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秦帝國風雲錄

作者:猛子
大秦帝國風雲錄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432章 要出手了

第432章 要出手了

馮劫說到了分封之議。
歷史上馮氏是始皇帝的股肱,馮劫、馮去疾、馮毋擇都是始皇帝所倚重的大臣,但從統一之初御史大夫馮劫上奏分封之議來看,馮氏這個豪門貴族是支持分封的,與始皇帝的政治理念相背離,按道理馮氏應該被趕出朝堂,然而,馮去疾很快代替王綰出任左丞相,這明顯就是始皇帝利用關東系的力量來對抗以右丞相隗狀為首的大秦本土豪門貴族集團的一種政治手段。
郎中令蒙嘉沒有出面拜會寶鼎,而是讓蒙武之子蒙毅找了個借口去了一趟蓼園。
蒙毅臉上的不安之色更濃,「武烈王盛讚了治粟內史馮去疾,說他主掌大秦財政這幾年,為統一大業建下了顯赫功勛。還提到了武信侯馮毋擇,說他為大秦征伐四方,功勛彪炳。還說馮氏人才輩出,門生子弟遍及天下,為大秦吞六國並四海做出了巨大貢獻。」
寶鼎告辭離去。
中樞議事上,最先確定的就是由舞陽侯楊端和鎮戍江南。這是始皇帝和武烈王都非常中意的人選,再加上隗狀和公子騰等宗室大臣的支持,其他勢力難以染指。
※※※
「武烈王說,蒙氏以軍功而獲得今日地位,理應進入北伐戰場繼續建功。」
※※※
始皇帝因為法治,因為中央集權,因為強國富國的夢想而信任那些來自關東的法家大臣,他們有共同的政治理念,有共同的理想,志同道合,所有走到了一起。統一后,因為政治經濟文化都面臨統一的迫切局面,始皇帝更需要關東人,需要更多的關東人。但無論是大秦王國的權力和財富,還是大秦帝國的權力和財富,其總量只有那麼多,始皇帝因為王國強大的需要和帝國統一的需要,不得不給予關東人更多的權力和財富,由此損害了大秦本土貴族的利益。
從馮氏興衰的歷史來看,馮氏雖然主張分封,但始皇帝卻始終信任馮氏,先是利用馮氏力量抗衡和打擊大秦本土豪門貴族,接著又利用馮氏力量維持朝堂上的權力平衡。在始皇帝最後一次巡視天下的時候,代理國事坐鎮中樞的就是馮氏,由此可見始皇帝對馮氏的信任。
中樞大臣們一致反對。雖然我的手升不進去,但也絕不讓你輕鬆獲利。最後還是在武烈王的堅決支持下,麃浚才得以鎮戍江東。
這也給文武百官們帶來各種猜測。這四位繼任者的人選肯定有一番激烈角逐,但肯定沒有最大嬴家m.hetubook•com•com,始皇帝和咸陽宮也沒有優勢,也就是說,中央想利用這次機會掌控更多地方郡縣的目的難以達到。
兩淮過於重要,鎮戍非要德高望重之輩。最早鎮戍兩淮的就是王翦,其後是麃公,再接下來繼任的就是司馬尚,按這個級別來選擇的話,有資格鎮戍兩淮的也就是王賁、馮毋擇等人,李信的資歷都差了不少。
他不會接受馮氏的妥協,他反覆考慮過了,大秦本土貴族集團和關東貴族集團的矛盾由來已久,雙方的積怨從商鞅開始到張儀、甘茂、范睢、呂不韋,乃至今日的馮氏和關東博士,這種矛盾根本不存在化解的可能,就像「集權」和「分封」的矛盾一樣,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兩大貴族集團遲早都要來一次大決戰。這場決戰何時爆發,直接關係到帝國的存亡。歷史上大秦帝國迅速崩潰,與兩大貴族集團的數次對決有直接關係。
※※※
張唐的資歷太老了,和王翦、麃公都是同一時期的老將,更重要的是,他是老秦人,之所以被歸屬到關東系,是因為他長年追隨蒙驁征戰,和蒙氏是生死之交。張唐的特殊地位和身份可以贏得始皇帝、宗室、關東系和老秦人的共同支持。這樣一位老將出鎮兩淮,老秦人只有讓步。
馮劫沉吟片刻,說道,「中土的確需要休養生息了。」
最不可能發生的事卻偏偏發生了,馮劫雖然是寶鼎的師傅,馮氏和蓼園在政治上也始終保持某種默契,但這一次馮氏與楚系、老秦人聯手掀起政治風暴,試圖以帝國的存亡來逼迫寶鼎支持分封,逼迫始皇帝打開分封大門,卻嚴重損害了寶鼎的利益。
山東是蒙氏的地盤,馮毋擇即便鎮戍山東,沒有個兩三年的時間休想把蒙氏的勢力趕出山東,更嚴重的是,馮氏和蒙氏因此肯定要「打」起來,而「打」起來的後果肯定有人漁翁得利,這個漁翁是誰一目了然。
關東政治勢力中有堅持「集權」的貴族,難道大秦貴族集團中就沒有?顯然不是,雖然大秦貴族集團中的「分封」勢力非常強大,但寒門軍功貴族還是堅持法治,然而,因為關東貴族集團和大秦本土貴族集團之間存在著根深蒂固的仇怨,雙方一旦動手,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不死不休,結果關東貴族集團藉助始皇帝和二世皇帝的強大皇權,把大秦本土貴族幾乎屠戮一凈,這直接造和*圖*書成帝國守護力量的滅絕,最終讓劉邦帶著一群衣衫襤褸的貧賤之民兵不血刃地衝進關中,攻佔了咸陽,推翻了大秦。
蒙毅回來后神色沉重。
「返京?」蒙毅一時沒有反應過來,脫口問道,「北伐迫在眉睫,如何返京?」
江東的鎮戍肯定由老秦人承擔,其他勢力即便過去了也無法立足。司馬斷來自夏陽司馬氏,出自老秦豪門,所以他雖然是武烈王的部屬,但就憑司馬氏在秦軍將領中的顯赫地位,一樣在江東輕鬆立足。
司馬斷走了,王綰就舉薦麃浚。麃浚是麃公之子,也是一員悍將,但此子繼承了老秦人的嗜殺習性,喜歡屠殺。進攻閩越、東越的時候,他就大開殺戒,把蠻夷之族殺得血流成河。
馮劫做出了妥協,明確了馮氏的態度,以此來試探寶鼎的底線。
寶鼎微微一笑,一語雙關地說道,「我個人的生死並不重要,但我是老嬴家的子孫,如果大秦的國祚危如累卵,那就不是我個人生死問題,而是帝國存亡問題,因此我不得不想得更多一點。」
蒙毅遲疑不語。
今日歷史改變了,但始皇帝對關東系的倚重,對馮氏和蒙氏的信任卻沒有改變。
蒙嘉搖搖手,打斷了蒙毅的話,「你可曾提到馮氏?」
武烈王屢次拯救蒙氏于危難之時,並把山東的控制權拱手相讓,雖然蒙氏在政治上也給予了一定的回報,但遠遠不夠,所以這一次蒙氏即便有機會,卻不好厚顏相求。蒙嘉仔細考慮后,還是捨棄不下,讓蒙毅先行試探。
四位鎮戍官長同時調離,這在咸陽引起了震動,各種議論滿天飛。這四位鎮戍軍統率都是武烈王公子寶鼎的舊部,始皇帝將他們同時調至北疆,其中壓制武烈王的意思不言而喻。
指望關東人守護大秦,指望亡國之士忠誠大秦,簡直就是笑話。這個時代的士人信奉利益至上,尊尚「良禽擇木而棲」的生存之術,利益凌駕于忠誠之上,忠誠在他們的心裏狗屁不值。
始皇帝相信馮氏的忠誠,不管馮氏是否支持分封,而馮氏則始終忠誠於始皇帝,為始皇帝掌控帝國權力「鞠躬盡瘁」。
馮劫臉上含笑,但心裏卻暗自苦嘆。馮氏要全力以赴應對一場生死危機了。
蒙毅搖搖頭,「叔父,馮劫是武烈王的師傅,這是天下皆知的事情。」
馮氏始終是關東人,是關東系,是始皇帝的股肱,即便馮氏主張分封,也不會以聯合楚和-圖-書系和老秦人攜手掀起政治風暴這種等同於公開背叛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政治主張,所以馮氏這一次非常「高調」的急先鋒式的「攻擊」,只能有一種解釋,那就是始皇帝在實施「左右互搏」之術,「唱白臉」的是他,「唱紅臉」的還是他,而馮氏就是始皇帝挑起這場風暴並試圖讓寶鼎和老秦人自相殘殺的棋子。
山東有宗室齊王,有馮氏力量,蒙氏即便控制了山東,但無法做到絕對控制,於是蒙氏便想乘著這次機會,把自己在兩淮的勢力進行擴張,繼而把山東和淮北兩地的地方勢力連到一起,但現在朝堂各方勢力都盯著這塊「大肥肉」,蒙氏若想達成心愿,需要武烈王的鼎力相助。
寶鼎選擇馮氏進行打擊,不僅僅是對豪門貴族集團掀起這場政治風暴的反擊,也是對始皇帝試圖壓制他的一種非常激烈的報復手段。這無關寶鼎和馮氏的私人恩怨,這關係到寶鼎和始皇帝在如何維持帝國生存和發展的政治理念上直接衝突,馮氏不過是這場衝突的犧牲品而已。
馮氏這顆棋子做得不錯,幾乎完美地完成了始皇帝交待的任務,但始皇帝和馮氏都沒有預料到,寶鼎是穿越者,他通過已知的歷史窺探到了許多未知的秘密,其中就包括始皇帝如何使用馮氏這股政治勢力和馮氏在帝國政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始皇帝不願意把鎮戍重任交給熊氏外戚,擔心他們擁兵自重割據自立,但急切間難以尋找到一位熟悉南疆又願意遠鎮蠻荒的合適人選,最終始皇帝被寶鼎說服,任命王陵的兒子王嵩鎮戍嶺南。王嵩現在鎮戍閩中,正好就近任職。
帝國的崩潰給了後世歷代王朝無數的警示,也給了寶鼎很多深刻的認識。寶鼎不知道自己的做法對不對,但他堅信一點,大秦人是帝國的基礎,大秦人絕對忠誠于帝國,這就足夠了,即便這條路最終也以失敗而結束,但最起碼不至於讓帝國只有短短十五年的壽命。
在嶺南鎮戍的人選上,武烈王考慮再三,還說決定爭一爭。假如帝國陷入內亂,嶺南極有可能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所以他還是傾向於安排一位本土老秦將領。
「武烈王拒絕了。」蒙毅說道,「在我看來,他不僅要阻止我們進入兩淮,似乎還想讓我們離開山東。」說到這裏蒙毅面露不安之色,「叔父,假如武烈王拔劍砍向我們蒙氏……」
誰是大秦的守護者?誰m•hetubook•com•com對大秦忠心耿耿?唯有大秦人。
馮氏的本意是控制兩淮,這樣才有足夠的資本應對武烈王可能發動的「攻擊」,所以這一次馮氏使出了渾身解數,但結果讓他們大失所望。
「可曾提到其他?」蒙嘉追問道,「比如馮氏的根基之地上黨,比如馮氏在中原、山東和兩淮的擴張?」
始皇帝下令,考慮到北伐的重要性,調兩淮鎮戍官長司馬尚、江東鎮戍官長司馬斷、江南守相章邯和江南鎮戍官長荊軻到北疆統軍。
※※※
「焚書」一案爆發后,右丞相隗狀倒台,大秦本土豪門貴族遭到重創,朝政基本上被關東系所控制,這時候馮去疾接任右丞相,李斯出任左丞相。兩位同為關東系的丞相公一個主張分封,一個主張集權,始皇帝的用意很明顯,就是利用關東系內部權力的鬥爭來實現其個人權力的集中。
寶鼎於是不得不懷疑,馮氏看上去是這場政治風暴的背後推手之一,但馮氏的背後卻藏著始皇帝的影子。
寶鼎和楚系之間糾纏著太子的利益,與老秦人之間的利益糾葛更是盤根錯節,所以很顯然,寶鼎唯一可以用來報復的對象就是馮氏。
老秦人舉薦王賁,這個人選太強大了,關東系抵擋不住。蒙氏和馮氏隨即在始皇帝的建議下,決定各退一步,由老將張唐出鎮兩淮,馮毋擇代替張唐鎮戍山東。
寶鼎笑了起來,「我之所以反對,是因為我正被人放在大火上燒烤,生死懸於一線之間。」
蒙氏來自齊國,蒙武也是滅齊的主要功臣,其後更是輔佐太子鎮戍山東,蒙氏的很多部屬因此成為山東各地郡縣的官長,在山東建立了自己的地方勢力。滅齊的主要力量是武烈王的北疆軍,但武烈王根本無意控制山東,送了蒙氏一個天大的人情。其後雖然有齊王公子驤領封國,馮鷙鎮戍臨淄,蒙武調離,但蒙氏一系的老將軍張唐代替蒙武鎮戍山東,依舊牢牢掌控了山東之地。
馮劫大有深意地看了他一眼,「武烈王說得太重了。」
這就是兩大貴族集團的矛盾根源,從商鞅開始,直到關東博士入朝議政,這種矛盾就一直存在,兩大貴族就一直在廝殺,而到大秦統一中土后,這種矛盾來了個總爆發,最終成為帝國崩潰的原因之一。
始皇帝有沒有做錯?沒有,他壓制和打擊大秦本土貴族,扶植和任用關東貴族,竭盡全力維持帝國的生存和發展,他沒有做錯。
政局的m.hetubook.com.com劇烈動蕩不但造成了帝國政治上的混亂,也造成了帝國統治階層的衰落,造成了帝國對中土控制力的急劇下降,所以寶鼎不想歷史重演,不想看到帝國重蹈覆轍,更不想看到始皇帝藉助關東政治勢力這把犀利武器一次次屠戮大秦本土貴族。
蒙嘉神色微凜,思考了片刻后,問道,「你怎麼想?」
「武烈王曾說過,國策必須隨著形勢的發展而不斷調整。」馮劫撫須說道,「昨日擬制的國策,今日可行,但明日就未必合適了。比如遼東,是否建封國,其利弊一目了然,不知武烈王為何強烈反對?僅僅因為咸陽宮的關係?」
「武烈王有何建議?」蒙嘉把蒙毅帶進書房,迫不及待地問道。
下令調離的同時,按常規應該宣布繼任者,但中樞大臣們在繼任者的人選上陷入爭論和僵持,導致始皇帝遲遲沒有宣布。
「武烈王一旦拔劍,眼裡只有敵人,哪裡還有師傅。」蒙嘉嘆了口氣,「馬上給你父親寫信,請他想方設法找個找個借口,儘快返京。」
誰都想控制兩淮,老秦人肯定要爭,關東人勢在必得,楚系雖然希望渺茫,但也要從中插上一腿,把水攪渾。
始皇帝崩,李斯發動沙丘之謀,馮氏即便在初期沒有參与,但後期考慮到整個關東貴族集團的利益,也不得不全力予以配合,以維護本集團的整體利益,但二世皇帝旋即被架空,馮氏與以李斯為首的集權貴族集團大打出手,馮氏覆滅。
「若想避開武烈王的劍,只有反對北伐。」蒙嘉說道,「這一次蒙氏如果不給武烈王以回報,難免要和武烈王爆發衝突,後果堪憂。」
始皇帝和內廷有心拿下兩淮,但這樣局勢更混亂,反而容易出現意外,於是轉而支持關東系。關東系中的蒙氏、馮氏都要爭奪兩淮,這樣明顯不利,老秦人那邊有武烈王的支持,楚系拿到了江南,理所當然會幫助武烈王,一旦三方聯手,兩淮極有可能再次落入老秦人的手中。
「師傅應該知道我對分封的態度。」寶鼎笑道,「大秦律法中已經寫得明明白白,只待中土穩定,帝國發展,黔首安居樂業,封國就要撤消,中央就要集權。」
寶鼎曾對始皇帝說,該出手的時候就出手。可惜始皇帝沒有理解,他把出手的對象定為大秦本土貴族,誰知寶鼎的想法截然相反,寶鼎要拔劍相向的是關東貴族集團。
寶鼎笑笑,「你始終是我的師傅」。
兩淮成為爭奪的焦點。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