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天可汗

作者:西風緊
天可汗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八卷 鐃歌列騎吹颯沓引王侯 第四十六章 便宜

第八卷 鐃歌列騎吹颯沓引王侯

第四十六章 便宜

「銅錢我們拿來沒太多用,讓他們換成繒絮、鐵、鎧甲、兵器、牛羊和糧食!」
大家也知道這是沒辦法的事,張五郎便答道:「沒什麼,只是見西城傷亡很大感到痛心。」
這時長史幫腔道:「李公子乃宗室,此時又在大道之旁佩劍有何不可?」
他也沒辦法,張說想盡辦法才調動了三萬軍隊及一批軍械糧草北上,別說兵不夠,就是這安北鎮所在的幾萬人繼續打下去軍需消耗也是個大問題。此時大唐的實力不是不強,關鍵是周圍有很多地方需要布防和備戰,運輸和戰爭準備所消耗的國力也比游牧民族大得多。
「得到了唐朝的物資,我們可以趁此機會滅掉北方的鐵勒諸部落,這些人常常在背後搶劫我們的牛羊馬匹,燒殺我們的帳篷子民,對可汗很不尊敬。」
……
「我等盡份內之責,不敢邀功。」大夥口上謙虛地說著,不過心裏應該會很樂呵,事迹直接報到御前和政事堂,鐵定是要升官發財的。
軍隊旗幟鮮明隊列整齊,以此進入城門后,薛崇訓發現城中雖然看起來破壞嚴重狼藉不堪,但是稍稍留心會發現軍民都沒有閑逛的,全部都在做事,有的挖坑有的抬人有的清理道路,還有人在修牆鞏固城防。真是井然有序啊,如果不是有人告訴人們各自該幹什麼,不得慌慌張張亂作一團?
「五十億錢……」默啜回頭看向左右,好像對這麼龐大的數目沒有直觀的感受,如果說給他多少牛多少羊多少布還好理解,換成錢數他一時就反應不過來。
長史口中的李公子應該就是薛崇訓聽說的那個太宗的曾孫李適之吧?薛崇訓心裏這麼想,當下便問道:「李公子何在?」
許多突厥貴族已和*圖*書經把持不住,紛紛用突厥語對默啜說道:「如果唐朝真願意給那麼多東西,強過咱們自己去劫掠。」
默啜回顧左右,嘲弄唐使道:「這人過來和我談條件,什麼都做不了主,我和他談什麼?你下去侯著,待會給你消息。」
默啜轉頭看向兒子楊我支:「這事兒如果可靠,得要你過去和他們談。」
默啜沉吟了片刻,說道:「金山公主不能嫁到草原上來,得另外選個公主嫁過來,咱們結成親戚才便於言和相好。」
過得一會就見一個身穿白氈的翩翩少年郎從後面走上來,剛剛執禮,忽然就聞得王昌齡正色道:「面見晉王,竟攜帶兵器!」
何煦伸出五個手指,默啜皺眉看著他的手指,然後聽得他說道:「晉王答應五年之內交付價值五十億錢的物資資助突厥汗國。」
默啜又道:「要糧食和盔甲,咱們要打鐵勒最需要這兩樣東西!」
何煦掏出一封信來:「晉王親自蓋印的書信,我只是轉述他的話。至於晉王說話能不能算數……」顯然這個問題是不言而喻的,太平公主和他的兒子專權,不僅唐朝國內人人皆知,周邊這些汗國也關心超級大國的政治,大多也是清楚的。不過現在中國的國號依然是唐,何煦不能明說這個問題,便借口道,「晉王是得到了朝廷允許的,可汗盡可放心。我中國崇尚忠信禮儀,絕不會輕易失信於他人,兩邦既要簽訂國書,可汗還有什麼疑慮呢?」
在巨大的物質利益誘惑下,之前大戰死傷的那些突厥人在默啜眼裡就算不得什麼了。
薛崇訓道:「河套地區本就是水草肥美之地,游牧民族都想要的地方,現在這裏卻駐紮著我們的部隊,m.hetubook•com.com在各朝各代比起來算好的了……有些朝代喪權失地,屠殺輒以百萬千萬計,人就是這樣的有啥辦法?世上沒有太多完美盡如人意的事。」
薛崇訓的軍隊進入西城的時候,只見有好幾處城牆都塌了,城池附近有許多屍體,軍民正忙著挖坑和搬運屍首,一片悲慘的景象。
「可汗英明!」
何煦只得執禮告退,有突厥官吏帶著他出帳安頓。
何煦解釋道:「將五十億分作五年,每季交付一部分,五年予清。這樣做是防止邊境出現意外,就是說如果可汗一旦率兵進攻我州縣,和書上的條款將因此破壞,朝廷也就不需要再繼續向可汗輸款了。」
薛崇訓顯然是早就打定主意要議和,戰役剛一結束就先派出使者過去找默啜談判,然後才帶領軍隊去西城修整。
楊我支道:「兒臣定然竭盡所能。」
默啜用漢語對何煦說道:「你說的話是晉王的意思?他說話算話?」
「走。」薛崇訓輕輕踢了一下馬腹,帶著一大群人繼續往北而去,越過了西城的一幫官吏,他臉上的笑意很快就消失。
兩國剛剛才發生了戰爭互有死傷,這時候唐使在突厥王帳的氣氛顯然不怎麼好,免不得一番口舌之爭。默啜便說道:「咱們也不說那些沒用的,說條件吧,怎麼個和法?」
「兒臣覺得唐人要議和多半是誠意的。」楊我支一面思索一面分析道,「近兩年唐朝在河隴地區與吐蕃至少有兩次大戰,每次動用兵力不下十萬,民夫不計其數;在西域也有幾次大小用兵;洛陽起兵一次,用兵數萬;聽說在西南和南詔也有過戰爭,具體情況不明。又加上太平公主生活極其奢靡,宮廷中五日一大宴三hetubook.com.com日一小宴,還大興土木修建華清宮。兒臣無從知曉長安朝廷內部的帳目,但估計他們是入不敷出了,又不敢對士族加稅激起反抗,恐怕無力再對我突厥汗國發動大戰。如果坐視我國襲擾西北或河北地區,太平黨的臉面無存……以此看來,至少近一兩年他們是誠意要和的。」
這時楊我支說道:「五十億可是一筆非常大的錢財,拿長安的物價算,一個強壯年輕的奴隸市麵價格是五萬,五十億錢就可以買十萬個有勞力的奴隸。當然長安的物價是出奇的高,如果這些錢按照北邊的價格算東西,便不只買這些人……」
何煦道:「我出發之時,晉王未提及和親之事,請可汗另派使節至唐商議。」
默啜果然已經很動心了,眾突厥人對唐使的目光也友善了許多。彷彿這倆人不是血肉做的,而是金山閃閃的金銀化身。
薛崇訓心頭一算,李適之是太宗的曾孫,自己的母親是太宗的孫女,他和李適之倒真算得上是表兄弟。
他便笑道:「不錯,不錯,果然是高祖血脈。我返京后在陛下面前說說你的事兒,到時候讓你在京里謀個差事,也省得親戚疏遠了。」
薛崇訓忙找台階下,一副大度的樣子:「何須計較小節?」
默啜抬起手制止眾人的議論,回頭打量著站在中間的唐使。唐使何煦進來一直都是說的漢語,正好默啜和他的不少大臣都懂漢話,便不知道何煦懂不懂突厥語。默啜便道:「大家要沉住氣,不要給點好處就忘乎所以,讓唐朝人笑話。此前張仁願承諾了我們那麼多好處,結果呢?」
眾將聞罷臉色稍好。
但他認為唐朝真要進入戰爭狀態,戰爭潛力還很大,能量完全沒有挖掘出www•hetubook•com•com來。不過他不敢對國內施壓,會影響統治的穩定。畢竟這時候的外部壓力並不大,沒有哪股勢力能達到威脅帝國存亡的地步,不要命地發動戰爭根本沒必要。
李適之受了薛崇訓的幕僚呼喝,卻表現得非常謙遜,一點爭鋒相對的意思都沒有,乾脆地解下佩劍雙手遞給旁路的飛虎團侍衛,「面見表兄,本該執禮恭敬才對,是我一時疏忽了,請表兄責罰。」
到現在薛崇訓的意圖已經很明顯了:用錢換和平。
薛崇訓也停了下來,說道:「你們在萬難之中守住了西城,不僅有軍功,更保護了西城數萬軍民的身家性命,功勞甚大,吾心甚慰。稍後我定問清事情來龍去脈,將你們各自的事迹書寫成表上奏朝廷,按律論功封賞。」
「啥?」默啜茫然道,「啥叫分期付款?」
騎在馬上的薛崇訓便回頭問道:「嘆什麼氣?」
這時何煦又道:「分期付款。」
何煦忙道:「和親大事,非我等可以答應的,可汗應修國書到長安,請陛下及朝臣定論。」
外交的事兒又交給了楊我支,這個人通曉唐朝,是不二的人選。默啜同時給予唐使承諾:只要議和成功,得到第一批好處后就返回草原遣散軍隊,放棄對唐朝邊境各地的威脅。
眾突厥人聽罷楊我支的計算,頓時嘩然,默啜也愕然道:「六百六十萬石米……」他隨即笑道:「晉王出手挺大方呀!」
楊我支在長安生活的時間比較長,一說起這些東西就如數家珍,「又說織物和糧食,唐朝實行三河法后漕運力提高,長安米價雖然照樣比東都等地貴,但有所回落。我回來之前,一石米市值一百五十文,十億錢能買米六百六十多萬石(約四十七萬噸)……絹二百五和*圖*書十文一匹,那些錢便能買絹四百萬匹。」
薛崇訓聽罷看了一眼少年郎的腰間果然佩戴著一柄長劍。
李適之忙拜道:「多謝表兄提拔。」
這時一個穿紅袍的老頭說道:「我是長史,戰時軍政之令雖以長史名義發的,但我實在不敢受頭功,否則心有不安。此事功勞最大者,當屬李公子,我想西城的諸公對此是有共識的。」
默啜點點頭道:「五年五十億,每季給付?咱們眼前只能拿到兩億五千萬錢。你去再和他們談談條件,爭取第一回就交付半年或一年的東西,咱們有了這批支援,一等到秋天就先去把鐵勒諸部給滅了!」
張五郎等大將見此情形,或許想起薛崇訓還要送物資給突厥人的事兒,幾個人便唉聲嘆氣很失落的樣子。
「薛郎所言極是。」張五郎道,「等休養一些時候緩過氣兒來,咱們還會找突厥人還回來的吧?」
「嗯。」薛崇訓淡淡地說道,「天下哪有白給便宜?」
何煦默然,其實和發動戰爭比起來也不算多,兵部要發動一場中型規模的戰爭,軍費預算至少十億,還不算人員傷亡和地方上被破壞后的經濟損失。而且何煦心裏也清楚:不給予突厥人足夠的利益,怎麼能讓他們動心,而五十億或許只是一個畫餅,薛崇訓說的是「五年內」。
過得一會兒,只見一隊人馬從廢墟中走了過來,前頭的人都穿長袍,紅的青的白的都有,看來是文官。他們來到薛崇訓的儀仗前便下馬拱手見禮,喊著拜見晉王。
默啜笑道:「讓晉王給口話就行了,他這點事都做不了主,誰信呢?」
「我們出兵要攻城攻鎮,自己也要死傷,大軍出動糧草牛羊要費不少,如果唐朝自己送我們需要的東西上門,也省去了許多麻煩。」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