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十國帝王

作者:我是蓬蒿人
十國帝王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八卷 南北之爭 第846章 兩人閣樓聞雨聲,兩年之內平淮南

第八卷 南北之爭

第846章 兩人閣樓聞雨聲,兩年之內平淮南

夏日雨水總是比冬日要大些,噼里啪啦落在四處,將連日的燥熱清掃一空,既讓人覺得清爽,又能帶來許多涼意,實在跟冬日的太陽一般,是上天的恩賜。
「不敢勞太子相送,臣告退!」錢元瓘叩拜謝恩,步步後退到門口,才轉身出門。
「臣不敢!」錢元瓘顧不得想太多,連忙拜倒在地,「太子與陛下雄才大略,兩年之內必定掃平淮南!」
李從璟不打算在這件事情上讓步,「來年攻滅淮南,水師是為重中之重,無論是渡江南下圍攻金陵,還是杜絕吳國水師運送各地淮南兵,僅靠江陵水師斷然不夠,眼下淮南雖然失了揚州,畢竟在金陵、江州、丹陽湖還有幾處船台,揚州年造大小船艦八百艘,不能再少了。」
錢元瓘雙目睜大,心頭巨震,他著實想不到,李從璟竟有兩年而滅吳國之心!
若是史虛白果真在淮南得到重用,在徐知誥面前擁有媲美莫離之於李從璟的份量,則兩人以天下為棋盤鬥智斗勇,未必遜色于張儀與公孫衍的風采。
史虛白面上倒無介懷之色,坦然道:「得用與否,皆是命數,虛白何能強求?得用則進言于廟堂之上,不得用則閑居於江湖之遠,虛白並不執念聞達于諸侯,能躬耕於田畝之中,足以了此殘生。」
能先封越王,日後再尋機晉封吳越王,已是完全滿足了錢元瓘心中所想。不過錢元瓘委實覺得太突然太意外太直接,而且覺得奇怪,因為錢小桔現在還在驛館里,一直沒有得到m•hetubook•com•com李從璟召見,就不用說被李從璟收下。
「吳越王位朝廷不能立即給你,不過可以先封你為越王,日後若是有功,兩年內可晉封吳越王。」
錢元瓘走後,李從璟又開始處理文書,不時,第五姑娘走進來,對他說道:「莫離帶著史虛白來求見。」
「臣必當盡心竭力,報效太子與陛下,不敢有辱使命!」錢元瓘大聲道。
錢元瓘神色凜然,連忙俯身應是,知道這就是朝廷的要求。看李從璟的眼色,錢元瓘便清楚,屆時若是再沒辦成差事,莫說吳越王位沒有,只怕越王之位亦是不保。
……
史虛白喟然嘆息,「廟堂之事,虛白確已無意。不過太子之名,如雷貫耳,諸多事迹,也是耳熟能詳,若能一晤,足慰平生。」
李從璟滿意的點點頭,「既是如此,此事便這般定下,本宮事務繁忙,就不送你了。」
朱元很快想通了其中關節,不禁精神大振,「太子真是高見!如此一來,在建船艦免了被沖走的顧慮,建造起來不知要省力多少,維修船隻亦是省工!」
揚州的造船之事並沒有看起來那般簡單,用於船體的堅固樟木、楠木也不是隨處可見,不過李從璟既然把事情安排給了王朴、朱元等人,自然也會給予他們相應的便利與支持,朝廷在人才供應與物資供應上,都會毫不吝嗇,真正讓王朴、朱元等人感到犯難的,還是李從璟定下的年產八百艘的指標。
「說和*圖*書起江淮之戰,離也不過是做些收官的事罷了,太子才是真正打開局面的人。史兄的欽佩之言,實在該向太子說才是。」莫離今天沒有多去搖動他的摺扇,說著不禁輕嘆一聲,「以史兄之才,在淮南不得用,豈是史兄之失,實乃淮南之失也!」
莫離搖頭正色道:「史兄乃是名士,又正當盛年,怎可如此暴殄自身才學?兄之名,太子也是久聞,只恨不能早些見到,此番若是史兄願意,離願引薦。」
兩年,這個時間未免太具體太準確太短暫了些,但短暫並不代表就是好事,那也可能意味著兩年過了,錢元瓘沒有滿足朝廷的條件,朝廷就不給他吳越王了。
李從璟笑了笑,把船塢的技術掏了出來,「你們在船台里挖個大坑,在這其中建造船艦,等船艦建造好了,再掘開一道口子,將江水引進來,這樣船艦就能浮起來駛出去。」
李從璟在案牘后說出這話的時候,立在堂中的錢元瓘渾身一震。
聞聽李從璟召見,錢元瓘急急忙忙趕到,在偏廳候了許久,才被李從璟叫過來。進門后看到忙於案牘的太子,他本以為李從璟不會有好果子給他吃,卻沒想到李從璟一開口就將事情完全挑明。
……
李從璟見錢元瓘半晌沒反應,抬了下頭,微微皺眉,「如何?還不滿意?」
「江水流動快,于船台造船時,船未造成,卻易被江水沖走,尋常時要固定船艦,特別是大型船艦,需要耗費許多物資人力。但凡看守在建船艦,和*圖*書每船需得三戶之民,且船艦維修時,亦有這般顧慮。揚州船台要如常辦差,又要年造新船八百艘,確有許多難度,頂多……能造六百艘。」在府衙細議船廠諸事的時候,朱元如是說道。
走在離開府衙的路上,錢元瓘忽然猛地一拍腦袋,剎那間苦惱萬分:方才李從璟沒提錢小桔,他也被李從璟唬得一愣一愣的無暇詢問,只是此時就這樣出來離開了,那錢小桔到底是要獻,還是不用獻了?
李從璟也不知有沒有點頭,反正目光又挪回了書冊上,但錢元瓘也不是傻子,見李從璟沒有讓他走的意思,就琢磨這李從璟應該是還有甚麼要求沒提,等著他自己說出來——李從璟的慷慨本就不會沒有理由的。
朱元正在苦惱躊躇,李從璟的目標他完不成,李從璟又態度強硬,難道要他日夜趕工不成,那可是有極大施工風險的,搞不好旬月間就會鬧出許多人命,這下聽得李從璟有解決施工難題的法子,頓時來了精神,「請太子賜教。」
「江淮十四州,何等錦繡繁華之地,淮南視為掌上明珠,國運之所系。一年來數度遣兵北上,不惜耗盡財賦、兵甲、儲糧,與王師做殊死之爭。然而莫兄坐鎮江北,卻穩如泰山應對自若,天縱之謀信手拈來,幾乎是不費吹灰之力,便將淮南之反撲消弭于無形。這等從容不迫,怕是周郎火燒赤壁之姿,也不見得更為高明,虛白每每思之,皆是神往不已。」史虛白由衷地說道,充滿欽佩感慨之色。
李從璟和*圖*書示意他不用激動,「這個大坑的名字,本宮也給你想好了,就叫船塢吧。」
言罷,錢元瓘又還是覺得好奇,「兩年之內,朝廷將再起對淮南的戰事?」
在想明白這個問題之前,錢元瓘先猛然意識到一個問題,不由得驚道:「太子方才說……兩年內?」
亭子四邊的窗子都開著,大雨在窗外滂沱,煙雨朦朧,絲絲涼意浸入閣樓來,讓人神清氣爽。莫離與史虛白在閣樓中對坐,既是對弈,也在暢談,兩人都是白衫革帶的裝扮,倍顯風流之態。
……
他大喜起身,向李從璟一禮,「有太子賜下的這等良方,年造船艦八百艘,卑職一定完成!」
「史虛白?這些時日怎麼把他給忘了?」李從璟輕輕拍了拍額頭,讓第五姑娘吩咐下去茶水,他自己站起身,理衣整冠,以示尊重,這才讓人傳莫離和史虛白。
獻吧,李從璟沒提,更連召見都沒有;不獻吧,先前第五姑娘已經來看過,而且也沒有回絕……這讓錢元瓘陷入了深深糾結之中,實在不能明白李從璟的打算,苦惱不已。
李從璟這才露出滿意之色,旋即緩和了語氣,露出微笑與勉勵之色,「屆時錢塘兵馬倘若立得功勛,吳越王位必然由你承襲,本宮與陛下都對你抱有諸多期望,還望你時時惕厲自身,不要辜負國恩。」
李從璟露出不悅之色,帶著一分太子威嚴一分太子之怒,「你覺得兩年時間,朝廷不能平了淮南?」
李從璟放下玉筆,靠在扶背上,看向錢元瓘,「此番歸去和*圖*書之後,你好生厲兵秣馬,兩年之內朝廷必定有詔。」說到這,李從璟眼神嚴厲了兩分,「屆時再出兵,若還不能沙場建功,你當知道後果。」
他稍微沉吟一下,忽然想到了一個問題,「你方才說船艦不易固定、容易被江水沖走的問題,本宮這裏倒是有個解決方法。」
莫離拈棋落子,微笑道:「史兄太過謬讚。倒是離在江北,也曾聽說史兄『中原方橫流,獨江淮阜……』之論,乍然聞之,驚為天人,也是驚出一身冷汗。後來史兄進言徐知誥舍湖南、江淮之其一,亦是驚心動魄之言,如若徐知誥果真聽信史兄之策,王師即便得了其中一地,也是如坐針氈。哪能如現在這般,借兩地之戰,將淮南多年韜光養晦之功,輕鬆化解?」
雨落屋檐之聲,在仁者君子聽來,勝過一切絲竹管弦之樂,但這也比不上莫離與史虛白的交談之音。
如今,兩人註定是無法效仿張儀與公孫衍,夢回春秋戰國了,只是不知會不會有另一番景象?
從年齡上說,史虛白稍長一些,但從閱歷上言,足跡縱橫南北西東萬里之地的莫離,無疑讓史虛白也佩服得很,兩人都是胸有丘壑的飽學之輩,性子又有相通之處,故而一見如故,早早便是相談甚歡。
兩人都是世間難得的才子,進能揮毫灑墨定國是,安邦理政撫蒼生,退能斜陽竹亭一壺酒,笑看天下與諸侯。
錢元瓘聞言立即驚醒過來,又見李從璟皺起了眉頭,連忙下拜謝恩,「謝太子殿下!如此隆恩,臣怎敢不滿?」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