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秦帝國風雲錄

作者:猛子
大秦帝國風雲錄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223章 打造新人

第223章 打造新人

寶鼎恭敬接過,當著熊氏兄妹的面剔開泥封,展開細看。老太后對寶鼎很有信心,勉勵他在中原建功立業,接著話鋒一轉,對自己的身體狀況非常擔心,言下之意有催促寶鼎在中原儘快打開局面的意思,然後說到了魏起和熊庸,老太后給了魏起高度評價,對熊庸也充滿期待。
「當然是王國利益。」熊庸毫不遲疑地說道。
熊庸沉默不語。
「是章邯叫你來的?」
「太後身體如何?」寶鼎問道。
熊氏兄妹互相看了一眼,感覺寶鼎話裡有話。
「你當然要去。」寶鼎說道,「章邯守南陽,你隨我攻打韓國。」
熊庸也在觀察著寶鼎。這一刻他發現自己的心態起了很大變化。在沒有決定重返熊氏之前,他就是無根的浮萍,做任何事都要小心翼翼。現在他重返熊氏了,背後有了龐大家族,他的信心突然膨脹,他的氣勢突然凌厲,他甚至有了一種肆無忌憚為所欲為的感覺,但十幾年的磨礪讓他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處境,他以最快的速度非常堅決地扼殺了剛剛冒出來的負面心理。過度自信就是狂妄,而狂妄帶來的必定是敗亡,他艱苦努力了十幾年,今日終於步上坦途,但距離目標還非常遙遠。
「熊氏不能放棄南陽的利益。」熊閔說道,「熊氏只有牢牢掌控南陽的利益,才能更好地與武烈侯合作。從長遠來說,這種親密的合作可以確保武烈侯實現自己的諾言,在立后立儲一事上給熊氏以堅決支持,同時這種合作可以重建楚人和老秦人之間的信任,反過來幫助武烈侯在統一大業中建功立業。」
「個人恩怨與家族利益比起來,不值一提,而家族利益與王國利益比起來,則有孰重孰輕之分。」寶鼎問道,「在你看來,家族利益和王國利益,孰重孰輕?」
「偶爾出來走走。」熊閔的臉色有些黯淡。老太后畢竟年紀大了,上次鬼醫能把她救活過來已是奇迹,現在只能長期卧床靠湯藥維持。咸陽上下都知道老太后不久於人世,希望她早點升天的難免焦慮,而希望她活得更久一點的則只有祈禱上蒼了。
寶鼎此刻不再隱瞞,向熊庸透漏了更多的秘密。
「我沒有意見,但太守恐怕有意見。」寶鼎揶揄道。
「我願意誓死追隨武烈侯。」熊庸拱手說道,「此次攻打韓國,我願為武烈侯衝鋒陷陣。」
「利益是一切爭鬥的根和*圖*書源。」寶鼎最後說道,「中土一統,利益更大,爭鬥也就更激烈、更複雜、更血腥。我們著眼于未來的利益,所有的謀划都圍繞著未來利益而擬定。你是熊氏未來利益中的重要力量,所以太后對你充滿期待。」寶鼎指指自己,「我也期待十年之後,我們能夠攜手共創一個嶄新的未來。」
看到熊庸陰晴不定的臉色,熊閔知道自己這位大兄動搖了,她暗自心喜,繼續說道,「章邯在舉薦你的時侯,曾經徵詢武烈侯的意見,是以庸夫的名字上奏,還是以熊庸的名字呈報咸陽。武烈侯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你的真實姓氏。無疑,在武烈侯看來,他需要的是一位熊氏子弟,而不是一位熊氏叛逆。」
寶鼎苦笑,「此趟楚國之行讓我察覺到咸陽楚系實力非常強悍。說句實話,如果不把這幫老傢伙趕出咸陽,我大秦根本不可能擊敗楚國,我更無法兌現十年內統一中土的承諾。」
魏起一直是楚系的中堅人物,該知道的他都知道,但熊庸是寶鼎點名要的人,剛剛重返熊氏,對咸陽政局背後的秘密一無所知,因此老太后希望由寶鼎來扶植熊庸,由此也顯現出熊庸在楚系整體謀划中的重要性。
寶鼎把書信推給熊庸。熊庸看了一遍,沒有從中看到任何東西。
「熊氏若想重新崛起,必須藉助老秦人的力量,就像這次老秦人復出,要藉助楚系的力量一樣。」寶鼎說道,「過去老秦人和楚系聯手,在關東戰場上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其後雙方崩裂,大秦東擴的步伐隨即停下,內部更是紛爭不斷。現在雙方雖然再次聯手,但今非昔比,形勢和過去完全不一樣了,尤其讓人無助的是,老太后風燭殘年時日無多,咸陽隨時風起雲湧,統一大業遙遙無期。」
昌平君、昌文君等人雖然感受到危機,但還是過於自信了,老太后甚至把楚系東山再起的希望寄托在巴蜀隗氏身上。巴蜀隗氏永遠代替不了熊氏,他肯定要吞併楚系力量,他為了自己的權勢,極有可能長期壓制楚系,讓楚系永遠翻不了身。歷史事實的確如此,隗狀做了大秦近二十年丞相,關東人也輪流出任丞相公,但楚人和老秦人卻杳無蹤跡,這足以說明問題了。
熊庸的心亂成一團。熊閔拋出了一個誘人的前景,而這個前景可以給予熊庸難以想像的功勛和榮耀,有了這些和圖書功勛和榮耀,熊庸可以自立門戶,可以獲得強大的權勢,可以肆無忌憚地報復那些曾經傷害他的人,但前提是,他必須承認自己是熊氏子弟。
「好了,忘記過去的悲傷,用你的強悍實力狠狠打擊那些無恥卑鄙的小人。你要告訴他們,你,熊庸,才是熊氏的未來,熊氏的主宰。」熊閔揮舞著小拳頭,意氣風發地嬌聲說道。
熊閔從懷裡掏出一根銅管遞給寶鼎,「這是太后給你的信。」
「你姍姍來遲。」寶鼎對熊閔笑道,「太守很想你,擔心你把他忘了。」
寶鼎的故事很長,但驚心動魄。先與楚系誓不兩立,然後又與楚系全面妥協,其原因就是寶鼎講述的重點。
熊閔笑了,喜笑顏開,「太后叫我帶句話給你,她想看看你,叫你今年一定回咸陽一趟。大兄,你的努力成功了,熊氏現在不但要承認你,將來還要倚仗你的實力維護家族。你成功了,終於可以揚眉吐氣了。我早就對你說過,你一定會成功的,你是我最好的大兄。」
寶鼎用力點頭。的確,楚國之行讓他受益匪淺,讓他清晰地認識到秦王政為何如此忌憚熊氏,如果他坐在秦王的位置上,他也絕對不願意讓楚系長期把持朝政,那對秦國來說是個致命的隱患,對統一大業來說更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寶鼎甚至想到,今日熊氏可以幫助自己擊敗合縱軍,那麼將來熊氏也可以利用楚國擊殺自己,讓統一大業變成遙不可及的夢想。所以秦王政肯定要在老太后薨亡后打擊熊氏,昌平君、昌文君等楚系大臣很難逃脫這場災難,目前最現實的做法就是儘快培植熊氏的新人,盡量減少楚系的損失。
寶鼎要的就是這份情義。一個離家出走在戰場上拼殺了十幾年的豪門庶子,他的內心世界一定非常精彩,而寶鼎的人生之路與其有很多近似之處,這導致兩人在心理上容易接近,彼此間容易理解,合作起來肯定非常愉快。
※※※
歷史是在改變,但是在有限範圍內改變,假如三年內邯鄲真的陷落,趙國滅亡,那楚系的命運可能還是沿著既定軌跡前進,昌平君、昌文君等楚系大臣還是有可能被趕出咸陽,這樣一來寶鼎的謀划就遭到了打擊,為此他必須未雨綢繆,早早為楚系留下一些有實力的人,儘可能讓自己的謀划不至於因為楚系的衰落而失敗。
熊庸沉思m.hetubook.com.com良久,斷然決定追隨武烈侯。昔日熊氏對他的傷害刻骨銘心,他一直不願意重返熊氏,今天武烈侯給了他一個機會,一個自立門戶的機會。未來的熊氏還是楚系的核心,但未來的熊氏是一個嶄新的熊氏,而不是今天這個令他痛恨的熊氏。
熊庸睜開眼睛,鄭重其事地躬身致禮,他想說謝謝,但說不出來。在熊氏,只有這個妹妹才是自己最親的親人。
「熊氏在利用你,因為他們知道十年內你肯定統一不了中土,所以他們現在與你合作的目的就是藉助你的實力迫使大王立后立儲。」熊庸說道,「熊氏一向狂妄自大,手段陰狠,好在武烈侯去了一趟楚國,否則恐怕還看不到熊氏真正的實力。」
「假如三年內我們攻克了邯鄲,滅亡了趙國,大王的權威將達到一個巔峰,只要他堅持不立后,其他人毫無辦法。」寶鼎說道,「若想讓大王立楚國公主為後,首先必須讓大王感覺到他已經控制了楚系,這時候我的崛起將迫使他儘快立儲,如此則大計可成,所以朝堂上的楚人必須更新換代。」
熊庸對寶鼎的謀划已經大概了解,聽到這裏不禁無奈嘆息,「所以武烈侯只能著眼于未來了。」
「不是,是武烈侯。」熊閔說道,「早在武烈侯離京之前,他就邀請我到南陽來。本來我早就想來了,但父親說時機不到,一直阻止我南下。武烈侯到南陽后信守諾言,沒有打擊熊氏在南陽的利益,相反還處處予以照拂。這次魏起與武烈侯也談得非常成功,蓼園和熊氏將在南陽和南郡全面合作。太后和父親非常高興,這才允許我南下,並囑託我務必說服你重返熊氏,叫我輔佐你掌控熊氏在南陽的所有利益。南陽和南郡是我熊氏的根基,太后和我父親把南陽交給你,可見對你的賞識。現在你在熊氏的地位與魏起並肩,感覺如何?是否滿意?」
熊庸閉上眼睛,長長嘆了一口氣,「太后好嗎?」
熊閔知道自己不合適再待下去了,她起身告退,說要去內府拜見白氏,匆忙走了。
熊庸冷笑,「那幫老傢伙不死,大王寢食不安。」
老太后的謀划隨著熊庸的出現不得不做出調整,而這種調整是在寶鼎強行干涉下出現的。老太后意識到寶鼎在為楚系鋪設後路。寶鼎離開咸陽前勸諫秦王政失敗,他曾委託隗清轉告老太后,請老太后早hetubook.com.com作準備,意思是他的承諾可能實現不了,楚系可能在老太后死後遭到重創,為此要儘快鋪設退路。為楚系培養新一代領軍人物理所當然是鋪設退路的第一要務。
熊庸俯身跪下,鄭重發誓。
「我何時遭到刺殺,我們就何時展開攻擊。」
熊閔則是感激不盡。武烈侯巧妙利用形勢,一步步把熊閔和章邯推到了一起,既信守了承諾,又讓各方從中獲利,不得不讓人佩服。
熊庸猶豫了。如果隨同熊閔一起去拜見武烈侯,意味著他重返熊氏,從內心裡來說他不願意,他無法忘卻自己和母親在熊氏所遭受的侮辱,但他的身體里畢竟流淌著熊氏的血,在熊氏面臨重大危機之刻,他又無法割捨下這份親情而置若罔聞。
寶鼎急忙把他扶了起來,「當年昭襄王一朝,楚系是以宣太后和穰侯、華陽君為首。今日楚系則是出自華陽君一脈,以華陽太后和昌平君、昌文君為首。現在華陽太后正在積極謀划立后立儲一事,打算讓華陽君這一脈繼續延續,但事實上已經不可能了。」
熊庸聽明白了,武烈侯需要一個嶄新的未來,這個未來是以武烈侯為中心的一個龐大利益集團的未來,而今日的楚系實際上阻礙了武烈侯實現自己的理想,所以武烈侯需要一個嶄新的楚系,他希望這個嶄新楚系的中堅人物能夠追隨在其左右,從而為這個龐大的利益集團謀取最大利益。
「因為這是我安排的。」寶鼎笑道,「我需要一個攻打韓國的借口。」
熊庸能以這麼重要的身份重返熊氏,完全是武烈侯一手促成的結果。武烈侯點名要熊庸,熊氏沒有理由反對,就算熊氏不滿意都不行,這關係到彼此間的合作。
熊閔挽住熊庸的胳膊,高興地說道,「該說謝謝的是我。大兄然諾仗義,義無反顧地跑到南陽來幫助章邯,我代他謝謝你了。」
「何時展開攻擊?」熊庸對未來充滿信心,對即將開始的大戰更是無限期待,因為他將從這一刻開始崛起,為打造一個嶄新的楚系而奮勇廝殺。
寶鼎笑笑,「要想有個好未來,現在就不得不拼殺,尤其你我,更要誓死拼殺,否則不要說十年,三年都未必撐得過去。」
熊庸面色陰沉,皺眉不語。
熊閔一聽就明白了,躬身致謝。在不知隱秘的人看來,今日南陽郡守處境艱難,夾在幾大派系之中岌岌可危,這時候假如楚hetubook.com.com系把章邯拉過去了,那南陽局勢看上去就是封君和太守之間的對抗,這對咸陽有很大的迷惑作用,恐怕就是秦王政也不會想到楚系竟然用聯姻的方式把章邯拉過去。這種假象無論對楚系還是對蓼園,都有莫大的好處。
熊庸在言辭之間表達了對武烈侯的感謝,同時也以隱晦的方式告訴武烈侯,他會報答武烈侯的恩情。
寶鼎暗自嘆息。老太後身體每況愈下,對楚系的整體謀划也越來越詳盡。這封信是在寶鼎見到魏起和熊庸之後送來的,其意思很明顯,假如前期謀划失敗,楚系遭到重創,老太后希望寶鼎依舊信守諾言,幫助魏起和熊庸先把南陽和南郡穩住,確保楚系還有翻身的本錢。
熊庸略感吃驚,「誰要刺殺你?你怎麼知道有人刺殺你?」
寶鼎笑了起來。熊庸言不由衷,顯然是在敷衍自己。「我想贏得你的信任。這樣吧,我先說說自己的故事,如果你認為我值得信任,那麼你敞開心扉,把自己的故事說給我聽聽。」
寶鼎的確是這麼想的。當章邯向他舉薦熊庸的時侯,他馬上就想到了此策,但此策必須得到老太后的同意,熊庸要得到楚系的認可。
「武烈侯要趕我走嗎?」熊閔嬌嗔笑道,「我倒是很想借居於蓼園。」
熊閔到了宛城就帶著熊庸走進蓼園,意圖明確。寶鼎則把熊庸當作熊氏重要一員予以接待。這時候熊庸的身份不是南陽郡尉,而是昌文君熊熾之子,熊氏安置在南陽的頭面人物,與南郡郡守魏起份量同等。
熊庸看了她一眼,暗自搖頭,未來熊氏的主宰可能不是自己,而是眼前這位揮舞著小拳頭的妹妹。
「過去的事把它忘記。」寶鼎笑道,「你是熊氏子弟,你身體里流淌著熊氏的血液,你有義務守護熊氏,這是你一生的職責所在。」
寶鼎仔細打量著熊庸。這位熊氏的叛逆引起了他很大的興趣,一個龐大家族出了一位桀驁不馴的子弟,有時候是好事,但有時候卻是災難的開始,直到看到熊庸本人,看到熊庸那張稜角分明的臉龐和一雙鋒芒畢露的眼睛,他確信此子不是池中之物,那久經沙場磨礪出來的頑強心志足以幫助其在權力場上走得更遠。
「我早就想見你了。」寶鼎指指熊閔笑道,「但我更喜歡以這種方式見面,這樣我們之間的距離就很近了。」
寶鼎在思考,從何處切入才能讓熊庸迅速加入到這場權力博弈中。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