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醫者為王

作者:方千金
醫者為王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八卷 先行者 第969章 來勢洶洶

第八卷 先行者

第969章 來勢洶洶

「林會長,所有的商鋪,市場,還有產業園區的項目是都承包出去了,但基礎建設這裏,還是一個絕大的缺口啊。你也知道,就為了公路橋樑這些基礎配套建設設施,我和鄭書記還一直在籌錢呢。」
一般來說,從正規的中醫專科以上學院畢業,在國家承認的醫療機構工作滿年限,經過評審,可以獲得從醫資格。
因為基礎建設的投資,對於地方債務來說,是個巨大的窟窿。在國家緊縮基礎投資的大環境下,負債太多,可能會引發重大的事件。一個不慎,就可能在南河省的範圍內出現地震一般的震蕩。
然而,中醫人才,現在是怎樣界定的都是一個尷尬的局面。像王博淵,左益心這些人,明明是中醫聖手,他們的醫師資格,卻是由西醫背景為主導的衛生部門頒發的。
他們都知道衛生系統是個怎樣運轉的機構,也知道一項新的改革措施出來以後,其中帶來的一些利益,會引起怎樣的波瀾。
這些配套設施,基本上就是公益項目,根本無法從基礎設施中賺錢的。基礎設施這部分的投資,只能是在配套的相關項目盈利后,通過稅收一點點回收。
林源正要說話,卻見於文良急匆匆走來,對林源說道:「林會長,有點事情,巫市長請您過去一趟。」
從研討會中,季望樓可以汲取一些寶貴的經驗,為他要執行的國家扶持中醫的工作提供借鑒。
多少年和_圖_書來,這幫中醫泰斗級別的人物,不是沒根衛生部門反應類似的事情,認為中醫的行醫核准,需要有專業的中醫管理人來完成。
尤其是涉及到中醫這一塊的利益的時候,一個考慮不周全,恐怕會帶來連鎖的反應。
「對,巨額的投資,總數在十億人民幣。」
聽了這話,林源就更不明白了,基礎配套設施,一般都是由當地的主管部門籌資建設,屬於投資項目的配套設施。
想到這裏,林源問道:「巫市長,是誰想要對這部分項目進行投資?」
巫良棟示意林源坐下,凝重道:「林會長,南陽中藥批發市場,可能要迎來新的投資了。」
王子騰和古田鈴木真可謂捨得下本,也當真是來勢洶洶啊。他們投資給南陽當地的基礎配套設施,然後通過高層發聲,這樣環環相扣,別說是南陽當地,就是南河省,也無法對此有什麼異議。
林源在訪談中已經說得特別明白,那就是中醫的事情,最好是精通中醫的人才來處理,否則,真的會對中醫產生巨大的傷害。
林源所構想的創辦一個純粹的中醫學院,用傳統的教育方法培養中醫,不受各方的行政干預,才是大批量培養有中醫底蘊的中醫人的最佳途徑。
如果林源的設想能夠實現,中醫的發展,就會有了一個強大的基石。誰都明白,中醫的發展,說到底就是合格的中醫人的m.hetubook.com.com培養,沒有合格的中醫人,什麼都是空談。
林源瞬間明白了王子騰的用意了,這肯定是章廉羽在幕後給支的招。
衛生部門也不是沒有綜合考量,但涉及到的問題實在是太多了。最大的難題,就是現有的體制,都是借鑒西醫管理模式建立起來的,僅僅是對中醫醫師資格的認定,就能夠讓人哭笑不得。
最近,國家出台了師徒傳承的中醫人也可以獲得醫師資格,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但僅僅是這個認可,還遠遠不夠。
王博淵,左益心,謝志坤這些人,在從醫生涯中,沒有什麼具體的實權,但接觸的官員卻是數不勝數。
林源知道周傳亭想些什麼,便說道:「周老,您也不必想得太多,見季部長,陳明我們的觀點,是非常必要的。我想,來自於民間的聲音,他是更希望聽到的。」
周傳亭啞然:「呵呵,看來我還是非去不可了。雖然我是很不習慣見官的,但為了中醫,也就破破例吧,我就去見見這個大官。」
以王博淵的地位,叫季望樓一聲小季是理所應當的,他也理解,像杏林會研討協商出來的東西,肯定會被衛生部參考使用的。
「新的投資?」林源不免疑惑起來,現在的南陽,對於資金是異常渴望,差不多就是誰來投誰就是大爺,而看巫良棟這個神態,很顯然不是高興的樣子。
沉吟半晌,謝志坤笑道:「王老,和_圖_書我可是聽說,林源的那個學院,您已經是榮譽院長了,到季望樓那裡溝通協調,您可是少不了的。」
王子騰和古田鈴木要求在集散市場中心購買商鋪,也就順理成章被當做是投資的回報。
于文良這人是很有風度的,他神色有些焦急,就說明可能是有重要的事情。
除了實在要回去處理事情的人走了,其餘的基本都在這裏進行公關,同時也盯著這裏的商機,詢問建成后的市場經營環境,準備在建成的市場中拿下一些黃金地角的商鋪。
章廉羽給出的策略是非常成功的,這個時候,南陽當地的官員,跟林源基本上就是鐵板一塊了,想在南陽當地搞出事情,是不太現實的。
「鄭書記也感到為難啊,按照原則,所有商鋪的所有權是開發商所擁有的,商鋪建成后的售賣,也是由開發商自行銷售。可是,這個項目太大了,南陽當地為了緩解開發商的資金問題,雖然沒有直接提供資金,但在地皮上,可是做了不少文章啊。」
「要是提要求還好了,這兩個人也當真了得,直接走了上層路線,在省里獲得了支持,他們的目標就是建成后的批發市場的中心區。」
「巫市長,他們肯定不是就投資這麼簡單吧?他們跟您提出了什麼樣的要求了么?」
「人你都認識,有老朋友,也有新朋友,一個是參加杏林會的王子騰,一個是在南陽跟你有過摩擦的古田鈴木。」
其他人都和-圖-書紛紛表態,唯獨周傳亭有些遲疑。因為周傳亭可是地地道道的平頭百姓,跟其他的人不一樣,他沒有職稱,也沒有特別好的官場人脈。
王博淵點頭道:「是啊,這年頭哪有光吃飯不幹活的?你們幾個難道沒被小林邀請?大家一起去,小季碰上這樣的事情,只怕也是頭疼無比啊。」
這個時候,有投資進入,不用地方負債,肯定是個讓人無比歡喜的事情。
在地方的公路建設,可不像是高速公路,設個卡點就能收費,可以說基礎設施的建設,根本就沒有任何盈利的可能啊。
季望樓給林源撥款一千萬,也絕不是因為個人的好惡,而是帶著一份信任,讓林源切實搞好杏林會這項民間的中醫最高規格的研討會。
即便是後來的中醫國手等一系列頭銜,都是由衛生部門核准授予的,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極大的尷尬。
走高層路線,是個不錯的選擇。而且,走高層路線,必須要構思十分巧妙。
要說別人拿出十億元,林源或許不知道是什麼意思,這兩個人拿出這麼多的錢,肯定不是投資基建做慈善。
林源跟幾位前輩說聲抱歉,便跟于文良去見了巫良棟。
法律法規是社會行為規範,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夠出台的。有個很好的詞語,叫做約定俗成,任何的規矩,都要有一個基礎,那就是規範中的所有人,在心底里是認可的。
正面跟林源較量,那肯定是不行的。唯有另闢蹊徑和_圖_書,才能出其不意致勝。
左益心笑道:「王老的意思我明白,好,去找季部長,算我一個。」
沉吟半晌,林源問道:「巫市長,現在鄭書記是什麼態度?」
現在絕大多數的中醫院,掛鹽水,做西醫的化驗已經成了常態,在這裏實習的學員,怎麼看,也不像是能夠勝任中醫的啊。
誰投資誰受益,這是鐵律。人家既然投資了,給予一定的回報也是理所應當的。
林源聽了數字,不覺一驚,說道:「巫市長,據我所知,南陽的所有項目,可都是承包出去了,這樣的巨額投資,資金會湧向什麼地方啊?」
聽了這兩個名字,林源心裏陡然一緊。杏林會雖然已經結束,但是參會的中醫人大都沒走,因為南陽的商機擺在這裏,尤其是大家一致認同的林源提出的回歸傳統經營模式的協議,誰能夠搶佔先機,誰就能夠在未來的巨變的中醫藥市場中佔得先機。
所有的一切,都設計的嚴絲合縫,讓林源有種老虎咬天,無從下口的感覺。
這在真正的中醫人眼裡,簡直就是不可理喻。就算是正規的中醫學院,能夠學習到什麼東西?中醫的精髓,真正能夠用到實踐當中的,在目前的中醫學院能夠學到么?實習的醫療機構,能夠提供中醫氛圍的實習環境么?
所以,法律法規的出台,要照顧到方方面面,甚至可能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博弈。
「巫市長,有什麼急事么?」林源看到巫良棟便問道。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