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門閥風流

作者:水煮江山
門閥風流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八卷 北抗南擊 第371章 亂戰四起

第八卷 北抗南擊

第371章 亂戰四起

「嗚,嗚……」
朱燾眉頭一皺,未料竟教其搶先問出,心思一轉,懶得與其周旋,索性縱槍喝道:「吾奉庭命而討逆,欲經長沙,破武昌,搗豫章。季思兄,莫非亦與吾同也?如若不然,為何引軍據此?」言罷,冷冷的瞥著山坡下的甘卓,大有一言不合,即行撩戰之意!
而此刻,兗州軍身後五十里,桓溫姍姍來遲,耳聞諸軍正行混戰,駙馬都尉眉頭緊皺,抖了抖馬韁,對身側孫盛道:「來早一步矣,如今,當以何如?」
袁喬不耐煩的揮著手,胸膛急促起伏,此時袁耽據歷陽戰杜弢之事,已然傳至丹陽,而袁喬懷中尚有一信,來自豫章,大將軍言,若袁氏遠窺烽火,獻出丹陽,即不記其咎。
復觀大江南岸,亂戰四起。
「甚好,甚好……」
聞言,劉濃心生感激,卻見葛娘子挑了挑眉,又道:「如今,背城迎戰,乃戰之上策!奈何,城中敵友難辯,是故,實乃兩面受敵!」
丹陽,袁氏靜室。室內燃著一品沉香,繚繚娜娜,徐徐浸神。沉香具安神功效,奈何此時卻難令袁喬心安。其人跪坐于案后,目注沉香卷繞,眉心卻狂跳不休。
鎮西將軍劉濃往返兩渡,陣萬騎于江夏,與鎮南將軍桓宣戰之於野,鏖戰半日,桓宣不敵,退走西陵縣。其後,劉濃揮軍入武昌,攻城半日不破,勒軍欲走豫章,恰於此時,王庾帳下周撫率萬軍奔赴長沙,抵至武昌西境。時令,已入正月二十八。
再觀大江之西向,https://m.hetubook.com.com針尖對麥芒,高寶引軍五千將將踏至廬陵,意欲入石陽縣稍作休整,殊不知偵騎來稟,石陽縣城已降於魏乂,而魏乂正率萬余大軍直撲而來。
……
「這……」甘卓怔得一怔,心思電轉,捧槍道:「非也,非也,吾行經此地,乃為憂民矣!而今,內亂四起,綱常倒懸,致使人心惶惶,恰若游野之犬!百姓何其無辜也,甘卓不才,唯願護民于安矣……」
祖盛人疲馬困,復見庾亮東走,恐其與王含合軍,是故,不得不沿東追擊。
「罷了,罷了……」
荀娘子冷冷瞥了他一眼,頭一歪,輕聲道:「其勢若順,而不聞敵,其必遭竭,而今既已聞敵,理當持正,戰而勝之!」
鷂鷹裂斬于天,重瞳鎖下,但見兩軍相隔十里,對陣若海,其間羽甲林立、旌旗漫卷,一望而無際。一方,龍騎靜嘯,四千白騎居中,三千輕騎分列於左右,兩千具裝騎據后,正在輔兵的攜助下,換馬、具鎧。另一方,四千重甲抵前,三千輕甲居兩翼,兩千弓手居中,一千輕騎壓后。雙方不約而後,皆乃疊浪方圓陣!
「鷹,鷹……」
錢鳳行兵數日,一路所向披靡,搗破舒城,怒斬府君李木,待至合肥時,勸降半日未可得,是故揮軍壓城,激戰一日,夜破合肥,招撫降卒,斬戴邈、戴凌等十余戴氏將領,僅戴淵率百騎出南門奔歷陽,恰逢杜弢屯軍于北,即擒戴淵,梟首示三軍,哮城和_圖_書歷陽。
「劉郡守,劉耽……」
庾亮與祖盛相逢於野,力戰半日,庾亮雖不敵,卻並未大潰,往東敗走十里,收籠殘軍,尚存四千。
大將軍坐鎮于豫章,得知吳興沈充未能成勢,尚失其首于華亭劉氏,怒不可遏,細細一陣思索,即知劉濃勢必南下,若走江夏其勢定竭,若行廬江必遇錢鳳,莫論何如,皆需耗時。而今之局勢,當在制人而不受制於人,縱使諸方撲來,僅需奪得建康,乾坤即定!
袁耽見戴淵之首,孤軍守城,心憂如焚。忽聞快騎由東插來,奔至城東一看,只見漫漫大軍綿野塞蒼。
若破當塗,即抵丹陽。
回觀正月二十四,大江北岸,杜弢與袁耽戰于歷陽已有數日,二人互有勝負,杜弢見袁耽甲精,難以破城,遂屯軍于歷陽北,靜待錢鳳前來。
墨已研好,理當書信。袁喬提起筆來,深吸一口氣,落子復塗,落子復塗,如斯幾番,終未落得一字,半晌,暗覺筆若千斤,手腕極酸,胸中卻滾怒如潮,猛地將筆投入硯台,激起墨花飛濺,恰恰染了美姬滿臉。
永昌元年,正月二十五。
「勿顧其後,鋒矢輾陣,具裝摧堅,速勝!掩殺三十里!」
兩面受敵……劉濃劍眉一簇,自盔鋒中斜望武昌城,旭日投下,只見城牆上弓刀泛光,顯然正行備戰,心中自知,若未能速勝周撫,褚洽為保自身,勢必出城背擊;一旦稍呈敗勢,且行滯留,此地離西陵過近,桓宣定然假戲真作、挺戈捲來,hetubook.com•com屆時,便乃身陷重圍。行軍于勢,有其利、必有其蔽,突襲固然可制勝於奇,然,易陷於危地!當斷則斷,華亭侯「鏘」的一聲,拔出楚殤,高聲道:「諸將聽令!」
美姬花容失色,欲抹卻不敢,「撲嗵」一聲,跪伏于地,顫聲道:「家主,莫怒,家主息怒……」
號角與戰鼓齊鳴,繼而,萬騎踏蹄,慢跑,從速,白袍疊浪,如怒洪卷野,乍然吐出劍鋒,拉作「八」字……
庾亮且戰且走,待至定陶,即與王含合軍,反身一擊,祖盛未予硬抗,引騎南走,入涇縣郊野,就地宿營征糧,依仗騎軍來去如風,意欲游擊。
孫盛踞坐于馬,搭眉遙望西向,雖間隔五十里,卻仿若得聞廝殺震天,細細一陣沉吟,淡然道:「將軍,前方諸軍混戰,故而敵我難辯,為萬全計,將軍當置軍於此,靜觀其明!」瞥了瞥左右,附耳輕聲道:「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將軍,切莫急於一時。」
而此刻,王含與庾亮合軍,一鼓作氣,輾破定陶,斬陳魯之子陳風,輾陳魯于村野,其後,二人率萬五大軍東鋌,兩日內,撞破襄城,直抵當塗。
這時,門隨來報:「家主,劉郡守來訪。」
甘卓心中豁然一松,當即拔營,徐退十里容朱燾過關,其後,看著朱燾漫漫大軍湧向東南,暗忖:「汝且前行,待時局分明,吾復入也。吾不習先祖,大丈夫豈可以身犯險,當謀定而後動也……」
朱燾眉頭一挑,即明其意,乃為隔牆聞戰,遂和_圖_書淡然道:「若是如此,尚請季思兄引軍徐撤十里,待朱燾領軍而走,季思兄復行憂民。何如?」
因益州將士皆乃步卒,是故,朱燾行軍極緩,萬軍將將抵至涪陵與長沙之中、豬口關隘。此刻,梁州刺史甘卓率部八千,恰巧亦行至此地,兩軍隔著豬口關隘,你看看我,我瞅瞅你,不敢擅動,齊齊紮營。遂后,朱燾暗度,甘卓極其謹慎,未聞其領建康征詔,莫非乃助王敦?當即,親騎縱至山坡上,朝著對面的營陣,喝道:「甘季思何在?朱燾在此,願請一晤!」
永昌元年,正月二十四。
對陣,巍峨若山,盾牆如林……
至此,歷陽郡內,郗鑒布軍兩萬于城東,錢鳳與杜弢合軍對壘,共計四萬有餘,歷陽城內袁耽屯軍四千。戰事焦灼,接二連三……
「哦!」
事關闔族存亡興衰,將以何如?袁喬心亂如麻,于室中徘徊來去,幾番臨案,卻又度至室口,難以定奪。
「嗯……」
「令在!!」
當即,高寶背山列陣,靜待魏乂前來。時值黃昏,魏乂抵臨高寶陣前,陶侃與王敦有生死之仇,故而,二人未作一言,驅陣互攪,廝殺入夜,高寶寡不敵眾,只得領軍徐退,欲入桂陽。魏乂力敗高寶之後,未予追擊,卷軍北上,侵長沙。
烽煙千里,戰火如塗。
甘卓乃東吳大將甘寧之後,其人勇冠三軍,卻心細如麻,此番前來,既未奉建康征詔,亦未與王通暗通款曲,實乃自行引軍陳關,靜觀其變,以好於恰當之時,揮戈一擊。和-圖-書此時,聽聞朱燾哮營,心中驀然一跳,卻不得不單騎出營,奔至山坡下,高聲道:「原是處仁兄,處仁兄意欲何往?」
……
既已作決,大將軍未予片刻滯留,即起豫章萬五大軍,東渡石城軍塞,欲走當塗與王含合軍,其後,再親率三萬余大軍,破丹陽,摧石頭城,覆沒建康。
「諾!」諸將轟然應諾,各具己位,各領其職,而徐乂拔馬迴轉,倒拖八面劍槊,隱入具裝騎陣。
武昌城西,劉濃與周撫對陣於此。說巧道巧即作巧,周撫原本乃趕赴長沙,欲入武昌休整半日,故而未料及劉濃南下,而劉濃欲奔襲豫章、攔截王敦,亦未慮及竟途遇大軍。諸此一切,皆因馬軍卷速過快、偵訊慢!是故,兩軍突逢于城野,必然一戰。
「然也!」
烏桃案置於身前,案中鋪紙,美姬侍於一側,柔荑皓腕徐徐轉動著墨條,紅袖攜暗香,淺淺積墨于硯。稍徐,美姬頓腕,輕聲道:「家主,墨已研好。」
永昌元年,正月二十八。
「嗵嗵嗵……」
是日,郗鑒終率兩萬兗州軍,火速趕至歷陽。杜弢唯恐郗鑒入城,亦或渡江入建康,當即不顧側翼之憂,率軍撲向郗鑒,攔之於野。袁耽見勢可趁,正欲出軍引擊,卻見錢鳳先鋒騎已然插來。
……
大意了……劉濃暗暗一聲輕嘆,一心趕奔豫章,竟未令雷隼偵察右方,故而……如若不然,理當率軍截其於半道!而非現下,對壘于城野!
桓溫提著長槍,冷冷望向建康,一江之隔,建康煙水雲瑤……
……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