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圖書
简体版 | 繁體版

柏楊

柏楊(1920年3月7日-2008年4月29日),本名郭定生。其父易其學名為立邦,后自取官章名為郭衣洞。出生於河南省開封,籍貫為河南省輝縣,台灣作家、中華民國總統府資政。

柏楊雖有許多與歷史有關的作品,但因著作不符合歷史學科的學術規範,且不以歷史學術研究為目的,因此柏楊並非歷史學家,而是作家、歷史作家、思想家或歷史評論家等。

柏楊一生著述豐厚,《柏楊版資治通鑒》在台灣被譽為最有價值和最暢銷的一部書,《中國人史綱》被列為對社會影響力最大的十部書之一,其中《醜陋的中國人》在當代華人世界中流傳最為廣泛。

作品總覽,總共6筆

中國人史綱/ 中國歷史 /

《中國人史綱》是柏楊重要經典作品之一,也是他在獄中書寫的一部中國通史,但它與過去所有的通史都不相同,在中國浩如煙海的史籍中,有許多空前突破性的特點,諸如:

一、 以世紀(一百年)為敘述單元──傳統史書以朝代為敘述單元。

二、 明確時間坐標以公元為計算時間的標準──傳統史書常陷於糾纏不清的年號制度。

三、 本於平等原則直呼帝王及歷史人物姓名──傳統史書多用封建時代的諡法尊號。

四、 以全體中華人為主體──傳統史書以帝王為主體常被戲稱為帝王家譜。

五、 以人權為重心直書是非──傳統史書多是聖君賢相的君父神話。

六、 不計成敗以事實為根據──傳統史書多是成王敗寇顛倒是非的醬缸史筆。

七、 加敘東西方世界使中國在世界史上的相對位置一目瞭然──傳統史書多忽略不提。

八、 柏楊獨特的流暢而趣味盎然的文筆──傳統史書多枯燥艱澀難以閱讀。

此書已縱橫書市二十餘載,如今讀來,仍是字字句句發人深思。

柏楊:「在九年零二十六天艱難而漫長的歲月裡,我埋頭整理中國歷史的史料,先後完成了三部書稿,第一部《中國人史綱》、第二部《中國帝王皇后親王公主世系錄》、第三部《中國歷史年表》(另外還有第四部《中國歷代官制》,一九七五年春,官員要我們『快快樂樂過一個端陽節』,把所有的參考書都搜去保管,規定每人不準持有三本以上的書,所以只寫了一半。)一九七七年四月,我回到臺北,幾經轉折,三部書稿陸續地重回到身邊。面對著汗跡斑斑,顏色枯黃了的紙冊,我有無限的感恩和熱情。……」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柏楊回憶錄/ 傳記回憶 /

不論稱「自傳」、「自述」或「回憶錄」,都是面對自己的過去,從出生、成長以迄於今的生命史;不論是自己手寫,或是口述後由他人執筆,在追憶的當下,重新體驗一生的酸甜苦辣,會是悔恨交加?抑或無限榮寵,感念仁慈的上蒼?著作等身的柏楊,卻沒有親筆為自己刻畫生命的年輪,而是選擇以口述/記錄的方式來為自己寫歷史,而執筆者周碧瑟竟「不是一個寫文章的人」。

在本書的〈序〉(柏楊)及〈代序〉(周碧瑟)很清楚交代這樣一本書的因緣及寫作過程。全書四十七篇,首篇以「野生動物」為題記其出生,然後便一路展開柏楊七十五年的歲月,以生活和際遇帶出時代社會,在這裡我們看到不認輸的柏楊,如何在複雜而艱困的環境中尋找出路,卑微卻又勇敢地活著,一點一滴積累著巨大的生命能量,發光發熱,照明人世的幽暗以及歷史的長夜。周碧瑟的文筆靈動活潑,從口述到記錄,看不出有任何表達上的疏漏;材料雖受限,卻能裁剪得體,全書一氣呵成,柏楊因此而躍然紙上,重演他的一生。

「日本作家黃文雄先生曾引用日本的一句諺語,說我是一個看過地獄回來的人,他指的是七○年代台灣恐怖時期我幾乎被政府槍決。實際上我不僅看過,而是我一生幾乎全在地獄,眼淚遠超過歡笑。在寫作途中,碧瑟常常把筆放下來,凝視著我,嘆息說:『您的災難,怎麼沒完沒了?』但我並不認為我是天下最受苦的人,絕大多數中國人都比我更苦,這是民族的災難,時代的災難,而不是某一個人的災難。回顧風沙滾滾的來時路,能夠通過這些災難,我比更多的中國人要幸運得多,使我充滿感恩之情。」──柏楊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醬缸震盪:再論醜陋的中國人/ 雜文隨筆 /

日本作家黃文雄和柏楊共同完成的,起因是《醜陋的中國人》一書問世后爭論不休,譯成日語后在日本又產生重大影響,加上黃文雄認為原書中有不少說法有待進一步闡明,乃有此計划性對話之展開。

全書凡八十問,一問一篇,各有標號及標題,每篇前問后答,以不同字體編排,篇與篇並不必然有明顯接續之關系,但同類相聚。書凡五類:醬缸震盪、醬缸文化、醬缸蛆驚蟄、仁義道德、中國的出路。從《醜陋的中國人》引起的「震盪」起,止於為中國尋找「出路」,中間三類大體是總論、思想家(主要是儒家)批判、仁義道德項目,從這里看,本書自成脈絡,於柏楊的「中國人論」有重構、深化的作用。

黃文雄之提問,言簡意賅,有歸納有發揮,有時也會舉一些柏楊未曾接觸的數據和柏楊相互印證,他無疑是一個善問者,而柏楊的回答非常具體,有時一、二句話,四兩撥千斤,有時要用五、六百字,闡釋得非常清楚,也有回頭補正前說的段落。

這是一系列精彩而深入的對話,書的副題是「再論醜陋的中國人」,以中、日文版同時出版,對於想進一步了解柏楊思想的人來說,應有莫大的幫助。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醜陋的中國人/ 雜文隨筆 /

《醜陋的中國人》是作家柏楊在各種公開場合演講的講稿集結合成的。在此作中將中國文化比擬為「醬缸」,而柏楊於海外發表的文章與演講都著重於中國人的醜陋面與劣根性。

柏楊以醬缸文化藉以形容中國文化,「我們的醜陋,是在於我們不知道自己的醜陋。」企圖以此為軸心談論中國文化,以喚起中華民族對自身的反省。柏楊認為,反省是走向進步的開始。

此書分為上下兩輯,上輯「沉痛出擊」以柏楊本身在公開講演及短文方式發表於報紙專題集結合而成。缺少敢講敢想的靈性、對事不對人、只我例外、第一是保護自己、把羞愧當榮耀、不會笑的動物等短文皆摘錄於柏楊本身其他等等雜文著作,下輯「怒濤拍岸」則是集結各界對於柏楊所發表雜文的正反回應。

本書為集結短文及演講稿方式進行編輯出版,除柏楊本身代序外,為集結各式柏楊針對「中國醬缸文化」所發表文章所組成之書籍。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帝王之死/ 中國歷史 /

一九八三年,柏楊在《美洲中國時報》寫讀史專欄「帝王之死」,結集而成二輯:《可怕的掘墓人》和《忘了他是誰》。

第一集從黃帝時代到春秋時期,介紹了伊祁放勳(堯帝)、姚重華(舜帝)、姒相和后羿、寒浞、姒孔申、姒履癸(桀帝)、子受辛(紂帝)、姬瑕(周昭王)、姬靖(周宣王)、姬宮涅(周幽王)、姬頹、姬帶、羋熊艱(杜敖)、羋熊惲(楚成王),柏楊不稱其「尊號」,皆直呼其名,但在每位帝王之前都做了一個小檔案,包括時代、王朝、綽號、在位、遭遇等五項,內文則大量使用古史文獻,夾敘夾議,說得我們如見其人,而各種敗亡之因果,亦昭然若揭了。

第二集寫了十二位帝王,包括楚國的羋麇(郟敖);羋圍(楚靈王)、羋比(楚初王)、羋槐(楚懷王);趙國的趙雍(武靈王);宋國的宋偃(康王);燕國的姬噲和子之;齊國的田地(湣王)、田建;吳國的吳諸樊、吳餘祭等。時間從紀元前六世紀到三世紀,大約是春秋後期到秦亡這段歷史時期。柏楊徹底發揮說書人的看家本領,把歷史文獻中相關的材料,融裁活用,說的全都是現代人聽得懂的話。

柏楊說:「嗚呼,暴君總以為酷刑和虐殺,可以根絕叛變造反,而暴君們卻往往死於叛變造反者之手。」但很少人能以史為鑑,就如同宮廷奪嫡之爭的戲碼不斷上演,連勳業彪炳的趙國武靈王(雍)皆毀於此,柏楊說「當君王的都有點怪」,「絕對權力使人絕對糊塗」,這樣的「君王論」發人深省。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皇后之死/ 中國歷史 /

《皇后之死》包括《姑蘇響鞋》、《溫柔鄉》、《長髮披面》三部作品。

《姑蘇響鞋》提要

一九七九年六月起,柏楊開始在《台灣時報》寫「湖濱讀史札記」專欄,內容是「皇后之死」,後來結集了三冊,《姑蘇響鞋》是第一冊,從伊娥皇(舜帝姚重華之妻)到衛子夫(漢武帝劉徹之妻),總計十三位。

柏楊說,皇后是世界上危險性最高的職業,在歷朝歷代宮廷鬥爭中大批的皇后死於非命。他把宮廷視為最最黑暗的人間地獄,在那裡面,「每個女人都為了生存而拚命掙扎鬥爭」,皇后之死,不管怎麼死的,都是悲劇,有時也是醜劇,柏楊寫這一系列文章,就是要探其成因。

伊娥皇怎麼死的?很難說,或是殉情,或是政治謀殺;施妹喜(夏桀帝姒履癸之妻)國亡被放逐而死;蘇妲己(商紂王子受辛之妻)亦國亡而被殺;褒姒(周幽王姬涅之妻)國破夫死而下落不明;翟叔隗(周襄王姬鄭、及其弟姬帶之妻)因國際與宮廷雙重鬥爭最後被亂箭射死;西施(吳王夫差之妻)國亡夫死,不知所終;虞姬(西楚霸王項羽之妻)舉劍自刎於垓下;戚懿(漢高祖劉邦之妻)因奪嫡之爭被砍斷雙足雙手,挖出眼珠、喝下啞藥,極悲慘;張嫣(漢孝惠皇帝劉盈之妻)被囚死;薄皇后(漢景帝劉啟之妻)亦被囚死;栗姬(漢景帝之妻)氣死;陳嬌及衛子夫(漢武帝劉徹之妻),一被廢囚死,一懸樑自盡。

姑蘇曾聞鞋響聲,這是夫差的溫柔鄉;然而一旦勾踐先是火燒姑蘇台,再是攻陷姑蘇,由越派來的西施會是一個什麼樣的下場呢?

《溫柔鄉》提要

《皇后之死》第二集《溫柔鄉》,命名典出漢成帝劉驁的後宮,蓋劉驁視皇后趙飛燕之妹趙合德的胸部為「溫柔鄉」,這個比喻充分顯示帝王之沉迷女色,但柏楊在〈趙飛燕‧趙合德〉一章中用的一個小標,將「禍水」置於「溫柔鄉」之上,可知其間的微妙關聯。

這集有九位皇后,趙鉤弋(漢武帝劉徹夫人)、許平君(漢宣帝劉詢皇后)、霍成君(宣帝皇后)、馮媛(漢元帝劉奭昭儀)、趙飛燕(漢成帝劉驁皇后)、趙合德(成帝昭儀)、許皇后(成帝皇后)、傅孝哀(漢哀帝劉欣皇后)、王孝平(漢平帝劉箕子皇后,王莽女兒)。不論是由於在宮中翻雲覆雨,終於惹禍上身;抑或是別人手中的一粒棋子,任其擺放,一切的榮寵都是短暫的,帝王的好惡、進宮的過程、後宮的爭寵,乃至於牽扯上朝廷政治人物的惡鬥,一個女人,她再怎麼內外雙美,都難以自保,最終被毒死、被廢、被殺,乃至於自殺、自焚,慘絕人寰。

柏楊為了說清楚皇后的死因,對於「宮廷」這個特定的空間及有關制度,做了不少說明,譬如介紹馮媛,為了讓讀者知道她的身分「昭儀」,乾脆就把宮中后妃組織詳細說了一遍。有時為了講清楚后妃之下場,不惜把宮廷鬥爭的來龍去脈告訴我們,像趙鉤弋之死與她之所生(漢昭帝劉弗陵)繼承帝位有關,因此也就交代了漢武帝身邊的眾美女,以及他的兒子們。

這是說書人的本事,柏楊牽動著我們的情緒,讀後彷彿也觀賞了一場又一場的宮廷大戲。

《長髮披面》提要

《皇后之死》第三集以「長髮披面」為名,係出於〈甄洛〉一章,其中提到郭女王與甄洛爭奪后位,甄洛被「誣以謀反」,被逼服毒自殺,死後「長髮披面,以糠塞口」,柏楊的解釋是「教她的靈魂,既無臉見人,又有口難言」。

柏楊說,「誣以謀反」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拿手的合法屠殺」,罪證是「巫蠱」;柏楊說這是兩漢王朝的殺手鑑,不斷地被操作,像被鄧綏鬥垮的陰孝和,藉口也是「巫蠱」。

然後便是「冤獄」,柏楊特別批判苦刑拷打的冤獄,顯然有切身之痛。通常冤死的都不只一人,還包括家族系統中的要員,沒死的全遭放逐。

參與一場又一場慘烈的宮廷鬥爭者,主要是外戚和宦官,這是東漢王朝的特色,從光武帝劉秀到滅漢的曹丕,後宮都鬥得不可開交,柏楊從郭聖通(光武皇后)寫到甄洛(最終還是沒當上魏文帝曹丕的皇后),中間包括宋敬隱(漢章帝劉炟貴人)、梁恭懷(同上)、陰孝和(漢和帝劉肇皇后)、李恭愍(漢安帝劉祜宮人)、閻姬(劉祜皇后)、梁瑩(漢桓帝劉志皇后)、鄧猛女(同上)、田聖(桓帝采女)、竇妙(桓帝皇后)、董孝仁(漢靈帝劉宏的母親)、宋孝靈(靈帝皇后)、王靈懷(靈帝美人)、何靈思(靈帝皇后)、董貴人(漢獻帝劉協貴人)、伏壽(獻帝皇后)等,以這些女性為主要敘述對象,柏楊勾勒了東漢帝位變遷的悲慘歷史。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網站簡介 | 商務合作 | 版權聲明 | 聯繫我們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