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唐農聖

作者:愛吃魚的胖子
大唐農聖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624章 民間的改革

第624章 民間的改革

被長孫皇后這麼一打趣,虞秀兒也反應了過來,笑道,「也是哈,連唱歌跳舞都是能對國家穩定,百姓身心健康起到幫助的大好事,種田自然也是了,夫君他能一直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還能名利雙收,再好也沒有了。」
就拿這個時代最普遍的子承父業來說,父親是個木匠,兒子,差不多有九成的可能會從小被要求跟著父親學木工,而實際上,這個孩子,在數學,繪畫,或者其它某一方面,非常的有天賦,也很感興趣。
說罷,虞秀兒抱起了隨船帶來的五弦琵琶,紅梅和春桃,還將船上的手鼓抱到了荷花亭中,頓時,各種樂器拍打,彈奏了起來。
不過,這些事,她們這些女人聊不著,家長里短,才是她們的主要話題,這不,話題很快就不可避免的聊到了子女的婚事上。
「是不是陋習,未必絕對,可以由百姓們自己去評判,夫君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也是因為去年在這邊碰到了一些事,他將此事編成了小曲,很受大家喜愛,現在,九垸縣的婚嫁,其實已經比較注重結婚男女本人的意見了,至少,會提前讓他們見上一兩面,不至於有蓋頭掀起來之前,新郎新娘相互不認識的情況,對了,我將夫君作的那首小曲,彈唱給諸位娘娘聽一聽,聽完你們就知道了。」
等到虞秀兒唱到一對有情人雙雙跳了九垸河殉情的時候,她們便開始不自覺的為這對在這個時代看來,有些離經叛道的年輕人摸起了眼淚。
所以,他只能在九垸縣這樣百姓絕對信仰他的地方,用一些委婉的方式,對大家進行潛和_圖_書移默化的影響。
在孫享福看來,這個意識形態,牽扯到的,其實不僅僅是孝順,只有去除了這種思想上的束縛,下一代的創造力,才會更強。
不過,目前來說,這種主流思想在民間太過根深蒂固,即便是孫享福現在的名望再高,也不敢輕易觸碰,推動的過急,可能會出大的社會問題。
經過一番調查之後,孫享福搞清楚了事情的來龍去脈,特意將這個故事,套在了後世一個類似的故事改編成的小曲上,在九垸縣廣為傳唱。
虞秀兒從來都是比較聽從長孫皇后的吩咐的,她自己也認為與皇家聯姻是一種榮譽,是穩固家族地位的不二選擇,但是,孫享福對這事,卻一向持反對態度,如果不是孫得壽自己願意,他都不會讓自己的弟弟去尚公主。
「青雀在這裏長進很大,正明對於他和孫家小妹的婚事怎麼看?」
如果,他只是孝順的聽父母的話,在家裡老老實實的種地,那麼,大唐未來就可能失去一個造船方面的好手,多一個碌碌而為的農夫。
「呵呵,韋妃娘娘您不知,此地可不只是景好,利孕之說,也是確有其事,此前紅梅和春桃與我家夫君便是一來到此地,就雙雙懷上了,我自去年與夫君來此,也是不到一月就懷上了,現在,紅袖和香蝶的肚子,也都有了動靜,而且不只是我們一家,整個九垸縣到處都是這樣,聽甄醫正說,光是今年的這三個多月,整個縣就有近四千嬰兒落地……」
改掉類似的這種原有的意識形態中存在的毛病,缺點,就是民間的改和_圖_書革,這種改革,或許比朝堂上的制度改革的難度還要更大,但需要有人一點一點的去慢慢做,不然,它至少還會影響這個民族一千多年的發展。
「聽你的意思,他還想在這裏一直種下去啊!我看要不了多久,陛下還是會起用他的,正明之才,也只有在朝堂,才能發揮出最大的作用。」
去年秋天他們剛到九垸縣的時候,上游便有一對相愛的年輕人,因為父母反對,不能成婚,被逼跳了河,屍體漂到了九垸河攤邊,被巡丁們打撈了上來。
這樣的小曲,很能引起這個時代的人們的一些反思,所以,虞秀兒打算給長孫皇后他們也唱一唱。
「孫氏人丁不旺,正好藉此地壯大宗族,未來,定然能成為我大唐頂尖大族之一。」長孫皇後知道虞秀兒的心思,順著接了一句道。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陋習?這怎麼可能?」
「呵呵,我家這個夫君啊!就從來沒有把什麼宗族傳承之類的事情放在心上,一到那些田地里,就把妻兒家小都忘了,兩個多月都不見捎個信回來,心裏惦記的,就是那些莊稼。」
和李世民與孫大力不同,長孫皇後幾女與虞秀兒,整個就是遊玩觀光,踏青起舞,一輩子沒有到過江南的長孫皇后和幾位貴妃,在荷花池邊可是玩瘋了。
畢竟,以孝治國,是漢家傳統,李唐的主要意識形態,還是漢家文化,而民間的普遍意識形態就是,兒女的一切,都是父母的,父母有權力幫兒女做一切主,子女不能言父母的過失,不服從父母的命令,就是不孝。
「正明這樣才是和圖書干大事的人啊!所以你提起他才笑呵呵的嘛!」
後世的來《探清水河》小曲,在網路上非常火,講的故事凄美走心,作為南方人的孫享福,也很喜歡聽,只是將人物背景和人名稍微改動一下,把抽大煙改成了攀附權貴,送女兒給老頭做小妾,歌詞改一改,樂曲和韻味依舊用原版,這首唐代的《探九垸河》版本,就成立了。
但最後,他不得不順從自己的父母,去做一個木匠,這就可能會使其它的行業少了一個可能會推動行業發展的天才,而這個天才,因為他們孝順的聽從父母,淪落為了一個平庸的木匠。
長孫皇后一想也是,不過既然說起了成婚年齡的事情,她再度詢問道,「這九垸縣,當真沒有因為推遲了婚育年齡,而影響人口增長?民間對於官府這樣的規定,就沒有任何怨言?」
虞秀兒說到這裏,韋妃,楊妃,燕妃,包括長孫皇后都開始有些走神,見她停了說話,幾位美婦臉上都是一紅,同為過來人的虞秀兒知道,今天晚上李世民的任務只怕會很重。
這種用故事編曲演唱的表演形式很新穎,長孫皇后和幾位貴妃才聽了個開端,就被這曲中的男女相愛,相約見面的故事吸引了,女人么,那有不痴迷愛情故事的,隨後,就一發不可收拾了,因為別看開頭有那麼一段相愛幽會的美好場景,到了後面,卻是個大悲劇。
虞秀兒見長孫皇后沒有繼續關注此事,頓時笑著答道,「這是自然,先前不是說了么,咱們九垸縣,光是前三個月,就有四千多嬰兒出生,是大唐人口增長速度最和圖書快的一個縣,這其實也是得益於婚育年齡推遲,難產胎死腹中的情況大幅減少。其實這些事情,只要給百姓解釋清楚了,讓他們知道官府是在為他們好,他們自然就理解支持了,夫君下一步還想破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陋習,讓所有的年輕男女,都能自由的選擇自己心愛的人成婚,只是,目前還有難度,不過,百姓們已經逐漸開始理解了。」
「桃葉那尖上尖,柳葉兒就遮瞞了天……」
所以,得到她這樣的回答,長孫皇后頓時一臉尷尬,但卻並沒有死心,他早已從密衛傳遞到長安的消息中得知,孫小妹是個天才少女,在算學一道上,超越孫享福很多,甚至可以與李淳風比肩,在農學一道上,她也是堪稱農門新一代弟子中的翹楚,這樣的兒媳婦,她自然不容許溜到別家去了,道,「看來,稍後本宮還要與陛下親自去找正明談一談了。」
「這個,還真未必,夫君此前說,朝堂有諸公在,未來十幾年,都不會有什麼問題,但是,民間如果不能有大的變革,我大唐就是再強,也很難全面超越秦漢,到達一個新的高度,不能到那樣全新的高度,就還是可能出現王朝更替的事情,所以夫君在野,對於國家的意義,或許更大。」
「難怪安國夫人你捨得拋下太樂令的職位,在這九垸小縣過安逸日子,原來這裏的湖光春色,比之長安還要更勝一籌。」在虞秀兒面對面的教授下,長孫皇後幾女總算是學會了那首《荷塘月色》的舞蹈,連跳了幾遍之後,韋妃擦著臉上微微的細汗道。
岳州的宋小魚,就是一https://www•hetubook•com•com個活生生的例子,他的父母,就想讓他種田,可是,他喜歡造船,學習造船技術,也很有天賦,後來,他跑到了渭南,在宋濤的幫助,和孫享福的點名推薦下,他去到了藍田職業技術學院學習,現在,已經在同期學子中,出類拔萃了。
「這個,只怕不成,且不說九垸縣的律法規定了年輕男女必須得虛歲十八才能成婚,小妹還有五年才夠年齡,他們自己,也並非兩情相悅,夫君的態度是不贊同。」
虞秀兒自然不敢跟長孫皇后說,孫享福一早就做好抗旨的準備了,反正他也不是第一次干這事,只是小心翼翼勸道,「既然已經知道了女子年滿十八之後才是最佳的成婚年齡,那麼他們的事,成與不成,都還為時尚早,娘娘何必急於一時呢!」
這次,不光是長孫皇后發出了驚訝聲,連韋妃,燕妃,楊妃等女,也驚呼捂嘴,大唐雖然胡風較盛,風氣比較開放,但兒女的婚姻事,大多還是父母做主。
聞言,略通政治的長孫皇後幾女都進入了深思之中,她們還是第一次聽說,改革不僅僅是朝堂的事情,民間也需要改革。
當愛情,與所謂的愚孝起衝突的時候,她們心裏,居然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偏向于愛情,而且,他們也開始反思,『孝』該如何重新定義,這種什麼事情都聽父母的現狀,肯定是不對的。
孫享福此前就對於此事發表了自己的不同意見,並不是所有父母,都能夠作為子女的表率,酒鬼,濫賭,好吃懶做,聲色犬馬之徒,在任何時代都很多,他們在乎的並非就是子女的幸福,而可能是他們自己的享樂。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