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圖書
简体版 | 繁體版

李歐梵

李歐梵(Leo Ou-fan Lee,1939年4月9日-)香港中文大學榮休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著名作家、文化評論家、樂評人。主要研究領域包括現代文學及文化研究、現代小說和中國電影。

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獲哈佛大學碩士及博士學位。曾任教於達特茅斯學院、普林斯頓大學、印第安納大學、芝加哥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哈佛大學以及香港中文大學。

著有《鐵屋中的吶喊:魯迅研究》、《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1930–1945)》、《中國現代作家的浪漫一代》、《蒼涼與世故:張愛玲的啟示》、《西潮的彼岸》、《世故與天真》、《我的哈佛歲月》、《音樂札記》、《過平常日子》、《中國文化傳統的六個面向》、《現代性的想像:從晚清到五四》等書。

作品總覽,總共2筆

睇色,戒/ 雜文隨筆 /

李安改編張愛玲的著名小說《色,戒》,成為中港台熱門話題。

原因大概是:

一、張愛玲本身的爭議性,一位聲名愈來愈大的女作家,曾是漢奸胡蘭成的太太,《色,戒》本身是一篇被指為美化漢奸的小說。

二、《色,戒》雖是一篇小說,但它有真實的歷史根據:美女愛國英雄色誘漢奸,暗殺失敗。

三、張愛玲的作品以前雖然多次被名導演改編為電影,但從來都被指為改編失敗。

四、李安憑這部電影《色,戒》第二度獲威尼斯金獅獎。

五、電影中男女主角的大膽演出,被電檢處列為三級電影。

六、文學電影歷史三者之間種種的關係,成為兩岸三地說不完的話題。

李歐梵教授本身以研究張愛玲見稱,又是著名的影痴,與李安導演又專門討論過這部備受討論的電影。經過一連多遍看《色,戒》電影後,作者針對目前的種種討論,將之納入文化討論的範圍,既討論作品本身,又不放過種種文化現象,寫成這本小書(一百六十頁)。作者的觀點是:文學和電影,各有它們的自主性,不能單純地以一方否決另一方;李歐梵認為李安的改編,比張愛玲的原作更令人感動。但在歷史層面,張愛玲和李安都未能直接面對日據時期的歷史對我們中國人的沉重痛楚。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世故與天真/ 雜文隨筆 /

本書分五輯,選二十三篇散文和雜文。前兩輯屬「宏觀」作品,代表作者一向的觀點,包含反思、回顧、看清歷史、時間、現代性等重大問題,很具啟發性,能發人深省。接著兩輯屬個人經驗,可以看出雖是大學者,也是性情中人。最後一輯是文化色彩很濃的遊記。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網站簡介 | 商務合作 | 版權聲明 | 聯繫我們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