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榮飛的夢幻人生

作者:wanglong
榮飛的夢幻人生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卷 橫空出世 第一百六十六節 分歧嚴重

第三卷 橫空出世

第一百六十六節 分歧嚴重

梁宏印象程恪是個幹員,因此電話里很不客氣,「紡織廠是市屬企業,你是市長,推卸責任是什麼意思?要省里來處理?馬上就是國慶了?難道要將職工逼到北京?」
董維辰當然想著坐上程恪的椅子,沒有自己的支持他是不可能得到那步關鍵的提升的。所以董維辰靠近自己不難理解。當董維辰進入常委並擔任常務副市長后這個選擇一點也不奇怪。
「什麼時候就學會堵馬路呢?正常的反應渠道沒有嗎?紡織廠的黨組織,工會組織,都睡大覺了嗎?程市長,市委委託你全權處理紡織廠的問題,包括其領導班子,對那些渙散無力的領導堅決撤掉!」
因此,對於市裡引入的新的合作夥伴紡織廠表現出強烈的不滿,這讓市裡負責該項工作的董維辰副市長非常為難。9月13號,一群職工圍了談判組,要和董市長對話,董維辰拒不接見,因此職工再次上街了,再次將建設北路給堵了。
散會後,胡友榮一直在想程恪及紡織廠的問題。在長期的宦海生涯中,胡友榮遇到過比這棘手百倍的難題,所以紡織廠的問題在他眼裡基本不是問題。恆運不合資也可以,反正他們也沒有多餘的力量。胡友榮更多想的是程恪。
「在北陽可以生存就不必去臨同。主動權掌握在你們自己手裡。」胡友榮道。
恆運是他引來的,為此做了王鴻永的工作,王鴻永必須給胡這個面子。但在商言商,恆運也是無利不早起,面對紡織廠這個爛攤子,認為值錢的www.hetubook.com.com也就是那塊面積不到四百畝的地。恆運必須在紡織廠的土地使用上得到完全的補償。恆運上半年的資金都投向了臨同,一口氣買下了好幾個小礦的開採權。加上收購臨同建築工程公司,導致恆運銀行負債激增。其中救命的五千萬貸款還是胡友榮幫助拿來的。胡友榮也知道劇烈擴張中的恆運實在沒有餘力吃下紡織廠了。恆運與紡織廠的談判即使達成讓恆運滿意的協議,也必須再找銀行繼續獲得資金上的支持。
「胡書記,如果市裡再在資金上給予一些支持,我們可以不合資的……」苗沛林嚅囁著說。他來市委開會前廠里職工表達了強烈的願望,表示決不去臨同。
但是明華撤出了。具體的原因紡織廠並不清楚,但參与談判的人員(都是紡織廠的中高層)在明華撤出后感到惋惜,消息傳出后引發了紡織廠的新一輪議論。恰好在明華退出後市里引入新的合作夥伴,這個夥伴就是恆運集團。恆運的條件卻比明華苛刻了若干,甚至還不如明華開始提出的條件。恆運開出的條件是:控股紡織廠;整體搬入臨同與臨同棉紡織廠合併,不願去臨同的職工由恆運提供一次就業機會;取得紡織廠原土地的開發權;紡織廠的欠賬(含職工欠賬)由市裡負責清償。
胡友榮不由得想起了榮飛,那個很低調的青年,隱身幕後但越來越有力量的青年。如果不是他的存在,程恪不會發出自己的聲音,但現在的hetubook.com.com情況是程恪在全市的經濟工作上越來越有自己的主張了。胡友榮還記得第一次見榮飛的情景,聽他暢談對汽車行業的展望。是不是那個時候就有進軍汽車行業的念頭了呢?如果當時自己對他伸出手,是不是可以將其攏在袖中呢?
程恪就是拿著胡友榮的最後一句話將職工勸回了家。職工最擔心的就是搬遷,其實恆運這條意見根本沒有操作的可能,不過是討價還價的籌碼而已。當市長宣布不強行搬遷,市裡將與合資方進行新的磋商時,職工的情緒也就穩定了。
除掉第三條,其餘三條對於紡織廠的好處是明顯的,職工、領導都明白這個道理。比如恆運,只給職工一次就業機會,如果不合適呢?職工去找誰?許多身無他技的職工將面臨失業!
那天恰好北鋼有一個重要的對外招商項目,載著外商的車隊只好掉頭另行,車上的省府領導深感丟人。省長梁宏嚴厲問責北陽市,他將電話打給了程恪,程恪在電話中向省長解釋了紡織廠的事由,並彙報說市委已經安排董維辰副市長抓紡織廠的新一輪改制,他不再具體管了。
關鍵的問題是程恪在得到了聯投全力以赴的支持后對自己變得強硬起來。這是不能允許的。北陽只能也必須只有一個聲音,那就是自己。
明華服裝退出談判最終還是引起了紡織廠的新一輪風波。風波是在市裡引入新的合作者后引起的。
程恪深為不滿,「胡書記,紡織廠職工這次上街不是討薪,https://m.hetubook.com.com而是反對恆運的合資方案!特別是對恆運對於紡織廠搬家和職工安置的辦法不滿!有明華的方案擺在那裡,職工會辨別出哪個方案對其更有利的。工作我可以去做,但是不是讓恆運考慮一下修改其方案呢?」
問題是明華服裝將他狠狠地將了一軍!為了發泄安堡工程被罰的不滿,聯投公然向他這個市委書記發難了!對麒麟公司的關注度太高了,胡友榮深知他是無法擋住麒麟的。而且,麒麟建立了,對北陽的經濟無疑有正面的促進作用,這點對於自己是有好處的。
倒不是紡織廠的決策層和職工非要「賣掉」自己的廠子,而是在與明華長達一個月的接觸中意識到了明華合資的誠意。如果有明華的大筆資金注入和大筆的訂單(匡算可以訂購其布匹產量的70%),紡織廠將初步扭轉長期被動的局面,開始真正的技術改造和產品升級。
「對於群眾的情緒,重點是如何引導群眾!而不是讓群眾引導。紡織廠的問題積重難返,市委引入恆運不是為了盤活企業嗎?關鍵是我們如何去做工作!這中間肯定有壞人在搗亂!要查明事實,對於破壞穩定的壞人一定不能手軟!」他要求程恪親臨現場做工作,務必在明晨恢復交通。
他知道恆運的條件不如明華。如果不是明華與聯投的關係,如果不是聯投全力支持程恪,他會促成明華服裝與紡織廠的合作。
他承認,在紡織廠的問題上比較被動。如果明華不走,紡織廠或許是另一番和*圖*書局面了,但明華因安堡的問題向自己發難了。沒奈何下只能讓王鴻永的公司出面收拾局面。
這個條件與明華的相比有幾點不同:1、明華服裝不需要紡織廠職工遷移他市,對職工的安置給出了至少三條路自由選擇;2、紡織廠原址的土地商業開發與紡織廠共同進行,收益共同享有;3、紡織廠債務由合資后的企業負責,不給市裡增添麻煩;4、明華不謀求絕對的控股。
但是,聯投不是恆運,聯投不會按照他的指揮棒運作。
「職工最擔心的是將廠子遷到臨同……」苗沛林鼓足勇氣將底牌打了出來。
「不是可以做,而是必須做好。這是考驗我們同志黨性的關鍵時刻。至於恆運,條件可以談,商務談判嘛,總有個討價還價的過程。年初市裡為你們搞到1000萬貸款,如果你們能走上良性循環,不合資也可以嘛。有些同志覺得明華是救世主,不是那回事嘛。明華不是蠻橫地扔下你們跑回南方了嗎?至少恆運在困難時期衝上來了嘛。」他瞟了程恪一眼,程恪面無表情。
市委馬上召開了臨時會議,聽取了董維辰和代廠長苗沛林的彙報以及採取的措施。胡友榮在會上嚴厲批評了程恪和董維辰,認為市政府的工作很不得力。
「明華的方案也未必就更好。」胡友榮冷冷地說,「奇怪的是談判是工廠的高層進行的,這又不是職代會,職工是怎麼知道的?紡織廠的這個書記,叫馬剛是吧?我看是不稱職的。苗廠長,你們還有沒有組織觀念?推薦你擔任代廠長是程市https://m•hetubook.com•com長提出的,說你在群眾中有威信,威信在哪?你的威信就是讓職工上街向市委示威?」
苗沛林原是搞技術出身,哪裡參加過如此高級別的會議?市委書記和市長的不對路傻子也可以看出來,現在他夾在中間簡直難受死了。兩大巨頭,他誰也得罪不起呀。
程恪與自己並無歷史上的糾葛。在肖市長任期,程恪與自己的關係是很融洽的,對自己是尊重的。程恪資歷老,能力強,所以才登上了市長的寶座。仔細想來,二人的分歧時從北陽汽配開始的,就井永清的使用上兩人第一次出現了嚴重的分歧,然後是傅家堡的問題。程恪力主將傅家堡設為省里第一個國家級的開發區,自己卻不同意,然後就齷齪不斷了。
「資金支持?支持到什麼時候?奇怪了,為什麼別人可以做到的事情你們就做不到?這幾年,至少十年了吧?紡織廠向市裡繳過多少利潤?絕不會再有資金的支持了。早些從黃粱夢中醒來吧,我的同志!」
程恪有苦難言。
「胡書記,我可以繼續做工作……」
夜幕逐漸籠罩了城市,窗外的燈火點亮了,從市委大樓看出去,中山大街像一條燈火的長龍,城市是越來越漂亮了。
設立開發區在沿海省市已經轟轟烈烈了。全國大概至少有上百家大小不等的開發區了。但讓一家民企牽著鼻子走的感覺實在是不爽!傅家堡一開始就是一家鄉鎮企業嘛,這樣的企業在全省幾乎就是遍地開花嘛,誰能想到傅家堡一兩年內增加了若干企業,變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新工業園區呢?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