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秦帝國風雲錄

作者:猛子
大秦帝國風雲錄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291章 大渠就是我們的未來

第291章 大渠就是我們的未來

趙高面露苦色,心想西南策略本來就沒有成功的可能,但你信誓旦旦,而咸陽又巴不得把你趕出中原,於是形勢就到了這一步,現在可謂騎虎難下了。
寶鼎的手指在黃紙上繞了一圈。
「這是西南地形。」寶鼎笑道,「我繪製得並不准確,但告訴我的人也只說了個大概。西南地形基本如此。」寶鼎前世做營銷,走南闖北,看地圖是經常的事,久而久之,這大江南北的山川地貌也就清晰刻在腦海里。
寶鼎沉默不語。
趙高暗自嘆息。西南策略的前景的確美好,但現在的關鍵問題是,如何度過眼前的難關?安置災民、墾荒、到產出糧食,至少需要一年,在這一年裡,武烈侯拿什麼養活百萬災民?糧食才是至關重要的事情,沒有糧食,其他一切想法都是虛無的東西,毫無意義。
趙高疑惑地望著寶鼎。
寶鼎鄭重點頭,「糧道不通,西南遠征必定失敗。」
靈渠修通了,秦國馬上再一次徵發大軍攻打西南。這顯然是因為西南遠征軍在過去的幾年裡損耗太大,兵力不夠,於是徵兵補充軍隊。這次秦軍得到了糧草支援,攻擊順利,一兩年就完成了開拓西南的大業。
寶鼎搖搖頭。趙高是這個時代的人,他不知道南嶺的具體|位置很正常,但寶鼎穿越而來,前世還走南闖北,竟然也錯誤地把五嶺當作了南嶺。正是這個地理認識上的錯誤,導致他錯誤地理解了歷史,錯誤地制定了西南策略。
「你看……」寶鼎手指地圖,「這是我們現在所處的長沙郡。」
「江南變成楚國的西部邊陲之後,人口流失非常嚴重,如果不是因為這裏土地肥沃,糧食產量尚可,估計早就荒涼了。」寶鼎繼續說道,「我正是看中了這塊地方的諸多便利條件,才想到轉徙災民于長沙。以我的估猜,湘水兩岸的大片土地足夠養活江南楚人和轉徙而來的百萬災民,但我需要更多,我不僅需要安置這些災民,還要利用這些災民大量墾荒土地,以便增加江南的糧食產出。這些多餘的糧食和充足的人口,足夠保證我開拓西南。」
「在長沙郡的南面就是南嶺,地勢險要。百越諸族憑藉這道天險,隔斷了與中土的聯繫。」
趙高面色微變,「武烈侯,這裏可是崇山峻岭。」
但等到他到了長沙,等到庄翼把長沙郡的地圖拿給他,他才霍然發現,自己對歷史上西南遠征的理解完全錯了。
這是長沙郡的和-圖-書地形圖,其中包括位於長沙西部的秦國黔中郡、東部的楚國九江郡和南部南嶺一帶的地形。這個時代的地圖當然不能和幾百年後的地圖相比,但山川城池還是標註得相當清晰。
「不……」寶鼎搖頭,「這裡是夾在兩山之間的谷地,雖然山林眾多,但地勢並沒有你想像的那樣險峻,完全有條件開鑿大渠。」
「武烈侯,事實上我們根本沒有能力去創造這樣的奇迹。」
趙高尷尬而笑,「武烈侯還是執意要遠征西南?」
寶鼎搖頭,「事實上,西南就是我們的未來,大渠就是我們的未來。」
「我最初以為得到夜郎人的幫助,遠征大軍最起碼可以越過南嶺,拿到離水(灕江)和潭水(柳江)這一帶的大片土地,但現在看來,夜郎人幫助我們遠征西南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南嶺以南的蠻荒之情遠遠超過我的預料。在那等惡劣的情況下,遠征軍深入西南,基本上等於送死。」
這個時代的長沙郡在地理位置上叫江南,兩千多年後這地方稱之為長瀏盆地,的確是個好地方。
歷史書籍中,在兩個不同的年份里記載了秦軍征伐西南的事情,假如不仔細推敲,不把修建靈渠的原因和靈渠的位置搞清楚,必然會造成始皇帝曾兩次征伐西南不同地區的錯誤。其實這是同一征伐過程中的兩次攻擊,一次攻擊在修建靈渠之前,打敗了,一次攻擊在修建靈渠之後,勢如破竹。
寶鼎遠征西南的策略是先拿下廣西,繼而再拿下廣東和福建。這是基於對歷史上遠征西南的錯誤理解,他把大秦西南遠征理解為對兩個不同區域的攻擊。現在他知道了,他的策略其實就是歷史上大秦西南遠征之策,只要他突破了湘桂谷地,建起連同南北水系的糧道,他就能在最短時間內拿到開拓西南的功業。
「我們做個假設,假如我帶著幾十萬軍隊遠征西南,這一路上不但要翻山越嶺,還要對付百越諸族、凶禽猛獸和可怕的瘴氣,在沒有糧草供應的情況下,其死亡之慘重可想而知。楚國幾百年都沒有做成的事,我能完成嗎?」
「我們遠征西南,實際上就是攻打南嶺以南的百越諸族,佔據這一片廣袤的土地。」
正是因為秦軍第二次遠征西南毫不費力,他才想到了提前打西南,提前開闢象、桂林和南海三郡,由此才制定了西南策略。
寶鼎目露苦色,暗自嘆息。自己都在幹什麼?大和_圖_書秦當前的任務是統一中土,自己應該為統一中土而竭盡全力,但現在自己在幹什麼?拯救河北災民,開闢西南戰場,如今甚至要開鑿大渠,自己現在所做的一切和咸陽的策略根本就是背道而馳,不要說咸陽不支持,恐怕就連那些追隨自己的部下們也不支持,長此以往,恐怕要眾叛親離了。
趙高望向地圖,手指在長沙郡的南部邊陲劃了一條線,「大概就在這一塊吧?」
「那麼,武烈侯打算何時開始遠征?」
越城嶺的位置在這個時代叫老山界,它和都龐嶺相鄰,兩嶺之間有天然谷地,現在叫湘桂谷地。今天通過湘桂谷地的鐵路和秦始皇時代所建的靈渠就是並列而行。
「在哪開鑿?」
趙高聽到這句話頓時鬆了口氣,僥倖,武烈侯還算清醒,沒有拿人命當兒戲。
※※※
第一次打西南,屠睢統率的五十萬大軍分五路南下,其中打福建的一路勝利了,而打廣東、廣西的都失敗了。總結原因,就是糧草運輸不便,於是修建了靈渠。
寶鼎搖搖手,「你馬上安排一下,我們儘快趕過去,順便巡視一下方鎮災民的安置情況。」
※※※
「武烈侯在拿出西南策略之前,曾說最多需要五年時間就能完成開拓西南的大業。」趙高問道,「武烈侯是不是早就想到了要在西南開鑿大渠,先行打通糧道?」
「長沙郡地勢好,北面是大江,東西南三面是大山,山川環抱,水系發達,土地肥沃,是個可以與南陽相媲美的好地方。」寶鼎說道,「當年楚國定都於郢(ying),湘水兩岸的土地可以說是楚國賴以生存的根基,只不過隨著楚國丟失荊宛,被迫遷都淮水之後,這裏由昔日的京畿要地變成了西南邊陲,於是迅速沒落,再不復昔日的繁華和富庶。」
寶鼎沒有回答。
「暫時不考慮。」寶鼎說道,「當務之急是開鑿大渠。」
這時候大秦其實還是轉機,只要趙陀率西南大軍北上救援,必定可以挽救大秦,但趙陀不但沒有北上救援,反而斷絕了五嶺要隘,就此徹底葬送了大秦。
其實沒有人告訴寶鼎有關老山界的地形,在他的前世也沒有去過靈渠,但他前世有個同學是桂林人,湘桂谷地和靈渠的事情就是聽這位同學所說。
「當然。」趙高毫不猶豫地點頭。現在不是信心的問題,也不是西南策略能否成功的問題,而是轉徙江南的百萬災民必須救活和_圖_書的問題。把這百萬人救活了,武烈侯在江南的實力將空前暴漲,再加上南陽、南郡對武烈侯的支持,未來將大有可為。
說實話,他在擬制西南策略的時候,雖然想到過歷史上秦軍遠征西南屢遭敗局,屠睢甚至戰死南嶺,但他始終沒有把史祿主持修建的靈渠和秦始皇開闢西南三郡的功績聯想到一起。
旋即寶鼎又想到帝國十五年的命運,想到僅有五年的后戰國時期無情地吞噬了千千萬萬的蒼生,他頓時下了決心,不管用什麼辦法,自己都必須開鑿靈渠,開闢西南,徹底改變帝國的命運。
趙高啞然無語。
寶鼎很興奮,很激動,唯一讓他憂心忡忡的就是咸陽的態度。咸陽現在一門心思統一中土,一門心思遏制他,無意幫助他開拓西南。沒有足夠的錢糧,寶鼎拿什麼開拓西南?拿什麼去改變歷史,改變帝國的命運?
寶鼎到了長沙,看到這個時代的地圖,聽到這個時代長沙人對南嶺的描述之後,他才知道當年屠睢攻打西南的主戰場應該就在湘桂谷地一帶,因為這個地方是最合適的南下之路,由此也就知道靈渠修建對大秦遠征西南的決定性意義,更知道了大秦征伐西南的兩次攻擊戰果為什麼會截然不同。
「武烈侯,這裡是崇山峻岭。」趙高再一次提醒道。
趙高這時從地圖上已經基本上估猜到了武烈侯開鑿大渠的意思,那就是把南方几條大河連成一片,利用水路,把江南的糧草運過南嶺,幫助大軍遠征西南。
可以這麼說,大秦帝國是徹底敗在西南策略上,無論是用人還是用兵,都犯了致命性錯誤,假如……可惜歷史沒有假如。
靈渠在哪?就在湘水和離水(灕江)的源頭處,也就是長沙郡西南邊陲的大山一帶,這裏屬於五嶺之一的越城嶺主峰,距離現在的桂林大概有兩百多里。這兩條江的源頭距離很近,靈渠把這兩條江連到了一起,事實上就是把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連通了,這樣大江南北的糧草就可以沿水路一直運到南方的大海邊上。
「武烈侯,咸陽絕不會支持你在西南開鑿大渠,即便開鑿大渠的目的是為了開拓西南。」趙高的語氣顯得很沮喪。
「先打通糧道?」趙高問道。
「你所看到的不過是一塊江南之地,百萬人口而已,你並沒有看到開拓西南對未來發展的重要性。」
趙高對此當然比較清楚。他和大多數官員一樣,認為楚國至死不會放和_圖_書棄江南,畢竟這塊地方的戰略位置太重要,但結果出人意外,不知是楚國太背運還是武烈侯的運氣太好,江南竟然輕鬆地落入了武烈侯手裡。
「在這裏。」寶鼎手指地圖上的西南位置,「邶(bei)陽,始安嶺。當地人把這裏稱之為老山界。」(邶陽,在今湖南零陵西南處。)
「你依舊對我有信心?」寶鼎笑著問道。
寶鼎對歷史的錯誤理解導致他錯誤地認為開闢西南三郡很容易,等到他看到地圖,確定了南嶺的真實位置,知道了湘水和離水的源頭,他才發現自己的策略出現了致命的錯誤。僥倖的是,他在獻策的時候留下了退路,一年不行就三五年,這給他贏得了挽回錯誤的時間。
趙高無奈答應了一聲,接著小心翼翼地說道,「開鑿大渠耗費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非常驚人。武烈侯想必也知道鄭國渠的事,當年呂不韋罷黜出京,耗費財力修建鄭國渠也是他的罪狀之一。武烈侯,我們哪來的錢財開鑿大渠?」
趙高眉頭微皺,「五路南下?」
「你知道南嶺的位置嗎?」寶鼎問道。
「大渠關係到大秦的生死存亡。」寶鼎斷然說道,「我即便粉身碎骨,也決不退縮。」
「我要先開鑿一條大渠。」寶鼎平靜地說道。
「在長沙郡的西面是武陵山和雪峰山,夜郎國和我們隔山相望。在長沙郡的東面是幕阜山、九嶺山和羅霄山,楚國的九江郡和我們隔山對峙。」
歷史上大秦西南遠征走了彎路,先是五十萬大軍全面攻擊,結果打了三四年,損兵折將,勞民傷財,一無所獲,然後總結經驗,這才意識到糧草運輸是根本性問題,於是不惜代價開鑿靈渠,前後又花了五年時間。等到靈渠修建好了,西南之戰勢如破竹,擋者披靡。然而,這場戰爭嚴重損耗了大秦國力,最終把大秦推上了絕路。
趙高驚訝地望著寶鼎,「武烈侯怎麼知道那裡是一塊谷地?聽何人所說?」
南嶺在哪?南嶺是一道橫亘中土南部的大山脈,起自雲南雲嶺,東入貴州為苗嶺,再東經兩廣和湖南、江西、福建等省邊界而東達于海,其間大小山嶺不計其數。
在他的印象里,屠睢統率的五十萬大軍遠征西南,經過數年鏖戰,直到史祿修建了靈渠,解決了糧草運輸的問題后,遠徵才取得了最後的勝利。其後始皇帝再次徵發大軍攻打西南,在短短時間內便非常順利地開闢了象、桂林和南海三郡。既然https://m•hetubook.com.com秦軍第二次遠征西南開闢的是廣西一帶,那麼顯而易見,第一次遠征開闢的就是福建、廣東一帶。
寶鼎把案几上的地圖鋪開。
五嶺的位置就在南嶺山脈一線的東部,主要集中在今天的廣東北部。我們現在所知道的大庾、騎田、都龐、萌渚、越城五嶺,其實就是當年秦軍征伐西南的進軍路線。當時並沒有五嶺這一說法,而是把這道天然險阻統稱為南嶺。所謂的嶺南,就是指南嶺的南部地區。
「我們可以去看一看。」寶鼎笑道,「不管怎麼說,攻打西南首先要解決糧草運輸的問題,而要解決糧草運輸的問題只能從水路想辦法。既然要從水路想辦法,那當然就要設法把湘水和離水打通,將兩水連為一體。」
「這裏既是湘水的發源地,也是離水的源頭。」寶鼎笑道,「兩水之源一個在老山界的東北,一個在老山界的西南,相距不過一百多里。如果把它們打通,那我大江南北的糧草就可以經此渠南下,一直運到大海之濱。」
「我們還有時間,足夠的時間。」趙高安慰道,「你曾說過,西南策略少則一年,多則三五年,必能成功。」
寶鼎一句話就說中了趙高的心思。
歷史上大秦的兩次西南遠征並不是針對西南兩個不同區域的征伐,而是對同一區域的兩次攻擊。
「南嶺很大,很長。」寶鼎的手在地圖和黃紙之間劃了長長一道,「你所說的位置,不過是我們攻擊嶺南的五條主要進軍路線而已。將來,這片山嶺我們可以稱之為五嶺。」
趙高當即搖頭,「武烈侯,那裡是百越人的盤駐地,非常危險。」
寶鼎接著又打開一張黃紙,把這張黃紙鋪在地圖的下首。趙高仔細一看,黃紙上是手繪的地圖,非常簡略,不過也可以清晰看到上面有大海、山川等標識。
寶鼎穿越而來,如今就在南嶺腳下,如今就是西南遠征軍的統率,如今正在實施西南策略,假如他成功了,沒有再像歷史上的大秦西南遠征一樣走彎路,那他勢必可以改寫大秦帝國的歷史。
南陽位於南陽盆地,南郡位於江漢平原,長沙位於長瀏盆地,這三塊地方由北而南一字排列,大江和漢水、湘江把它們連到一塊。當年楚國最強盛時期就是因為佔據了這三塊富庶之地,可惜如今都落在了秦國手裡,雖然現在楚國還佔據著江淮和江東之利,但失去了這三塊地方,無論是在戰略上還是在財賦上,楚國都不是秦國的對手了。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