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秀》以《水滸傳》中石秀的故事為依據。在《水滸傳》中,石秀慫恿楊雄殺妻,是為了表明自己的清白,「為己明冤」,而在施蟄存的小說《石秀》中,石秀慫恿楊雄殺妻則是出於其變態的性慾望,石秀成了一個施虐狂。
《梅雨之夕》是心理分析小說家施蟄存的代表作之一。該作同作者的其他小說一樣也描寫了性心理、揭示了潛意識,但與《鳩摩羅什》、《石秀》等小說相比較,《梅雨之夕》顯得文筆舒展,格調清新,艷而不俗。正是這種舒展而周密的心理描寫和素雅清麗的格調,使《梅雨之夕》成為吸引眾多讀者的名作。
《梅雨之夕》幾乎沒有情節,它僅僅記敘了一位下班回家的男子在途中邂逅一位少女之後的一段心靈歷程。但在新穎而豐富的心理分析學理論的指導下,作者以嫻熟的文字表現技巧對人物的心理層層剖析,把讀者帶進了主人公那豐富多彩而又微妙曲折的內心世界。
小說講述吐蕃血統的唐朝將領「花驚定」將軍奉君命征討吐蕃。這位威名遠震的花將軍,年輕英俊,勇猛剽悍。他在平叛逆賊段子障的戰鬥中榮立了膾炙人口的功勳,獲得了人們的崇拜與讚美。具有雙重國籍的花將軍,此次受命征伐吐蕃,憂心忡忡,思慮萬千。他一邊回憶祖父的教誨,一邊對將要攻殺自己向同胞感到極度的痛苦。到達邊境後,他下令暫不出擊。但他的唐朝部下們卻希望盡快投入戰場,以便擄掠金錢和美女。
部隊發生騷動,一武士調戲民女,被花將軍嚴懲斬殺,其他士卒更為不滿,怨聲四起。此時,花將軍愛上了那位被解救的少女,紀律與性愛的衝突激化,使他內心極其矛盾。吐善軍隊開始進攻邊關,他下令攻擊。他忽而沉著冷靜,驍勇機智,拼搏廝殺,忽而又「迷憫於愛戀」,「忘記了從前武功的名譽,忘記了自己的紀律,甚至忘記了現在正在戰爭」。為了那個鍾情的民女,他變得那麼自私,甚至對少女哥哥的戰死也穿自慶幸。
在與敵將的交戰中,花將軍的頭被敵將砍去,而他策馬奔回營地,提著敵將首級去見那個美麗而又溫雅的少女時,無頭的花將軍卻遭到他心愛的少女的嘲笑。花將軍跌下馬來,僕地身亡。這時候,將軍手裡吐蕃人的頭露出笑容,倒在地上的吐蕃人手裡提著將軍的頭,卻流著眼淚。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