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文藝生活

作者:薪越
文藝生活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四百四十章 簡單的力量

第四百四十章 簡單的力量

演藝圈是一個金字塔,底層的演員永遠是大多數。
如果沒辦法化解這個心結,那這個家庭將永遠處在矛盾和痛苦之中,最終分崩離析。
這是一個人是否成熟的標誌。
由於戲份不是那麼多,角色本身性格固定,沒有太大發揮的空間,在《回家》中,徐靜蕾不如劉霖那麼的引人關注。
無論編劇如何費盡心思的巧妙構思,也不及生活本身來的真實可信。
十七年前,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陶蘭失手打死了于小琴,十七年後,如果陶蘭依舊執著于證明自己的清白,那她和十七年前沒什麼兩樣。
《將愛情進行到底》的成功再次證明了林子軒造星的能力。
基本上都是主打青少年市場的產品,其中不乏知名品牌,就連美國一家知名的運動鞋廠商都有意請徐靜蕾作為他們華國地區的代言人。
馮小剛把自己設想的結局和林曉玲的結局相比較,發現林曉玲的結局包含的意義更深。
媒體只看到那些走紅的演員,沒和*圖*書看到那些失敗的演員,之所以失敗,除了自身的原因,就在於資源的不足。
相對於爭論對錯,背負起家庭的責任,需要更大的勇氣。
馮小剛有自知之明,在沒有成為國內一線大導演之前,他不會任性。
這是他的電影能取得票房成功的原因之一,他知道觀眾想看的是什麼。
廣告商看重徐靜蕾青春的形象,紛紛邀請她代言產品,拍攝廣告。
從閆昵到徐靜蕾,還有一幫因為這兩部戲出名的演員們,在演藝圈裡,一直流傳著林子軒捧誰誰紅的說法,如今又一次得到驗證。
唯一脫離劇組的是徐靜蕾,她的戲份結束了。
「不是,我在監獄里和陶蘭的人物原型談過,這是她的想法。」林曉玲回應道,「她放下了那五塊錢的事兒,只想著出獄后能夠贖罪,畢竟把人家的女兒打死了,這才是她放不下的地方。」
「這是你自己的想出來的結尾?」馮小剛詢問道。
那些破舊狹窄的衚衕和-圖-書,樸素的衣著服飾,家裡的布置,街上的叫賣聲,鄰里之間互相的問候,都離人們的生活越來越遠。
利用一系列的巧合化解家庭矛盾,固然增加了影片的戲劇性,給觀眾一個相對輕鬆的結局,但在塑造人物上無疑是失敗的,太過流於表面。
相比較一年前拍攝《我們倆》,現在的徐靜蕾表演的更為自如,放得開。
林曉玲需要把握好那時候人們的思想和感情,盡量的還原真實。
雖然不拍這類片子,但他不缺少鑒賞力,這部《回家》光是這個結局,就足以成為一部好片子了,不過最後還是要看成片怎麼樣。
如果能夠談成,三年的代言費不低於兩百萬。
這些關鍵詞迅速引起了在校大學生和社會上青年人的關注,這部電視劇就像是一首有關青春的歌謠,唱出了所有青年人的理想和追尋。
在《回家》這部影片中,隨著于小琴的突然死亡,沒有人能證明陶蘭沒拿那五塊錢。
通過陶蘭向繼父認錯,化和_圖_書解老人的心結,把這個人物塑造的更為豐|滿和立體。
于小琴已經死了,就因為偷拿了五塊錢,她值得么?
校園、青春、愛情、事業、奮鬥……
經過十七年的牢獄生活,陶蘭不再是那個衝動的小姑娘。
十七年間,京城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想要真實呈現當年的生活環境並不容易。
四月份,當《泰坦尼克號》火爆大熒幕的時候,華國電視台在一套的黃金檔播出了二十集的電視劇《將愛情進行到底》。
這個結局簡單而沉重,正因為如此,才更有力量。
如今的老房子越拆越少,高樓大廈林立。
她不是那種第一眼看上去很漂亮的女孩,相反有些普通,但看久了會覺得很舒服。
此時,陶蘭不再是一個茫然失措的女犯人形象,而是讓觀眾看到了這個家庭未來的希望。
在一項評選活動中,徐靜蕾成為最受大學生歡迎的當代女星的第二名,憑著這部電視劇,她成功邁入國內一線女演員的行列。
這種說法其實和圖書並不准確,理論上講,只要有足夠的資源和積累,演員總能走紅。
馮小剛看著專註于拍片的林曉玲,感嘆時代變化太快了,新一代的電影人成長了起來。
這讓馮小剛有一種時不我待的感覺,別自己還沒追上前面的人,就被這些後輩給超越了。
馮小剛的影片總會在結尾處給觀眾一碗心靈雞湯,迎合觀眾的情感需求。
這個放得開是指不刻意的表演,在《我們倆》里她還有著表演的痕迹,如今更貼近生活。
誰拿了那五塊錢,這個事情重要也不重要,對於陶蘭的繼父來說,這是他的心結。
馮小剛明白這就是《回家》和他以往拍攝的電影的不同之處,他的影片或許更能迎合觀眾的口味,卻不夠深刻。
每個導演都有自己擅長的一面,放棄自己擅長的東西,拍自己不擅長的東西,這不是尋求突破,而是一種任性。
不僅是徐靜蕾,《將愛情進行到底》里其他演員同樣受到關注,成為媒體採訪的焦點。
徐靜蕾一下子m.hetubook•com.com成了青年人心中的偶像。
如果十七年前的陶蘭能明白這個道理,就不會和于小琴爭執了。
至於這個結局是不是符合生活,倒不是那麼重要,他擅長的是諷刺和幽默,避免出現較為沉重的戲份,這是向市場妥協的結果。
林曉玲拍完1997年的戲份,接下來是1980年的劇情,對她來說是一種考驗。
林曉玲幾年前還在跑劇組,一年前才開始拍第一部長片,如今已經有成名導演的氣勢了。
好在他對自己在商業片領域的才華頗為自信,不至於有太大的壓力。
即便馮小剛明白這個道理,他也不會拍攝這類影片,至少目前不會。
固執的爭論誰對誰錯往往是孩子喜歡做的事情,等到成年之後,對錯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重要的是包容和理解。
有時候,活著的人需要背負更大的責任,繼續爭論誰拿的五塊錢對坐了十七年牢的陶蘭來說意義不大,她打死了于小琴,就要把這份責任背負起來。
「這就是生活啊。」馮小剛感慨道。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