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太平血

作者:不開心的橘子
太平血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卷 申城風雲 第一百八十一章 拯危醫館

第三卷 申城風雲

第一百八十一章 拯危醫館

但現在不同了,蕭雲貴手下有姚遠,而且太平天國的醫療體系也很完備,他定然是要推動製藥廠的建設,中草藥在行軍過程中攜帶實在不便,每到一地后現行採購有時候也會遇到缺貨的局面,還不如自己開一家製藥廠,把中草藥製成成品,一來行軍之中攜帶方便,二來也算是一種商品,將來可以賺錢,三來就是推動中國醫藥事業向近現代化發展,這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蕭雲貴把這件事交給了姚遠,反正這小子也喜歡干這個。
而且廣東水師已經到了廈門,說不定哪天就會開到上海,蕭雲貴可不想在攻城的時候,清軍的援兵忽然殺到,導致攻城戰功敗垂成,最好的辦法就是以兩岸的炮陣封鎖吳淞口。
四人進帳後向西王行了大禮,蕭雲貴笑呵呵吩咐四人坐下,還沒等蕭雲貴說話,姚遠便搶著說道:「西王,屬下適才瞧見西王娘領著十幾個洋人在營地里轉悠,敢問他們可是洋人傳教士?」
諸將聞言紛紛點頭贊同,周立春乃是上海地方人,對吳淞口也熟悉,起身說道:「西王,我們青浦義軍對上海各地熟悉,願為前導。」
明初時,因吳淞江淤淺嚴重,黃浦口淤塞不通,當時的戶部尚書夏元吉疏浚吳淞江南北兩岸支流,引太湖水入瀏河、白茆直注長江(掣淞入瀏),又疏浚上海縣城東北的范家浜,使黃浦從今復興島向西北流至吳淞口入注長江,此後吳淞口實際成了黃浦口,故有「黃浦奪淞」之說,此後hetubook.com.com吳淞江逐漸處於次要地位。
周立春等人謝過西王后,姚遠和周立春約定稍後派人過去,說完之後姚遠就急匆匆的離帳追趕洪韻兒和那些傳教士去了。
姚遠聞言大喜,起身抱拳領命便要走,正好周立春父女和幾名青浦義軍將領進帳來,蕭雲貴又叫住姚遠道:「青浦義軍新加入我天國,軍中缺少醫藥典官和拯危急,你帶來多少人?先分一半人手到青浦義軍中去,給有傷有病的義軍兄弟醫治。」
蕭雲貴忍住笑道:「本王不是笑你這個,而是感到高興,我們的姚遠醉心於醫術,那是我們大家的福分,日後有什麼病痛都難不倒你,那我們在前面殺敵就更加安心了。」說到這裏蕭雲貴想了想,姚遠眼下也不怎麼領兵打仗了,要他留下來商議兵事也沒多大作用,他的心思一定是飛到帳外去了,當下輕咳一聲道:「這樣吧,本王就同意你出去和洋人討教醫術,你可以他們商量一下,等我們攻下上海之後,能否在上海多開幾家醫院,裏面中醫和西醫都有,同時問問他們能否一道開一些製藥廠,把我們的中草藥製成成藥,方便行軍打仗之用,也方便民間百姓使用。」
上海開埠前,蘇州河一直叫吳淞江,只是上海開埠后,由於外國人發現可以乘船從這條河到蘇州,所以叫它為蘇州河。但是中國官方一直叫這條河為吳淞江,所以吳淞江這個大名一直沒有改變。明代以前,吳淞江曾https://m.hetubook.com.com是太湖的主要出海通道,黃浦江是其支流。當時的吳淞江下游大致從北新涇經今曹楊新村至潭子灣向東北接虯江路至虯江碼頭,再沿今復興島以北段黃浦江出大蹌浦口(后改稱吳淞口)匯入長江。而當時的黃浦原經上海浦(今虹口港)在今嘉興路橋附近流入吳淞江(此處曾稱黃浦口)。
姚遠在無錫的時候聽聞上海有洋人傳教士也能治病,便打定主意要跟到上海來見識一下西洋醫術。見眾人笑了起來,姚遠卻一本正經的說道:「西王,醫術一道是很嚴肅的,醫道的精深在於不斷的和名師高人討教,那些洋兄弟既然懂醫術,屬下自然想和他們討教一二,有啥可笑的?」
姚遠走後,蕭雲貴將林啟榮、陳知命、李天熙和周立春等人互相介紹了一番,太平軍將領和青浦義軍將領互相客氣幾句后,各自坐下商議軍事。
周秀英不知道是因為被打了之後臀部傷痛還是因為周立春的家教緣故,並未落座,只是站在周立春的身後,見到蕭雲貴無意間瞟向自己臀部的眼光,周秀英忍不住低下頭,秀臉微微一紅。
自從攻克長沙之後,西殿人馬從數千人急劇膨脹到十萬,原來的廣西老兄弟和不少湖南加入的新兵已經成為西殿兵馬的骨幹,像李天熙這樣陞官極快的大有人在,李天熙在戰火中錘鍊之後,早已經不是從前那個為了升斗米糧發愁的小民,而成為統領兩千餘人的師帥了。
陳知命和和-圖-書李天熙兩人都是在湖南加入太平軍的,經歷了數次大戰,特別是同洪韻兒在破廟的一戰中,兩人和姚遠死戰不退,誓死守衛西王娘,忠心和意志得到了極大的考驗,活下來后自然得到重用。
姚遠馬上領命,周立春等人聞言心中都是一陣感動,他們都是農人出身,平日里有什麼病痛都是用鄉下土方自己醫治,或是忍忍就過了,想不到太平軍中還有專門的軍醫,而且一上來西王就分撥一半的軍醫到義軍中,對待青浦義軍沒有親疏之分,他們自然感激不已。
蕭雲貴先前因兵馬不夠,只能勉強分兵攻打上海城南和城西,青浦義軍雖然有五、六千人,但白天看了他們的列陣,發現這些義軍的戰鬥力和清軍團練差不多,只能為太平軍壯壯聲勢。後來洪韻兒和林啟榮帶了援兵到后,蕭雲貴手頭馬上闊綽起來,看了現在上海地區的地圖后,蕭雲貴知道要攻下上海,必須斷絕陸路和水路的交通,讓上海陷入孤立。特別是黃浦江的水路,上面往來穿梭不少的沙船和商船,吳健章一定會向江北、福建等地清軍求援,這些地方的清軍援兵要是走水路來上海應援,那麼兵員、火器、錢糧就會由黃浦江源源不斷的達到上海。
拯危館的發展也和資金充裕分不開,早在岳州蕭雲貴發了一筆橫財之後,他就分撥了十余萬兩銀子給拯危館,每到一處太平軍都搜羅名醫、郎中,高薪邀請他們加入太平軍,同時每到一處都積極採購藥材、醫書、各類藥方https://www.hetubook.com.com,極大的提高了西殿拯危館的醫學水平。
蕭雲貴點點頭,姚遠大喜道:「西王,能否讓屬下和那些洋人聊聊?我在無錫便聽聞西洋醫術和我們中土醫術有大異之處,而且這些洋人傳教士還在上海開設了醫院,屬下想和他們聊聊西洋醫術。」
其實歷史上最早開設製藥廠的是著名徽商胡雪岩,他開辦的胡慶余堂葯號在1872年于杭州開設了熟藥局,也就是製藥廠。胡雪岩重金廣收民間藥方后,精製成藥,大受歡迎,像胡氏辟瘟丹、諸葛行軍散、八寶紅靈丹、小柴胡丹等藥品一直是清軍行軍必備藥品,很多藥品像小柴胡丹甚至一直流傳到後世還在使用。胡雪岩推動了中國醫藥事業,也被譽為江南藥王。
蕭雲貴和林啟榮等人都笑了起來,眾人都知道姚遠這人干拯危官上癮了,醉心於醫術,見有新奇的醫術往往都迫不及待的上前求教。總體來說,洋人傳教士除了傳教之外,他們還建立近代學校和醫院,像雒魏林還在舟山開過醫院。傳教士的做法和從前黃巾軍起義的做法差不多,張角也是一邊贈醫施藥,一邊傳播他的教義,只是西洋醫術比起中土醫術來說,太過激進,中醫講究治本,通過調理人體讓人體自身的抵抗力得到提高,從而治愈疾病。西醫則講究治標,直接對症下藥,通過藥物和手術來緩解病人的病痛,雖然見效快,但對人體的副加傷害也是有的。
過了片刻之後,林啟榮和姚遠帶著手下兩員大將趕到,這兩和圖書員大將卻是陳知命和李天熙,這兩人先前和洪韻兒在破廟一戰中活了下來,又經過歷次大戰,隨後跟林啟榮留守九江,積功已經升至師帥,此次西殿兵馬東進,林啟榮帶領二將領一萬兵馬東進,九江留下五千兵馬鎮守,隨後交割給了東殿。林啟榮兵到無錫之後,留下五千兵馬跟隨陳玉成鎮守無錫,自己便和洪韻兒、姚遠一道趕來蘇州增援,到了蘇州之後,聽聞西王領偏師攻打上海,左宗棠擔心西王兵力單薄,便讓洪韻兒和林啟榮領兵趕到上海應援。
而姚遠升任西殿總拯危官,職同檢點,按後世的理解就是軍隊後勤總醫院的院長,每到一處姚遠都拜訪當地名醫,邀請各地有名的大夫、郎中加入拯危館。這幾個月來,拯危館向各軍派出了數量極多的拯危急,擔任戰地醫生和護理人員的職責,讓西殿的醫療體系得到了極大的發展,讓戰場傷兵得到了救護,西殿傷兵因傷重而死的比例大大減少,這當中姚遠的功勞極大。
「今夜有蘇州援軍趕到,我軍兵馬達到近萬人,火炮、器械、糧草充足,既然眼下兵精糧足,本王想要改變部署,合圍上海城,繼而攻陷上海。」蕭雲貴目光從周秀英的臀部收了回來,輕咳一聲緩緩說道:「目前我們佔據了上海城南面和西面,本王想分兵東進和北上,一路攻打吳淞、寶山一線,一路攻打閔行、周浦、川沙、高橋等地,兩軍最後在黃浦江吳淞口隔江會師,建立炮陣,完成對黃浦江面的封鎖,讓清軍的船隻不能進入黃浦江!」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