天下沒了公平,便要亂了。」
三十幾號人一起錄口供,那肯定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啥意思?就是說,並非蓄意的謀殺,強|奸,搶劫,入室等情況下,偶然發生的鬥毆事件里,你可以針對不法侵害展開必要的反擊,但是你也會受到處罰,只是在量刑上可以減等處理,也就是說,如果你是自我防衛的情況發生的鬥毆,若是對方受傷的話,依照侵害者打成了不同等程度的傷,來按照原有的刑法懲罰減輕兩等懲罰,也就是說,原本流放的只需要坐牢,原本坐牢的只需要挨板子,原本挨板子的,無罪釋放,就是這個道理;但是一旦防衛致對方死亡,則連減輕處罰的待遇也不復存在。
魏徵,當之無愧的千古名臣。人鏡魏徵,絕非虛名啊。
李毅那邊就拱手看向老師了:老師,依照《唐律》,您覺得此案該怎麼判呢?
不,有些情況下還是可以正當防衛的,並且在古代的法律之中,早在《唐律》就已經明確的提出了無限防衛權這個概念,也就是說,在某些條件下,你可以採用任何手段,無限制的自我防衛,甚至是殺死對方,都不會追究你任何的責任。
事情到了這一步,大致的線索和紋路也就基本出來了,孫思邈那邊也應救治了傷者,傷者大多是皮外傷,並未被砍到要害,到也可以說話,李毅又跟著去親自詢問了一番傷者,了解了情況。
李毅正要反駁,魏徵那邊就神秘莫測的笑了:只不過https://www•hetubook•com•com……
隨後仵作也驗屍結束了,致命傷乃是一刀捅在心臟,致其死亡了,除此之外,其他地方倒是並無傷口了。
到了天蒙蒙亮的時候,驗屍,群眾口供,殺人者口供,僕從的口供,四者加在一起,就將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給調查的一清二楚了。
你光考慮到這個案件中的殺人者很有可能是無辜蒙受此災難的,光憑個案便想著更改「殺人者償命」這一條鐵律,你卻可曾想過,若是我直接在《唐律》中真按你所說,在面臨危險的時候后動手者殺人者無罪這一條,這世間該有多少無辜人命被殺啊!若我與你有仇,我便可以利用這條刑律,故意激你,誘導你與我鬥毆,讓你先動手,甚至讓你拿了刀子,我再反過來殺了你,回頭對簿公堂之時,我裝作可憐,父母官便會以為我才是真的受害者,又有誰有知道我是設了陷阱誘殺了你呢?我故意為之殺了人,卻又利用律法逃脫了本該有的懲處,父母官甚至無需詳盡的調查了解便可憑此律法放了我,這便是殿下想看到的嗎?
李毅此時對於魏徵的崇拜已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感覺自己在魏徵面前就是一個弟弟,魏徵說的一點沒錯,自己確實太過天真,思想太過簡單,處理政務,也確實太過情緒化了。
在貞觀年間,在對方實施謀殺,強|奸,搶劫,或是在夜間無故闖入你的屋子的時候,你都可以殺死對方並且不用擔負刑則,都是《唐律》中明文規定的,之後還有一些補充,比如侵害者在被控制的情況下,又或是侵害者是老弱病殘孕的情況下,不能將其殺死,否則按律處理等等這些補充條款就不在這裏詳細說明了。
大家就要覺得冤枉委屈,說難道我們連正當防衛都不行了嗎?
魏徵說完,拱手對著李毅作揖道:「德禮為政教之本,刑罰為政教之用,還請殿下,細細思量。治理天下,可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所考慮的應是天下人,而非一人爾!」
大唐是允許佩刀佩劍的,但是馬槊弩箭一類的大殺器就不允許佩戴的。
魏徵敲了一下李毅之後,就繼續說了:
不過身份也很快就驗明了,因為僕從被抓回來了,確切的說,是他自己跑來官署了,詳細一詢問,便知道身份了。
那還用說嗎?那當然可憐了啊!那老農不https://www.hetubook•com•com過是路過,平白無故受此無妄之災,現在因此殺了人,不禁自己受傷,家人以後無依無靠,甚至於自己還要丟性命……唉,可憐可嘆啊。
有這麼多人證,再加上大庭廣眾之下,光天化日發生的命案,想要做偽證,還是第一時間,那可能性就真的不是很高了。
李毅就撓了撓頭了:但若此事真的按律法來的話,這也太過可憐了,該如何是好啊?
這事情就擺在這裏,李晦那邊就皺著眉頭問李毅了:怎麼判?
老師,有一點學生不明白,為何老師您當初在編纂《唐律》的時候,要裁定鬥毆時,后動手者殺人死罪呢?我知道鬥毆的時候,情況會複雜,但是您可以裁定多種情況,比如生命受到威脅時,可以如同被搶劫,入室等情況下一樣為了自我防衛殺死對方而無罪的條件嗎!
魏徵踱步說道:
官署本著息事寧人,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的態度肯定也會幫著調解糾紛的,但是啊,年輕人就是有點意氣用事,死者不願意調解,讓那老農道歉,那老農本想著不惹事,就想著道歉好了,結果對方又讓賠錢,老農如何願意啊?不願意結果就打起來了。
總之大家只要明白,《唐律》以及後來魏徵大佬主持編纂的《唐律疏議》乃是影響了整個中華文化圈的立法的法律文書,甚至是影響到了外國許多的立法,而其中的全面程度,超乎你的想象之外。
魏徵看了李毅一眼,忍不住抬手敲了一下李毅的腦袋瓜子,就呵斥了:天真!
魏徵說完,看著李毅啞口無言的樣子,便意味深長的說了:
整個官署衙門忙活了半宿,可算是把事情的前因後果給弄明白了,殺人的人,住在洛陽城郊,是個老實巴交的農民,目擊者中有人認識,洛陽別駕派人去城郊連夜查詢,也很快查明了真實身份,確實如同口供上所說的那樣。
李毅白眼一翻,還能怎麼判,依法辦事啊!有法可依而不依法,要法何用?
老夫之所以沒有在《唐律》中加入你所說的那一條,而是設置九卿會審,便是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出現,有《唐律》在,有些人便不敢用這樣的法律漏洞來設計殺人,因為就算他們這麼殺了,最後還是要被判死刑,殺人償命天經地義。但若是真的有冤屈,情況也確實危及到不殺人自己便會死的程度,便可https://m.hetubook.com.com九卿會審,連同五奏,老夫相信此種情況下被誤判死刑的人將會少之又少!
畢竟法律放在那邊,你不遵守的話,法律還有威懾力可言嗎?但是封建時候的古人,也不是大家所想的那麼死板,尤其是中國古代,以儒家仁義治理天下,乃是人治的時候,對於死刑那是慎之又慎,唐朝時候審理死刑就有九卿會審了,還需皇帝陛下裁決,所以說,唐朝的民事犯罪里,起碼在貞觀年間,很少有被錯殺的百姓,甚至於有好幾年全國上下無一人被判死罪,就是這個道理了。
「諸斗,兩相毆傷者,各隨輕重,兩論如律。後下手理直者,減二等。至死者,不減。按律,當斬。」
法律是死的,人情是活的,而至於這個老農最後的命運如何,想想李二的為人吧!
原本的小事情現在發展升級到了鬥毆的程度,真要是這樣結束,那也就罷了,官署衙門那邊也不會把這打人的死者怎麼樣,事情到了這裏,錯肯定在他,是賠錢還是坐牢,那都要看老農的傷勢情況來定。
也就是說,若是按照魏徵所說的唐律來進行處理的話,那麼這個老農雖然是在對方先動刀子的情況下失手殺死了死者,即便是他是為了自我防衛,但是只要殺了人,那就不存在減免刑罰的可能了,按照唐律,是要殺人償命的,也就是,按律當斬。
刑偵審問做筆錄這種事情李毅不是很清楚,都是洛陽別駕帶人去做的,李毅也就是跟在邊上聽著。
沒多久就問出情報來了,說是參与事情的人員,除了被砍死的和砍人的之外,還有一個僕從,不過砍人的時候跑了,李毅當即就命人趕緊去追查那僕從的下落去了。
李毅正為了此事躊躇苦惱,那邊魏徵就笑著說了:周王殿下是覺得可憐那老農嗎?
除此之外,還有九卿會審制,也就是說,如果按律應該判罰死刑的人,案情經過必須要送到長安,經過三法司與吏、戶、禮、兵、刑、工各部尚書及通政史九卿聯合會審之後,再將案卷送到李二陛下的跟前,由李二陛下來定奪此事了!
老農被連著砍了幾刀,這時候肯定保命要緊啊!扭打之中不知怎得竟讓老農把刀子搶過來了,反手就是一刀把那死者殺了,隨後兩人分開,那僕從見到老農拿著刀子殺了人,第一時間就跑了,隨後那死者就到地上掛了。
魏徵摸著鬍子說了:如https://www•hetubook.com.com何是好?方才說了啊,按律當斬,周王殿下你得按照《唐律》來判才行!
接下來的事情就如同李毅到了現場時候看到的一樣了。
李毅放下心來便不再過問了,不過想到了一個問題之後,就忍不住問魏徵了:
李毅這邊才剛開始忙,外面魏徵大佬就進來了,李毅看到魏徵那是立馬腦闊子就疼起來了,好在魏徵不是來噴他的,而是跟他一樣加班處理命案的。
那邊程處亮一聽就打算去搬《唐律》去了,不過給李毅給拽回來了,搬什麼《唐律》啊,知道《唐律疏議》是誰主持編纂的啊?就是你邊上的魏徵大佬!
李毅被敲了一下,雖說很委屈,但也還是眼巴巴的等著魏徵解釋,他不覺得自己比古人聰明,很多時候古人做事情定規矩是有他們的道理的,魏徵雖在《唐律》中裁定,鬥毆時后動手者殺人依然死罪的規矩,還另外設置了九卿會審,進行詳盡的案情審核,這就是魏徵的智慧。
不過李毅聽到魏徵大佬說出「按律當斬」幾個字之後,還是有點蒙逼的,這種情況下,那個老農民除了反抗好像也別無他法吧,難道任憑對方砍死自己?但是如果反抗失手殺了人,又要殺人償命,這可如何是好啊,就算是法律也無法如此照顧到方方面面啊。
或許此案還有許許多多的假如,假設,但是現實的東西沒有後悔葯可吃,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作為洛陽城的王爺,李毅就應該去好好定奪處理此案,他固然可以判罰那老農無罪釋放,但是《唐律》放在那邊,不是他一人說放就能放的。
剛說完,老農就又被打了一頓,死者的下屬一開始還在邊上勸架,哪想到打著打著死者竟然著急的拔刀子了上去砍了!
死者乃是一個外地來的客商,家族裡似乎是有人在當官的,不過官位不是很大,也就是一地校尉罷了,屬於中層軍官,但是在古代,哪有現代法治和監察力度那麼健全,在古代當官的雖說有官職在身的人不允許經商掙錢,但是家裡人沒有說不給啊,這死者也就是靠著家裡當官的庇佑,開始經商做生意了。
但是那老農被如此對待,泥菩薩也有半分脾氣啊,再加上周圍圍觀的人多了,身子板也硬氣了,周王殿下又是出了名的體恤民生,青天大老爺,那當時就不幹了說了:你這人怎麼這樣不講道理,撞到我就算了,現在還來打我,是幾個意思嗎?hetubook.com.com我們找周王殿下去評評理!
魏徵摸了摸鬍子,就說了:
再加上這是命案,那肯定是要詢問的巨無事細的,李毅為了保證真實性,還用上了現代敬茶們用的那種筆錄的方案,問一句話,寫下問題,再寫下答案,再問接下來的話,再寫下問題和答案,除此之外,還要寫上筆錄記錄人的姓名職務,還有筆錄人的姓名,聯繫地址等等,最主要的就是摁手印,畢竟這些筆錄回頭都是人證呢。
但為何不直接設置明白,限定條件下可以判罰無罪呢?李毅不明白的是這一點。
李毅神情肅穆的望向魏徵,隨後拱手行禮,恭敬地說道:請,老師賜教。
李毅一愣,只不過?那就是說還有辦法了!
殿下,老夫作為你的老師,今日便想教你治理天下的第一堂課,還請殿下謹記!
魏徵繼續說了:只不過這老農雖說是按律該判死刑,但也不能在洛陽城執行,我大唐向來以仁德治理天下,法不過是治理天下的一個工具而已,陛下慎殺,體恤百姓,但凡有被判死刑者,關中一代皆需「五奏」,從定罪到行刑,必須奏請皇帝陛下本人五次,這是李二陛下親自下的旨意。(李世民之前是三奏,李世民改為了五奏,以防錯殺。)
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魏徵沒,朕亡一鏡矣!
「陛下信任老夫,讓老夫去編纂《唐律疏議》,就如同讓老夫去編織一張網,去抓那些有罪之人,老夫可以將這網編織的洗漱些,讓如同流水一樣的善良百姓們從網中而過,而卻不能在這網上留一個大窟窿,在這網中跑掉任何一個漏網之魚。老夫編纂的《唐律疏議》寧可嚴明一些,寬泛一些,卻絕對不可有任何一個漏洞,殿下還請牢記,有漏洞的律法,就如同沒有律法一般。但若光是嚴明,寬泛,便會如同秦律一般,苛政酷法,百姓必將苦不堪言,正因如此,為君者,該以仁義治天下,以德禮明是非。」
李毅一聽,頓時就感覺到有戲了,這個案子基本不用自己管了,反正自己就按照《唐律》規定的來判罰,判死刑就好了,接下來交給李二了。
此番到洛陽城來是來辦貨談生意的,路上不小心撞到了那個老農民,這時候撞到了,賠禮道歉便也是了,但是有錢有權的死者如何願意低頭呢?那自然是說不清楚了,本來事情到這裏,到官署衙門去裁定也就沒事了。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