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文藝生活

作者:薪越
文藝生活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五百二十二章 留級事件

第五百二十二章 留級事件

尤其是今年教育部明確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媒體討論的頗為熱烈。
這些做法都是對應試教育的抵制,不相信學校的教育。
改革開放以來,就有教育學家提出了素質教育的概念,國家也在積極的推動,不過應試教育的觀念根深蒂固,極難改變。
九四年的時候,國家提出各地要抓素質教育的試驗區,進行了初步的探索,到了九七年,全國首批建立了十個素質教育試驗區。
這是林子軒的真實想法。
他們不是多麼的重視韓含,只不過韓含剛好成了一個代名詞。
就這樣,韓含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
當初獲得獎項的風光和現在被學校留級的處境,這種鮮明的對比是很好的新聞素材。
國內有位著名作家認為學校教育讓孩子沒有尊嚴,用考試分數作為評級體系,學校沒有心靈教育,素質教育流於形式。
分分分,學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師的法寶。
國內學校學和-圖-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並不少見,留級的也大有人在,一點都不稀奇。
可以說趕巧了,也可以說這個時代需要有這麼個人物。
「學校教育或許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不過我還是會讓孩子到學校上學,這樣能夠增強孩子的交際能力,我希望孩子能有一個健康成長的環境。」林子軒如此說道,「至於是不是到國外讀書,我認為中學教育應該在國內,上大學這個要看孩子自己的選擇,到那時她應該有自我判斷的能力了。」
在信的最後,韓含提到他正在寫一部長篇小說,把自己在學校里的經歷寫出來,他期望能夠得到林子軒的指點。
這方面的爭議比較大,各人都認為自己有道理。
媒體還能藉此對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得失,以及學校應該培養全才還是專才進行討論。
六月底,滬城郊區的一所中學,期末考試結束。
林子軒無意參与到教育話題的討論,沒有做出回應,繼續忙和-圖-書自個的事兒。
「現在學校里還是應試教育,你會讓孩子留在家裡學習么?還是說讓孩子到國外上學?」記者追問道。
「素質教育是好事兒,國家推廣,我很支持。」林子軒簡單道。
在這件事里韓含只是恰逢其會,背後則是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之間的博弈。
可又不知道該怎麼辦,對未來充滿迷茫。
雖然上面有政策,但想要在全國推行並不容易。
這名學生之所以被媒體報道出來,是因為他是第一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的獲得者。
對於韓含的小說,林子軒答應會向出版社推薦,以韓含現在的熱度,只要小說的質量不是太差,沒有不出版的道理。
對於國內學校教育模式的批評之聲一直都存在。
如果出版社再藉助韓含炒作一番,成為暢銷書不是沒有可能。
實際上,韓含拿到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這件事並沒有讓他獲得太大的名氣,那畢竟只是一屆中學生的作文比賽,hetubook.com•com影響並不算大。
在這種大背景下,剛好出現了韓含留級事件。
但這次的留級事件卻讓他出名了,這正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分數關係到學生能不能上大學,能不能改變自身的命運,這是人生大事,誰敢怠慢。
或者說,高考不改革,素質教育就無從談起。
以他的學習成績,在學校里屬於差生的行列,是家長們口中的反面教材,這樣的學生卻拿到了作文比賽的一等獎,現在又要被學校留級,相當的矛盾。
「那林總你對素質教育怎麼看?」記者轉移話題道。
為了讓孩子全面發展,還增加了哲學、法律、健康和自救等科目。
於是,此人讓孩子在家裡接受教育,並親自編寫了十本教材,注重傳統文化的培養。
記者採訪林子軒的文章被多家媒體轉載,各方的評論不一。
媒體普遍認為正是由於林子軒的堅持,韓含才能拿到作文大賽的一等獎。
大家會有疑問,韓www.hetubook.com•com含是差生,還是人才?
媒體並沒有因為林子軒的話而停止對韓含的報道,一旦牽扯到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話題就會把韓含拿出來作為例證。
作為第一屆新概念作文大賽的評委,那個力主讓韓含參加補考的人,有記者打電話給林子軒問起關於韓含的話題。
素質教育並不是不重視分數,而是不把分數作為衡量學生的唯一手段,讓學生能夠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自學能力。
正是這一撞,讓原本沒什麼名氣的高一學生韓含走進了大眾的視野,成為了風雲人物。
一名高一的學生由於七門功課不及格被學校叫家長,學校最終讓該名學生留級。
在信中,韓含感謝了林子軒的關心,訴說了自己的苦惱和迷茫,他不想上學,在學校里覺得壓抑,他不想看到老師鄙夷的目光。
而且,獲得一等獎的並不只有他一個人。
不到一個禮拜,他收到了一封來自滬城的信件,寫信的人正是韓含。
hetubook•com.com含身上正是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矛盾點,只能說他不小心被這個時代撞了一下腰。
今年素質教育開始作為國家的戰略決策,進入國家推進、重點突破、全面實施的階段。
這是有先例的。
「這件事兒怎麼說呢,我覺得媒體就不要過於報道了,他還只是一個十六歲的孩子,你們這麼報道給孩子增加多大的壓力,他能不能承受的住,這個你們想過么?適可而止吧,對大家都好。」林子軒回應道。
有些極端的家長不讓孩子上學,在家裡自己來教,有位著名作家甚至自己編寫了教材,還有些家長把孩子送到國外讀書。
以他的經濟能力,在家裡給孩子請家教完全沒問題,在有些人看來家庭教育是精英教育,學校屬於大眾教育。
林子軒給韓含回了一封信,鼓勵他繼續創作,同時也不要放棄學習。
但林子軒不想孩子和社會脫節,學校是孩子踏入社會之前的最後一站。
在學校里學習的不僅是知識,還有基本的人際關係。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