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樓》是拉丁美洲流浪文學中最傑出的作品之一。
《青樓》全書包括四個章節和一個尾聲。作品以皮烏臘省城和原始叢林為背景,交替、穿插描述了五個真實的故事。
書中藉由相對應的原始森林與現代城市、瑪麗亞山頂與皮烏臘沙漠、修道院與妓院,讓世人逼視兩棰世界的異同。小說人物大多是漂泊於世的妓女或私生子,他們說話的態度或是拐彎抹角,或是漫罵無度,他們時而私語竊竊,時而暗話綿綿。人人試圖用各種方式來發洩生命的無所依託,以及令人苟延殘喘的人世騒擾。
作者尤薩主張文學應全面客觀的反映現實生活。透過《青樓》的視野,作者企圖將拉丁美洲所面臨的戲劇性的現實衝擊,展現在世人眼前,並執意於創造一個人道的理想世界。
譯者鍾斯為假名,遠景出版社當年有竄改真實譯者名字的作法,而「鍾斯」是遠景出版社使用相當頻繁的一個假名。
作者半自傳的年少愛情,交織以瘋狂天才劇作家所創作的廣播劇
巴爾加斯.尤薩必讀經典作!
作者自述:「……這部作品是我青年時代認識的廣播劇作家建議我寫的——某段時間裡,這位作家的情節劇令我極為入迷。為了不讓小說顯得過於虛假做作,我特意加進自傳成分:我的第一次婚姻經歷,它證明了小說這種體裁的出現並不是為了講述真實的事情,真實的事情一旦走向虛構便成了謊言(亦即成為可疑的、無法證實的真實的事情)……為此,我採取了必不可少的諷刺手法……微笑和嘲弄並不能完全掩飾本書作者在情感上對波麗露舞、放縱的激情以及驚險離奇的小說的偏愛。」
有為青年馬里奧剛考上大學,前途看好,不料,三十二歲離婚的遠房姨媽卻在此時來到家裡暫住,並且,為了趕跑亟欲一親芳澤的眾多登徒子,風姿綽約的年輕姨媽竟拉著這個「小朋友」四處兜轉。這麼轉啊轉,日久生情,這可闖出了大禍……家族眾人紛紛使出渾身解數,打算拆散這對「忘年戀」。
《胡莉亞姨媽與作家》是當代拉丁美洲重要作家馬里奧.巴爾加斯.尤薩的自傳體長篇小說。全書以巴爾加斯.尤薩與姨媽胡莉亞戀愛的故事為主線,描寫了這位作家青年時期的生活。在本書的結構安排上,作者花費了不少心血。比如,在單數各章裡(全書共二十章)介紹了巴爾加斯.尤薩與胡莉亞的戀愛故事,同時為了表現那個毒龍般的社會如何吃人,作者頗具匠心地安排了劇作家彼得羅.卡瑪喬的興衰史;而在雙數各章裡(除第二十章以外),竟然各章獨立地作起短篇小說來,其故事情節又與單數的長篇小說全無直接關聯。雙數各章的短篇故事是一幅幅社會風俗畫,連貫起來看,便構成一個多層次的社會舞臺;而單數章長篇故事中的主人翁就是在這個舞臺上表演出一幕幕有聲有色扣人心弦的活劇。
這部作品之所以受歡迎,除了在華文文學裡鮮為人知的高超的結構現實主義藝術手法外,更重要的是作家以細膩的筆觸把他和姨媽胡莉亞的羅曼史寫得栩栩如生,感人肺腑,讀者只需讀上幾頁便拍案叫絕,再也難以放下,且愈是讀下去,愈受故事所吸引,非一氣終卷不可。
在勇氣與懦弱之間,世界變了顏色……
一場眾人屏息、預備宰殺「公羊」的盛宴就要展開……
終局真能成功嗎?
「天賦如有神助的說故事者」、世界桂冠的榮耀
2010年獲得世界矚目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巴爾加斯.尤薩
當代文學大師「弒神」力作,描繪多明尼加大獨裁者畫像,揭開驚人的政治陰謀。
以最高度寫實的技法,刻畫獨裁者特魯希優最暴力、瘋狂與情色的幽暗角落!
瑞典皇家學院頌辭:「作品構圖法般的有力結構,犀利刻印出個人的掙扎、反叛和挫敗。」
從獨裁到滅亡,刻畫多國殘暴血腥的歷史、以神自尊的王者如何瞬間衰敗!
尤薩說:「西班牙文裡最珍貴的字就是『自由』。」
他將獨裁、權勢、腐敗與性之間的神秘關係解密,
黑暗的大獨裁者世界,令人屏息……
擅說故事的尤薩,用寫實的筆法,三線併呈的敘述結構,以受害女子探視父親的一天開始,女子對過往的追想、獨裁元首如何開始一天的生活、謀反者如何叛變的過程,三者輪番敘述,深刻呈現一個強權領導走向滅亡的時代!更將歷史上有名的多明尼加獨裁者特魯希優時代,其殘暴、色情與荒誕,刻畫得淋漓盡致!
多明尼加前獨裁者特魯希優,這個被描繪為魔鬼的獨裁者曾對三百多萬多明尼加人施行了極端殘酷的暴政,在他三十多年(1930-1961)的專制統治下,整個國家陷入人間煉獄……
闊別祖國、逃亡美國三十五年的烏菈妮雅,終於回到了故鄉多明尼加,然而面對老邁的父親,積壓三十餘年憤怒的她該如何開口?
三十五年前,整個多明尼加處於冷血獨裁者特魯希優的統治下,烏菈妮雅的父親「智多星」卡布拉爾,正是這位獨裁者的得力助手。當時還是十四歲少女的烏菈妮雅,而今已經年近半百的婦人,三十五年來,她不願面對、不想再理會的父親也已經衰老,不僅行動不便更是喪失了語言能力。烏菈妮雅的姑媽不能理解為何她從不曾探望自己父親,這回,烏菈妮雅不僅面對所有質問,更緩緩訴說起三十多年前的傷痛記憶,還有那些錯雜糾纏的政治陰謀,以及毀了她一生的秘密……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