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華夏春秋

作者:閃爍
華夏春秋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五十九篇 燃燒群島 第四章 最後準備

第五十九篇 燃燒群島

第四章 最後準備

這一轉變,立即就帶來了巨大的效果,但是美國方面也迅速的做出了調整,原本部署在本土的防空截擊機轉移到了夏威夷群島,讓戰略轟炸機與防空截擊機這對冤家再次碰頭了!
雖然中國本身的海運力量非常強大,但是在前面已經提到過了,在戰爭中,中美雙方潛艇部隊的主要任務就是打擊對方的海運船隊,使對方無法從海外原料產地獲得足夠的原料,削弱對方的戰爭潛力。在夏威夷戰役前期,中國海軍中服役的攻擊型核潛艇的數量已經達到了150艘,其中至少有110艘是執行單獨獵殺任務的。而美國海軍中的攻擊型核潛艇的數量也達到了130所左右,至少有100艘在西太平洋上活動,隨時準備打擊中國的運輸船隊!
戰爭是殘酷的,而不可能每一件事情都很順利。莫懷聰手裡有足夠的部隊,艦隊也安排妥當,物資更是準備充分,但是在調動這些部隊,運送作戰物資的時候,卻出現了巨大的問題,即沒有那麼多的運輸力量能夠滿足他的要求!而這是夏威夷群島戰役必須要推遲2個月的主要原因。
當然,這些都已經是后話了,而當時的主要任務還是攻佔夏威夷群島,最終確立中國在太平洋上的統治地位,讓美國失去在太平洋上與中國競爭的本錢。而贏得了太平洋戰爭的勝利,可以說,也就已經贏得了第三次世界大戰勝利的一半了!
反正,在經過了南太平洋群島進攻作戰行動之後,中國空軍就立即做出了調整,基本上停止了對美國本土的轟炸,將上千架戰略轟炸機轉移到了戰術級別的戰鬥中來,讓其成為了轟炸的主要力量!
魏明濤的意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其實莫懷聰也已經從南太平洋群島的進攻戰鬥中總結出了這一經驗,既然有足夠的實力來贏得進攻的勝利,那就完全沒有必要因為要掩飾一個根本無法掩飾的目的,而浪費手裡的兵力!所以,從一開始,莫懷聰就決定了這一進攻思想,用所有的力量進攻夏威夷群島,不進行佯動。這就好比一個武功絕世高手在面對一個才出道的劍客一樣,他根本就不需要耍什麼漂亮的花招,最簡單的招數,在絕世高手的手裡都是最厲害的殺招!
早在夏威夷群島進攻戰役的前期準備階段,魏明濤就提出了這一觀點。這是他在俄羅斯戰場上總結出來的經驗之一,即在擁有絕對優勢的情況下,以力壓千鈞之勢發動進攻,那任何多餘的掩飾,以及分散敵人注意力的辦法其實都沒有太大的實際作用!如果在夏威夷群島戰役中耍花槍的話,那麼可能收到的效果就不會太理想。要掩飾自己的根本目的也不太可能,中國既然將戰略重點已經轉移到了太平洋戰場上來,而美軍此時在太平洋戰場上也就只有這麼一個目標了,那麼還怎麼掩飾自己的真實目的呢?
第三次世界大戰之前,中美空中力量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根本就是體制上的變化。出了傳統的空軍,海軍航空兵,以及陸軍航空兵之外,兩國都新增加了天軍,這一新的空天作戰力量。而在天軍成立的初期,其主要職責是保衛本土,免遭對方的毀滅性打擊。所以,在天軍成立的時候,中美兩國都將國土防空兵划進了天軍,而不再由空軍指揮!雖然這是一個不太大的編製上的變化,但是從此也可以看得出來,雙方都加強了空軍的進攻作用,將空軍幾乎全部的力量都用在了進攻上,而防禦任務全都交給了天軍負責!
轟炸的第一周,所有行動都非常順利,美國空軍甚至沒有做出太大的反應,只有兩架轟炸機在執行任務的時候因為出現故障,在迫降的時候墜毀,而別的轟炸機都安然無恙的飛了回來,並且繼續將炸彈傾瀉到美軍的目標上去!但是,好日子也就僅僅過了一周左右,當美軍開始把他們的最新的一種防空戰鬥機,或者用中國的說法是防空截擊機部署到夏威夷群島上的時候,情況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這一職能上的變化,也對空軍的裝備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以往,作為國土防空力量的主要裝備,截擊機從空軍中消失了,而空軍現在剩下的只有三種主要裝備,即戰略轟炸機,戰術攻擊機,戰鬥機。而毫無疑問的,這三種裝備都是為進攻而準備的,在防禦作戰中,只有戰鬥機能夠發揮一定的作用,但是其作用也非常有限,因為戰鬥機本身的任務是配合攻https://www.hetubook.com.com擊機使用,對付對方的戰鬥機,控制戰場制空權,因此並不太強調高空高速性能,而是以機動性與信息作戰能力為首。這一來,空軍在對付戰略轟炸機的打擊時就沒有那麼強的能力了。而這一任務,也重要移交給了天軍,本身天軍就是防禦性的部隊!
這裏還沒有一點沒有提到,即空運的局限性。很多重型裝備用空運是無法滿足需求的,而大量的作戰物資用空運的話,那更是效率低下。當然,空運也有自己的優勢,比如迅速,可以在短暫的時間之內,集中大量的運輸機,將重要的物資裝備運送到需要的地點去。所以,空運可以是海運有效的補充力量,但是絕對無法代替海運,更不可能承擔起所有的運送任務!
天軍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重點發展的是空天戰鬥機與空天轟炸機,其中空天戰鬥機在很大的程度上屬於近地軌道的攔截戰機,其在大氣層內的作戰能力很有限!這就出現了一個新的問題,即空軍負責高度在25公里以下的防禦任務,而空天戰鬥機的最低攔截高度一般都在80公里左右,那麼這中間的空白誰來填補?
轟炸仍然在持續,雖然美國方面想到了很多辦法來對付這些掛著數十噸彈藥,晝夜不斷的進行轟炸的殺手,但是效果卻並不理想,因為美軍缺少一環重要的防禦力量,即海軍艦隊!沒有海軍艦隊,任何島嶼防禦作戰都是非常被動的。比如,中國艦隊就可以在美國攻擊機的打擊範圍之外活動,然後派遣戰鬥機為空軍的戰略轟炸機護航,而自己則不必要冒險進攻。而美國方面因為沒有艦隊,所以也只能對中國的海軍艦隊望洋興嘆,只能夠進行被動的防禦,而無法採取更積極的措施,打擊來自海上的威脅!
空軍的轟炸機是從中途島,關島,塔瓦拉島,特魯克海軍基地以及聖誕島起飛的,因為此時中國已經緊急發射了一枚地球同步軌道的定位衛星,以及一枚偵察衛星,所以轟炸機可以使用衛星定位制導炸彈,從超高空投彈,而不需要在中空進行轟炸,所以轟炸機並沒有戰鬥機護航,採用的是對美國本土進行大規模戰略轟炸的方式,數十架,甚至上百架轟炸機組成一個集群,在數十千米的超高空以至少20馬赫的速度突破美軍的防空攔截網,並且在距離目標上百公里,甚至數百公里的地方就投下炸彈,然後立即返航。在這個距離上,美軍部署在島嶼上的防空導彈對轟炸機無法構成威脅,而等到美軍的戰鬥機趕來的時候,轟炸機早已經返航了,所以根本就不需要由戰鬥機為轟炸機護航。
可以說,中國空軍已經發現了戰略轟炸機這種高價值,高能力的武器系統在戰術級別的行動中所能夠發揮出來的巨大威力。雖然,戰略轟炸機所承擔的大部分任務都可以由遠程轟炸機,甚至戰術攻擊機來承擔,但是戰略轟炸機卻能夠更好的發揮作用。比如,在對2500公里上的目標進行打擊的時候,遠程轟炸機最多只能夠在目標區域上空巡邏2個小時,而戰術攻擊機則僅僅只能夠在距離目標數百公裡外發射導彈,然後立即返航。而戰略轟炸機則可以在目標上空至少巡邏6個小時,如果能夠解決飛行員的疲勞問題的話,那麼連續巡邏10個小時都不成問題!比如,在塔瓦拉島的戰鬥中,一架從關島起飛的戰略轟炸機就帶著45噸精確制導炸彈,在目標區域上空巡邏了11個小時,並且在期間投下了32噸彈藥,摧毀了數十個重要的目標,極為有力的支持了登陸部隊的進攻行動!而這麼高的戰備率,可以極大的減輕空軍基地承受的壓力,將基地的能力發揮到極限,同時也可以加強對戰場的控制,對前線地面部隊的支援,減少對後勤需要的壓力!
正因為美軍缺乏防禦中堅力量的海軍艦隊,所以在決定進攻夏威夷群島的作戰方案時,莫懷聰聽取了魏明濤的一個小意見,即不掩飾自己的真實目的,而是直接表明要攻佔夏威夷群島,用正規的方式來打一場大規模的登陸作戰!
近現代史上,任何一次大規模登陸作戰的前提都是有龐大的海軍艦隊做支撐,另外還需要動員大量的登陸艦艇,以及強大的海運力量。雖然時代在迅速的變化,科技日新月異,而登陸作戰的方式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比如和圖書,在二戰中,主要的登陸工具是登陸艇,以及兩棲登陸裝甲車輛。但是在這次大戰中,主要的登陸工具則為戰術運輸機,氣墊船以及地面效應飛行器。這極大的改變了登陸作戰的模式,而且對登陸地點的環境要求也降低了很多。比如,完全可以使用戰術運輸機將大量的部隊機降到敵人防線後方的重要地點,攝製敵防禦部隊對灘頭陣地上的登陸部隊的衝擊行動。而地面效應飛行器與氣墊船則可以在很高的海況下正常使用,同時可以避開設置在登陸場上的障礙物,水雷等。同時,大量的重型裝備則可以通過空運的方式直接送到前線部隊的手裡,從而避免了登陸部隊缺乏重裝甲力量掩護的情況。總的來講,登陸作戰的方式更為豐富,而防禦一方也就更為被動,但是在登陸作戰中仍然有兩大要素沒有改變,即海軍艦隊的支援力量所起到的決定性作用,以及強大的海運能力對登陸作戰起到的支持作用!這兩大要素,是登陸作戰行動中永遠不可能改變的,而且永遠也是最為重要的兩大要素!
對於莫懷聰的這一安排,魏明濤雖然表面上裝著沒有看懂,但是心裏卻非常的明白,但是魏明濤自己也有個小算盤!太平洋戰爭結束之後,陸軍肯定會竭力主張下一步在美洲大陸登陸,而不是去開闢大西洋戰場,同時因為利益的關係,空軍必然會支持這一方案。所以,到時候,在美洲大陸,極有可能是中美洲地區登陸作戰的行動將徹底的發揮陸軍與空軍的作用,而海軍主導進入大西洋的作戰方案很有可能被廢棄,最多也就是一個輔助方案而已。所以,在決定挑選陸軍參戰部隊的時候,魏明濤主要選擇的是輕型部隊,而把重型部隊全都留了下來。這無疑也是魏明濤的長遠打算,只不過他做得更自然,而且也更符合情理!
可以看得出來,莫懷聰這一安排多多少少還是有點私心的。按照當時莫懷聰的主要想法,太平洋戰場上的戰鬥結束之後,海軍並不是沒有用武之地。要戰勝美國,在太平洋一個方向上取得勝利是不足的,至少還需要在大西洋上奪取制海權,然後從東西兩個方向上對美國進行打擊。所以,今後海軍必然會將重點轉移到大西洋上去,到時候,登陸作戰將會成為海軍的家常便飯,而在那邊,莫懷聰就不太希望讓陸軍來插手了。所以,讓陸戰隊保留足夠的作戰能力,得到充分的休整,並且補充損失的力量,這是能否在大西洋戰場上由海軍單獨作戰的關鍵因素。當然,現在太平洋戰場上的戰鬥已經接近尾聲了,所以讓陸軍嘗點甜頭,也沒有太大的損失,而讓出這點利益能夠改善海軍與陸軍的關係,讓陸軍承認海軍老大的地位,那就太划算了!
轟炸仍然在持續,而後方的進攻準備工作也逐步就位了。在魏明濤提交了參加登陸作戰的陸軍部隊之後兩天,海軍陸戰隊也提交了他們的部隊名單。
當然,莫懷聰也以此認識到了後勤的重要性。戰爭打的就是後勤,特別是大規模的戰爭,後勤的重要性是排在情報之後的,而且是實現目的的基礎,有了情報,沒有足夠的後勤保障,部隊也不可能完成任務。而莫懷聰也終於明白為什麼中國的軍事力量中有近一半的人員是分佈在後勤戰線上的,而投入到前線的兵力卻占不到一半!其實,這個比例仍然不是最好的,按照科學的計算方法,前線一個作戰官兵,至少需要有兩個人在後方為其提供後勤保障。也就是說,後勤隊伍的比重在軍隊中應該佔到2/3左右!當然,這僅僅是科學計算上的純理論問題,因為並不是所有軍隊都將在第一線作戰,至少還會留出一半,甚至一大半的軍隊在後方休整,而後勤部隊的人員基本上是不需要休整的。所以,中國保留了一半的力量用在後勤保障上,這已經是一個很高的比例了!
空運能夠解決一部分問題,但是卻不可能解決所有的問題!空運的最大限制就是成本高,效率低下!按照每噸公里的成本來計算的話,空運是海運的十倍到二十倍,即使是再富裕的國家,也不可能承受起這麼巨大的負擔。所以,在空運技術方面的問題解決之前,空運是永遠不可能取代海運的!
其實,中美早在第三次世界大戰之前就已經認識到了這個問題,並且都在研製專門用於防空攔截的截擊機,其作戰範圍就是從20公里的高和-圖-書空到80公里的近地軌道,以填補國土防空的空缺!但是,因為當時關於截擊機到底是屬於空軍指揮,還是天軍管理的問題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而且兩國的重點都沒有放在這上面,所以經費嚴重欠缺,最終,很多優秀的截擊機其實只完成了設計工作,就被放到了一邊去了!
轟炸第一階段打擊的目標是美軍的指揮設施,通信中心,情報中心,空軍基地,以及防空陣地。這也是莫懷聰最為「關心」的目標。雖然這些目標在登陸作戰中不會對登陸部隊直接造成麻煩,但是這卻是美軍的中樞神經,也是美軍能夠發揮戰鬥力的關鍵目標,更是美軍保全自身的主要防禦力量。所以,能否成功的摧毀這些目標,關係到能否成功登陸!
首先,增加了遠程轟炸機的使用密度,並且利用戰鬥機為這些遠程轟炸機護航,以避免遭到美軍截擊機的攔截。其次,就是向海軍提出要求,希望海軍派遣護航戰鬥機為戰略轟炸機護航,同時讓戰略轟炸機的飛行高度降低,以能夠得到戰鬥機的掩護!
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講,針對夏威夷群島美國軍事設施的轟炸其實還算不上戰略轟炸,僅僅只是戰役層面上的轟炸行動,因為這並沒有打擊美國的戰爭潛力,更沒有削弱美國的戰鬥力,而且打擊範圍相當有限。最主要的是,這是為達到一個戰術目標而進行的大規模轟炸,而不是為了一個戰略目標,比如讓美國喪失作戰能力等所進行的轟炸。但是不管怎麼說,在對美國本土的戰略轟炸效果越來越不明顯的情況下,針對夏威夷群島的這次大規模轟炸從新定位了戰略空軍的地位,並且讓戰略空軍第一次在戰爭中擔負起了獨擋一面的重任。這也算得上是中國戰略空軍在這場戰爭中利用總結出來的經驗,所取得的第一個偉大的勝利吧!
戰爭殘酷的事實證明,戰略轟炸機在利用這一防空漏洞的時候,防禦一方很難對其進行有效的攔截,那麼戰爭的需要就讓截擊機有了用武的地方。而後來,隨著雙方大量部署防空截擊機,所以戰略轟炸的效果也就越來越差了。美國很早就停止了對中國本土的戰略轟炸,一是轟炸效果不好,二是轟炸機的損失太大,難以承受。而中國對美國本土的轟炸也基本上陷入了癱瘓狀態。但是,截擊機在很大的程度上仍然屬於戰略防禦的裝備,一般都部署在本土,以及一些臨近本土的軍事基地上,並沒有在海外軍事基地上大規模部署。一是在前線部署截擊機的難度不小,還要限制其他作戰飛機的部署能力,二是在戰術級別的戰鬥中,戰略轟炸機使用的機會並不多,很多遠程轟炸機就能夠擔負起戰略轟炸機的任務了,而這是空軍戰鬥機可以對付的目標,所以並不需要專用的防空截擊機來趕這個熱鬧!
雖然可以通過時間來彌補運輸力量上的不足,但是這也僅僅限制在準備階段,而在作戰階段,部隊需要的物資將更多,僅僅依靠登陸艦隊那點儲備是不夠的,還必須要依靠其他的手段向前線部隊輸送物資!這是莫懷聰最為擔心的事情,因為他感覺到,自己手裡的那點運送力量是無法滿足要求的!
另外,部署在中途島上的戰術攻擊機也加入到了對附近島嶼上美軍軍事目標的打擊行動中來。雖然戰術攻擊機不可能採用戰略轟炸機所使用的高空高速突防的方式進行轟炸,且攜帶的彈藥也不會很多,但是卻能夠得到戰鬥機的掩護,所以轟炸行動顯得更為激烈。而這也是美國空軍主要的攔截對象,對付那些戰略轟炸機顯得有點吃力,但是對付這些攻擊機卻要方便得多了!
魏明濤與莫懷聰之間的勾心鬥角其實早就已經被看穿了,而當時中國政府確實也在計劃下一步的戰略進攻方向。正如同兩人所判斷的一樣,海軍主張在夏威夷群島戰役結束之後,將重點轉移到大西洋戰場上去,一是進一步打擊美國,削弱美國在海外掠奪的資源,二是可以讓歐洲國家免受美國的打擊,從而發動歐洲國家的戰爭力量,一起對美進行。而陸軍則主張在夏威夷群島之後應該將重點放到美洲戰場上來,但是不一定要在南美洲戰場上投入大量兵力,而是應該在中美洲,特別是巴拿馬地區來一次大規模的登陸作戰,直接切斷美軍在南美洲那些部隊的退路。而空軍是支持陸軍這一提議的,甚至表示應該開始在南美洲部署戰略轟炸hetubook.com.com機部隊,加強對阿根廷等南美國家軍隊的支持。而天軍保持了中立的態度,不管採取陸軍還是海軍的方案,天軍都不會撈到太大的好處!
在戰場上,潛艇本身並不顯山露水,也不是受到關注的力量,但是潛艇的行動,對雙方的戰略平衡卻產生了極為嚴重的影響。在戰爭的前兩年,中國潛艇在東太平洋以及北大西洋擊沉的美國運輸船隻達到了1850萬噸,而損失在美國潛艇手裡的中國運輸船隻也達到了1500萬噸左右。這還沒有算上其他國家的損失。而這兩年內,中國新建造的運輸船隻為1800萬噸,美國建造的運輸船隻為1700萬噸(都扣除了不參加遠洋運輸的小型船隻)。換句話說,中美兩國損失的運輸船與其生產的運輸船其實基本上是一樣的!
這種改變很快就收到了效果。截擊機雖然是非常稱職的防空力量,但是其主要活動範圍在25公里以上的超高空,而在低於這個高度的空域內,截擊機糟糕的機動能力,根本就不可能是戰鬥機的對手。而戰略轟炸機在大量使用了遠程導彈等射程在數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的打擊彈藥之後,也可以避免進入美軍戰鬥機的攔截範圍,或者是在美軍戰鬥機趕來之前,可以得到護航戰鬥機的掩護,解決了轟炸機在低高度上突防危險性大的問題。
戰爭其實就如同一場比賽,在比賽開始之前,競爭的雙方都會拚命的為自己做好準備,並且將自己調整到最佳狀態。而只要比賽一開始,在決出勝負之前是不會結束的!因此,誰能夠在比賽之前盡量完善的做好準備,誰能夠在比賽之前盡量多的了解對手的弱點,那麼勝利就將屬於誰。而這次,莫懷聰是為勝利而去的,他不會容許勝利與自己擦肩而過!
可以說,夏威夷群島戰役是自澳大利亞戰役與紐西蘭戰役之後,陸軍與海軍之間最大的一次配合行動,但是從一開始,海陸兩軍的高級將領就在勾心鬥角,為自己撈取更多的利益。只不過,這並沒有妨礙戰鬥行動,所以從總參謀長到國家元首都沒有進行干預,適當的競爭,反而能夠提高軍隊的效率!
海軍陸戰隊是登陸作戰初期階段的主力部隊,其主要任務就是搶奪灘頭陣地,並且為後繼登陸的部隊控制一處港口,或者一處島嶼,作為這次戰役的前進基地。而在後繼的地面戰鬥中,陸戰隊的責任將讓給更擅長於地面作戰的陸軍部隊,所以這次戰役行動對陸戰隊的兵力要求並不高。海軍陸戰隊只準備讓3個師參加戰鬥,而其他的陸戰隊則主要進行休整!
莫懷聰盡了最大的努力搞到了足夠多的運輸機,但是在海運船舶方面卻仍然匱乏。在這份作戰計劃中,在登陸之後的一星期之內,就需要向前線運送20萬地面部隊,這些部隊使用的裝備,以及至少35萬噸作戰物資!而以當時中國在太平洋上的海運能力來看,是無法滿足要求的。最後,在總參謀部的幫助下,莫懷聰想辦法從原本負責向歐洲地區運送貨物的船隊中搞到了一批運輸船,這才最終解決了運輸能力不足的問題,但是這些船隻也只是暫時借用,在運輸高峰時期過了之後,都需要歸還!
登陸夏威夷群島之前,除了做好後勤與部隊調動方面的工作之外,最重要的仍然是對夏威夷群島的轟炸。這基本上是由空軍全部負責的作戰行動,而通過轟炸來削弱美軍在夏威夷群島上的防禦力量,這也是最為有效的辦法之一。
莫懷聰雖然是一名海軍將領,但是也是一個懂得輕重的人,如果此時暴露出陸海兩軍分歧的話,那對中國軍隊是沒有一點好處的,所以在處理夏威夷群島進攻戰役的時候,他並沒有太多的干預陸軍的事情,而是把自己的工作重點放到了統籌指揮,以及海軍艦隊的調動與使用上來。而這也絕對是進攻夏威夷群島作戰行動中的重頭戲!
也就是在後方的登陸部隊,艦隊還在做準備的時候,空軍的轟炸就開始了,整整持續了50天,直到登陸前的三天,戰略性的打擊才轉為了戰術性的轟炸行動,將轟炸重點轉移到了美軍的防禦設施與軍隊的身上去。而在這50天的轟炸中,雖然不可能迫使美軍因此放棄夏威夷群島,但是卻極大的削弱了美軍在夏威夷群島的防禦力量,為後面的登陸作戰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可以說,能否在夏威夷群島登陸成功,戰略性轟炸取得的結果就hetubook.com.com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以往,莫懷聰這類指揮雖然也負責制訂作戰計劃,但是一般都只負責前方的戰鬥計劃,而後勤保障是由另外的人專門負責的。這是莫懷聰第一次接觸到後勤保障方面的問題,雖然他也知道這是總參謀長在有意的培養他的個人能力,因為要想幹得比戰區司令官更好,那麼就必須要明白後勤的重要性,必須要有能力獨立的完成整個作戰行動,並且為這樣的行動制訂出詳細,周密的計劃出來。但是,莫懷聰卻苦不堪言,僅僅是後勤方面的問題,就已經讓莫懷聰覺得自己快要爆炸了!
連續一周之內,轟炸效果不但不理想,而且轟炸機的損失非常高。在第一周的轟炸中,轟炸機的損失率不到0.2‰,而在第二周的轟炸中,轟炸機的損失率就已經達到了1.5‰,整整提高了6.5倍!毫無疑問的,如果按照以前的方法繼續進行轟炸的話,那麼風險太大了,所以中國空軍也立即改變了打擊方式。
海軍艦隊是現成的,這點不需要莫懷聰太過於操心。第11艦隊,第12艦隊,第14艦隊都已經結束了休整,隨時可以投入戰鬥,比如現在第14艦隊就在為空軍的轟炸機提供掩護。而登陸艦隊的支援火力也得到了加強,更多的火力支援戰艦已經配屬到了登陸艦隊里。唯一讓莫懷聰感到頭痛的還是海運力量,這是中國在當時準備進攻夏威夷時所面臨的最為嚴重的問題!
第四年,雙方都加強了對運輸船隊的保護,組織了強大的護航艦隊,並且專門組織了偽裝船隊,以此來對付那些埋伏在海面下的殺手。這才逐漸改變了海運損失慘重的局面,但是潛艇的威脅仍然存在。而導致的後果是中美兩國不得不把更多的造船力量用到建造運輸船,而不是海軍戰艦上來。同時,增加了潛艇的定單,所以雙方的海面艦隊其實都一直處於不充足的狀態之中。而另外一個結果就是雙方大量的國力消耗在了後方的遠洋航道上,包括損失的船隻,以及這些船隻所運載的物資!
這次,中國空軍首次大規模動用戰略轟炸機對島嶼類目標進行轟炸,也是在吸取了前一階段作戰的經驗。在南太平洋群島的進攻戰鬥中,戰略轟炸機使用的頻率雖然不高,但是效果卻很好。比如,在塔瓦拉島的登陸作戰中,戰略轟炸機出動的架次只佔到了總架次的1%,投彈量為空軍總投彈量的8%,但是卻摧毀了美軍在塔瓦拉島上80%的重要目標,包括防空司令部,數個遠程防空導彈陣地,指揮中心等等極難以攻擊的目標!而在塔希提島的戰役中,戰略轟炸機的使用增加了不少,投下的炸彈佔到了總投彈量的21%,而打擊目標也從戰役級別擴大到了戰術級別!
在戰爭的第三年,中國損失了2100萬噸位的運輸船,而美國的損失量則到達了2400萬噸!這主要是雙方在這一年內投入的潛艇數量更為巨大,同時潛艇的破交作戰戰術也發生了改變,由以前的單艇獵殺轉為了數艘,甚至十多艘潛艇配合圍剿。而這一年,雙方建造的新運輸船還不到損失的一半!也就是說,在潛艇的打擊下,雙方的海運力量都受到了巨大的損失,如果沒有戰前的巨大儲備,以及從各地強行徵召的運輸船,還有將小型運輸船投入到遠洋運輸中來的話,也許戰爭在這一年內就會結束了!
另外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效率,在這方面,空運與海運的差別甚至比成本更大!按照千噸公里來計算,在向5000公裡外的目的地輸送物資時,海運平均需要2.1個人,而空運則需要25人。如果距離目的地是1萬公里的話,那麼海運需要的是3.8人,空運則需要59人!也就是說,隨著運輸距離的增加,空運需要投入的人力就會迅速的增加,而運輸的效率就更加的低下。
這是莫懷聰的一個特意安排,而這個安排有兩個目的,一是讓陸軍可以承擔起相當一部分的任務,從而不讓陸軍感到被疏遠,畢竟這是海軍的主戰場,如果什麼好處都自己撈了的話,那麼海軍與陸軍之間的矛盾就更深了,而這對今後的作戰行動沒有任何一點好處。二是讓陸戰隊有充分的休整時間,說白了,莫懷聰手裡能夠調動的陸戰隊也就那麼點,如果陸戰隊兵力充足,具備有獨立進攻能力的話,那他也不會去麻煩陸軍,完全可以將進攻夏威夷群島的作戰行動限制在海軍範圍以內了!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