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圖書
简体版 | 繁體版

弗朗索瓦.莫里亞克

弗朗索瓦.莫里亞克(fʁɑ̃swa ʃaʁl moʁjak,1885年10月11日-1970年9月1日)是法國小說家、劇作家、評論家、詩人和記者,法國文學院成員(自1933年起),195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他於1958年被授予法國榮譽軍團大十字勳章。

弗朗索瓦.莫里亞克幼年喪父,由虔誠的天主教徒母親撫養成人。作品中,展現了古典主義的文學傳統與現代主義潮流間的矛盾與交融。他小說中的主角往往是雙面人:上帝與撒旦、天使與野獸的化身,也由於情感過度狂熱,終至悲劇收場,這點和紀德的小說人物不謀而合。他在小說中深入刻畫人類生活時,顯示了細膩的洞察力和藝術激情,讀者遍布全球。莫里亞克的語言簡潔且富表現力。他著名的作品裡,都具有邏輯的純正和古典式的簡練措辭。

一九二二至一九三九年是莫里亞克創作生涯中最重要的階段。他的作品《愛的荒漠》,獲法蘭西學院小說大獎,奠定他在法國文壇的地位。莫里亞克畢生發表過的小說共二十五部,他自己最為滿意、文學界評價也最高的三部分別是《愛的荒漠》、《蛇結》以及《泰芮絲的寂愛人生》,尤其著眼在男女主角爭鬥心理描寫上的《泰芮絲的寂愛人生》,更被譽為「二十世紀上半葉,法國最佳小說之一」。

作品總覽,總共1筆

泰芮絲的寂愛人生/ 外國小說 /

【諾貝爾獎得主 莫里亞克逼視人性罪惡最透徹的經典之作】

法國文壇心理大師

榮獲二十世紀法國最佳小說

第六十五屆坎城影展閉幕鉅作原著小說

如果我有罪,那麼……我的罪行就是寂寞

一場驚世駭俗的審判;

女性,受壓迫最深被剝奪獨立人格的人,

如何抵抗父權社會制度下的婚姻宰制?

泰芮絲,唯有出賣良善的靈魂以交換生存空間……

「1、2、3、……」我看著藥水一滴、一滴溶解在貝納手上的那杯水裡,忽然,他停止數數與滴藥的動作,放下滴管,抬頭對我說話。說完,端起水要喝,又遲疑地望著水杯問我,「我剛滴過藥了嗎?」滴過了嗎?我要不要回答呢?「1、2、3、……」我再次看著藥水一滴、一滴溶解在貝納手中的那杯水裡,盯著他。接著,貝納仰頭將杯中的藥水一口飲盡。那,就這麼吧……。

一九二〇年代,在法國的朗德省,「婚姻」是土地與家族結合的一種手段。喜好閱讀、思想獨特的女孩泰芮絲,在父親安排下,嫁給了回鄉繼承大片松林家業的鄰居貝納.德斯蓋胡,成為了德斯蓋胡夫人。這樁婚事表面上看來十分圓滿,其實貝納考量的是女方作為嫁妝的廣大松林,他並非真心愛她,只是想利用她。婚後,個性傳統且自視甚高的貝納,觀念中,篤定地認為妻子不過是為家族與家產增分的裝飾品,與泰芮絲在思想上產生分歧,終致無法溝通;身處對情感的期望以及傳統婚姻的壓力中,泰芮絲感覺生命與靈魂逐漸凋萎,心中因而萌生出一股反叛的力量,終究,不願壓抑自我,臣服於社會體制桎梏下的她,不惜一切,以一齣殺夫戲碼企圖解除強加在自己身上的枷鎖,哪怕造成極端的犧牲也在所不惜。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網站簡介 | 商務合作 | 版權聲明 | 聯繫我們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