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秦帝國風雲錄

作者:猛子
大秦帝國風雲錄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448章 與狼共舞

第448章 與狼共舞

咸陽剛剛頒布「與民休養、輕賦薄徭」之策,今年的中央財政也是銳減,但國內局勢的好轉尚需時間,而中央的權威迫切需要武力做為支撐,所以,北疆局勢能否迅速扭轉,至關重要。
寶鼎射書匈奴,再請左賢王陣前相談,約定決戰日期。
左賢王聽說秦軍在蒼頭河集結,連營十里,毫不猶豫,當即下令,連夜後撤三十里,以防不測。同時派人飛馬趕赴大黑河,向坐鎮後方的大單于頭曼稟報軍情,建議全軍後撤大黑河一線,全力阻御秦軍的攻擊。
武烈王公子寶鼎抵達蒼頭河前線。
沒有人相信,但事已至此,只能指望發生奇迹了。
唐仰看到寶鼎一意孤行,而且還不以為然,不由地痛心疾首,「武烈王,咸陽絕不會與匈奴人議和,即便是互市也不可能,這是大是大非的原則性問題,是不容侵犯的底線。」
匈奴人做出判斷,秦軍未必有攻打大黑河的決心,但武烈王既然重返北疆,必然要展開反擊,以迫使匈奴人撤兵,所以才以主力出塞,選擇匈奴人兵力薄弱的大黑河一線做為突破口,而步步緊逼的決戰態勢和數次約定決戰日期的做法其實都是一種心理攻擊,試圖以不戰而屈人之兵。
然而,無論是統一前的秦趙燕三國,還是統一后的大秦,因為決策層是高高在上的豪門貴族,因為豪門貴族與生俱來的優越感,他們從未真正重視北虜,即便北虜頗繁入侵,即便中土不得不修長城,但他們始終把北虜等同於野獸。正是這種深入骨髓的傲慢和自負,中土的統治階層從未平等對待他們,只是一門心思想著征服或者驅趕。
匈奴人一如既往,你主力出戰,而且是光明正大地要傾力決戰,我理所當然避你鋒芒,這頗符合「敵進我退、敵退我進」的游擊戰術。在塞外廣袤草原上與匈奴人游擊,秦軍當然無力應對,一般情況下只有退回長城防線,尤其在糧草不足的情況下,但長此以往,邊患越來越嚴重,大秦北疆鎮戍將不堪重負。
匈奴使者惶恐不安,急速返回。
又過三天,秦軍出塞九十里。
匈奴人的信使過了關隘,首先看到的就是十里連營。穿過座座連營,匈奴使者震驚不已。秦軍並不隱瞞實力,從步軍到騎軍,從戰車到堆積如山的糧草,統統展現在匈奴使者的眼前。如此強大的實力,匈奴人根本抵禦不了。
匈奴人再退三十里,避而不m•hetubook.com.com戰。
既然強攻不行,那就採用迂迴之術,而攻佔河西佔據戰略優勢就成為首選,由此衍申出一系列戰術,比如議和結盟,如結盟成功,一則可孤立大月氏,二則可與中土互通有無,推動匈奴人的發展,其三便是可麻痹和欺騙中土大秦人,為匈奴人實現其戰略創造條件。
「前段時間我回京都了。我們的皇帝打算出塞北伐,徹底擊敗你們,從而確保我北部疆域的安全,為此,我們準備了半年時間,並從各地調來軍隊。如今萬事俱備,只求一戰。」寶鼎笑道,「請你回去告訴左賢王,三天後,請他後退三十里,給我大軍出塞列陣騰出一塊地方,然後你我各出精銳,決一死戰。」
蒙恬暗自苦嘆。前有武安君白起,今有通武侯王賁,都是與咸陽宮直接對抗,假如始皇帝像昭襄王一樣痛下殺手,其後果不堪設想。馮氏畢竟是關東人,雖然權勢很大,但其在大秦的地位終究無法與頻陽王氏相提並論,尤其在軍隊里的影響力,更是沒有可比性。
唐仰草擬完奏章,實在忍不住心中的憤懣,對寶鼎說道,「武烈王,此議送到咸陽,必會引來一片指責。我甚至可以斷言,朝堂上肯定有大臣誣陷你暗中勾結外寇,圖謀自立。另外,代北人也會怒不可遏,尤其那些樓煩、林胡等北虜諸族,因為家園被匈奴侵佔,他們對匈奴人恨之入骨。你曾發誓幫助他們擊殺匈奴,奪回雲中,可如今你竟然背信棄義與匈奴人議和結盟,這會引起多麼可怕的後果,你考慮過嗎?」
「咸陽不是與河西大月氏結盟了嗎?」寶鼎說道,「過去義渠為患,昭襄王不也是與之結盟?宣太后還曾……」
寶鼎下令,大軍撤回長城,各軍急速返回原駐地。
寶鼎看了他一眼,想了片刻,說道,「我當然考慮過。以目前中央財政的狀況和北疆的困窘,如果匈奴人年年入侵,必將給鎮戍帶來難以想像的困難,必將給中土的休養生息蒙上一層陰影,所以從大局考慮,議和匈奴是必要的。」
三裏海非常高興,即刻迴轉大黑河報訊。
※※※
寶鼎接到消息,馬上派人將其送到中軍大帳。三裏海見到寶鼎后,直接說明來意,大單于有議和結盟的意向。
蒙恬躊躇不安,欲言又止,但考慮到自己的立場,他又不能公開與始皇帝唱反調,只好閉hetubook.com.com上了嘴巴。
為了殺進長城,他們一次次進攻,也一次次總結經驗。隨著中土統一,六國覆滅,一批中土流亡貴族進入大漠,到了單于庭為匈奴人出謀劃策,於是匈奴人的攻擊方式越來越豐富。
武烈王的戰旗在要隘升起。
「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武烈王會徵發邊郡兵役。」始皇帝不為所動,「現在武烈王已經沒有退路,他必須承擔起擊敗匈奴人緩解北疆危局的重任。朕相信他可以一戰而定。」
始皇帝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眾將無語,雖恨不得生吞活剝了匈奴人,但面對窘迫的軍資用度,他們也是一籌莫展。這次武烈王嚇退了匈奴人,但下次怎麼辦?
始皇帝輕輕擺手,「朕請你們去北疆調解,當然托之以國祚安危,允許你們便宜行事。一切以大局為重,切莫重蹈覆轍。」
大單于頭曼曾猶豫,擔心反受其辱,但中土的流亡貴族們給他分析目前中土的困難形勢,認為此次大秦人出塞反擊是色厲荏苒之舉,否則大秦的武烈王絕不會破天荒地三番兩次邀約匈奴人陣前相談。決戰就決戰,還用得著談嗎?此舉分明就是大秦人發出的議和信號,現在就看匈奴人是否也有這個意思了。
有鑒於此,咸陽要堅決維護中央的權威,十萬北軍回鎮京師的命令不可更改;咸陽要堅決維護武烈王北軍統率的權威,北軍各級統率不得違抗武烈王的命令,更不允許與武烈王公開抗衡;咸陽原則上不同意徵發邊郡或者關東地區的兵役,除非北疆局勢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終於見到了聲名顯赫的武烈王,這位匈奴使者戰戰兢兢地表述了來意。
蒙恬也是躬身懇請,「北軍是大秦人的北軍,武烈王只有靠大秦人才能控制北軍,假如武烈王和老秦人變成了生死仇敵,北疆局勢恐怕一發不可收拾,最終必將影響到整個中土安危。」
「此一時彼一時,不可同日而語。」唐仰憤然反駁道,「昔年秦趙燕三國飽受北虜之患,又有諸侯爭霸之戰,迫不得己只好委曲求全,但齊楚魏韓四國何曾受此困苦?諸子大賢又何曾歷此苦難?也正因為如此,他們才辱罵我大秦為蠻夷之國。今關東博士雲集朝堂,參政議政干涉國事,今日之大秦已非昔日之大秦了,武烈王請三思啊!」
北虜人向來是弱者,不僅僅因為貧窮,還因為他們人口少,諸種部落零散且互相殺伐,hetubook.com.com無法形成合力。很多時候他們也嘗試向中土人臣服,試圖獲得中土的幫助以改善生存環境,然而,中土人的自大傲慢和北虜人強烈的生存慾望產生了激烈衝突,最終演變成殺戮和征服,南北之間出現了一條將兩者隔絕的萬里長城。
司馬尚等人大為驚訝,匈奴人再次殺來怎麼辦?
拿下河西的前提條件是破壞大秦和大月氏的聯盟,而破壞大秦和大月氏聯盟的最好辦法,當然是建立匈奴人和大秦人之間的聯盟。
「再殺來我也是無計可施,只能死守。」寶鼎嘆道,「匈奴人不會和我們決戰,而我們也沒有足夠糧草長途跋涉追殺匈奴人。」
匈奴人能否決戰?當然不能,決戰對匈奴人來說是以己之短攻敵之長,自取死路而已。匈奴人入侵的目的不過是為了擄掠,而另外一個目的就是不斷打擊秦人,把秦人壓制在長城以內,繼而給匈奴人集中力量攻打河西創造機會。
※※※
匈奴人大吃一驚,急忙派遣斥候探查。不待斥候探查到結果,秦軍已經派出信使,武烈王約請匈奴人陣前相談。
頭曼在這些人的極力說服下派出了使者。這位使者是為單于庭服務的胡商,過去曾往返于長城南北,會說一口中土話,作為試探,這個身份比較合適。胡商帶著十匹俊馬,一些上等皮毛,直接趕赴秦軍大營,自稱三裏海,是代北巨賈卓氏的朋友,有關於匈奴人的消息報于武烈王。
匈奴左賢王將信將疑,難道大秦人的武烈王重返北疆?中土的局勢發生了變化?匈奴人的攻擊不但沒有激化中土內部的矛盾,反而讓大秦的君臣冰釋前嫌握手言和了?左賢王和部屬們商量了一下,也派出一名信使到秦軍打探虛實。
公子騰呆了一下,旋即躬身懇請,「通武侯有功于大秦,更忠誠于大秦,不管他和武烈王之間發生何種矛盾,他始終是為了大秦。」公子騰再拜,「前車之鑒後事之師,請陛下三思。」
寶鼎詫異地看了他一眼,覺得唐仰未免危言聳聽、小題大作了。不就是和匈奴人虛與委蛇,騙他們一陣子,利大於弊的事,為什麼不幹?歷史上十幾年後劉邦在無奈之下還以和親之策來議和匈奴,相比起來今日大秦在南北戰爭中佔據著很大優勢,還不至於忍氣吞聲到以屈辱的和親來阻止匈奴人的入侵。
匈奴人想結盟想議和,但中土大秦人是否願意低下高傲的頭顱?是否願意承和圖書認自身武力的不足?是否有決心有勇氣敢於打破延續至今的傳統與狼共舞?
蒙恬的臉色頓時僵硬,心跳驟然加劇。
大單于頭曼和身邊的親信部屬商量之後,斷然下令全軍後撤,于大黑河一線列陣阻敵,並派人十萬火急趕赴賀蘭山,要求攻擊北地長城的匈奴軍隊急速後撤。同時派出使者趕赴秦軍大營求見武烈王,打探雙方是否有議和結盟的可能。
匈奴人有自知之明。自中土的大秦統一了整個中土后,匈奴人已經喪失了入侵的最佳機會,目前情況下,匈奴人若想殺進長城,首先要增強自身實力,其次是要贏取戰略上的優勢,而無論是增強自身實力還是贏取戰略上的優勢,都必須拿下河西。
寶鼎並沒有為難他,請他坐下,和顏悅色地說道,「約見你們左賢王,不過是想約定一下決戰日期。」
「北疆穩定幾年不但可以推進中土的穩定和中央財政的好轉,也可以讓北疆贏得恢復和發展的時間,而這個時間對我們未來的北伐至關重要。我相信皇帝和中樞能理解我的意圖,代北人也能接受這一迂迴策略。再說是議和結盟還是停戰開市,我們說了不算,還要看匈奴人能否接受我們的條件。」
「不過我可以肯定地告訴大家,匈奴人不會再攻,北疆的緊張局勢就此緩解。」寶鼎非常自信地說道。
始皇帝微微一笑,揶揄道,「武安公莫非年事已高,耳力不堪?」
這一態度基本上否決了王賁的奏議,並導致北疆局勢急轉直下。
唐仰的臉色當即就變了。寶鼎也意識到自己失言,馬上把嘴巴閉緊了。
秦軍推進三十里,步步進逼。
歷史發展到今天,匈奴人基本上統一大漠,建立了諸種部落的鬆散的大聯盟。北虜諸種有了自己的王——大單于,有了自己的最高統治機構——單于庭。當然,在歷經了數百年乃至上千年的諸種自由遊牧和殺伐的大漠,突然出現了一個征服並駕馭所有諸種部落的最強種族,其必然有個適應和發展的過程,在這段時間里,大漠內部也是叛亂不止、內戰不休。為減少內戰,緩和諸種部落間的矛盾,大單于和單于庭的諸王、二十四官長帶領匈奴大軍四處征伐、掠奪,然後分配戰利品。
難道中土人的臉面比中土的安危、比中土人的生死存亡還重要?
蒙恬思考良久,不得不謹慎提醒始皇帝,「匈奴人正在攻擊我長城防線,北軍內部的矛盾又爆發了,和圖書這時候咸陽的決策直接決定了北疆局勢的發展,假如武烈王在代北戰場反擊受阻,遲遲不能擊敗匈奴人緩解北疆危局,那形勢對咸陽就十分不利了。」
大漠和中土之間有一道長城,這道長城阻礙了匈奴人征伐的腳步,自此長城南北的戰火愈演愈烈,雙方互有勝負。匈奴人一定要攻進長城,而中土人一定要守住長城。到目前為止中土人尚沒有殺進大漠腹地的先例,所以匈奴人心理上有優勢,他們只要攻,不要守。
匈奴使者低著頭,不敢說話。
※※※
寶鼎當即作出回應,匈奴人先撤軍,秦軍返回長城,先結束戰事以表誠意,然後雙方繼續接觸。寶鼎明確告訴三裏海,歡迎其本人在合適時間到代北拜訪老朋友卓氏。
派個胡商來試探秦人的反應,很顯然有兩重意思,即便結盟不成,還可以保持互不攻擊的默契,在邊境長期穩定的情況下,雙方是否可以在邊境重開市榷以互通有無?
公子騰說話了,「臣等此去必定竭力安撫通武侯和西北疆諸軍統率,讓他們竭盡全力鎮戍長城。不過,在臣看來,蒼頭河戰事有驚無險,武烈王必能一戰而定。北疆危局緩解之後,北軍內部的矛盾又如何解決?」
三天後,秦軍出塞,擺下決戰態勢。
在大漠上強者為尊,而能帶領大家不斷獲得財富的首領才能為眾人所擁戴,所以大單于頭曼和單于庭需要戰爭,更需要財富,以此來維持大漠上的鬆散而脆弱的代表統一的大聯盟。
這種思想由上至下,廣泛植根于中土文化,以至於在武烈王一力促成的河西大月氏與大秦的盟約也同樣得不到咸陽的重視,僅僅作為北疆鎮戍的一種輔助手段而已。中土人從未真正意義上嘗試與北虜人締結平等盟約,原因無他,中土人認為自己是強者,即便不強,中土人也頑固地認為自己是強者,而蠻夷只能跪在自己的腳下俯首稱臣。
寶鼎率軍返回蒼頭河一線,然後擬寫奏章詳細闡述與匈奴人議和結盟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蒙恬和公子騰不約而同地鬆了口氣,躬身領命。
「在我看來,匈奴人內部意見也是不統一,單于庭的爭論肯定很激烈,這從頭曼小心翼翼地派一個胡商來試探我們的意思就足以說明問題了。」
北行轅各路主力大軍以最快速度趕到蒼頭河集結。
匈奴人的戰爭目標是財富,哪裡的財富越多,匈奴人就會把戰爭延伸到哪,於是富裕的中土成為目標。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