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醫師1879

作者:草席
醫師1879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卷 萊茵河畔 第三十四章 ABO血型

第三卷 萊茵河畔

第三十四章 ABO血型

因此,請他們會很方便。
血型是什麼?
二樓的實驗室他沒有再去。
這個問題隨便問一個後世的普通人,大家可能都會給出一個答案,或精確,或模糊,但是基本上都知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血型,血型不相容的時候可能會發生凝集或者溶血,因此而且不同血型的人之間是不能輸血。而且基本上大家也都知道血型是可以遺傳的,你兩個A型血的人結婚肯定生不出B型血來,否則就要回家打上一架了……
回屋坐在沙發上,約翰心裏很是有些無奈的想道。雖然從某種心理上的彆扭上講,約翰不太願意這麼做,但是現在的情況他也只能如此的選擇了……
這是現在西方世界普遍的思想。
沒錯,正是後世就連普通人也知道的ABO血型系統!
而且不要以為這是19世紀才會有的事情,即便是到了20世紀30年代乃至戰後,美國公共衛生部依然會毫無顧忌的讓數百名黑人染上梅毒,來觀察疾病的情況,直到快要進入21世紀的時候才道歉……
因此在向伯格曼敘述外科三大難題的時候,約翰其實就已經想到和*圖*書了這一點。
因為想到了改進血壓計,約翰想到了自己其實可以做一些血液方向的研究,而在考慮了很多方面之後,他最終把重點方向放在了血型系統的研究上面。
今天本來他是打算請所有來家裡的朋友都幫下忙的,不過看到眾人對他以後跟著伯格曼學習的反應之後,明智的放棄了這個打算,轉而只邀請了兩個最好的朋友。他兩輩子加起來活了那麼多年,在某些方面已經把人心摸得挺透了,立刻就發現自己現在已經是眾人羡慕甚至嫉妒的焦點,如果再宣布要開始一項自己的研究課題,那麼雖然明面上可能會得到不少人的支持,但是私底下……
想來想去,除了一些概念性的東西之外,約翰很快就把目光聚焦在了血型系統上,最終選擇了最簡單也是最先發現的ABO血型系統!
這可不是在偷懶或者故意造假。
人心就是可能這麼複雜。
理由很簡單,一方面是因為ABO血型系統的提出距離現在並不久遠,布倫德爾在1902年就會發現這個隱藏在人體中的奧秘;而另外一方面的話https://www•hetubook•com•com,ABO血型系統對於外科學的發展擁有著重要的意義——如果明確了術前必須對輸血者和輸血對象進行血型對比的話,將會大大降低死亡率,而外科醫師們將會有一種有效而相對安全的方式來應對失血量過大的手術!
現在的情況是,約翰和他們是同齡人,但是表現的要出色一些,這很容易引起別人的眼紅或者不服氣,但是如果等到約翰功成名就,聲望和地位遠遠超過這些同學們的時候,可能不會像現在關係這麼親密,但是前面所說的情況卻也不會存在了。
……
只不過,今天在聚會時見到的情形讓約翰放棄了這個想法,轉而準備讓漢斯幫他找一些流浪漢和窮苦人,用付酬的方式請他們來幫忙。對於這些人來說,一些微不足道的收入就足以讓他們貢獻出一些鮮血,何況約翰也不會虧待了他們,肯定是會在能力範圍之內多給報酬,也會準備好完善的消毒措施,避免發生不必要的悲劇。
唯一讓約翰有些頭疼的是,雖然要想證明ABO血型系統的存在可能不需要太高精的和_圖_書設備和儀器,實驗的方案也不複雜,他一個人完全就可以做下來,但是整個過程卻相當的繁瑣,而且要想具有足夠說服力的話,他必須找到足夠的實驗對象來進行交叉對比!
但是在這個時代,人們對血型還一無所知,哪怕全歐洲最頂尖的外科醫師和血液專家都沒有這個概念。雖然早在幾十年前就已經出現了直接輸血技術,但是醫師們對於在輸血過程中死去的無數病人們卻毫不在意,畢竟在輸血的時候瞎貓裝上死耗子的幾率還是很高的,而且出現之前死的人更多!
在21世紀,這是一個常識。
而且約翰知道,在尋找人體作為實驗對象方面,1884年的歐洲也比後世容易多了。
在精準掌握後世ABO血型系統理論的前提下,約翰是在沒有必要真的去完成那麼多試驗次數,而且在數據上簡單的造一下假也很有必要,否則以現在的實驗設備和條件,說不定反而會出現約翰意料不到的結果……
目送著有些失魂落魄的兩個好友離開之後,約翰在門口站了幾秒鐘,然後微微一笑,轉身回到了屋裡。
至於說另外一個理和-圖-書由,也就是ABO血型的發明者將在幾十年後獲得諾貝爾獎這種小事情,約翰表示自己完全不會放在心上,後面還有一百多年的醫學知識等著排隊呢……
關於血液的生理學研究,約翰其實可以發揮的方面還有很多,比如說血液的功能方面,人們雖然有所研究但是還非常的膚淺;又如血液的緩衝功能和內穩態理論,貝爾納二十多年前才提出了內環境的概念,完善緩衝和內穩態理論是20世紀的事情了;至於說血液的防禦和保護功能等概念,這個時代的免疫學現在還在萌芽的狀態,提出來也太早,而且以19世紀的研究手段來說也很難做到這一點。
如果是後世的同行們,甚至任何一個和醫學相關的人見到剛才實驗室內發生的事情,恐怕都會立刻猜到約翰研究的內容是什麼,也會猜到他為什麼會需要眾多的實驗對象了。
因為實驗室設立在家裡,加上決定不請那些朋友幫忙,約翰做這個實驗的人數實際上是可大可小,完全沒有必要四十個那麼多。他剛才之所以請皮克和路德兩人上去,只是為了不聲不響的任由他們把這個消息傳出去和*圖*書,讓別人知道自己確實在著手做這個實驗而已,至於說後面實驗具體請多少人來,只要做出一些樣子就可以了。
說白了,他需要足夠多的人!
「還是交給漢斯,讓他找一些流浪漢或者窮苦人來做實驗好了。」
總之一句話,對於要跟隨伯格曼學習的約翰來說,這個研究方向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
19世紀歐洲的醫師們一方面是救人的天使,一方面又是殺人的劊子手,他們在對自己感興趣的方向進行研究的時候很少會考慮病人的死活,尤其是那些社會地位地下的窮人們,甚至不需要任何審批就能成為最好的實驗對象!在被認為是文明世界之都的倫敦,無數的孤兒院孩子們就會頻頻遭遇這樣的事情,而且不會受到什麼指責,因為甚至普通大眾們也認為如果他們能夠作為醫師們的實驗對象,將會是對社會慈善的有效回報之一!
因此他才會想到自己在柏林大學的同學和朋友們,四十個人的樣本總量已經足夠約翰歸納出血型理論了。
呵呵,恐怕大多數人心裏都不會太舒服,要麼覺得約翰不自量力,要麼就是心理上不平衡,總之是得不償失。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