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文藝生活

作者:薪越
文藝生活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八百一十六章 採訪

第八百一十六章 採訪

在這半年的時間里,美國的一些主流媒體報道了《華國之聲》。
房子、車子、名表、洋酒、皮衣、手包……
剛來京城那會,她外出採訪都是擠地鐵和坐公交,打計程車很難報銷。
「聽說過,我對網路不太懂。」慕姍姍不置可否道。
這次總決賽可以說是國內音樂屆的一場盛會,前來捧場的歌手很多,有些是邀請來的,有些是自己主動過來的。
「我有穿保暖內衣,慕姐,你還別說,這保暖內衣雖然價格貴,可穿在身上就是舒服,有彈性,比以前的秋衣秋褲好多了。」孟凈解釋道。
慕姍姍正在忙著第四季《華國之聲》的總決賽。
孟凈年輕愛美,大衣裏面只穿了一件薄毛衣,顯得青春時尚,一點都不臃腫。
她來過這家公司很多次,和裏面的人熟識,事先打過電話預約,便徑直前往慕姍姍的辦公室,敲門進入。
選送到金鶯獎的大多是各大電視台製作的節目,像是華國電視台的春節晚會。
https://www•hetubook.com•com是好事兒,明星不怕多,可以加入幫唱環節,對參賽的選手也有好處。
在如今大都市的白領階層中,這些都是他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自從《華國之聲》在國外播出造成了影響,以及美國的音樂公司看重這檔節目的消息傳出后,情況就變得不一樣了。
「明年我們準備創辦一檔新的歌唱節目,其實很早就開始準備了,一直拖到現在,終於有了成熟的大環境和製作團隊。」慕姍姍想了想,回應道,「說到展望,我覺得能把節目做好,給觀眾帶來快樂就好了。」
「慕姐,今兒天真冷,昨個預報說要下雪,還真下大了。」孟凈打著招呼。
車子不僅是代步工具,還是身份的象徵。
「有幾家海外的音樂公司感興趣,已經派人過來了。」慕姍姍承認道。
「還有人說美國的流行歌手也會出現在總決賽的舞台上?」孟凈求證道。
採訪在輕鬆的氛圍下進行www.hetubook.com.com,慕姍姍基本上有問必答,從容應對,她從事媒體工作,不像林子軒那麼排斥採訪。
辦公室里開著空調,她把大衣脫掉,搭在椅背上。
在這種情況下,姍姍文化異軍突起,成為民營電視節目製作公司成功的典範,引起了不少媒體的關注。
孟凈把車子停在一座寫字樓下面,打開車門,提著小包,用手遮擋住外邊飄落的雪花,朝著寫字樓裏面走去。
「慕姐,聽說有美國的音樂公司要購買《華國之聲》的版權?是不是真的?」孟凈好奇道。
「慕姐你玩博客么?最近很流行。」採訪結束,孟凈閑聊道。
就算是美國的歌唱比賽,也很少有如此的規模,人口基數不同。
孟凈開著剛買的車子行駛在京城的街道上。
「可以在博客上記下自己的生活點滴,還能和好朋友互動聊天,很好玩的。」孟凈推薦道,「我有個博客,每天寫點隨筆和感想,以後回頭看應該很有意思,要不慕姐和圖書你也開個博客,關注度肯定很高。」
這次來主要是在剛剛過去的金鶯獎上姍姍文化拿到了兩個獎項,作為一家規模中等的民營電視節目製作公司,這是個很了不起的成績。
電視台實力雄厚,人才濟濟,辦晚會和做綜藝是他們的強項。
她和慕姍姍見過多次,正式採訪過幾回,頗為熟悉。
博客傳入國內不久,成了青年人在網上社交的新平台,互聯網在不知不覺間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
一個是比賽的規模大,全國數萬名歌手的海選,本身就很震撼,以香港的歌唱比賽為例,最多只有幾百人參加。
他們對華語歌曲的興趣不大,主要在談論這種平民化的歌唱選秀節目的模式,它為什麼取得成功?它的成功能夠複製么?
雖說京城的道路非常擁堵,但有一輛自己的車子方便很多,尤其對記者而言,需要經常四處跑著採訪。
姍姍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就在這棟樓內。
至於說購買節目版權,那是以後的事情,他們要確和-圖-書認同類型節目在美國本土複製成功的幾率,那可是數千萬美金的投資。
「那你還穿的這麼單薄,也不怕給自個凍壞了。」慕姍姍關心道。
其次是殘酷的淘汰賽,這是《華國之聲》的一大看點,誰被淘汰,誰能留下,牽動著觀眾的內心。
《華國之聲》在美國播出后,在海外華人中產生了不小的反響。
有音樂公司聯繫了慕姍姍,打算派人過來看看,並參与到節目的製作之中。
「那也很了不起了,這次的總決賽美國的音樂公司會來人么?」孟凈探問道。
孟凈喜歡在工作前聊聊生活瑣事,這樣能夠拉近和採訪對象之間的距離。
最後是每一季的總決賽採用現場直播,這是個相當大胆的想法。
美國的華文電視台把前三季的《華國之聲》和第四季同時播出,用最短的時間讓觀眾熟悉節目的模式,培養了一批忠實觀眾。
在商家的宣傳下,保暖內衣逐漸在國內流行起來,據說不光是保暖,還能塑造完美體型,深受女性的喜愛和-圖-書
「版權的事情八字還沒有一撇呢,他們有過來考察的意向,看看這檔節目的製作流程和成功的因素。」慕姍姍沉聲道,「華國和美國的國情不同,想把這個模式成功複製到美國,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她寫的《文藝的生活》在市場上的銷量不錯,一年下來拿到了幾十萬的版稅,除了支付了一套小戶型房子的首付,剩餘的就是買了這輛車。
現在她在雜誌社的地位上升,待遇提高,可以使用雜誌社的車子,不過她還是選擇購買一輛價格適中的小汽車。
《叄聯生活周刊》不是一般的娛樂雜誌,孟凈採訪慕姍姍也不是單純的為了金鶯獎,她更在意姍姍文化未來的發展走向。
「我們這是一檔華語歌唱比賽,目前沒有邀請國外歌手的計劃,那些都是大家的猜測,至於說今後會不會邀請,要看具體的情況。」慕姍姍澄清道。
「慕姐,姍姍文化有沒有發展規劃?您走出了一條民營電視製作公司的道路,對未來有什麼展望?」孟凈詢問道。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