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問鏡

作者:減肥專家
問鏡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四卷 紫極 第一百二十八章 破界通天 清玄在前(四)

第四卷 紫極

第一百二十八章 破界通天 清玄在前(四)

她已經用最無可辯駁的事實,向羅剎鬼王、向全天下人證明了:
此時,心內虛空萬魔池上,趙相山忽地傳來意念,也是表示感慨的:
確定沒問題?
寒意穿透百千層天魔、眷屬、外道的層層布防,直抵內層。
如此果斷、如此決絕!
那兩位的戰車固然有一往無前之勢;羽清玄卻也不是脆弱的螳螂。
地仙不是神主,並不在天地之間布網,對天地法則的影響力沒那麼深刻,可是,羽清玄通過對動靜之法的深入理解,藉著震動整個真界天地法則體系的衝擊,或者說藉著「動」的本身,由根本到枝葉、從一域到全局,層層滲透,以至於無處不在,無所不在!
此時,真界法則體系擴大的破壞面,已經被羽清玄重新「修補」,止損並開始向中心區回縮,對這一手,余慈已經佩服得五體投地,卻依然沒想明白,她為什麼要突然來這麼一出。
也許這份影響是非常微小的,尤其是到了「法則聚合、元氣成物」的末端,更是可以忽略不計。
以前曾和薛賓士討論過,羅剎鬼王對於感悟根本法則的修士,有一份需求。那是她涉及真界、域外、血獄鬼府等幾個虛空世界的「大拼圖」的一部分。
確實,羅剎鬼王、大黑天佛母菩薩都是神主,對法則體系的影響力、控制力,天然比地仙有優勢。
明知道這是驅虎吞狼的蠢招,太阿魔含都忍不住心動了一下。
可問題在於,眼下的羽清玄所在的攔海山外海上空,可說是真界、域外m•hetubook•com.com法則體系最為混亂的區域。兩邊法則體系的反噬,在距離羽清玄數萬裡外,就要無奈緩衝,等傳導過來,固然使法則愈發地混亂,但卻在羽清玄的控制範圍內。
羅剎鬼王也好、大黑天佛母菩薩也好,要的應該是一個完全符合她們需求的新世界,不是一個隨時可能再次崩潰的爛攤子。
當時還提起羅剎鬼王與葉繽「諸法試劍」,以求其「固」的事情。
至少他感覺到,那位一貫都是笑吟吟不見有什麼負面情緒的「老朋友」,瞬間流注出的冰冷殺意。
即往深層去,又往廣處走。
他隱約明白,羽清玄要走哪條路。
不只是對真界,也是對域外。
事實上,誰也沒法幫著斬掉,只能是用本人在「靈昧」之法上的感悟,拂去外來的影響,直指本心。
概因此時的羽清玄,已經飆揚到他無法接受的層次。
同樣的動靜之法,在域內、域外的表現截然不同,可以說,同樣的人,在兩邊環境下,感悟的都有差別。可羽清玄能夠「織補」法則,重塑部分體繫結構,就證明她具備了貫通域內域外的法則認知。
其拔升的層次,對域內、域外對動靜之法脈絡的影響,還有對周邊法則體系破壞式的控制,使她更是如魚得水。
此時此刻,魔域中百萬天魔,太阿魔含卻只有一人。
受羽清玄那份獨特「動靜之法」的影響,域內、域外的法則體系,都發生了劇烈反應,這份排斥性的衝擊,將由居和*圖*書中的羽清玄全盤承受。
余慈深吸一口氣,似乎是冰封大劫的影響力擴及此處,寒氣入腹,似乎連脊柱都在發冷,卻又有一種難言的顫慄,從尾閭直衝頂門。
此時此刻,太阿魔含也有些明白了。
至少有那麼一刻,余慈恍惚覺得,整個世界隨她的呼吸在顫動。
太阿魔含才一個恍神的功夫,萬化魔域堅城搖晃,已被人一擊命中。
這一刻,羅剎鬼王應該是想動手了。但橫掃千里、擴及萬里的冰封大劫,幾乎盡為羽清玄所用,她的信眾很難近前,短時間內,杜絕了插手的機會,除非容許她在萬化魔域里中轉……
如果羽清玄有意,此界怕是有相當一部分修士,都要走火入魔。
余慈可以肯定,他絕對沒有見過類似的場面。不過也許在某一刻的思緒中,曾經考慮過、揣想過。
不過羽清玄對此並不感興趣。
更重要的是,羽清玄走了進來,與天地法則體系的衝突未止,這份衝突正撕扯魔域,動蕩之激烈,簡直讓意圖精確掌控魔域的太阿魔含吐血。
這份認識,這個獨特且獨立的法則脈絡,由其本心所發,滲入到域內、域外法則體系之後,就對兩個體系,造成了驚人的影響。深層次的分際,直到近乎完美融合時,才凸顯出來,造成的後果,也是超乎常理地深入、嚴重。
是兩邊虛空世界的法則「妥協」嗎?
羽清玄肯定沒有掌握「動靜之法」的本來面目,但只要清晰洞見兩個、乃至於多個「版本」之間的差和-圖-書異,具備不滯于烙印所限、獨立的意識,就算只超過那麼一絲絲,也足夠了!
饒是如此,瞬間的衝擊亂流之下,魔域中的天魔、外道也被轟殺一成有多。
如果按照這份要求,安排下來,找到幾個精通「天人九法」的大能,為其所用,可以說就是九根支柱。
同樣的條件,不同的角度——如果有這樣一個人橫亘在前,專門折騰破壞,羅剎鬼王她們的意圖,還可以實現嗎?
不是巫神的解析有誤,而是這些根本的法則,必然要受到「靈昧」之法,也就是「人心」的異化,也勢必會有相應的烙印。
可是,在三界洞開,天地法則對撞、湮滅、無比混亂的時候,一方面要梳理,確保法則變化的走向;另一方面還要抵禦那時肯定怒發如狂的八景宮等勢力的衝擊。
是不是還要有一個保險?
當然,沒有人能徹底把握本源,人心的「靈昧」之源,與天地宇宙的「太虛」之源,永遠都是相互影響、相互干擾的。完全重合,那叫「合道」……是真正要命的玩意兒!
「三界天通」是羅剎鬼王和大黑天佛母菩薩的終極謀划。以前余慈只是去考慮其對現有法則秩序的顛覆,不知不覺就忽略了,那同樣是一場再造,而不只是破壞。
此時此刻,羽清玄的意念不能說有多麼霸道,可那種境界上、技巧上的壓制,自帶著獨一無二的節奏,別人根本就跟不上趟兒,也就自然具備了強烈的排他性。
憑什麼做到這一點?
下一刻,羽清玄消失了。hetubook.com.com
「三界天通?對,就是三界天通!」
余慈能夠感覺到,羽清玄的意念,仍集中於純粹的法則層面,特別是集中於已經近乎「洞開」的攔海山區域上空,那交織錯亂的域內外法則之中。
將一人身上的血,注入到另一人身上,也許會救人一命,但也有相當的機率,致人死地。
尤其是太玄魔母這樣,精通動靜之法,掌控萬事萬物、法則體系一切狀態變化的神通大能,不就是最合適的人選?
但誰都不能否認,羽清玄剎那間無遠弗屆的影響力。
巫神的烙印便存在於真界的每個角落,當年以曲無劫為首的劍修,斬去了「血脈」烙印,卻斬不去這份刻在法則上「靈性」烙印。
不管羽清玄在真界任何一處,她都可以對此界天地法則體系的變動,做出強力的、深刻的影響。
羅剎鬼王,我在這裏!
剎那間,余慈就明白了,為什麼百年前,羅剎鬼王拼著重傷,也要對太玄魔母動手。
還是動靜之法,卻是專註於法則層面的動靜狀態及其變化,自然而然就涉及了天地法則體系的破壞與融合。
羽清玄……
理所當然的,真界中的生靈,莫不受其影響。
那麼,順理成章,她也就凌駕于真界法則體系之上,逾過了那條無形的天塹!
她看穿了那份謀划,並將自己擋在了羅剎鬼王和大黑天佛母菩薩的戰車之前。
從這一刻起,只要有羽清玄在,羅剎鬼王就不可能實現她對劇烈變動的天地法則體系的精確控制,其計劃就將面臨致命的負面影和圖書響。
到了修士這個層面,在法則體系中的層次,比較「靠上」,感受的就更加清晰。尤其是在動靜之法這條線上的,余慈算半個,那種「過電」式的感覺,險些就把他從這一條脈絡中「彈」出去。
是了……太玄魔母!
再是什麼天魔、外道,也受動靜法則的影響,而這種依附於動靜之法的力量,沒有一貫的精準控制,倒是狂暴混亂,分明就是真界反噬的餘波,被羽清玄轉移到萬化魔域上來。
「就像是三界天通的預演。」
事實上,羽清玄完美地掌控了這一切,沒有被反噬吞沒。
「有點兒眼熟。」
太阿魔含幾乎是眼睜睜地看著,羽清玄跨過天塹,卻沒有辦法施加任何影響。
為什麼是這個?
動靜之法是天人九法的基本構成,不會再有更「本質」的下一層。但是,在「真界」及其「域外」這樣一處由巫神造就的奇特世界,不可避免,天人九法的真義,會經由巫神的「解析」,有出入也是理所當然。
至少在這一瞬間,修行法門的本質貼近動靜之法的,誰都無法繞過羽清玄。
同時他也明白了,羽清玄借一連串動作,所做的宣告:
羽清玄的意念正循著動靜之法的脈絡,一路擴散。
藉著金幢教布下的陣禁,破壞再修復,彷彿是炫技,又像是宣告著什麼。而且……
不,應該是更本質的……
靈光照耀余慈的腦海。
魔域自成一體,法則嚴密,在其中天魔、外道等,不能視為單獨的個體。
由此反饋的「天人九法」,才更趨近於本來面目。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