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明末稱雄

作者:木子藍色
明末稱雄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七卷 開國建業 第578章 紅利

第七卷 開國建業

第578章 紅利

明朝時,關外的戰爭,更是直接把明拖的崩潰了。
但細思起來,皇帝也沒錯。張國梁觸犯國法,皇帝令三司會審,這是公正。但審判之後,皇帝卻又賜他自盡,這是皇帝的情義。
這個過程中,朝廷沒有加稅加派,百姓沒有增加什麼負擔。帝國的將士們損傷也極小,他們只是在蒙古人面前出動展示下軍威而已。
這個結果出乎眾人的意料,也讓主審這個案子的三法司官員們都有些心思沉重。本來已經宣判了結果,定下三日後午門處斬,明正典型,可轉眼,人就被錦衣衛給奪走了,然後直接就在詔獄中自盡了。
想當年,大明之時,北方無一日安寧。雖成功與土默特議和,可左翼的察哈爾卻一直襲擾不斷,更別說遼東不斷崛起的女真人。
文臣們反對用兵打仗,在他們看來,除非萬不得已,都要盡量避免戰爭。一旦打仗,開支極大,各種問題也會隨之而來。
這裏面究竟是個什麼意思?
但對當時的百姓來說,他們什麼好處都沒得到。
最重要的不是皇帝搞定了關外,而是皇帝搞定關外蒙古和女真人的過程中,不但沒有損耗中原的實力,反而提升了許多實力。
就如皇帝御巡關外,誰都以為這次出征,是皇帝好大喜功,勞民傷財。關外之地,又不能耕種,朝廷費心費力,又有什麼用?
他當時這樣做,是怕皇帝護短,把這個案子私下給不了了之。他以為,當輿論起來后,皇帝肯定也護不了趙國梁,到時就得和圖書公開審理。
倪元路搖搖頭,輕嘆一聲。
倪元路是真正的佩服起這位年青的開國皇帝,這種種治國手段簡直是匪夷所思,但確實行之有效。
無論從哪裡看,都是共贏互利。
商人們賺了錢,朝廷增加了稅收,士兵們得了賞賜,軍工坊訂單增多,工匠們增加了收入,就是糧草等價格上漲,百姓們的收入都增多了。
朝廷開拓了邊疆,收回了遼西,又把蒙古草原也給控制了,新增的燕北、漠南、綏遠、寧夏、嶺北、遼北諸省,以前可都是蒙古人控制的地盤,更別說遼西全面收復,馬上又能把遼東也俱收復。
倪元路也有些無奈,甚至心裏有點後悔,這件事情不該冒然捅出來的。當初他發現此案的時候,心裏很是興奮,覺得應當把這個案子當作一個典型來辦。為此,他沒有先報告皇帝,反而把事情透露給了報紙,傳到了坊間。
右都御史擔憂的道,「陛下是不是對我們不滿啊?」
朝廷分封諸侯,不用一兵一卒,就得了蒙古諸部臣服,不但分封領地,還有了直隸領地。草原確實不產糧食,但他看過朝廷與蒙古諸侯們的貿易協議。雙方放開貿易,以後蒙古各地都是大漢商口的出口銷售地,同時蒙古的各種牲畜、皮毛、肉製品奶製品、礦產、草藥等也將以極低廉的價格源源不斷的流入中原。
也許他們這些人已經跟不上形勢了,他們過去的那些治國觀念,根本就不適合。
皇帝自掏內帑把虧空的一https://www•hetubook.com.com百萬銀元補上了,又沒追究趙國梁的家人,這是公私分明,有情有義了。
可現在看來,並不是如此。
更別說皇帝還驅虎吞狼,用蒙古諸侯滅了科爾沁四部,又東征女真,朝廷在關外,根本不傷一兵一卒,不費一刀一槍,就減了蒙古五十萬丁,如今又將收復遼東。
從朝廷到百姓,從將士到商人,大家都只得到了好處。
移民實邊,朝廷又穩固了邊疆,增加了田地產出,增加了賦稅。
甚至後來唐太宗李世民親征高句麗,到後來唐高宗時終於聯合新羅滅亡百濟、高句麗,可實際上也是給百姓造成極大的負擔,朝廷的這些征戰,百姓們都沒得到什麼實際好處。雖然從長遠看,這些戰爭,其實是有極重要的戰略意義,關係中原安危。
倪元路有時靜下來想想,怎麼一切都讓人這麼看不懂了呢。
朝廷向北開拓了數千里疆域。
將士們戰死沙場,客死他鄉,大量傷亡。百姓的負擔不斷加重,兵役、夫役,壓的喘不過氣來,朝廷不斷增加的戰爭支出,將國家拖到危險的邊緣。
可他怎麼就覺得,如此一來,皇帝是有情有義了,他卻成了裡外不是人呢?
歷經兩個王朝,可很多事情他都總看不明白。
御駕剛過山海關,劉鈞收到一封京師轉來的奏章。
想了想,劉鈞拿起御筆在馬車內直接寫了一道諭旨。
朝廷消耗了些糧食,但得到了大批的草原牲畜、皮毛、奶肉、和_圖_書礦物等。
哎,自己真的做錯了嗎?
可大漢的關外戰略,卻完全不同。
他這樣做,倒不是為了跟皇帝做對,而是覺得這是他的職責。哪怕犯事之人是皇帝門生,元佐勛臣,也一樣不能例外。
左都御史倪元路上表請辭。
可結果呢,完全不是他們預料的那樣。
這次的趙國梁一案,雖然劉鈞也有些不滿倪元路沒有第一時間奏報,可他的敬職精神,還是讓他非常欣賞。
都察院這種衙門,就是需要這樣的人啊。
可現在,大漢自立國起,就一直沒有停過用兵。甚至是各處用兵,軍隊的規模也一擴再擴,軍費的預算也不斷上升,但國內並沒有出現什麼民怨沸騰,水深火熱的情況。
與這一樣讓人難以置信的還是西南的改土歸流。
國家稅收提高了千百倍,但百姓的負擔卻反而下降了。
相反的,現在大漢的軍人成為年青人最嚮往的職業,也是收入極穩定和優厚的職業。而龐大的軍隊規模,也使得大漢有了更龐大的軍工產業,那些軍方訂單,養活無數的工人。
右都御史是倪元路的副手,他坐在一邊嘆了口氣,「倪公,你說此事陛下究竟是什麼意思?御筆硃批嚴辦,讓我們三司會審,然後午門處斬,百官觀刑的是陛下,可這一轉眼,又讓錦衣衛把人帶走,還在獄中賜自盡,這……」
「晉封左都御史倪元路臨安縣開國伯,賜銀元一萬塊!」
相反,戰爭帶來了許多新的東西,新的機會。
劉鈞有些意外,倪元路過去雖和*圖*書然是東林出身,後來還跟吳甡等聯合官謀要對付他,但那畢竟是前朝時的事情。
倪元路當初也反對改土歸流,認為這必然逼反西南部族土司,引發一場持久的叛亂,會把帝國拖累,甚至讓朝廷丟失西南。
趙國梁死了,在錦衣衛的詔獄飲金屑酒自盡了。
這才是真正的治國有術嗎?
朝廷空有幾百萬的衛所軍丁,卻空佔著億畝軍田,而毫無作用。
可在大漢,卻似乎完全反了過來,越是打仗,國內局勢似乎越是好,尤其是工商製造業等就越發的繁榮。
更別說,朝廷將把許多在中原窮困無地的百姓,移往關外,分給他們大批的田地了。而中原許多窮困百姓移往關外,那中原各地的土地壓力等也會大減,留下來的百姓生活會變好些。
這種情況,是他很難想的通的。漢武帝北伐匈奴,打了幾十年,把匈奴打的西遷,可漢人口減半。隋煬帝三征遼東,兵發百萬,雖然把高句麗打殘,可沉重的兵役、夫役,也把天下百姓壓的喘不過氣來,終於被迫造反,大隋二世而亡。
不論從哪方面看,大漢在關外的這系列開疆拓土,都既沒損害百姓們的利益,也沒損害朝廷的實力,相反,各階層似乎都還因此得了不少好處。
不過皇帝也總是如此,經常出人意料。
可現在這結果,趙國梁是死了,但卻是這麼一個死法。
轉念一想,他覺得自己被皇帝坑了。錯的不是自己,是皇帝。
倪元路腦袋昏沉沉的,坐在值房裡半天,可眼睛盯著一份公文看https://m.hetubook.com•com了半天了,卻也沒有翻一頁。終於,他長嘆一聲,將架在鼻樑上的老花眼鏡給摘了下來,放到了一邊。
事實上,他接替劉宗周在都察院左都御史這個位置上,乾的還是很稱職的。
新朝確實不一樣了,上至勛臣武將,下至商人百姓,大家都不再那麼反對戰爭厭惡戰爭了。因為大漢的對外擴張戰爭,並不會影響到他們的生活,並不威脅到他們的安全。
現在倪元路也明白了商稅對於朝廷的重要性。
簡直就是不可思議。
大漢商品多了一個銷售地,大漢也多了許多牲畜等重要的物資商品的產源地,更別提,朝廷還在這一進一出的交易中,能得到大筆的商稅和關稅。
就如比大明一年稅糧不過兩千多萬石,稅銀才二三百萬兩。
在大明時代,打仗,就意味著局勢糟糕,惡性循環。
劉鈞當然不可能同意倪元路辭職,他走了,哪走這樣的人去。要是換一個官員,面對趙國梁的案子時,肯定不會如他這般鐵面無私。
皇帝御巡關外,耀武揚威,展示了大漢的強大實力,蒙古諸侯臣服。
若非女真,大明也不會轟然滅亡。
當年大明每年花費無數錢糧,耗盡國家實力,也都搞不定的關外亂局。可現在皇帝卻輕鬆的就搞定了。
可在大漢,朝廷養了百余萬常備軍隊,各地用兵不斷,結果卻還能越打形勢越好。大漢清量出來的田地,也並不比萬曆時清量出來的多多少,可國家的稅收,卻是以往大明時的百倍千倍。
此時,他確實沒有什麼心思處理公務。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