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圖書
简体版 | 繁體版

雷湼.蘇利.普魯東

勒內-法蘭索瓦-阿爾芒.「蘇利」.普魯東(René-François-Armand (Sully) Prudhomme,1839年3月16日-1907年9月6日),法國詩人,首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普魯東早年學習理科,後轉向文學。處女作是一八六五年他自費印的詩集《節日與詩》。從詩集中「生活」、「女性」、「青年」和「其他」各部份標題,人們就可想見普魯東詩歌的主題:對生活、理想、愛情、青春的追求和對故鄉、祖國、人民的摯愛,其中一些詩作也流露出其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憂慮。

此作出版使普魯東在國內一舉成名,於是他乾脆辭去律師職務,專事寫作,成為十九世紀後期法國有影響的詩人之一。先後出版抒情詩集《孤獨》、《徒然的柔情》和哲理詩集《命運》、《正義》、《幸福》。前者以細膩含蓄的筆觸、典雅精緻的形式詠物狀景,抒發個人不無傷感的情懷;哲理詩則致力探索人類意識與現代社會的矛盾,尋求正義與幸福的內涵。在哲理詩中,普魯東貫注了科學進化論內容,體現了對高尚道德的追求。

由於普魯東的詩歌創作和多方面文學成就,一八八一年他成為法蘭西學術院院士。

作品總覽,總共1筆

諾貝爾文學獎全集1/ 外國小說 /

本書乃由遠景出版、至今仍被出版界認為不可能任務的《諾貝爾文學獎全集》,共六十四冊,本書為第一冊。全集出版歷時三年,耗資近新台幣七千萬元,於一九八二年推出,在資訊取得非常不易的當年,確實是個浩大的工程。

《普魯東詩選》收錄一九零一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雷湼.蘇利.普魯東的十多篇詩作。得獎評語:「以表揚他的詩作,因為它們揭櫫了崇高的理想主義、完美的藝術造詣,以及心與智兩種素質的珍貴結合。」

《米赫兒》是詩人以家鄉為背景,根據地方傳說創作的一部極其優美動人的敘事詩。它講述一個富裕農場主的女兒瘋狂地愛上了一個編柳筐的窮青年,但遭到她父母的橫加阻撓,結果姑娘走上了朝聖者之路,以身殉情。全詩莊嚴、樸素,充滿激情,它不僅敘述了一對年輕人生死不渝的愛情故事,以優美的文筆塑造了一個純情少女的美麗形象,而且還有著豐富的文化、歷史內涵。《米赫兒》的出版,引起了轟動。它被譯成多種文字,並使詩人贏得了聲譽。法國作曲家古諾還把它改編成歌劇,搬上了舞台。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網站簡介 | 商務合作 | 版權聲明 | 聯繫我們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