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作者:貓疲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789章 萌動(十四)

第789章 萌動(十四)

「雖然花甲稚齡亦不能免……」
至於東南和東北地域的這些附庸諸侯,至少在名分上保持了相對的獨立性和更多對內的自行處置權。
而羅湛基最大的一個兒子,距離最起碼的冠禮,還有三四年時間,也就沒法馬上推到這安東大都護的位置上了。
某些受封之地較多或是相對豐腴的世臣和分藩,還要供養一定數量的護衛和輔兵,甚至維持相應馬隊和弓手的數量。以備宗家隨時徵發和調用,或是充作附近城寨軍府,應急性質的預備隊和後備補充。
而各色的代官,就純粹是靠宗家發的俸祿和料錢,來維持生計的直屬家臣了。除了特定的部門或是商業活動發達的望要大邑,他們只要維持最基本幕僚、門客的需要。
與此同時,我正在仔細的觀察著一份大地圖。
從烏骨水以東到鴨綠水流域的一大片勢力中,主要都是以羅氏附庸存在的中小諸侯。
因此,他們既有別於羅氏領下的各色分藩和世臣。
至少,他的心胸可並不滿足於與在父帥的羽翼之下,做個受人敬畏的軍中衙內,或是陣前斬將奪旗的勇猛鋒將而已;只是受限於國朝軍中避嫌的例制,他在淮南軍中的發展前程,在現有的基礎上也已經到了頂頭。
「好吏員而輕士人,重工巧而輕教化。」
但無論那一邊,都不是他可以隨便參合的。
宗兆不滅,與氏長存,這是諸侯藩家內部紛爭和變動的最後底限,一旦超過這個底線,就會遭到來自羅氏為代表,頂曾諸侯的干預和介入;甚至可以發動征討令,以就和*圖*書近的諸侯組成優勢的聯軍,多路討伐這些以下犯上,折辱藩家體面(破壞遊戲規則)的亂臣賊子。
而這一代的藩主,也因此黯然在四十三歲的壯年,就不得不就宣布體面的退休養病,讓位給了自己兄弟。
這分一套數種式樣的圖籍,也我為日後治理遼西之地,完成後續的布局,提供了相當的便利和效率上的加成。
作為交涉代表和私人信使的劉延慶,也終於踏上了海途的歸程,而迫不及待的將同行前來的那些,已經變得亂糟糟和不可收拾的人和事,給暫時丟在了身後。
因為東南行司作為大樑五路招討行司之首,設立已經數十年而權柄日益積重;是為以江寧行在為首的大本營和樞密院,有意籍以千總管寧沖玄調任江西和荊湖路之際,將其的權柄和職份,拆分成一個較小的總管路和若干制置、經略的分巡路。
因此,他這才私底下動了念頭,藉助盤外招來作為施壓和轉移目標的手段。
畢竟,他還是想在日後的軍事生涯里大有可為的,留下這個渠道和後手之後,他也比其他人更有優勢的多。
這東西可比如何真金白銀或是珠寶奇珍,更加珍貴和稀有的多。算是我從薛氏覆亡之後,所獲得幾樣最有價值收穫之一。
但這好歹也是資深老帥劉紹能,在領軍從征天南之後,又一次執掌軍前權柄的機會;
若想要有上進的餘地,需要跳出這個格局,另謀一番施展和發揮的空間和機會了……
事實上這份東西,或者說這套東西,是從薛氏密藏和*圖*書的幾處據點之一中得到,從某種意義上說,那位薛鼎封誠然不欺我也。
這種例子雖然發生的不多,但卻通過各種幕後交易和妥協,讓羅氏對外拓展和多封好幾家世臣和分藩。
然而,如今的代藩主羅允孝,只能就任安東守捉使,而無法對外行使身為安東大都護,才擁有的專屬征拓權了;也就無法再大義名分上,無法號令和驅使這些附庸諸侯的力量了。
而如此完整地圖的原版來源,當然不是羅藩給我提供的。作為當地經年日久的大勢力,對方也不可能利令智昏到,直接給我提供這種涉及到,自身安全和軍國大計的機要內容。
「是為地方未聞有大戶、宗族者……而少有餓殍遺道……」
順便還可以和同行前來的那些人,提前進行分割和區別開來,以免被牽扯進去。
別看他們現在鬧騰的歡,若是在上位者態度有所轉變的情況下,相信會有不少人靶他們當做,結好淮東的籌碼和道具。
這樣看來,上位者固然有效敲打和壓抑淮東鎮的打算,但也不會輕易坐視,有人私心作祟或是肆意妄為的,將這個重要的跳板和橋頭堡,給徹底搞亂的。
當然,朝中也有一種說法就是:
當然了,他只是比較謹慎的,把他在表面上所能見到和推演出來的東西,相對完整而客觀的呈報上去。這樣雖然不免失之立場和傾向性,但從背後推動這些事情的那些人,也沒有辦法挑剔他的毛病和錯失。
當然了,其中有些世臣,因為時代的經營和地理位置優越,而比本家https://m•hetubook•com.com更加富有,或是在綜合實力上反超積弱不振的藩家,而攫取了重要的權益和內部事務的語話權;甚至還有通過數代的聯姻和把持大小事務,反過來侵吞/融入到藩家主幹的個例存在。
因此,他這一次私下受命于總綱參事府和樞密院的,雙重秘密考察與評定任務,也必須有所結論和定性了。
他現在也差不多看出來了,這些仗著勢頭前來淮東胡作非為之輩,也不過是別人跑出來投石問路的棄子和炮灰而已,或者說是某種真實意圖的最好掩護。
挾本家最大一隻常備武力之威,讓他們例行貢禮和供役,還是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如果要調動和差遣他們地盤的武裝力量,那就很容易遭到名正言順的拒絕,甚至是反抗。
而其中相當被標準的部分,則是淮東的商隊在深入內陸的行經途中,「順手」測繪下來的,雖然還有不少謬誤和偏差,但放在這種比例的大圖上就無傷大體了。
而這些中小諸侯因為體量有限,又要承擔相應分量的軍役,因此在架構上就省儉的多了,基本沒有什麼像樣的分藩支系,主要還是以數量有限的世臣和略多一些的代官,為最基本的常態。
當然,也因為某種吃相難看和群體的危機感。而導致了早年相當部分附庸諸侯,乘著薛羅兩家大戰連場,而疲軟無暇之際,紛紛叛離而組成北地聯合的潛在誘因之一。
夏日炎炎的波伏浪涌之中。
至於更深層次的一些東西,以及相應的感觸和推想,那是準備留下來作為日後交涉和保持善緣的https://m.hetubook.com.com資本憑據呢。
「無豪強而士民百姓,多役使于營中……」
從理論上說,十一州兩都督府的所有領地,都是羅藩所有的封土,而各級代官負責的是本家直接管理的土地,類似於國中州郡縣鄉的定期任命制;
「淮鎮者,好貨殖工商以趨利……」
而世臣的管領地,就只能在相應職分的任事期間長期或是終身享有,而在身故后就被本家重新收回再做分配的。
畢竟,從戰略方向上來說,一旦據有中原河南腹地的北朝中樞,在這次中路北征當中覆滅之後,繼續平定四分五裂北國勢力的重頭戲,經略河北道和平盧道的要任和關鍵,就得仰仗淮東所具有的特殊位置了。
因此,代官——世臣——小分藩——附庸諸侯,再加上幾家長期保持盟約,近似組成的大藩之家,構成了以安東大羅氏為首,安東道南部軍事體系和諸侯政權的常態。
但是同樣要對擁有安東大都護名分的大羅藩,按照各自領有的人口和產出比例,盡各種日常丁役和藩貢的義務;並且在需要的時候,以各自領受的官職帶領藩下的武裝,參与到以大都護名義發起的征戰中去。
因此,分藩的數量相對世臣少得多,而且幾乎清一色是由歷代主支,分出來的羅氏族親構成的;而世臣的成分就雜駁的多了,各色外姓的比例也佔據了很大的分量。
以淮南軍中的氣氛,或許可以容得下一個作威作福的衙內,但是一個上進有為又背景深厚的少帥,就是典型的異類了;無論他如何努力和表現,也只會被大多數人和門第、父蔭https://m.hetubook.com.com之類的理由,聯繫在一起。
畢竟,作為曾經與羅氏攜手,輪流統治了安東之地多年,又相愛相殺的攻佔了十數代人的薛藩,同樣也掌握著不亞於羅藩擁有的地理圖籍,只是側重點稍有所差別而已。
而管理和經營土地所獲的收益,也是他們薪俸和公用錢中最大最重要的一塊;主要用來養活數量不等的家人親族,並且維持相應的仆奴扈從、乃至部曲屬僚構成的基本排場和手下(各級公中人);
與此同時,他的父帥也就正式開始在淮南走馬上任了。雖然只是作為淮南行司的主帥,而不是管領沿海數道的整個大東南行司的總管。
而淮鎮的設立,無疑就是某種意義上的標杆和先行試水,而管轄和地域都大幅縮水的淮南行司,無疑就是另一步關鍵的棋子了。
兩者唯一區別的,只是作為分藩之家,只要不出嚴重的紕漏,比如參与到謀反或是叛離事件當中,就可以按照規制由主支嫡繫世代傳襲下去;
而這一次若能平穩的完成基本任期的話,那回朝就不再是樞密院里最頂尖的那七八號中,排名末尾的兼知樞密副使了,最少也是個分領四方之一的常值樞密副使;或是常伴監國身邊,以備資軍國的樞密都承旨。
而這些分藩和世臣,只是得到羅氏不同程度的授權,而享有相應土地上的管理職責和權益的特定群體。
這就是劉延慶,在先行發出回奏扎子里的評價和結論。
更加精細一些,並且加了許多額外標識的安東道地圖上,可以比較明顯的看出各種勢力的地理分佈和基本的山河險要、城邑折衝。
……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