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天下

作者:高月
天下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十卷 四國大戰 第366章 飛援潼關

第十卷 四國大戰

第366章 飛援潼關

孫孝哲一眼瞥見在敲鐘的哨官,他張弓搭箭,一支勁箭從弓中射出,箭矢穿透了哨官的脖子,他慘叫著從七八丈高的城樓上重重摔下,這聲慘叫象黑夜裡的喪鐘,敲醒了所有潼關的士兵,也激怒了他們,城上士兵開弓放箭,投石下城,一時間箭似密雨,石如冰雹,中箭的戰馬一躍而起,嘶鳴聲劃破長空。
李豫也明白李慶安的用意,由南霽雲來指揮這支軍隊,也就意味著他還是受李慶安的控制,但經過他再三權衡利弊,他最終還是接受了這個結果,畢竟他現在處處受制於人,唯一的倚靠就是李慶安了,讓南霽雲掌軍不過是倚靠李慶安的延續罷了,等自己真正掌權以後,再慢慢處理這些棘手之事,至少可以讓王思禮來取代南霽雲。
由於山路狹窄,只能行一人一馬,故牛馬隊進關緩慢,近三百頭牛入關就花了半個時辰,緊接著是人馬入關,速度明顯加快了,兩個時辰,便進了千餘人馬。
王思禮兇猛性子似乎傳染給了每一名唐軍,又有近百名唐軍衝下甬道,他們頑強的鏖戰,將已經逼近城頭的敵軍又殺了下去。
此時,王思禮站在城牆之上,注視著牛馬隊緩緩進入潼關,已經有一千餘人馬走進了瓮城,潼關的守軍都上了城,好奇地打量這支奇怪的牛馬隊,從內城到外城間只有短短的幾百步,擠滿了黑壓壓的馬匹和馬夫,勁風穿城而過,旌旗獵獵,風卷旗舒,將後面一名鐵盔鐵甲的軍官完全遮蓋了,只見他身材異常高壯,正是領隊孫孝哲,他是先鋒,在牛馬隊的最後還有安慶緒。
朱雀大街上的行人紛紛向兩邊躲閃,他們望著狂風一般的安西軍從眼前飛掠而過,那種驚天動地的氣勢,嚇得行人們紛紛掩面不敢正視,待大軍遠去,他們這才議論紛紛,不知道出了什麼事?
一個時辰后,政事堂在李豫提議下召開了緊急會議,會議地點設在東宮,政事堂的成員皆趕去了東宮。
……
這時,一名侍衛奔來,稟報道:「殿下,相國們大都已到齊,但唯獨缺張尚書,不知何故,張尚書遲遲不來。」
王思禮年約三十余歲,身高七尺,長得虎背熊腰,面如重棗,是中唐赫赫有名的一名虎將,他原是千牛衛將軍,在中唐的黨派之爭中,王思禮屬於相國黨,被李林甫所拉攏,李林甫死後,相國黨解散,王思禮便毅然投靠了儲君李豫,但又被m•hetubook•com.com李豫手下的文官們排擠,他便外派出京,來潼關擔任副將,現在主將已走,他便是潼關的守將。
李豫大喜,張筠果然來不了,那就意味著最大的阻力消失了,他立刻下令道:「時間不容久等,既然張尚書來不了,我們就不等了,政事堂會議即刻開始。」
「快!再加快速度!」
現在關鍵就是對瓮城的爭奪,潼關由外城、瓮城和內城三部分組成,只有通過內城門,才算是真正入關,外城已經失守,安祿山軍已經進入的千餘人馬都集中在瓮城中,瓮城是一片佔地數百丈平地,位於內城和外城之間,四周都是城牆,是士兵們平時換崗和檢查外來行人之所,現在卻成了雙方爭奪潼關的關鍵。
他猛地拔出長劍,劍刃帶起一道火光。
這時,幾名士兵匆匆帶來了一名宮廷侍衛,侍衛上前呈上一封通道:「王將軍,儲君有急信。」
空氣中瀰漫的血腥味讓安祿山軍變得異常凶暴,即使沖在前面的人已經被殺死,但後面的士兵依舊瘋狂湧上,頂著屍體肉盾,強大的衝擊力竟然把前面數十匹騎兵戰馬推倒在地,即刻將落地的敵人砍成肉泥。
如果是平常,王思禮是不會准他們進關,但他剛剛接到太僕寺卿達奚珣的牒文,說這批牛馬是太僕寺預訂,請他放入關內,同時他又接到了兵部的命令,命令牒文上有兵部尚書陳希烈的親筆簽名和兵部大印,命他不得阻攔,放人入關。
王思禮當然也知道河東已被安祿山佔領,王思禮本人對此憤慨異常,但他只是一名普通將領,對這種涉及江山社稷的大事他不好妄加評論。
消息傳出,生活在長安各坊的流民異常踴躍,紛紛趕到設在東西兩市和朱雀門前的三個募兵點報名,由李慶安留下的五百親衛負責招募,平均每人率領四十名新兵,募兵所需的二十萬貫錢款,由聚海行櫃坊暫時墊付,衛尉寺提供了數萬套兵器盔甲,僅僅兩天時間,一支兩萬人的軍隊便已裝備完成,隸屬於六宮六率府,南霽雲也由瀚海軍兵馬使一搖身變成了東宮六率府將軍。
一千余名安祿山軍和一千多潼關守軍,在這條長不過五丈的甬道展開了極其慘烈的鏖戰,唐軍數十名騎兵沖在最前面,後面的士兵緊緊跟上,與此同時千余安祿山軍如潮水一般湧來,他們來不及列成隊型,揮m.hetubook.com.com舞著長刀,手執盾牌,弓箭上弦,頂著箭雨向前猛衝猛射,一時刀光森冷,長箭噬血,幾十名瓮城內的唐軍奔逃不及,被刀鋒削掉了腦袋。
潼關原有駐軍一萬五千人,但李隆基親征朔方,帶走了一萬兩千人,潼關僅剩下三千人駐守,由潼關副元帥王思禮率領。
潼關位於關中平原東部,雄踞關內、河東、河南三道要衝之地,潼關的形勢險要,南有秦嶺,東南有禁谷,谷南又有12連城;北有渭、洛二川會黃河抱關而下,西近華岳,周圍山連山,峰連峰,谷深崖絕,山高路狹,中通一條狹窄的羊腸小道,往來僅容一車一馬,舊語中常以『細路險與猿猴爭』、『人間路止潼關險』來比擬這裏形勢的隆要,杜甫在《潼關吏》中也寫下了「丈人視要處,窄狹容單車,艱難奮長戟,萬古用一夫」的詩句。
「很好!你若收集到詳細情報,可與南霽雲將軍聯繫,他會以最快速度把情報傳送給我。」
李慶安見他欲言又止,便笑道:「還有什麼事嗎?」
潼關內城門是雙門,大門是用極厚重的生鐵鑄成,人力根本無法撼動,需要巨型攻城器才能撞開,安祿山軍沒有攜帶攻城器,要想打開內城門只有一個辦法,就是衝上城樓,奪下絞盤,用絞盤來打開城門。
這時,內城門開始吱吱嘎嘎地關閉了,統帥這支牛馬隊的大將孫孝哲見事情已經敗露,他不假思索,猛地揮槍大喊:「衝進去,奪取潼關!」
「卑職遵令!」
相比之下,潼關守軍大多是挑選剩下的老弱之兵,精兵都被李隆基帶走,人數也不多,他們僅能依靠潼關有利的地形和安祿山軍進行鏖戰,但他們遠遠不是安祿山軍的對手,不多時,瓮城內的數百唐軍便已陣亡過半。
崔光遠上前拱手道:「時間緊迫,我也只是大致了解了一下情況,安祿山在關中大約有七八處莊園,每一處佔地規模都不小,有僱工及奴隸數百人至千人不等,現在知道的情報只有這麼多,我會繼續收集,到明天可能就會詳細了。」
數百名唐軍死死守住甬道,他們和敵軍擠成一團,刀也舉不起來,便用牙齒咬,用拳頭擂,用匕首捅,一步也不後退,只聽見骨骼的斷裂聲,臨死前喉頭的咯咯聲,死人和活人擠在一起,窒息得令人喘不過氣。
王思禮又仔細打量了一下這些馬夫,個個孔武有力和-圖-書,步履矯健,他們大部分人都后挎腰刀,一手握住刀柄,催趕馬匹,王思禮從他們握刀的姿勢便心生疑竇,這些人分明就是軍人,而且還是精銳之軍,哪裡是什麼馬夫,這時他忽然又發現,這些馬匹都是閹割過的軍馬,不是普通的馬匹,他心中頓時冒出一個大胆的念頭,難道這是一支軍隊?安祿山的軍隊。
……
此刻,他見越來越多的安祿山軍衝進了翁城,唐軍眼中都露出絕望之色,王思禮不由單膝跪下,一聲長嘆道:「想不到我王思禮竟成為大唐罪人!」
王思禮有些疑惑地看著孫孝哲,孫孝哲身高足有八尺,雄壯異常,手執一桿大鐵槍,胯|下馬更是一匹上等的幽州駿馬,這明明是一個萬人敵的大將,不像文書中所說,只是一名校尉。
幾名宦官正在緊張地布置會場,李豫心中有些緊張,背著手在房間里來回踱步,今天這個會議對他來說非常重要,東宮將第一次擁有自己的軍隊,在大唐軍制中東宮六率府也是對應的軍事機構,有相應的兵員,服從東宮的指揮。
王思禮又瞥了一眼下面的馬隊,這才打開了李豫的信,只匆匆看了一遍,他驚得跳了起來,連聲大喊:「快!關閉城門,不準馬隊進關!」
李豫擁有自己的軍隊並不是那麼簡單,就像盛水一樣,首先需要一個容器,這種容器不僅是需要得到名正言順,同時募兵的錢糧也要有保證,更重要是要有統帥這支軍隊的能力,李豫儘管為監國,但這三個條件他一樣也不具備。
李豫連忙將他扶起,上下打量他,見他身材高大,器宇軒昂,不由欣然笑道:「南將軍的盛名我早有耳聞,今天見面,果然威武有加,名不虛傳。」
今天他將開創大唐前所未有的先例,第一次使東宮正式擁有軍隊,這時,一名侍衛帶著南霽雲匆匆走進了東宮。
騎兵隊一直衝到城門口才緩緩減速,依次通過城門,當李慶安出現時,早已等候在城門邊的崔光遠立刻大喊道:「大將軍,請留一步!」
「那好,我也希望聽見你高陞的消息。」
但事實上,李隆基極為忌憚東宮擁有軍隊,使東宮六率府僅僅只是一個虛名,不僅一兵一卒沒有,甚至連相應的將領也沒有設置,即使有軍隊,也是在李隆基的嚴密掌握之下。
崔光遠搖了搖頭,「沒有了,祝大將軍一路順風。」
昨天晚上,潼關出現了一件異事,一支來自www.hetubook.com•com河東的牛馬隊請求過關,小校探查來報,大約有五千余匹馬和三百多頭牛,馬上馱有帛緞,還有六千名馬夫,由三百余名士兵押運,負責人是安祿山的手下大將孫孝哲,他派人送來信件,說這是朝廷的命令。
有了太僕寺的牒文和兵部的命令,王思禮沒有理由再攔這支牛馬隊,便下令開關放行。
一聲令下,那些趕牛的牛倌,牽馬的馬夫立刻消失了,變成了一支殺氣騰騰的軍隊,他們撕去外衣,露出了衣服內的細鎧,拔出藏在布帛中的戰刀和弓箭,狂喊著向瓮城內涌去。四處喊殺聲震天,兵器撞擊刺耳驚心。
孫孝哲得意地狂笑,「蠢貨,你的死期到了!」
孫孝哲勃然大怒,他偷偷躲在一匹馬後,張弓搭箭,瞄準了大展神威的王思禮,一支冷箭「嗖!」地射向王思禮,王思禮躲避不及,一箭正中肩窩,他手上力氣頓消,大刀竟脫手而飛。
李慶安一抱拳,調轉馬頭,向城門外疾駛而去,崔光遠望著安西騎兵們遠去的背影,不由自言自語道:「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不知我崔光遠幾時才能披上黃金甲?」
想到這,李豫笑道:「南將軍,我打算今天就開始招募軍隊,一切都要拜託南將軍了。」
就在這時,在潼關的西方傳來一聲號角,「嗚~」號聲勁吹,衝破了陰暗的烏雲,彷彿是呼應,遠方又傳來了一連串的號角聲,號聲、號聲,在潼關的山谷間回蕩,衝破了死亡的束縛,帶來了希望之光,號角聲盡情吹響,李慶安的援軍終於趕來了。
「儲君殿下,我家大將軍再三嚴令,命我一切聽從儲君的指揮,臣會竭心儘力而為。」
越來越多的安祿山軍湧入城門,在孫孝哲的率領下向唐軍發起凌厲攻勢,孫孝哲號稱范陽軍三猛將之一,高暉、李日越、孫孝哲,其中孫孝哲是幽州鐵騎的兵馬使,歷史上就是他率軍攻入了長安。
瓮城內已殺得屍橫遍野,城頭上唐軍向下放箭,不斷有敵人中箭慘死,但唐軍的戰鬥力要遠遜於安祿山軍,甬道上唐軍越來越少,而安祿山軍越來越多,這時,孫孝哲下令用死人死馬搭建肉梯,雖然還上了不城牆,但是已經可以從側面攻上甬道。
李慶安放緩韁繩,上前笑道:「光遠兄,可查到什麼情況?」
「好!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
而今天李慶安提議以東宮的名義募兵二萬人,這就意味著李豫在和*圖*書通往皇位的道路上又擁有了一座堅實的基礎。
由於張筠的缺席,使政事堂順利通過了募兵方案,從長安數十萬流民中募集二萬軍隊,曾是府兵者優先,從軍者不僅可以得到錢糧,而且還能赦免其逃戶之罪。
李豫最擔心還是他沒有能力指揮新募軍隊,儘管他手下人才濟濟,但就是沒有一個能代兵打仗的人,雖然大唐文官也有不少名將,但在李豫這裏沒有,李慶安留下了南霽雲,用意也很明確,他既然出錢出糧,自然就是要讓南霽雲來負責招募和指揮這支東宮新軍。
「當!當!」的警報聲在潼關上空敲響,數百名士兵一擁而上,用長矛逼退馬隊,「出去!全部退出去。」
王思禮聽見城下有馬夫在低聲催促,他眉頭不由慢慢皺了起來,這種催促的口氣一般是軍隊常用,短促而有力,現在居然出現在馬夫的口中,這未免讓人感覺有些怪異。
安祿山的軍隊則用盾牌抵擋,被壓制在山道上,但安祿山派來的六千軍人都是他精心挑選出的最精銳的范陽軍,個個武藝高強,驍勇善戰,都已身經百戰,儘管地形不利於他們,但他們依然攻勢如潮,向內城發起了一波又一波的進攻。
王思禮見形勢危急,他大吼一聲,從親兵手中奪過大刀,跳下了甬道,他站在人頭之上猛地揮過大刀,血光迸射,七八名敵軍竟被一刀劈成兩段,從肉梯上滾落。
名正言順首先是要得到聖上的許可,當然,聖上昏迷,那麼政事堂的通過就顯得舉足輕重了,一但政事堂通過,就有了正名,募兵的錢糧也是問題,戶部控制在張筠手中,就算眼前政事堂通過決議,而戶部最終不批也是枉然,好在李慶安已經承諾所需錢糧由安西負責,這樣,就算戶部借口倉稟錢糧不足,不以撥款,募兵也能維持下去。
李慶安率騎兵隊在朱雀大街上疾奔,馬蹄聲如雷,早有騎兵在前面開路,大聲叫喊道:「前方人等趕快散開,大軍有緊急任務出城!」
這樣一來,雙方爭奪的核心就是一條窄窄的上城甬道,這是從瓮城走上城樓的唯一通道,只能容兩人並肩通過。
這時,南霽雲匆匆上前,單膝跪下抱拳道:「臣瀚海軍兵馬使、中郎將南霽雲參見儲君殿下!」
李豫回頭向南霽雲望去,南霽雲笑道:「張尚書府宅附近出現了刺客,為了保證張尚書的安全,我已命兩百士兵護衛在張尚書的府宅周圍,估計他今天可能來不了。」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